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高邮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八年级物理(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纸,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答题纸上的表格中)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a. 水的凝固点为0 b. 洗澡水最佳温度约为40c.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 水可以在98时沸腾2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c声音产生的原因 d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如下图的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项是第4题图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落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c将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同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城区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利用它的方向性好的特点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6两盆水里面都有未熔化的冰块,一盆在阳光下,一盆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阴凉处的水温度较高 b阳光下的水温度较高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无法确定7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先后为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c液化 汽化 d升华 凝华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8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c328的铅是液态d-39的水银吸热后,温度可能不变9炎热夏季,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剥开包装之后有“白雾”出现,以下现象与上述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手拿从沸水中取出的鸡蛋,过一会后感觉比刚拿出时更烫b灯泡用久了,灯泡壁发黑c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d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的外壁会出现一层水珠10.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边的树木在水中出现了“倒影”,说明平面镜可以成倒立的虚像b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害的c树荫下出现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d感应式水龙头是靠紫外线控制出水的11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清晰的红色“e”字 b清晰的黑色“e”字 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 d几乎看不出“e”字12.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一些研究方法,下面是几个研究实例,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探究物体的粗细、长度、松紧与音调的关系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来表示温度的变化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1分)13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14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当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尺,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_。15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的玻璃泡里装的测温液体是 ,它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16初冬的早晨,常常看到草地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_ 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17“登月探测器”携月球车一起登陆月球,当月球车前3m处有高于25m的障碍物时,月球上的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障碍探测器不能利用超声波工作,是因为 。若从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到达月球再返回地球,需2.56s,月球与地球相距 m。18“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有关彩虹的诗句。彩虹是光的 现象形成。绿色植物看起来呈绿色,是因为绿色植物只 (吸收/反射)绿色光,因此绿光 (有利于/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19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是 像,(虚/实)它与小鸟相距 m,若小鸟靠近湖面,则像 湖面(靠近/远离),像的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20日食是由于光沿 传播形成的天文现象,观察日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当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时,反射角是 。21如图是冰熔化到水沸腾的图象(在标准大气下),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 ;其中bc段是 过程,处于 态;而de段是 过程。22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并放上一块小平面镜,让手电筒从正上方对着平面镜照射,人从旁边观察到的现象是 (白纸/平面镜)比较亮,这是因为光照它的表面发生了 的缘故。23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光线ao射到平面镜mp上,光线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是 。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5分)24(2分)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中作图表示人眼能看到的范围(范围用阴影表示)。25(2分)一条光线照射在平面镜上o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26(2分)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光a点经平面镜反射到b点的光路图。第24题图第25题图第26题图27(3分)小师同学在探究过程上遇到了问题,请你帮助他将改进措施填在表格内。实验名称实验时遇到的问题改进措施探究发声体都在振动敲鼓时观察不出鼓皮振动观察水的沸腾加热到沸腾耗时过多研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看不清光路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120.501.502131231.002.001284348.502.5065628(5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右表: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填写编号)。(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 (能/不能); 理由:(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 ;判断方法: 。29(4分)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你认为实验方案 _更好些(填数字),你的理由是: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高于/低于/等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先 再 变成气态的现象,不能说明“碘的升华”。实验方案1实验方案2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碘的熔点:114碘的沸点:184.3水的沸点:100酒精灯火焰:约50030(3分)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1)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 (可行/不可行)的;(2)实验中宜选用 (较大的冰块/碎冰);(3)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 。第30题图31(10分)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891011温度/6070809095989895989898(1)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 。(2)请指出他们在图1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a. ;b. 。(3)根据探究数据的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 。(4)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液体沸点是 。(5)图2中 (a/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6)实验完成后小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中温度的变化情况,根据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如图3所示的曲线。根据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a. ;b. 。热茶、牛奶可调配成奶茶,现有两种操作方法: a先将热茶冷却3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b先将一匙冷牛奶加入热茶中,再冷却3min。结合上面探究的规律,你认为 (a/b)方法冷却效果较好。第31题图3第31题图2第31题图1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第一次9.09.0第二次13.513.5第三次15.015.032(10分)如图1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第32题图1(1)实验要选取_(相同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_(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 (厚一点薄一点)较好。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 (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ab第32题图2(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 (前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 _。(5)(2分)通过实验探究, 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作出了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也来试一试吧。33(4分)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中学8年级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和人耳对声音的分辨时间。他们请一位甲同学在充满水的输送水的直铁管道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另一位乙同学在距敲击点510m的地方用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已知敲击声可分别从空气、水和铁管中传到另一同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空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500m/s,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1)请分别计算出声音在空气、水和铁管中传播的时间;(2)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乙同学能听到几次声音?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cbabcbdd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31分)13振动;空气;能量 14响度;音调;物体振动频率太低,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15水银;热胀冷缩;36.516凝华;内;放出17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8410818色散;反射;不利于19虚;20;靠近;不变20直线;反射;6021 0;熔化;固液共存;沸腾22白纸;漫反射233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5分)2426图略27在鼓面上放一些纸屑;用较少量的水(或提高水的初温等);在水中滴几滴牛奶28(1)3 (2)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3)将金属管悬挂,仅使其摆动;若能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