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414946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0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1-06
上传人:遗****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刘**(实名认证)
湖北
IP属地:湖北
35
积分
- 关 键 词:
-
中型
注塑
机锁模
装置
结构设计
- 资源描述:
-
中型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设计,中型,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设计
- 内容简介:
-
PaperPass检测报告简明打印版检测报告简明打印版 比对结果(相似度):比对结果(相似度):总 体:总 体:44 % (总体相似度是指本地库、互联网的综合比对结果) (总体相似度是指本地库、互联网的综合比对结果) 本地库:本地库:32 % (本地库相似度是指论文与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本地库相似度是指论文与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互联网:互联网:35 % (互联网相似度是指论文与互联网资源的比对结果) (互联网相似度是指论文与互联网资源的比对结果) 编 号:编 号:57382065DC96E6MU5标 题:中型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设计标 题:中型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设计作 者:马灿成作 者:马灿成长 度:8 90 0 字符( 不计空格)长 度:8 90 0 字符( 不计空格)句子数:439句句子数:439句时 间:时 间:2016-5-15 15:08:21比对库: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硕博库)、会议论文、互联网资源比对库: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硕博库)、会议论文、互联网资源查真伪:查真伪:/check 句子相似度分布图:句子相似度分布图: 本地库相似资源列表(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本地库相似资源列表(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1. 相似度:14 % 篇名: 基于PLC 技术的注塑机改造 1. 相似度:14 % 篇名: 基于PLC 技术的注塑机改造 来源:学位论文 厦门大学 2 0 0 7 作者: 陈延明 来源:学位论文 厦门大学 2 0 0 7 作者: 陈延明 2 . 相似度:5 % 篇名: 基于PLC 控制的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2 . 相似度:5 % 篇名: 基于PLC 控制的塑料注射成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机床与液压 2 0 14年2 期 作者: 叶金玲 叶峰 来源:学术期刊 机床与液压 2 0 14年2 期 作者: 叶金玲 叶峰 3. 相似度:4 % 篇名: 图解法在合模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3. 相似度:4 % 篇名: 图解法在合模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管理开发 2 0 0 9年3期 作者: 刘俊萍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管理开发 2 0 0 9年3期 作者: 刘俊萍 4. 相似度:3 % 篇名: 重载夹持装置液压同步驱动系统的建模及内模控制研究 4. 相似度:3 % 篇名: 重载夹持装置液压同步驱动系统的建模及内模控制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2 0 0 9 作者: 许勇 来源: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2 0 0 9 作者: 许勇 5. 相似度:3 % 篇名: 注塑机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5. 相似度:3 % 篇名: 注塑机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 2 0 0 9 作者: 郑军海 来源: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 2 0 0 9 作者: 郑军海 6 . 相似度:2 % 篇名: 热成型机曲柄肘杆开合摸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6 . 相似度:2 % 篇名: 热成型机曲柄肘杆开合摸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来源:学位论文 汕头大学 2 0 13 作者: 田超安 来源:学位论文 汕头大学 2 0 13 作者: 田超安 7 . 相似度:2 % 篇名: 内循环二板式精密注塑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7 . 相似度:2 % 篇名: 内循环二板式精密注塑机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2 作者: 焦志伟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2 作者: 焦志伟 8 . 相似度:2 % 篇名: 吹瓶机和注塑机的锁模机构综述 8 . 相似度:2 % 篇名: 吹瓶机和注塑机的锁模机构综述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 2 0 0 9年12 期 作者: 邹腾安 潘存云 徐小军 张湘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 2 0 0 9年12 期 作者: 邹腾安 潘存云 徐小军 张湘ID: 57382065DC96E6MU5 1 / 18 9. 相似度:2 % 篇名: 液控单向阀的应用 9. 相似度:2 % 篇名: 液控单向阀的应用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风 2 0 15年10 期 作者: 何冬花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风 2 0 15年10 期 作者: 何冬花 1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的参数优化与仿真 1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的参数优化与仿真 来源:学位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 2 0 13 作者: 申军伟 来源:学位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 2 0 13 作者: 申军伟 11. 相似度:1 % 篇名: 具有新型液压-螺旋式合模机构的压铸机 11. 相似度:1 % 篇名: 具有新型液压-螺旋式合模机构的压铸机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0 12 年4期 作者: 许善新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0 12 年4期 作者: 许善新 12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A M ESi m 的汽车自动稳定杆液压系统研究 12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A M ESi m 的汽车自动稳定杆液压系统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 0 11 作者: 韩松博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 0 11 作者: 韩松博 13. 相似度:1 % 篇名: 曲肘式合模机构的结构参数优化 13. 相似度:1 % 篇名: 曲肘式合模机构的结构参数优化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熊万春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熊万春 14. 相似度:1 % 篇名: 双曲肘五支铰内卷式合模机构的摩擦分析和优化设计 14. 相似度:1 % 篇名: 双曲肘五支铰内卷式合模机构的摩擦分析和优化设计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0 3 作者: 秦光武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0 3 作者: 秦光武 15. 相似度:1 % 篇名: 精密注塑机新型合模机构 15. 相似度:1 % 篇名: 精密注塑机新型合模机构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0 8 年5期 作者: 罗远强 施优优 王珏 许忠斌 蔡周永 黄晓波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0 8 年5期 作者: 罗远强 施优优 王珏 许忠斌 蔡周永 黄晓波 16 . 相似度:1 % 篇名: 新型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16 . 