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doc_第1页
学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doc_第2页
学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学案.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时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的作用和本质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酶的作用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 ,统称为细胞代谢。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 。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 ,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 。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 ,它一般设置 组和 组。3.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现象及理论分析:(1)实验设计及现象分析试管号3控制变量点燃的卫生香检测结果分析实验处理气泡多少12l无助燃性22l90水浴加热很少有助燃性32l滴加3.5FeCl32滴较多助燃性较强42l滴加20肝脏研磨液2滴很多助燃性更强(2)实验结论: 。4分子从常态转变为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 称为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 ,因而 更高,这样细胞代谢就能在 条件下快速进行。二、酶的本质1. 巴斯德之前,许多化学家认为发酵是纯_,与_无关。1857年巴斯德提出发酵是由于_的存在,即有_的参与才能引起发酵;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是_,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_后才能发挥作用。两种观点争执不下。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不含胶木细胞的_与活酵母是一样的,都能引起发酵,他将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_,最早从刀豆种子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国科学家_,他用多种方法证明了酶是_.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_也有生物催化功能。2.酶是 产生的,具有 作用的一类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数是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一、 问题探讨阅读课本P78页问题探讨的内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2.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3.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的推测?二、酶的作用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目的:_;(2)实验原理:_;(3)步骤试管编号说明(变量)1234 一 H2O2 浓度3%3%3%3% 2ml2ml2ml2ml二反应条件常温90FeCl3鲜肝研磨液 2滴清水2滴清水2滴2滴结果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结论1.2.3.4.(4)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它条件均相同,即遵循_原则。以本实验为例分析: _试管为对照组;_试管为实验组。2酶的功能:_酶的功能特性:_酶的分布:_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3.酶的作用原理能量 C B反应物 A生成物反应进程用图形表示酶的高效性,其中_曲线代表无催化剂催化情况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曲线代表无机催化刘催情况下,过氧化氢的分解;_曲线代表过氧化氢酶催化情况下,过氧化氢的分解。第三部分 课堂检测11783年,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时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 )。A排除了鸟的胃中物理性消化的干扰B证明了何种消化酶对食物起了消化作用C证明了胃对于食物只有化学性消化 D证明了细胞代谢离不开消化酶 2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的实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保护过氧化氢酶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4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的原因是( )。A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能供给反应物能量C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5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620世纪80年代初,Cech 和Altman分别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核酶,打破了酶只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为此双双获得了198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酶”是指某些( )。ADNA BRNA C染色体 DATP7有关酶的正确叙述是( )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酶大都是蛋白质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酶是胆固醇 酶在代谢过程中有多种功能 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 B CD第四部分 课后提高巩固1有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Aa Bb Cc Dd2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率,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的是( )。3.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组 对照组 黑暗中培养 在光下培养 生长良好 生长不良A B C D4请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中甲表示 ,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