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18 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拮据 (ji) 跛脚 (p) 刹那 (ch) 不屈不挠(no)b吞噬 (sh) 愕然 () 坍圮(p) 小心翼翼(y)c惬意 (qi) 瞭望 (lio) 饿殍 (pio) 凝眸远眺(mu)d粗犷 (kung) 呆滞 (zh) 佚名 (y) 目光炯炯(jing)2. 下列句子中 没 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b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即使月光也还是淡淡的。c诗人说:“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这正可引来描述我突然想起你已是十八岁。d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3.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把它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4分) 美国中文网报道,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的中国建筑师王澍于2月27日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王澍是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个中国公民。此前,美籍华人贝聿铭在1983年获得这项大奖。凯悦基金会主席普里兹克宣布王澍获奖消息时说,选中48岁的王澍是因为承认中国在发展建筑理念中发挥的作用。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奖金10万美元和一枚铜质勋章。今年的颁奖仪式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4. 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处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5 分)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 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及高祖起沛,入咸阳,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不肯从沛公。及汉王之还击项籍,陵乃以兵属汉。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为安国侯。陵为人少文任气,好直言。为右丞相二岁,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陵。陵曰:“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及绛侯周勃等,皆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陵让平、勃曰:“始与高帝唼血而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平曰:“于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后,君亦不如臣。”陵无以应之。于是吕太后欲废陵,乃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陵怒,谢病免,杜门竟不朝请,十年而薨。(选自汉书列传第十) 【注释】高后:即吕后,名雉,汉高祖刘邦结发之妻。 唼(sh):同“歃”。饮。古人盟会时,喝牲畜的血或在嘴唇上涂抹牲畜的血,表示诚意。5.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居:占领b罢朝,陵让平、勃让:谦让,让位c诸君纵欲阿意背约 阿:曲从,迎合d杜门竟不朝请 朝请:指朝见皇帝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及汉王之还击项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愿为老妾语陵至丹以荆卿为计c遂伏剑而死 惑而不从师d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 赵尝五战于秦7.下列各项分析中,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王陵少文直言,结果得罪了吕后;他任气刚直,所以不满于陈平和周勃的作为;最终,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了他政治斗争上的失败。b吕后将王陵的官职升为太傅,但王陵很不满,因为这意味着他将失去丞相的权力,所以他最后称病辞职,一直到死都没上过朝。c“刑白马而盟”时,王陵曾亲临现场,参与盟誓,所以他能理解刘邦的苦心,故能为此犯颜谏上;而陈平和周勃则从长远考虑问题,认为没必要犯颜直谏。d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认为王陵虽然能当面抵制吕后,但不能像他们自己一样有能力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天下。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项羽取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向坐陵母,欲以招陵。(3分)(2)汉王长者,毋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3分)(3)高皇帝刑白马而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永遇乐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注】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攻击与诬陷,于是请求外放。本词写于元丰元年(公元1078)十月中旬,苏轼正在徐州任上。紞如:击鼓声。(1)“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2)“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3)联系全词,分析词的下片所蕴含的人生感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叶子出水很高, 。(朱自清荷塘月色)(2) ,开妆镜也。(杜牧阿房宫赋)(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4)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5) ,于国于家无望。(曹雪芹红楼梦)(6)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母 亲 莫言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一幅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以及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背着一捆柴草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1. 第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12. 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母亲形象。(6分)13. 第段中,“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14. 本文写了母亲以及母亲生活时代的人和事,请探究其对作者文学道路的影响。(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7 题。 岁岁年年人不同 杨迎新眼看老父亲的头发一根根变白,绕膝蹒跚的娇儿一寸寸长高,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白头吟里的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韶华易逝,岁月难再。父亲对这两句诗颇有感触。说道:“就说咱爷仨吧,我小时候不用说了,旧社会,饿得皮包骨;你小时候赶上瓜菜代,气色也不好;哪像现在我这甜窝里的小孙子,牛奶、肉松、水果不断,长得像嫩葱一样!这不正是人不同么?”我父亲是农民,不大懂诗。他的解释也未必符合诗的原意,但他讲的我们祖孙三代童年的情况却是真的。