相似度:1 % 篇名: 新型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1 作者: 胡静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1 作者: 胡静 17 . 相似度:1 % 篇名: 合模机构及其发展 17 . 相似度:1 % 篇名: 合模机构及其发展 来源:学术期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 0 13年14期 作者: 马华 来源:学术期刊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 0 13年14期 作者: 马华 18 . 相似度:1 % 篇名: X S-Z Y -12 5塑料注射成型机自动化改造及仿真研究 18 . 相似度:1 % 篇名: X S-Z Y -12 5塑料注射成型机自动化改造及仿真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张文利 来源:学位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张文利 19.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3D 数字化的注塑机合模系统设计 19.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3D 数字化的注塑机合模系统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致富向导 2 0 14年2 1期 作者: 朱斌海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致富向导 2 0 14年2 1期 作者: 朱斌海 2 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曲肘式合模机构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2 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曲肘式合模机构动态特性及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3 作者: 王诗强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3 作者: 王诗强 2 1. 相似度:1 % 篇名: PET 吹瓶机新型锁模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2 1. 相似度:1 % 篇名: PET 吹瓶机新型锁模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来源:学位论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0 0 9 作者: 邹腾安 来源:学位论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0 0 9 作者: 邹腾安 2 2 . 相似度:1 % 篇名: 浅谈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2 2 . 相似度:1 % 篇名: 浅谈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来源:学术期刊 职业 2 0 10 年18 期 作者: 李华 来源:学术期刊 职业 2 0 10 年18 期 作者: 李华 2 3.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传动在机械设备的应用 2 3.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传动在机械设备的应用 来源:学术期刊 装备制造技术 2 0 13年5期 作者: 李双成 来源:学术期刊 装备制造技术 2 0 13年5期 作者: 李双成 2 4. 相似度:1 % 篇名: D C 2 8 0 型压铸机的结构优化设计 2 4. 相似度:1 % 篇名: D C 2 8 0 型压铸机的结构优化设计 来源: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2 0 12 作者: 刘涛 来源: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2 0 12 作者: 刘涛 2 5. 相似度:1 % 篇名: 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及力学模型的建立 2 5. 相似度:1 % 篇名: 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运动及力学模型的建立 来源:学术期刊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 0 0 4年2 期 作者: 朱成实 吴琼 李铁军 倪洪启 李新 康铁鑫 来源:学术期刊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 0 0 4年2 期 作者: 朱成实 吴琼 李铁军 倪洪启 李新 康铁鑫 2 6 .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控制回路特性分析 2 6 .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控制回路特性分析 来源:学术期刊 数字化用户 2 0 14年11期 作者: 袁含晨 吴文逸 范丽萍 来源:学术期刊 数字化用户 2 0 14年11期 作者: 袁含晨 吴文逸 范丽萍 2 7 . 相似度:1 % 篇名: 导弹发射筒盖锁定销漂移原因分析及对策 2 7 . 相似度:1 % 篇名: 导弹发射筒盖锁定销漂移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与气动 2 0 12 年12 期 作者: 杜冬菊 李伟刚 卢文忠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与气动 2 0 12 年12 期 作者: 杜冬菊 李伟刚 卢文忠 2 8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2 8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来源:学位论文 沈阳工业大学 2 0 0 3 作者: 朱成实 来源:学位论文 沈阳工业大学 2 0 0 3 作者: 朱成实 2 9. 相似度:1 % 篇名: 轧辊轴承座拆装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2 9. 相似度:1 % 篇名: 轧辊轴承座拆装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 0 0 9年5期 作者: 郑红 吴国锐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 0 0 9年5期 作者: 郑红 吴国锐 30 . 相似度:1 % 篇名: 五支点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系统的研究 30 . 相似度:1 % 篇名: 五支点双曲肘合模机构优化设计系统的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2 作者: 赵俊 来源: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 2 0 12 作者: 赵俊ID: 57382065DC96E6MU5 2 / 18 31. 相似度:1 % 篇名: 箱梁横移台车的机构设计 31. 相似度:1 % 篇名: 箱梁横移台车的机构设计 来源:学位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 2 0 0 6 作者: 康新华 来源:学位论文 太原理工大学 2 0 0 6 作者: 康新华 32 . 相似度:1 % 篇名: 高深宽比聚合物材料元件注塑装置及工艺技术研究 32 . 相似度:1 % 篇名: 高深宽比聚合物材料元件注塑装置及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 2 0 12 作者: 王寰宇 来源:学位论文 天津大学 2 0 12 作者: 王寰宇 33. 相似度:1 % 篇名: 伺服泵式注塑机的前馈PI D 控制 33. 相似度:1 % 篇名: 伺服泵式注塑机的前馈PI D 控制 来源: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 2 0 10 作者: 高志尚 来源:学位论文 山东大学 2 0 10 作者: 高志尚 34. 相似度:1 % 篇名: 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34. 相似度:1 % 篇名: 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0 10 年6 期 作者: 李华 来源:学术期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 0 10 年6 期 作者: 李华 35. 相似度:1 % 篇名: 全电动精密注塑机及其合模装置的比较与分析 35. 相似度:1 % 篇名: 全电动精密注塑机及其合模装置的比较与分析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11年6 期 作者: 杨玥 王柏村 傅纪国 袁卫明 厉永福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11年6 期 作者: 杨玥 王柏村 傅纪国 袁卫明 厉永福 36 . 相似度:1 % 篇名: 动力滑台双泵供油液压系统新回路及其PLC 控制 36 . 相似度:1 % 篇名: 动力滑台双泵供油液压系统新回路及其PLC 控制 来源:学术期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 0 0 7 年6 期 作者: 李钢 许焰 郝诗明 来源:学术期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 0 0 7 年6 期 作者: 李钢 许焰 郝诗明 37 . 