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点击新目标1、记住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理解这些科技、史学巨著在各自学术领域的地位与价值。3、通过对李时珍、宋应星、司马光的学习,培养学生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衔接旧知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长城上传递。请问:1、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秦长城还是明长城?2、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完成表格,从作者、朝代、巨著名称、内容、类型、价值等几个方面归纳比较。作者朝代巨著名称内容类型价值 合作探究1、议一议本草纲目有何鲜明特点? 为什么李时珍能编著出如此恢弘的巨著? 他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总结。2、 想一想我们在中国古代史的上册中还讲到了哪些医、药学著作及人物?3、说一说 被欧洲学者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 为什么这样评论他? 宋应星为何能写成这部科学经典著作?教师解释“天工”、“开物”4、比一比 史学界把司马光同司马迁并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二司马”,由他们编著的两部书称作“史学双璧”。由学生讲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完成表格史记资治通鉴作者或主持编写者写作时代内容体例价值课堂小结学生朗读表格内容并记忆达标测评1“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是指()a黄河b淮河c大运河d海河2从余杭(今杭州)出发,沿运河乘船直达洛阳,这件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3元朝时,从杭州沿运河向大都运粮食,其间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a扬州b直沽c洛阳d东平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洛阳b苏州c徐州d杭州5“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说的是()a长城b故宫c赵州桥d卢沟桥6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起止地点相同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都为了抵御外国侵略势力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bcd7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她所说的长城应修建于()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8隋朝大运河四部分按由南往北方向排序,正确的是()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邗沟、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c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9你如果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