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棱 柱 基础知识 概念与分类 棱柱的性质 棱柱 性质 直棱柱的性质 常见的四棱柱性质 直棱柱的直观图学习指导 1.为什么要学习棱柱?在前面第一单元中,我们研究了空间的直线、平面位置关系,其中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是中心内容,角与距离的证明和计算是进行位置关系定量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且培养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掌握以及灵活运用呢?我们在第二单元中借助一些简单几何体,通过研究体的性质,能够对常见的几何体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会应用.棱柱就是同学们所接触的第一个几何体.2.如何判定一个几何体是棱柱?要紧紧扣住定义去判定,不能说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就是棱柱.如图7-3,这是由两个平行六面体垒起来的,有两个面相互平行,其余各面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不是棱柱.3.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直四棱柱、正四棱柱、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课本中的定义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直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4如何求棱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棱柱的侧面积=所有侧面面积的和直棱柱的侧面积=底面多边形周长侧棱长(高)棱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上、下底面面积棱柱的体积=底面积高例题精析 例1.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底面abcd是菱形,且a1b=a1d.求证:(1)对角面aa1c1c截面a1bd;(2)对角面d1dbb1是矩形.分析由已知条件底面abcd是菱形,可得bdac,故只要证bd平面ac1即可.证明(1)平行六面体的底面abcd的对角线交于o,连结ao.底面abcd是菱形,acbd,且o为bd中点a1d=a1b,a1obd,aca1o=o,bd对角面a1acc1.bd面a1bd.对角面aa1c1c截面a1bd. (2)由(1)可知bd面a1acc1.cc1面a1acc1 bdcc1,平行六面体中cc1bb1,bdbb1.对角面d1dbb1是矩形.解题后的点拨在前面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在这一单元中的简单几何体的习题中,同学们要学会将所学到的定理运用到几何体中,提高识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不仅要对第一单元的定理记熟记牢,还要将简单几何体的性质记熟记牢,共同运用,达到解题、证题运用自如的地步.例2.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bc=ca=aa1=a,a1在底面abc的射影o在ac上,(1)求ab与侧面ac1所成的角;(2)若o恰是ac的中点,求此三棱柱的侧面积.分析求线面成角,关键要找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找出平面的垂线.求三棱柱的侧面积,可分别求出各侧面面积再求和.解(1)a1o底面abc,bc面abc. a1obc,ab=a, bc=ac=a,bcac,aca1o=o,bc面a1acc1,bac为ab与侧面ac1所成的角,bac=45,ab与侧面ac1所成的角为45.(2)o为ac的中点,aa1=ac=a, ao=,a1o= =bc面a1c,bccc1侧面b1bcc1为矩形.s =过o作odab于d,连结a1d.a1o面abca1dab(三垂线定理)od=aosin45=a1d=s侧=解题后的点拨在第一单元中所学到有关角和距离的概念,到几何体中求时,仍然要遵循其定义,按照作图证明求值的步骤去做.例3.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侧棱长为2,底面abc中,b=90,ab=1,bc=,d是侧棱cc1上一点,且bd与底面所成角为30.(1)求点d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2)求面a1bd与面bdc1b1所成二面角的度数.分析在空间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关键是确定垂足的位置.由直三棱柱的侧面和底面垂直的性质,得到ab侧面b1c,ab侧面b1c中的直线bd.则bd的长就是d到ab的距离.求二面角的度数,首先要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由a1b1ab,可知a1b1侧面b1c,二面角棱bd在侧面b1c内,过b1作bd的垂线于e,连结a1与垂足e,则面a1b1ebd,bda1e,a1eb1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图7-6.解(1)直三棱柱abc-a1b1c1,cc1底面abc.bc为bd在底面的射影,dbc=30.bc=bd=2.侧面b1c底面abc,b=90,ab侧面b1c,bd面b1c,abbd.bd即为d到ab的距离,长为2.(2)在侧面b1c内,过b1作b1ebd,垂足为e,连结a1e.abbd,aba1b1,a1b1bd,a1b1b1e=b1,bd面a1b1e,bda1e,a1eb1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b1eb中,bb1=2,b1bd=60,b1e=bb1sin60=.在rta1b1e中,a1b1=1,tana1eb1=a1eb=30.