相似度:1 % 篇名: 可编程控制器在注塑机中的应用 37 . 相似度:1 % 篇名: 可编程控制器在注塑机中的应用 来源:学术期刊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 0 0 5年4期 作者: 王文红 严锋 来源:学术期刊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 0 0 5年4期 作者: 王文红 严锋 38 . 相似度:1 % 篇名: 负后角型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分析与优化 38 . 相似度:1 % 篇名: 负后角型注塑机合模装置的分析与优化 来源: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2 0 11 作者: 马宇山 来源: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 2 0 11 作者: 马宇山 39. 相似度:1 % 篇名: 电磁力测量试验台的设计 39. 相似度:1 % 篇名: 电磁力测量试验台的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2 0 0 7 年4期 作者: 边忠国 来源:学术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2 0 0 7 年4期 作者: 边忠国 4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合模机构及模板设计的优化分析 40 . 相似度:1 % 篇名: 注塑机合模机构及模板设计的优化分析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传播 2 0 13年14期 作者: 郑元清 来源:学术期刊 科技传播 2 0 13年14期 作者: 郑元清 41. 相似度:1 % 篇名: 浅谈注塑机变频器的信号选择和温度控制 41. 相似度:1 % 篇名: 浅谈注塑机变频器的信号选择和温度控制 来源:学术期刊 企业导报 2 0 11年17 期 作者: 高镭 来源:学术期刊 企业导报 2 0 11年17 期 作者: 高镭 42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A R M 及PI D 神经元网络的注塑机控制器设计与研究 42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A R M 及PI D 神经元网络的注塑机控制器设计与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赖武军 来源:学位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 2 0 0 8 作者: 赖武军 43. 相似度:1 % 篇名: 七支点合模机构及其液压驱动的系统的分析及设计的研究 43. 相似度:1 % 篇名: 七支点合模机构及其液压驱动的系统的分析及设计的研究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 0 11年11期 作者: 张友根 来源:学术期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 0 11年11期 作者: 张友根 44. 相似度:1 % 篇名: R EV 10 0 注塑-吹塑机非对称合模机构的锁模与调模特性 44. 相似度:1 % 篇名: R EV 10 0 注塑-吹塑机非对称合模机构的锁模与调模特性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0 7 年5期 作者: 胡蓉 欧阳资恩 来源:学术期刊 轻工机械 2 0 0 7 年5期 作者: 胡蓉 欧阳资恩 45. 相似度:1 % 篇名: 计算机辅助注塑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45. 相似度:1 % 篇名: 计算机辅助注塑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2 0 0 6 作者: 丁东升 来源: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2 0 0 6 作者: 丁东升 46 . 相似度:1 % 篇名: 桌面型微注塑机锁模机构设计与分析 46 . 相似度:1 % 篇名: 桌面型微注塑机锁模机构设计与分析 来源:学术期刊 工程塑料应用 2 0 12 年8 期 作者: 王寰宇 仇中军 路瑞军 房丰洲 来源:学术期刊 工程塑料应用 2 0 12 年8 期 作者: 王寰宇 仇中军 路瑞军 房丰洲 47 . 相似度:1 % 篇名: 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的研究 47 . 相似度:1 % 篇名: 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的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0 0 6 作者: 张杰 来源: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0 0 6 作者: 张杰 48 . 相似度:1 % 篇名: 工件翻转装置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48 . 相似度:1 % 篇名: 工件翻转装置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机床与液压 2 0 11年4期 作者: 曹玉宝 来源:学术期刊 机床与液压 2 0 11年4期 作者: 曹玉宝 49.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平衡回路设计 49. 相似度:1 % 篇名: 液压平衡回路设计 来源:学术期刊 流体传动与控制 2 0 14年6 期 作者: 周海强 周志强 来源:学术期刊 流体传动与控制 2 0 14年6 期 作者: 周海强 周志强 50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产品实例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50 . 相似度:1 % 篇名: 基于产品实例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 0 13 作者: 恽炅明 来源: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2 0 13 作者: 恽炅明 互联网相似资源列表:互联网相似资源列表:ID: 57382065DC96E6MU5 3 / 18 1. 相似度:13 % 标题:注塑机合模结构毕业设计_百度文库 1. 相似度:13 % 标题:注塑机合模结构毕业设计_百度文库 /view/8a17d8597e21af45b307a887.html 2 . 相似度:11 % 标题:10 0 0 0 0 K N大型卧式冷室压铸机锁模机构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2 . 相似度:11 % 标题:10 0 0 0 0 K N大型卧式冷室压铸机锁模机构设计说明书最终版 /p-1269725713.html 3. 相似度:10 % 标题:0 8 47 7 52 13 李琛 - 百度文库 3. 相似度:10 % 标题:0 8 47 7 52 13 李琛 - 百度文库 /view/9fc6c1d649649b6648d7474c 4. 相似度:9 % 标题: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 4. 相似度:9 % 标题: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 /p-685948078.html 5. 相似度:7 % 标题:2 0 11注塑机锁模装置设计 南京廖华 5. 相似度:7 % 标题:2 0 11注塑机锁模装置设计 南京廖华 /lhd_3v9qr3r8wn7k6x46aj4d_1.html 6 . 相似度:6 % 标题:转轴式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可编辑) 6 . 相似度:6 % 标题:转轴式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可编辑) /p-943160619.html 7 . 相似度:3 % 标题:液压马达中的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 宁波泰勒姆斯液压传动有限. . . 7 . 相似度:3 % 标题:液压马达中的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相关参数 宁波泰勒姆斯液压传动有限. . . /hydraulic-motor.html 8 . 相似度:2 % 标题:平推式自卸汽车设计(液压系统)论文 定稿. d o c -毕业论文-在线文档. . . 8 . 相似度:2 % 标题:平推式自卸汽车设计(液压系统)论文 定稿. d o c -毕业论文-在线文档. . . /html/2014/0103/5456666.shtm 9. 相似度:1 % 标题: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_百度文库 9. 相似度:1 % 标题: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_百度文库 /view/ac1f4f0e3c1ec5da50e27068.html 全文简明报告:全文简明报告: 6 7 %: 2 注塑机锁模机构的方案设计 6 7 %: 2 注塑机锁模机构的方案设计 92 %: 注塑机是一种专用的塑料成型机械,它是利用塑料的热塑性,经过加热融化后,加以较高的压力使其 92 %: 注塑机是一种专用的塑料成型机械,它是利用塑料的热塑性,经过加热融化后,加以较高的压力使其快速流入模腔, 92 %: 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成为各种形状的工艺制品。 