(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3.doc_第1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3.doc_第2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3.doc_第3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3.doc_第4页
(浙江专版)2018-2019版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 浙科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种群 第五章 群落章末检测试卷(第四、五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下列有关种群的正确叙述是()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一个呈逻辑斯谛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最大值即k值答案b解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应是处于稳定阶段;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接近k值,但不能大于k值。2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 b种群c生态系统 d生态因素答案a3下列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是()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答案c解析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属于种群数量特征中的种群密度,c正确;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4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c原生演替 d次生演替答案b解析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是水生动物的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5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a温度不同 b盐度不同c含氧量不同 d光谱成分不同答案d解析海洋生物有分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光透射的强度及光谱的区别所致,使各种生物都能充分利用光,提高光的利用率,故选d项。6(2017浙江三市部分学校高二第十次联考)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5只;第二次捕获38只,其中有标记鼠15只。则该鼠群的种群数量估计值为()a45只 b83只 c98只 d114只答案d解析种群的数量可设为n,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志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453815,所以n453815114(只)。7(2017台州高三模拟)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两个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c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d各种群的年龄结构答案a解析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属于种间关系,是群落水平研究范畴,a项错误;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属于种群密度,是种群水平研究范畴,b项正确;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属于种群数量特征,c项正确;各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项正确。8(2018嘉兴高二检测)如图是甲、乙两个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两种群个体数量达到k值bt3开始甲种群出现环境阻力ct4开始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t5时乙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答案d解析t2时甲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其个体数量达到k/2值,乙种群的增长速率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其个体数量小于k/2值,a项错误;在t2之前甲种群就出现了环境阻力,b项错误;t4之后,乙种群的增长速率仍然大于零,说明种群个体数量仍在增加,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项错误;t5时乙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说明其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项正确。9森林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与这种现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c湿度 d矿质元素答案b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分层现象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缓解植物之间的竞争,因此影响群落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10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农田弃耕后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灌木和乔木b森林因火灾遭到严重破坏后,又逐渐形成新的森林c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一个新岛,岛上逐渐长出很多植物d湖泊干涸后在湖底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灌木和乔木答案c解析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属于裸岩,在裸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11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a热带雨林 b荒漠c北方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b解析热带雨林中由于雨水充沛,群落结构复杂,动植物种类较多;荒漠中生态条件非常恶劣,植被稀少,生物种类非常贫乏;北方针叶林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少一些,但群落结构较复杂;温带落叶阔叶林中,动植物种类较多,群落结构较复杂。1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往往是有规律的b草原中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物种的数量往往是不变的d群落演替都要从原生演替开始答案a解析群落演替往往是有规律的,群落演替的趋势,也就是趋向稳定阶段,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说明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有些物种可能灭绝,是由于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适应性更强的生物代替,也是一种进化,a正确;草原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b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少量的变化,各物种的数量也会出现波动,c错误;群落演替可以从原生演替开始,也可以从次生演替开始,d错误。13如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后呈现动态波动b如种群数量的a等于k/2,则c等于2ac种群数量小于c时,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d如b与c的值相差不大,则数量刚超过b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答案b解析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a项正确;由于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k值处于b、c之间,所以c点种群的数量大于2a,b项错误;种群数量在b、c之间波动时,种群数量下降的区段中,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项正确;b与c的值相差不大,则说明b点后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项正确。14(2017浙江稽阳高三模拟)银鳗在夏天由河川游到深海中产卵繁殖(生殖洄游),而幼鳗在春季自大海进入江河口,在淡水环境中成长。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目前鳗鱼资源越来越稀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大网眼的鱼网进行捕捞可以测定银鳗的年龄结构b银鳗的生殖洄游现象说明了海洋生物群落具有时间结构c银鳗的k值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d银鳗的分布型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答案a解析使用大网眼的鱼网,不能捕捞到幼鱼,a项错误;银鳗的生殖洄游有季节性,这可以说明海洋生物群落具有时间结构,b项正确;种群的k值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c项正确;种群的分布型与某种群数量的变化并不直接相关,d项正确。