面a1bd与面bdc1b1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为30.解题后的点拨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寻求垂足是个难点,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找出线线垂直得垂足,是一种转化求法.本题也可以用三垂线定理,得到点到线的距离.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b) 有一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c) 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柱是正棱柱;(d) 长方体是直平行六面体. 2.长方体的高等于h,底面积等于s,过相对棱的截面面积等于s,则此长方体的侧面积等于( )(a)(b)(c)(d)3.设一个正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则它的体积为( )(a)(b) 4(c) 6(d) 8 4.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为等腰直角abc,c=90,且ac=bc=aa1,则ab1与bc1所成的角为( )(a)30(b)45(c)60(d)90 5.在过长方体的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上各取一点(但不能取该顶点),则经过这三点的截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一定是三角形6.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与一个顶点处的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则有( ) (a) (b) (c) (d)二.填空题: 7.正六棱柱的高为5cm,最长的对角线为13cm,它的侧面积为 ,全面积为 . 8.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棱长为a, p为棱aa1的中点,q为棱bb1上任意一点,则pq+qc的最小值是 . 9.直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都是a,底面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为60,则它的体积是 .10. (92上海考题)如图7-7,直平行六面体a1c的上底面abcd为菱形,bad=60,侧面为正方形. e、f分别是a1b1、aa1的中点,m是ac与bd的交点,则ef与b1m所成角的大小为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1.长方体的体积为8,全面积为28,且长,宽,高成等比数列,则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 . 三.解答题:12.(91三南考题)如图7-8,直三棱柱abc-a1b1c1,acb=90,bac=30, bc=1,aa1=, m是cc1的中点,求证: a1mab1. 13.平行六面体的一个面是有一个角a为60的菱形,侧棱和这个面所成的角为60,已知对角面aa1c1c垂直这个平面,求证:另一个对角面bb1d1d与对角面aa1c1c的面积比为2:3.14.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二面角b-aa1-c,为120,棱aa1与棱bb1、cc1的距离分别为16cm、14cm,若aa1=20cm,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积.15.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一个侧面aa1c1c是矩形,ac的长等于ab与a1b1的距离,ab=2a1a,求三棱柱各侧面之间的二面角的大小.16.在单位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m= (1)求证: mn是a1b和bd1的公垂线; (2)求mn的长.自我反馈 一.选择题:1.d. (a)中的两个侧面如是不相邻的两个侧面,则不能证出侧棱与底面垂直,因而不是直棱柱, (b)、(c)同(a),均不能证出侧棱与底面垂直,不是直棱柱.2.c.设长方体的底面的长为a宽为b,由已知,则(a+b)2=2s+,s侧=2(a+b)h=2h=2.3.b. 设正四棱柱底面边长为a,高为h, v=a2h=4.4.d.如图7-9,连结b1c,直棱柱abc-a1b1c1,且accb,ac面b1c.bc=bb1,cbb1c1为正方形,b1cbc1.b1c为ab1在面b1c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bc1ab1.5.a.设在三条棱长各取一点,与顶点的距离为a, b, c,不妨设abc,则所截截面为三角形,边长即为,显然最长边为,求其所对角的余弦值,利用余弦定理,.最大角为锐角. 6.d.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对角线长为,则有 . 二.填空题:7.180cm2,(180+108)cm2.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 cm,由已知,a=6.s侧=.s全=s侧+2s底=180+8.a.将正方体侧面a1b和侧面b1c展开到同一平面内,当p、q、c三点共线时,pq+qc最小.最小值为9.底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v=10.连结ab1,efab1,ab1m即为ef与b1m所成的角.bb1上底面ac,bm为b1m在面ac的射影,又上底面ac为菱形,acbm.则acb1m.在rtamb1中,am=ab, ab1=ab,11.设长,宽,高为a,b,c,对角线长为a,则有 由,得即或, 三.解答题:12.