快速流入模腔, 92 %: 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和冷却,成为各种形状的工艺制品。 图2 -1是注塑机的工作程序图2 -1是注塑机的工作程序图。 图。 图2 -1 注塑机工作程序框图 图2 -1 注塑机工作程序框图 52 %: 注塑机的构成通常有液压系统、注射系统、合模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加料装置这些主 52 %: 注塑机的构成通常有液压系统、注射系统、合模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加料装置这些主要部分,注塑机组成示意图见图2 -1。 要部分,注塑机组成示意图见图2 -1。 图2 -2 是注塑机组成示意图,从中我们可看出注塑机这种机械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机电一体化, 其中合模系统图2 -2 是注塑机组成示意图,从中我们可看出注塑机这种机械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机电一体化, 其中合模系统较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也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量。 较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也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量。 57 %: 本次设计主要从合模部件和液压系 57 %: 本次设计主要从合模部件和液压系统这两方面展开具体的结构分析。 统这两方面展开具体的结构分析。 锁模装置是注塑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额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打开和闭合模具; 同时在锁模装置是注塑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额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打开和闭合模具; 同时在提供的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在注射时才能将模具锁紧顶出制品,它的结构和机能既能影响机器的生产效率,还能提供的锁模力足够的情况下,在注射时才能将模具锁紧顶出制品,它的结构和机能既能影响机器的生产效率,还能影响制件的质量。 因此,对锁模装置有以下要求: 影响制件的质量。 因此,对锁模装置有以下要求: 1)锁模力要足够大,在保证模具在注射时的情况下,不会因模腔压力的作用下张开从而形成溢边,以至于影1)锁模力要足够大,在保证模具在注射时的情况下,不会因模腔压力的作用下张开从而形成溢边,以至于影响制品精度; 响制品精度; 2 )模板行程,模板间距和模板面积要足够大,以适应成型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制品要求; 2 )模板行程,模板间距和模板面积要足够大,以适应成型不同形状和不同尺寸的制品要求; ID: 57382065DC96E6MU5 4 / 18 3)开模和闭模速度要较高的,而且在闭模时,应该先快后慢; 但开模时,应该先慢后快,而后再慢。 以3)开模和闭模速度要较高的,而且在闭模时,应该先快后慢; 但开模时,应该先慢后快,而后再慢。 以此使制品顶出平稳得到满足,生产效率高得到提高,安全得到保障。 此使制品顶出平稳得到满足,生产效率高得到提高,安全得到保障。 图2 -2 注塑机组成示意图 图2 -2 注塑机组成示意图 2 . 2 锁模机构的选型 2 . 2 锁模机构的选型 2 . 2 . 1类型选择 2 . 2 . 1类型选择 56 %: 合模机构按锁模力可可分成三类,分别是全液压合模机构、液压肘杆式合模机构和全电动式合模机构 56 %: 合模机构按锁模力可可分成三类,分别是全液压合模机构、液压肘杆式合模机构和全电动式合模机构。 。 (1)全液压式 (1)全液压式 56 %: 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可分成三类,一是直动式合模机构,二是增压式合模机构,三是充液式合模机构。 56 %: 全液压式合模机构可分成三类,一是直动式合模机构,二是增压式合模机构,三是充液式合模机构。 1)直动式合模机构。 1)直动式合模机构。 6 8 %: 直动式合模机构是一种简单的合模机构。 56 %: 它的合模动作是通过合模 6 8 %: 直动式合模机构是一种简单的合模机构。 56 %: 它的合模动作是通过合模油作用在活塞从而实现的。 油作用在活塞从而实现的。 这一类合模机构,是早期发明的,所以合模运动相对简单,已不能满足现如今注塑这一类合模机构,是早期发明的,所以合模运动相对简单,已不能满足现如今注塑机锁模机构运动特性的需求,而且消耗的能量大,目前基本上已被淘汰。 2 )增压式合模机构。 机锁模机构运动特性的需求,而且消耗的能量大,目前基本上已被淘汰。 2 )增压式合模机构。 53 %: 合模机 53 %: 合模机构的构成有,增压缸、充液阀、合模油缸与稳压油缸这四种零件。 构的构成有,增压缸、充液阀、合模油缸与稳压油缸这四种零件。 这种合模机构液压油力能够影响锁模了,油这种合模机构液压油力能够影响锁模了,油压加大了,锁模力也随之提高。 适合中小型锁模装置。 3)充液式合模机构。 压加大了,锁模力也随之提高。 适合中小型锁模装置。 3)充液式合模机构。 42 %: 这种合模机构的特点是 42 %: 这种合模机构的特点是,合模时速度是快速低压,锁模时速度是慢速高压,开合模行程长; ,合模时速度是快速低压,锁模时速度是慢速高压,开合模行程长; 而且油缸的直径能够通过他来改变; 但而且油缸的直径能够通过他来改变; 但是其液压系统复杂庞大、易内泄导致长时间升压、能量损耗大、制造要求高。 是其液压系统复杂庞大、易内泄导致长时间升压、能量损耗大、制造要求高。 50 %: 适合中小或中大型合模装 50 %: 适合中小或中大型合模装置。 置。 (2 )液压肘杆式 (2 )液压肘杆式 45 %: 液压肘杆式合模机构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对称的曲肘连杆,二是移动液压缸。 49 %: 它之所 45 %: 液压肘杆式合模机构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对称的曲肘连杆,二是移动液压缸。 49 %: 它之所以能够锁紧模具,是因为它能让液压系统驱动曲肘连杆机构。 以能够锁紧模具,是因为它能让液压系统驱动曲肘连杆机构。 这种合模机构具有力的放大作用,较小的液压缸这种合模机构具有力的放大作用,较小的液压缸推力通过它能够取得很大的锁模力,具有节约能源的功能。 在合模和开模的过程中,它的速度是按照慢、快、慢推力通过它能够取得很大的锁模力,具有节约能源的功能。 在合模和开模的过程中,它的速度是按照慢、快、慢这一过程变化的,这样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这一过程变化的,这样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高的同时也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53 %: 这种合模机构的功率相对其 53 %: 这种合模机构的功率相对其他合模机构小,锁模力也受到限制。 58 %: 现如今其是注塑机广泛使用的合模机构。 他合模机构小,锁模力也受到限制。 58 %: 现如今其是注塑机广泛使用的合模机构。 但这种方式不足的是但这种方式不足的是: 1)合模和开模的精度差、结构庞大; 2 )高精度的加工要求,对于润滑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容易加快机: 1)合模和开模的精度差、结构庞大; 2 )高精度的加工要求,对于润滑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容易加快机械损害,影响机械的使用周期。 这种合模机构不能加工成型较为精密的制品。 械损害,影响机械的使用周期。 这种合模机构不能加工成型较为精密的制品。 (3)电动式 (3)电动式 8 1 %: 电动肘杆式合模机构的工作原理: 10 0 %: 当电机正向转动时, 移模丝杆带动肘杆机构推动动模板 8 1 %: 电动肘杆式合模机构的工作原理: 10 0 %: 当电机正向转动时, 移模丝杆带动肘杆机构推动动模板向前运动。 10 0 %: 电动式合模机构指用电机作动力源来驱动模版移动而实现合模、锁模的合模机构。 向前运动。 10 0 %: 电动式合模机构指用电机作动力源来驱动模版移动而实现合模、锁模的合模机构。 10 0 %: 目前,较流行的是全电动肘杆式即所谓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 10 0 %: 全电动肘杆式合模机构使用伺10 0 %: 目前,较流行的是全电动肘杆式即所谓电动机械式合模机构。 10 0 %: 全电动肘杆式合模机构使用伺服电机配以滚珠丝杠、齿形带等元件替代液压系统驱动曲肘连杆机构来实现模具的启闭和锁紧, 10 0 %: 整个服电机配以滚珠丝杠、齿形带等元件替代液压系统驱动曲肘连杆机构来实现模具的启闭和锁紧, 10 0 %: 整个装置的调模、顶出均采用伺服电机来执行的合模机构。 10 0 %: 具有节能、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高、效率高和装置的调模、顶出均采用伺服电机来执行的合模机构。 10 0 %: 具有节能、控制精度和重复精度高、效率高和环保清洁等优点。 10 0 %: 但不足的是滚珠丝杠会带来新的问题: 环保清洁等优点。 