15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答案b解析原生演替是发生在裸岩、沙丘和湖底等没有任何生物定居过的地方,由地衣等生物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次生演替是从土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开始的。无论原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会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6森林中生长着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这种分层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温度 b湿度c土壤 d光强度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强度。1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群落的基础,群落由多个种群构成b橡树种子常聚集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资源利用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答案b解析群落由多个种群构成,种群是群落的基础,a正确;橡树种子常聚集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错误;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d正确。18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a地衣使土壤有机物增多b有机物越丰富,土壤透气性越差c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增加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答案b解析地衣阶段中的地衣使土壤有机物逐渐增多;微生物大多数为异养,土壤有机物越多,微生物越多;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最终被森林取代;不考虑其他因素,有机物越丰富,透气性越好。19温州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答案d解析在第3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第3年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a错误;第7年比第5年的乌鸦种群数量少,b错误;曲线开始时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在03年之间种群数量的值一直大于1,因此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正确。20苔藓、草本、灌木和乔木等不同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称为群落的()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c时间结构 d原生演替答案a解析苔藓、草本、灌木和乔木等不同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层次性,也就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1冬天来临后,仓鼠会进入冬眠状态,群落中的这种变化描述的是群落的哪一种结构形式()a时间结构 b垂直结构c水平结构 d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题目中的这种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是群落的时间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a围湖造田 b过度放牧c封山育林 d退草还耕答案c解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23将陆地生物群落区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植物高低 b地势高低c科学家的设想 d植被分布情况答案d解析陆生群落分类主要依据群落的组成,并非地势或植物的高低。群落的组成即群落中的不同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其主要依据应是植被分布情况。24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a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c初生演替 d次生演替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森林中腿足强劲的鸟类一般在地表活动,而一些敏捷的飞行者在树冠层捕食昆虫,说明鸟类由于生理特点、食性和栖息空间不同导致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布不同,出现了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b群落的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自然状态下,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种群稳定性的提高d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答案d解析农田荒废后,也会出现群落演替现象,但它不是受到干扰或破坏时产生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26(15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缺乏_来制约马缨丹的增长。(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3)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出现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4)太湖蓝藻(蓝细菌)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细菌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点后,增长速率为0。(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6)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据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答案(1)天敌(其他生物)(2)(3)cd(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6)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解析过度繁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外来物种由于条件适宜往往呈“j”形曲线疯狂增长。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逻辑斯谛增长,人口增长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生存条件有限。在k/2值时,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出生率死亡率,即种群增长速率为0,而种群数量达e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于狩猎和海洋捕捞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灭鼠时若只是杀死一部分老鼠,鼠种群数量下降到c点以下,很快又恢复到c点。若降低环境容纳量(即k值),如清除垃圾、贮藏好食物等,可有效地控制鼠害。27(10分)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人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为食。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数量在达到峰值前呈现典型的“_”形曲线增长。(2)两个岛的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骤减,最可能的原因是种群数量过大,导致地衣被_,食物_。(3)b岛的驯鹿种群的k值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000只;与a岛相比,b岛驯鹿种群的k值较_,原因是b岛_。答案(1)j(2)破坏短缺(3)小于大面积大28(13分)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进到美国的一个岛屿,经跟踪调查绘出环颈雉种群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该岛屿上环颈雉构成了一个_,其数量增长的特点是_。(2)ab段,由于_,种群增长不明显。(3)de段,从生物因素看,随种群密度的增长,个体间由于_加剧,导致该种群的_降低,_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下降。(4)ef段为种群增长的_期,其种群增长速率为_,种群数量_。答案(1)种群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2)引种数量较少,种群处于适应新环境期,增长速率较低(3)种内斗争出生率死亡率(4)稳定零趋向于稳定解析一个物种(如环颈雉)在引入到一个新环境中的最初一段时间,由于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种群数量呈“j”形曲线增长,但随着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增长速率越来越小,最终呈“s”形曲线变化,此期间环颈雉之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种内斗争。29(12分)某地100年前发生森林大火,所有植被焚毁。历经长期自然消长之后,现在生态学研究人员对该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已知该森林存在食物链:植物动物甲动物乙。研究者考察了动物甲种群的年龄结构,结果如表。年龄012345678910个体数931876056516152344139166注:表中“1”表示动物甲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