证明:连结ac1b1m,acb=90,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则b1c1a1c1b1c1面a1c,a1m面a1c中.b1c1a1m如图7-11,将侧面a1acc1单独拿出研究.证明a1mac1.由已知可得.a1c1=,cc1=,c1m=,在rta1c1m中,tan1= 在rtacc1中,tan2=,1=2.a1mac1 a1m面ac1b1,ab面ac1b1.a1mab1.13.证明:如图7-12.在对角面ac1内,作aea1c1于e, 对角面ac1底面a1c1,ae底面a1c1, aa1e=60,ae=aa1底面a1b1c1d1是菱形,a1c1b1d1,又ae底面a1c1aa1b1d1,aa1b1bb1bb1d1.b1bdd1是矩形.设底面边长为a,b1a1d1=60,b1d1=a.a1c1=a.=14.解:如图7-13,过a作adbb1于d,作aecc1于e,连结de.aa1bb1cc1adaa1,aeaa1dae为b-aa1-c的二面角的平面角.dae=120,且ad=16cm,ae=14cm. 在dae中,由余弦定理, de=s侧=直截面面积侧棱长 =(ad+ae+de)aa1 =1120cm2.15.如图,作adbb1于d,连结cd. acbc,accc1, ac平面bcc1b1,而cd平面bcc1b1, accd. 又cd为斜线ad在平面bcc1b1上的射影,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cdbb1, rtacd所在平面是侧棱的垂截面, 即acd的三个内角分别是三棱柱各侧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作b1eab于e, 又ad=2ac, 在中, 三棱柱各侧面所组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分别为16.(1)在a1b1上取点p,使连结pm,pn,则pmb1b, pm平面a1c1b1d1,pna1o1, 在a1b1上取点q,使a1q=连结qn,qm, 则a1b平面qmn, a1bmn, 又b1d1a1c1, o1d1pn,面mn在底面a1b1c1d1上的射影为pn. b1d1mn, mn是a1b和b1d1的公垂线, (2)pm平面a1c1d1, pmpn, 在rtmnp中,走向高考1(94全国理)如图7-14,已知a1b1c1-abc是正三棱柱,d是ac中点,(1)证明:ab1平面dbc1;(2)假设ab1bc1,求以bc1为棱,dbc1与cbc1为面的二面角的度数. 2. (98全国理)如图7-15,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 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3. (98全国理)已知斜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与底面abc垂直,abc=90, bc=2,ac=2,且aa1a1c,aa1=a1c.(图7-16)(i)求侧棱a1a与底面abc所成角的大小.(ii)求侧面a1abb1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解答:1.证明:(1)a1b1c1-abc是正三棱柱. 四边形b1bcc1是矩形.连结b1c交bc1于e,则b1e=ec.连结de.在ab1c中, ad=dc,deab1,de面dbc1,ab1面dbc1,ab1面dbc1.(2)作dfbc,垂足为f,则df面b1bcc1,连结ef,则ef是ed在平面b1bcc1上的射影.ab1bc1,由(1)知ab1de,debc1,则bc1ef,def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设ac=1,则dc=abc是正三角形,在 rtdcf中,df=dcsinc=, cf=dccosc=取bc中点g.eb=ecegbc在rtbef中,ef2=bfgf,又bf=bc-fc=,gf=,ef2=,ef=tandef=.def=45.二面角为45.2.acbd.或任何能推导出这个条件的其他条件.如:abcd是正方形,菱形等.3.解:(i)如图7-16,作a1dac,垂足为d.由面a1acc1面abc,得a1d面abc.a1ad为a1a与面abc所成的角.aa1a1c,aa1=a1c,a1ad=45为所求.(ii)作deab,垂足为e,连a1e,则由a1d面abc,得a1eab,a1ed是面a1abb1与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已知,abbc,得edbc.又d是ac的中点,bc=2,ac=2,de=1,ad=a1d=,tana1ed=a1ed=60.解析1注意棱柱的定义中包含着的性质含义:底面相互平行,侧棱相互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清单
- 防汛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防汛救灾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自然人独资股权转让协议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研究
- 有房子双方自愿离婚协议样本5篇
- 数字化营销策略在皮鞋品牌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映前广告承包合同3篇
- 运动器材溯源平台-洞察及研究
- 部队出国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人员)考试笔试试题(400题)附答案
- 音乐基础-乐理篇
- 塑胶地板施工合同
- 布鲁克纳操作手册
- 高校防网络电信诈骗课件
- 《名人肖像漫画》教学课件
-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2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纲
- 2025年高考政治学科命题原则、命题趋势、考查重点与导向解读
- 木模铝模劳务分包合同
- 小学英语冀教版3-6年级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