10 0 %: 但不足的是滚珠丝杠会带来新的问题: ID: 57382065DC96E6MU5 5 / 18 10 0 %: 1)滚珠丝杠的磨损会导致精度下降; 10 0 %: 1)滚珠丝杠的磨损会导致精度下降; 10 0 %: 2 )对制造、装配的要求较高,若两者的精度不够,则会在滚珠丝杠上出现附加的径向力,从而加速 10 0 %: 2 )对制造、装配的要求较高,若两者的精度不够,则会在滚珠丝杠上出现附加的径向力,从而加速滚珠丝杠的磨损; 滚珠丝杠的磨损; 10 0 %: 3)当成型面积较大时,如果在肘杆未完全撑直时就开始注射,滚珠丝杠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加速 10 0 %: 3)当成型面积较大时,如果在肘杆未完全撑直时就开始注射,滚珠丝杠要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加速滚珠丝杠损坏; 滚珠丝杠损坏; 10 0 %: 4)成本太高,特别是电气控制系统,在目前注塑机技术条件下,市场普及度较低。 10 0 %: 4)成本太高,特别是电气控制系统,在目前注塑机技术条件下,市场普及度较低。 通过上述几种合模装置的有缺点,再结合这次设计需要是功能,本设计的锁模装置选择液压肘杆式。 通过上述几种合模装置的有缺点,再结合这次设计需要是功能,本设计的锁模装置选择液压肘杆式。 6 3 6 3%: 肘杆式可分为单曲肘及双曲肘式这两种,其中双曲肘机构按照构成曲肘的铰链数可分为五孔型及四孔型两种;%: 肘杆式可分为单曲肘及双曲肘式这两种,其中双曲肘机构按照构成曲肘的铰链数可分为五孔型及四孔型两种; 56 %: 肘杆式按照曲肘排列位置可分为直排式及斜排式这两种。 56 %: 肘杆式按照曲肘排列位置可分为直排式及斜排式这两种。 现在大多数厂家生产的五孔斜排形式这一现在大多数厂家生产的五孔斜排形式这一种合模装置,又因为双曲肘式的结构对称紧凑, 种合模装置,又因为双曲肘式的结构对称紧凑, 7 2 %: 运动特性好,故采用双肘杆式这种锁模装置。 7 2 %: 运动特性好,故采用双肘杆式这种锁模装置。 52 52%: 机构简图见图2 -3,运动行程与各参数解图见图2 -4。 %: 机构简图见图2 -3,运动行程与各参数解图见图2 -4。 8 1 %: 图2 -3 五孔斜排式双曲肘机构简图 8 1 %: 图2 -3 五孔斜排式双曲肘机构简图 图2 -4 运动行程与各参数的图解图 图2 -4 运动行程与各参数的图解图 2 . 2 . 2 运动方式选择 2 . 2 . 2 运动方式选择 52 %: 下面对双曲肘五支铰连杆合模机构的内翻式和外翻式这两种展开分析。 52 %: 下面对双曲肘五支铰连杆合模机构的内翻式和外翻式这两种展开分析。 96 %: (1)双曲肘内翻式五支铰连杆机构,如图2 -5所示。 96 %: (1)双曲肘内翻式五支铰连杆机构,如图2 -5所示。 动作原理: 动作原理: 56 %: 在启闭模时,合模油缸1进油,在合模油缸1推力作用下曲肘连杆机构4带动动模板5还有 56 %: 在启闭模时,合模油缸1进油,在合模油缸1推力作用下曲肘连杆机构4带动动模板5还有其模具, 其模具, 使得能够启闭模运动; 使得能够启闭模运动; 8 1 %: 在模具接触的时候,曲肘连杆还未处于伸直状态,在合模油缸1推力 8 1 %: 在模具接触的时候,曲肘连杆还未处于伸直状态,在合模油缸1推力作用下曲肘连杆机构产生力较大的作用力, 作用下曲肘连杆机构产生力较大的作用力, 使得曲肘连杆伸直从而自锁。 使得曲肘连杆伸直从而自锁。 6 0 %: 模具接触时,连杆未伸直 6 0 %: 模具接触时,连杆未伸直的程度可以通过合模油缸1和调模装置2 来调整。 的程度可以通过合模油缸1和调模装置2 来调整。 内翻式特点: 内翻式特点: 54 %: 启模时,结构简单紧凑,双曲肘相对于轴线是向内翻转,比较适合中小型注塑机使用 54 %: 启模时,结构简单紧凑,双曲肘相对于轴线是向内翻转,比较适合中小型注塑机使用,是现在应用最为较为广泛的合模机构。 ,是现在应用最为较为广泛的合模机构。 90 %: 图2 -5双曲肘内翻式 90 %: 图2 -5双曲肘内翻式 1合模油缸; 2 调模装置; 3后模板; 4连杆机构; 1合模油缸; 2 调模装置; 3后模板; 4连杆机构; 5动模板; 6 拉杆; 7 前模板 5动模板; 6 拉杆; 7 前模板 图2 -6 双曲肘外翻式 图2 -6 双曲肘外翻式 1合模油缸; 2 曲肘连杆机构 1合模油缸; 2 曲肘连杆机构 ID: 57382065DC96E6MU5 6 / 18 (2 )双曲肘外翻式,如图2 -6 所示。 (2 )双曲肘外翻式,如图2 -6 所示。 动作原理: 启闭时的运动原理及锁模的原理与内翻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它们的结构特点, 动作原理: 启闭时的运动原理及锁模的原理与内翻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它们的结构特点, 53 %: 启 53 %: 启模时,双曲肘相对于轴线是向内翻转,在前后模板上的支铰比较靠近中心, 模时,双曲肘相对于轴线是向内翻转,在前后模板上的支铰比较靠近中心, 少了支铰跨度,动模板支承刚性提少了支铰跨度,动模板支承刚性提高,比较适合于大型机使用。 高,比较适合于大型机使用。 7 0 %: 通过比较双曲肘内、外翻式的特点,又因为本次设计的注塑机为中型机,故采用双曲肘内翻式合模机 7 0 %: 通过比较双曲肘内、外翻式的特点,又因为本次设计的注塑机为中型机,故采用双曲肘内翻式合模机构。 构。 2 . 3 动模板行程Sm 2 . 3 动模板行程Sm 8 7 %: 动模板行程是指动模板移动的最大距离。 8 7 %: 动模板行程是指动模板移动的最大距离。 6 0 %: 移动模板行程与成型制品的高度相关,只有动模 6 0 %: 移动模板行程与成型制品的高度相关,只有动模板行程要大于制品最大高度的2 倍才能成功取出制品,如图2 -7 所示。 板行程要大于制品最大高度的2 倍才能成功取出制品,如图2 -7 所示。 94 %: 图2 -7 模板最大开距与移动模板行程 94 %: 图2 -7 模板最大开距与移动模板行程 1-定模板; 2 -固定阴模; 3-制品; 4-动模板 1-定模板; 2 -固定阴模; 3-制品; 4-动模板 动模板行程 动模板行程 式中 脱模间隙; 式中 脱模间隙; 料把高度; 料把高度; 最大制品高度。 最大制品高度。 又因为= 15m m ,= 30 m m ,= 150 m m ,可得 又因为= 15m m ,= 30 m m ,= 150 m m ,可得 = 195m m = 195m m = 30 0 m m = 30 0 m m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生产量,注射成型时会采取最短的模板行程,故动模板行程为30 0 m m 。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增加生产量,注射成型时会采取最短的模板行程,故动模板行程为30 0 m m 。 2 . 4肘杆机构的尺寸参数确定 2 . 4肘杆机构的尺寸参数确定 6 5 %: 由双曲肘内翻式结构,绘制出肘杆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2 -8 。 6 5 %: 由双曲肘内翻式结构,绘制出肘杆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2 -8 。 图2 -8 肘杆机构运动简图 图2 -8 肘杆机构运动简图 L1后连杆长度; L1后连杆长度; L2 前连杆长度; L2 前连杆长度; ID: 57382065DC96E6MU5 7 / 18 L4小连杆长度; L4小连杆长度; L5后连杆上的支杆长度 L5后连杆上的支杆长度 54 %: E偏心度,支点A 与滑动点C 的垂直距离; 54 %: E偏心度,支点A 与滑动点C 的垂直距离; 后连杆转角; 后连杆转角; 前连杆转角; 前连杆转角; 后连杆上主杆与支杆的夹角,即L1与L5的夹角; 后连杆上主杆与支杆的夹角,即L1与L5的夹角; 8 0 %: 斜排角,L1与过A 点的水平线夹角; 8 0 %: 斜排角,L1与过A 点的水平线夹角; 10 0 %: 小连杆与过C 点的水平线的夹角; 10 0 %: 小连杆与过C 点的水平线的夹角; 最大开模行程的开模转角; 最大开模行程的开模转角; 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 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X A Y 坐标系。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X A Y 坐标系。 10 0 %: 合模行程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10 0 %: 合模行程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B 点在合模转任意角度的位置点 B 点在合模转任意角度的位置点 (4-1) (4-1) 从上式得出 从上式得出 (4 -2 ) (4 -2 ) 从而得到 从而得到 其中,称为杆长比,代入四. 1 式得 其中,称为杆长比,代入四. 1 式得 90 %: 当合模转角转到极限位置时, 90 %: 当合模转角转到极限位置时, 8 3 %: 1)当时,L1与L2 共线,肘杆合模机构处于锁模状态,有最大值 8 3 %: 1)当时,L1与L2 共线,肘杆合模机构处于锁模状态,有最大值 6 9 %: 2 )当时,现是在合模转角转到一定位置时的值,此时有最小值 6 9 %: 2 )当时,现是在合模转角转到一定位置时的值,此时有最小值 ID: 57382065DC96E6MU5 8 / 18 所以动模板的行程 所以动模板的行程 (1)尺寸约束条件 (1)尺寸约束条件 56 %: 从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肘杆机构尺寸可得出相关杆长尺寸和角度。 56 %: 从目前市场上的注塑机肘杆机构尺寸可得出相关杆长尺寸和角度。 有关角度取值范围: 后连杆有关角度取值范围: 后连杆L1和支连杆L4之间的夹角; 斜排角; L1和支连杆L4之间的夹角; 斜排角; 8 0 %: 当回转角为时,支连杆L4的回转角不能超过。 8 0 %: 当回转角为时,支连杆L4的回转角不能超过。 有关长度取值有关长度取值范围: 力的放大倍数M 约为16 2 2 倍。 范围: 力的放大倍数M 约为16 2 2 倍。 (2 )尺寸计算确定 (2 )尺寸计算确定 根据产品定位和设计要求,已知数据为: 根据产品定位和设计要求,已知数据为: 49 %: 锁模力F m = 150 K N,动模板的移动行程,Sm = 30 0 m m ,预 49 %: 锁模力F m = 150 K N,动模板的移动行程,Sm = 30 0 m m ,预计实现力的放大倍数M 为2 0 倍 ; 计实现力的放大倍数M 为2 0 倍 ; 确定下斜排角,。 确定下斜排角,。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 代入数值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解得: 偏心度 偏心度 代入数值得: 代入数值得: 圆整得到E= 90 。 圆整得到E= 90 。 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 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 代入数值得: 代入数值得: 解得: 解得: 95 %: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与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之比: 95 %: 动模板的移动行程与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之比: 力的放大倍数M 为: 力的放大倍数M 为: 代入数值得: 代入数值得: 7 4 %: 达到设计要求,故合模油缸所需提供的力为 7 4 %: 达到设计要求,故合模油缸所需提供的力为 F 0 = F m / M = ( 150 / 2 0 ) K N= 7 . 5K N F 0 = F m / M = ( 150 / 2 0 ) K N= 7 . 5K N 7 8 %: 根据以上计算得出肘杆尺寸图,如图2 -9所示。 7 8 %: 根据以上计算得出肘杆尺寸图,如图2 -9所示。 图2 -9 肘杆尺寸图 图2 -9 肘杆尺寸图 ID: 57382065DC96E6MU5 9 / 18 2 . 5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2 . 5 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8 5 %: 根据生产力要求,合模时间T = 5s ,且已知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则合模油缸活塞的平均速度 8 5 %: 根据生产力要求,合模时间T = 5s ,且已知合模油缸活塞的行程,则合模油缸活塞的平均速度 位置0 : 位置0 : 7 7 %: 合模起点,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0 。 7 7 %: 合模起点,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0 。 图2 -10 图2 -10 因为是合模起点,所以速度和加速度。 因为是合模起点,所以速度和加速度。 位置1: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1。 位置1: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1。 图2 -11 图2 -11 10 0 %: 设定此时合模油缸活塞的速度 10 0 %: 设定此时合模油缸活塞的速度 位置2 :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2 。 位置2 :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2 。 图2 -12 图2 -12 同理可得 同理可得 , , 位置3: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3。 位置3: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3。 图2 -13 图2 -13 同理可得 同理可得 , , 位置4: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4。 位置4: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4。 图2 -14 图2 -14 同理可得 同理可得 , , 位置5: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5。 位置5: 当合模转角时,如图2 -15。 图2 -15 图2 -15 ID: 57382065DC96E6MU5 10 / 18 同理可得 同理可得 , , 位置6 : 当合模转角时,图略 位置6 : 当合模转角时,图略 10 0 %: 合模终点,所以这时跟合模起点一样,速度和加速度,而动模板刚好走完全部行程,即。 10 0 %: 合模终点,所以这时跟合模起点一样,速度和加速度,而动模板刚好走完全部行程,即。 7 2 %: 根据上述分析,可绘制合模行程、速度以及加速度关于合模角的曲线图, 如图2 -16 2 -18 所示。 7 2 %: 根据上述分析,可绘制合模行程、速度以及加速度关于合模角的曲线图, 如图2 -16 2 -18 所示。 图2 -16 合模行程曲线图 图2 -16 合模行程曲线图 图2 -17 动模板速度曲线图 图2 -17 动模板速度曲线图 93 %: 图2 -18 动模板加速度曲线图 93 %: 图2 -18 动模板加速度曲线图 59 %: 通过图2 -16 2 -18 分析可以看出之前的肘杆尺寸参数的设计是合乎要求的。 44 %: 合模角在,动 59 %: 通过图2 -16 2 -18 分析可以看出之前的肘杆尺寸参数的设计是合乎要求的。 44 %: 合模角在,动模板移动速度随着合模角的减小逐渐增大; 模板移动速度随着合模角的减小逐渐增大; 过了至50 缓慢增加; 过了至50 缓慢增加; 7 4 %: 合模角在50 后速度又开始迅速减 7 4 %: 合模角在50 后速度又开始迅速减小,过了30 后速度下降变慢,直到减至0 ,这时动模板刚好走完全部行程。 小,过了30 后速度下降变慢,直到减至0 ,这时动模板刚好走完全部行程。 2 . 6 临界角和变形力的计算 2 . 6 临界角和变形力的计算 10 0 %: 肘杆、动模、定模、后固定模板与拉杆组成了一个封闭框架,合模时,油缸通过肘杆机构推动动模板 10 0 %: 肘杆、动模、定模、后固定模板与拉杆组成了一个封闭框架,合模时,油缸通过肘杆机构推动动模板前移, 93 %: 当动模与定模接触时,两肘杆尚未伸直为一直线,此时的称临界角。 10 0 %: 肘杆继续运动前移, 93 %: 当动模与定模接触时,两肘杆尚未伸直为一直线,此时的称临界角。 10 0 %: 肘杆继续运动,各构件产生弹性变形,动模板、肘杆受压,拉杆受拉。 10 0 %: 机构变形力为肘杆机构在锁紧模具过程中,各构件产生弹性变形,动模板、肘杆受压,拉杆受拉。 10 0 %: 机构变形力为肘杆机构在锁紧模具过程中,因系统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的实际锁紧力,它取决于合模机构变形量的大小。 10 0 %: 封闭框架形成的预紧,因系统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的实际锁紧力,它取决于合模机构变形量的大小。 10 0 %: 封闭框架形成的预紧力可保证塑料熔体充模后动、定模不分离,从而使制品具有较高的精度。 10 0 %: 变形力是移模油缸的负荷力可保证塑料熔体充模后动、定模不分离,从而使制品具有较高的精度。 10 0 %: 变形力是移模油缸的负荷,合模时油缸推动肘杆机构,因机构有增力作用, 10 0 %: 产生移模力克服变形力将模具锁紧,这也是肘杆机,合模时油缸推动肘杆机构,因机构有增力作用, 10 0 %: 产生移模力克服变形力将模具锁紧,这也是肘杆机构正常工作的条件。 构正常工作的条件。 经计算临界角为5. 15。 经计算临界角为5. 15。 96 %: 变形力在临界角内的计算值见表2 -1,肘杆完全伸直时,变形力等于合模力 96 %: 变形力在临界角内的计算值见表2 -1,肘杆完全伸直时,变形力等于合模力,即PC = 110 0 k N, 满足设计要求。 ,即PC = 110 0 k N, 满足设计要求。 临界角 临界角 机构变形力 = 机构变形力 = 表2 -1 机构变形力 表2 -1 机构变形力 ( ) 0 11. 52 2 . 533. 544. 555. 15 ( ) 0 11. 52 2 . 533. 544. 555. 15 Pc ( k N) 110 0 10 58 10 0 6 9338 40 7 2 6 591436 2 6 0 6 30 Pc ( k N) 110 0 10 58 10 0 6 9338 40 7 2 6 591436 2 6 0 6 30 ID: 57382065DC96E6MU5 11 / 18 2 . 7 油缸推力 2 . 7 油缸推力 10 0 %: 油缸推力在合模过程中是变化的,开始与最后均为零,在中间有最大值。 10 0 %: 经计算理论值 10 0 %: 油缸推力在合模过程中是变化的,开始与最后均为零,在中间有最大值。 10 0 %: 经计算理论值为6 7 k N,考虑效率和结构设计等缘故,合模油缸拉力最后选定为95 k N。 为6 7 k N,考虑效率和结构设计等缘故,合模油缸拉力最后选定为95 k N。 6 7 %: 3 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的设计 6 7 %: 3 注塑机锁模装置结构的设计 3. 1 注塑机锁模装置总体结构方案 3. 1 注塑机锁模装置总体结构方案 注塑机锁模装置主要是由尾板、移动板和固定板以及连杆机构、液压缸等等部件组成,其总体结构方案图如下注塑机锁模装置主要是由尾板、移动板和固定板以及连杆机构、液压缸等等部件组成,其总体结构方案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所示: 图3-1 锁模装置总体结构方案图 图3-1 锁模装置总体结构方案图 1-尾板; 2 -移动板; 3-模具; 4-固定板; 1-尾板; 2 -移动板; 3-模具; 4-固定板; 5-拉杆; 6 -前连杆; 7 -后连杆 5-拉杆; 6 -前连杆; 7 -后连杆 图3-1设计了锁模装置的合模、开模时的两种状态的总体结构方案图。 图3-1设计了锁模装置的合模、开模时的两种状态的总体结构方案图。 42 %: 由图可以看出注塑机锁模装置 42 %: 由图可以看出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开合是动模板相对于定模板的运动来实现的。 的开合是动模板相对于定模板的运动来实现的。 下面通过图3-2 和图3-3的装配图来观察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合模和开模这两种状态: 下面通过图3-2 和图3-3的装配图来观察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合模和开模这两种状态: 6 2 %: 1)注塑机锁模结构的合模 6 2 %: 1)注塑机锁模结构的合模 51 %: 图3-2 注塑机锁模结构合模装配图 51 %: 图3-2 注塑机锁模结构合模装配图 50 %: 由图3-2 可以看出,合模是动模板向前模板靠拢并锁紧的过程,动模板移动是通过液压缸驱动 50 %: 由图3-2 可以看出,合模是动模板向前模板靠拢并锁紧的过程,动模板移动是通过液压缸驱动实现的, 58 %: 合模速度的按慢、快、慢变化。 实现的, 58 %: 合模速度的按慢、快、慢变化。 2 )注塑机锁模结构的开模 2 )注塑机锁模结构的开模 56 %: 图3-3 注塑机锁模结构开模装配图 56 %: 图3-3 注塑机锁模结构开模装配图 6 3 %: 开模过程与合模过程相识,开模速度也是按慢、快、慢变化。 6 3 %: 开模过程与合模过程相识,开模速度也是按慢、快、慢变化。 3. 2 模板的结构设计 3. 2 模板的结构设计 前、后、动模板是合模部分的重要零件。 合模框架是由后模板、前模板通过拉杆构成的。 锁模后前、后、动模板是合模部分的重要零件。 合模框架是由后模板、前模板通过拉杆构成的。 锁模后,在锁模力的作用下,动、定模板将模具锁紧,并且使其产生压缩变形,模板中部产生挠度。 ,在锁模力的作用下,动、定模板将模具锁紧,并且使其产生压缩变形,模板中部产生挠度。 55 %: 模板的材 55 %: 模板的材料,结构,尺寸,将会决定合模系统的刚性、强度,从而影响到锁模力。 料,结构,尺寸,将会决定合模系统的刚性、强度,从而影响到锁模力。 模板通常选取铸铁件或球铁。 模板通常选取铸铁件或球铁。 3. 2 . 1前模板的结构设计 3. 2 . 1前模板的结构设计 ID: 57382065DC96E6MU5 12 / 18 图3-4 前模板零件结构图 图3-4 前模板零件结构图 前模板主要是定模用的,安装在锁模装置的右端。 前模板主要是定模用的,安装在锁模装置的右端。 42 %: 其前方接触处于熔融状态的塑料,后方固定模具 42 %: 其前方接触处于熔融状态的塑料,后方固定模具,承受模具合模的压力。 ,承受模具合模的压力。 前模板在合模时会受力压缩变形,因此对材料有较高的强度要求。 其具体零件结构前模板在合模时会受力压缩变形,因此对材料有较高的强度要求。 其具体零件结构图如图3-4所示。 图如图3-4所示。 3. 2 . 2 后模板的结构设计 3. 2 . 2 后模板的结构设计 图3-5 后模板零件结构图 图3-5 后模板零件结构图 42 %: 后模板在注塑机锁模装置中主要作用有两个: 42 %: 后模板在注塑机锁模装置中主要作用有两个: 其一是起到安装液压缸的作用,其二是连接拉杆其一是起到安装液压缸的作用,其二是连接拉杆,从而形成合模力。 ,从而形成合模力。 46 %: 其材料为铝合金,具体零件结构图如图3-5所示。 46 %: 其材料为铝合金,具体零件结构图如图3-5所示。 3. 2 . 3移动板的结构设计 3. 2 . 3移动板的结构设计 图3-6 动模板零件结构图 图3-6 动模板零件结构图 动模板主要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在导杆的支撑下来回移动从而来实现合模和开模操作。 图3-6 是其零件结动模板主要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在导杆的支撑下来回移动从而来实现合模和开模操作。 图3-6 是其零件结构图。 构图。 在注塑机锁模机构中,动模板(移动板)不仅能够设置顶出机构,还能安装模具。 合模时,动模板承受绝大在注塑机锁模机构中,动模板(移动板)不仅能够设置顶出机构,还能安装模具。 合模时,动模板承受绝大部分的压力,会使其受力压缩变形,而且设置了顶出机构,因此我们在对动模板的选材上刚度与强度,以及结构的部分的压力,会使其受力压缩变形,而且设置了顶出机构,因此我们在对动模板的选材上刚度与强度,以及结构的紧凑性要同时兼顾。 动模板失效是由于其在循环工作的压力作用下,超过了其承受能力,从而产生的弯曲疲劳破紧凑性要同时兼顾。 动模板失效是由于其在循环工作的压力作用下,超过了其承受能力,从而产生的弯曲疲劳破坏。 坏。 3. 3拉杆的结构设计 3. 3拉杆的结构设计 拉杆是锁模装置的一重要零件。 其具体零件图如图3-7 所示。 它不仅能够与模板构成刚性框架,而且还具拉杆是锁模装置的一重要零件。 其具体零件图如图3-7 所示。 它不仅能够与模板构成刚性框架,而且还具有导柱作用,让动模板在其上移动,所以对尺寸精度要求高, 还要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刚度、强度,表面光滑等有导柱作用,让动模板在其上移动,所以对尺寸精度要求高, 还要有较好的耐磨性能、刚度、强度,表面光滑等等,这些因素会对锁模产生影响。 等,这些因素会对锁模产生影响。 拉杆通常选取的材料: 40 c r 或45号钢。 拉杆通常选取的材料: 40 c r 或45号钢。 图3-7 拉杆零件结构图 图3-7 拉杆零件结构图 3. 3 其他零件的选择 3. 3 其他零件的选择 曲肘、连杆、推力座、油缸、活塞杆都是锁模机构的主要受力零件,容易磨损,精度要求高。 曲肘、连杆、推力座、油缸、活塞杆都是锁模机构的主要受力零件,容易磨损,精度要求高。 46 %: 曲肘在锁模机构做合模、开模时做旋转运动; 41 %: 连杆在锁模机构做合模、开模时做平面运动 46 %: 曲肘在锁模机构做合模、开模时做旋转运动; 41 %: 连杆在锁模机构做合模、开模时做平面运动。 。 它们的受力方向时刻在变化着,并且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弯曲变形。 为了确保肘杆构件均匀受力,使避免它们的受力方向时刻在变化着,并且受到力的作用,使其弯曲变形。 为了确保肘杆构件均匀受力,使避免影响注塑机锁模质量,选取的材料通常是刚件、球铁。 影响注塑机锁模质量,选取的材料通常是刚件、球铁。 液压缸有多种类型。 液压缸有多种类型。 10 0 %: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 10 0 %: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10 0 %: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单作用式和双作用式两种; 10 0 %: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ID: 57382065DC96E6MU5 13 / 18活塞式、柱塞式、组合式和摆动式四大类。 活塞式、柱塞式、组合式和摆动式四大类。 其中,单作用液压缸分为: 其中,单作用液压缸分为: 10 0 %: 单活塞杆液压缸、双活塞杆 10 0 %: 单活塞杆液压缸、双活塞杆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差动液压缸和伸缩液压缸。 10 0 %: 但是,差动式液压缸和柱塞式液压缸只能单作用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差动液压缸和伸缩液压缸。 10 0 %: 但是,差动式液压缸和柱塞式液压缸只能单作用而不能双作用。 而不能双作用。 组合液压缸包括: 组合液压缸包括: 10 0 %: 弹簧复位式、齿条式、串联式和增压式四种。 10 0 %: 弹簧复位式、齿条式、串联式和增压式四种。 摆动液压缸又摆动液压缸又分为: 分为: 10 0 %: 单叶片式和双叶片式两种。 10 0 %: 单叶片式和双叶片式两种。 6 7 %: 选择普通单型活塞杆单作用气缸。 6 7 %: 选择普通单型活塞杆单作用气缸。 4 液压系统的设计 4 液压系统的设计 4. 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 4. 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 注射机的工作循环为: 注射机的工作循环为: 合模注射保压 冷却 合模注射保压 冷却 10 0 %: 螺杆预塑进料顶出开模 10 0 %: 螺杆预塑进料顶出开模 闭摸动作的工况特点是: 模具在闭合时速度有慢、快、慢这一变化; 模具闭合后的负载为重载,速度为零闭摸动作的工况特点是: 模具在闭合时速度有慢、快、慢这一变化; 模具闭合后的负载为重载,速度为零。 。 4. 2 注塑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4. 2 注塑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合模力; 2 )模具的开合速度可挑; 1)具有足够的合模力; 2 )模具的开合速度可挑; 3)注射座整体进退; 4)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可调; 3)注射座整体进退; 4)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可调; 5)保压及压力可调; 6 )为了确保制品免遭损坏,制品要平稳顶出。 5)保压及压力可调; 6 )为了确保制品免遭损坏,制品要平稳顶出。 4. 3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4. 3 确定液压系统方案 1) 执行机构的确定 1) 执行机构的确定 90 %: 液压执行元件大体分为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前者实现直线运动,后者完成回转运动。 8 5 %: 本系 90 %: 液压执行元件大体分为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前者实现直线运动,后者完成回转运动。 8 5 %: 本系统选择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统选择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 2 ) 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回路 2 ) 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回路 97 %: 液压执行元件确定后,其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控制是拟定液压回路的核心问题。 97 %: 液压执行元件确定后,其运动方向和速度的控制是拟定液压回路的核心问题。 42 %: 由于本系统 42 %: 由于本系统工作在小流量场合,因此采用适合此流量的方向控制回路,即通过换向阀的有机组合实现所要求的动作。 工作在小流量场合,因此采用适合此流量的方向控制回路,即通过换向阀的有机组合实现所要求的动作。 7 6 7 6%: 速度控制的相应调速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以及二者结合的容积节流调速。 93 %: 节流调速一般定%: 速度控制的相应调速方式有节流调速、容积调速以及二者结合的容积节流调速。 93 %: 节流调速一般定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来调节速度, 量泵供油,用流量控制阀改变输入或输出液压执行元件的流量来调节速度, 这种调速方式结构简单,适用于功这种调速方式结构简单,适用于功率不大的场合,本系统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缺点是效率低,发热量交大,但是对于不是频繁工作的系统来说,只率不大的场合,本系统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缺点是效率低,发热量交大,但是对于不是频繁工作的系统来说,只要按发热功率计算出合适的油箱即可解决。 正是因为其发热量大,所以节流调速一般用开式循环。 要按发热功率计算出合适的油箱即可解决。 正是因为其发热量大,所以节流调速一般用开式循环。 94 %: 在 94 %: 在开式系统中,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压力油经系统释放能量后,再排回油箱。 7 6 %: 开式回路,结构简单,散开式系统中,液压泵从油箱吸油,压力油经系统释放能量后,再排回油箱。 7 6 %: 开式回路,结构简单,散ID: 57382065DC96E6MU5 14 / 18热性好,但就是油箱体积大。 热性好,但就是油箱体积大。 3) 其它回路 3) 其它回路 46 %: 因为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必须设置安全锁止机构。 46 %: 因为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以必须设置安全锁止机构。 这需要锁紧即保压回路这需要锁紧即保压回路。 。 7 3 %: 锁紧回路的主要功用是使液压缸能在任意位置上停留,且不因外力作用而移动位置,本系统采用液控 7 3 %: 锁紧回路的主要功用是使液压缸能在任意位置上停留,且不因外力作用而移动位置,本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 10 0 %: 压力油经左边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通过控制口打开右边液控单向阀单向阀的锁紧回路。 10 0 %: 压力油经左边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通过控制口打开右边液控单向阀, 8 6 %: 使液压缸右腔的回路可经右边液控单向阀及换向阀流回油箱,活塞向上运动。 , 8 6 %: 使液压缸右腔的回路可经右边液控单向阀及换向阀流回油箱,活塞向上运动。 反之,活塞则向下反之,活塞则向下运动。 运动。 95 %: 到了需要停留的位置,只要使换向阀处于中位,因阀的中位为H 型机能,所以两个液控单向阀均 95 %: 到了需要停留的位置,只要使换向阀处于中位,因阀的中位为H 型机能,所以两个液控单向阀均关闭,使活塞双向锁紧。 97 %: 回路中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密封性好,泄漏极少,锁紧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液压关闭,使活塞双向锁紧。 97 %: 回路中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密封性好,泄漏极少,锁紧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液压缸的泄漏。 缸的泄漏。 为加强安全系数,还用到了平衡回路,功用是机构不工作时,不致因受负载重力作用而使执行机构为加强安全系数,还用到了平衡回路,功用是机构不工作时,不致因受负载重力作用而使执行机构自行下落。 自行下落。 6 7 %: 本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串连单向节流阀的平衡回路,这种回路锁定性好,工作可靠。 56 6 7 %: 本系统采用液控单向阀串连单向节流阀的平衡回路,这种回路锁定性好,工作可靠。 56%: 卸荷回路采用M 型中位机能,切换时液压冲击小。 %: 卸荷回路采用M 型中位机能,切换时液压冲击小。 10 0 %: 图4-1 注塑机液压系统原理图 10 0 %: 图4-1 注塑机液压系统原理图 A -大流量液压泵; E-小流量液压泵; 1、2 -电液换向阀; 3-电磁换向阀; 4、5-电液换向阀; 6 、2 1-A -大流量液压泵; E-小流量液压泵; 1、2 -电液换向阀; 3-电磁换向阀; 4、5-电液换向阀; 6 、2 1-电磁换向阀; 7 、8 、9-溢流阀; 10 、11、12 -单向阀; 13-液控单向阀; 14-节流阀; 15、16 -调速阀;电磁换向阀; 7 、8 、9-溢流阀; 10 、11、12 -单向阀; 13-液控单向阀; 14-节流阀; 15、16 -调速阀;17 、18 -单向顺序阀; 19-行程阀; 2 0 -液压马达 17 、18 -单向顺序阀; 19-行程阀; 2 0 -液压马达 94 %: 该注塑机各执行元件的动作循环主要依靠行程开关切换电磁换向阀来实现的。 94 %: 该注塑机各执行元件的动作循环主要依靠行程开关切换电磁换向阀来实现的。 电磁铁动作顺序如电磁铁动作顺序如表4-1. 表4-1. 7 1 %: 表4-1 液压系统原理图电磁铁动作表 7 1 %: 表4-1 液压系统原理图电磁铁动作表 注: “+ ”表示电磁铁通电; “-”表示电磁铁断电。 注: “+ ”表示电磁铁通电; “-”表示电磁铁断电。 92 %: 为保证安全生产,注塑机设置了安全门,并在安全门下安装了一个行程阀19加以控制, 10 0 %: 92 %: 为保证安全生产,注塑机设置了安全门,并在安全门下安装了一个行程阀19加以控制, 10 0 %:只有在安全门关闭、行程阀19上位接入系统的情况下,系统才能进行合模运动。 只有在安全门关闭、行程阀19上位接入系统的情况下,系统才能进行合模运动。 下面对液压系统主要零件选用: 下面对液压系统主要零件选用: (1)执行机构的确定 (1)执行机构的确定 6 8 %: 本注射机的执行机构除了螺杆是单向旋转之外,其他的机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 6 4 %: 直线运动 6 8 %: 本注射机的执行机构除了螺杆是单向旋转之外,其他的机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 6 4 %: 直线运动机构的驱动选择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螺杆的驱动是选择液压马达驱动。 48 %: 为了保证锁模时所需的力机构的驱动选择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螺杆的驱动是选择液压马达驱动。 48 %: 为了保证锁模时所需的力,选择增压液压缸。 ,选择增压液压缸。 (2 )合模缸 (2 )合模缸 44 %: 慢快速、锁模,开模是本次对合模缸的要求。 6 1 %: 由电液换向阀控制它的运动方向。 44 %: 慢快速、锁模,开模是本次对合模缸的要求。 6 1 %: 由电液换向阀控制它的运动方向。 快速快速时,大流量小流量同时供给; 慢速时,只需小流量供给。 锁模时,由增压缸供油。 时,大流量小流量同时供给; 慢速时,只需小流量供给。 锁模时,由增压缸供油。 (3)液压马达 (3)液压马达 ID: 57382065DC96E6MU5 15 / 18 55 %: 因为螺杆不需要反转,故采用液压马达单向旋转,又因为对不需要较高速度平稳性,所以选择了旁路 55 %: 因为螺杆不需要反转,故采用液压马达单向旋转,又因为对不需要较高速度平稳性,所以选择了旁路节流调速方式。 节流调速方式。 (4)注射缸 (4)注射缸 10 0 %: 注射缸运动速度也较快,平稳性要求不高,故也采用旁路节流调速方式。 10 0 %: 由于预塑时有 10 0 %: 注射缸运动速度也较快,平稳性要求不高,故也采用旁路节流调速方式。 10 0 %: 由于预塑时有背压要求,在无杆腔出口处串联背压阀。 背压要求,在无杆腔出口处串联背压阀。 (5)液压源 (5)液压源 双泵供油系统有两个优点,一是满足较大需油量变化,二是可以有较长时间的保压, 而这两个优点恰好符合双泵供油系统有两个优点,一是满足较大需油量变化,二是可以有较长时间的保压, 而这两个优点恰好符合本次设计液压系统需油量变化及闭模后保压时常的要求。 为了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率,液压缸在快速动作的时本次设计液压系统需油量变化及闭模后保压时常的要求。 为了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率,液压缸在快速动作的时候,双泵要同时供油; 候,双泵要同时供油; 6 3 %: 慢速动作或保压时,只需要小泵供油。 6 3 %: 慢速动作或保压时,只需要小泵供油。 4. 4液压系统运动分析 4. 4液压系统运动分析 (1)合模 (1)合模 41 %: 合模是移动板向固定板靠拢并锁紧的过程,移动板移动是液压缸驱动实现的,合模速度的变 41 %: 合模是移动板向固定板靠拢并锁紧的过程,移动板移动是液压缸驱动实现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