其实,这些变化,社会学家们早就揭示过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状况一年比一年好。平均身高在增加;平均寿命从以前的三十多岁,四十多岁,增加到现在的七十多岁。然而往深处一想,“人不同”主要还是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变化上。前些年谁不对“富”字畏之如虎?现在哪个劳动者又不求之若渴?过去一说赚钱,仿佛是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如今则是生财有道的人当劳模;过去一提生活享受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现在吃穿讲究一些,被视为劳动者的正当追求。如今,如果有哪位老先生再把农民经商之类看成是“二流子”之所为,则他一定被笑为迂腐,碰上激烈一点的,说不定还会指着他的鼻子,给他“肃肃”“左”的流毒。我老家农村,有个外号叫“一根筋”的老汉,脑筋死巴、固执得厉害。新政策一公布,别人都”活“了,儿女们也要办工厂,他跳着脚骂他们“忘了庄稼祖宗”。没想到今年春节见到他,竟然也是满口的“商品”“信息”一类的新词了!可见,世变时移,人不同必矣。不过,要是认为这“人不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那就未免太天真了。因袭的重担,积习的羁绊,习惯势力的包围,脱身一跃而求其“不同”,谈何容易!辛亥革命以后,有人还是拖辫子,想皇帝;“文革”早被彻底否定,可有些人说话办事,还改不掉那时的调调。可见,要想有所前进,有所“不同”,就要有一些敢于是今是、非昨非,标新立异,开拓前进的勇气。只有不同凡响的人,才会有不同凡响的事业。历史就是在年年不同的进击中,涤除陈腐,翻新气象,走向今天,走向未来的。时代呼唤具有新眼光、新观念的猛士!(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从文中看,“人不同”包含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6分)16文章第段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17请简要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述思路。(6分)七、作文(7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比如寒风中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公交车上抢占座位的年轻人;早晨的第一声鸟啼,秋天里的第一片落叶看起来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却发现,他们又实在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请以“和我有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3分)b (a“跛”读“b”;c“瞭”读“lio”;d“犷”读“gung”)2.(3分)a(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c成分残缺。“已是十八岁时的心情”,d不合逻辑。“可能在几十年里”)3.(4分)中国建筑师王澍首获建筑界诺贝尔奖“普里兹克奖”。(无“首获”意,扣1分;无“获建筑界诺贝尔奖”扣1分)4.(5分)示例一:你手里的东西,不是用来独自享用的,而是要懂得与人分享。示例二: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不是要你大口吞咽的,而是要你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句式“不是而是”2分,内容符合语境2分,表达得体1分。要使补写的语句符合语境,首先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妈妈”第一句话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妈妈”的话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将平凡普通的生活现象表达得富有哲理,富有意蕴,并且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补写的语句应该具备这些特点。)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让:责备)6.(3分)a(a均为取独。b介词,替;动词,作为。 c修饰;转折d介词,到;介词,同,跟)7.(3分)d(“和绛侯周勃”错)8(1)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抓来放在军营里,王陵的使者来了,就让她面朝东坐着,想来招降王陵。(3分,“东向”1分,“ 坐”1分,句意1分)(2)汉王是德高望重的人,不要因为我的原因怀有二心,我用死来为你送行。(3分,“汉王长者”判断句1分,“持二心”1分句意1分)(3)高皇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姓刘的人却做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4分,“刑”1分,“ 盟” 1分,“ 王” 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王陵,沛县人。起初是县里的豪俊,高祖微贱时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王陵。到高祖在沛县起事,攻入咸阳,王陵也聚集了党羽几千人,在南阳,不肯服从沛公。等到汉王回师攻打项籍,王陵才带兵归汉。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抓来放在军营里,王陵的使者来了,就让她面朝东坐着,想来招降王陵。王陵母亲暗中送使者,哭道:“希望替老妇告诉王陵,好好事奉汉王,汉王是德高望重的人,不要因为我的原因怀有二心,我用死来为你送行。”便伏剑而死。项王大怒,烹煮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最终跟随汉王平定了天下。因为和雍齿友好,而雍齿是高祖的仇人,王陵又本来没有服从汉的意思,所以后封王陵,做了安国侯。 王陵为人纵任意气没有文才,喜欢直言。做了右丞相两年,惠帝去世。高后想立吕姓之人为王,问王陵。王陵说:“高皇帝杀白马盟誓说:不是姓刘的人却做王的,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立吕氏做王,不合规定。”太后不高兴。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等,都说:“高帝平定天下,立子弟为王;现在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力,要封吕姓兄弟,没什么不行的。”太后很高兴。退朝后,王陵责备陈平、周勃说:“起初和高帝饮血盟誓,各位不在吗?现在高帝去世,太后做女主,要立吕氏做王,各位逢迎讨好违背盟约,有什么脸在地下见高帝!”陈平说:“当面在朝廷争辩,我不如您;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后代,您也不如我。”王陵无言以对。于是吕太后想罢免王陵,就表面上提升王陵做皇帝太傅,实际是夺了他的相权。王陵很生气,称病辞职,闭门不去朝见,十年后去世。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 10分 )(1)比喻(1分)清幽(1分)(答“清凉”“清爽”等也可)(2)厌倦宦游,渴望归隐的思想情感;(2分)思乡而不得归的怅惘之情。(2分)(3)词人因“夜宿燕子楼”而“梦盼盼”,由人亡楼空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悟;(2分)由自己凭吊关盼盼联想到后人也会因面对“黄楼夜景”而“为余浩叹”,引发了古今一体,应该超然放达的感悟。(2分)附译文:明月如霜般洁白,好风就如同清水一样清凉,清新静谧的夜景真是怡人。弯弯的水渠中,鱼儿跳出水面,圆圆的荷叶上,露珠随风落下。但夜深人静,这样好的美景却无人欣赏。三更鼓声,声声在夜空有力,响彻夜空,一片树叶悄悄落到地上,轻音竟惊断了我的梦。夜色茫茫,醒后我寻遍了小园,处处都无痕。那长期在外地的游子,看那山中的归路,苦苦地思念着故乡家园。燕子楼空空荡荡,佳人已经不在,空留着那燕子在楼中。古今万事皆成空,还有几人能从梦中醒来,只有些怀念旧日情感,不禁惆怅长叹。待来日,人们面对我所建的黄楼夜晚的景色,也会为我浩然长叹吧。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 10. ( 8分 )(1)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明星荧荧(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4)泣孤舟之嫠妇(5)可怜辜负好韶光(6)官盛则近谀(7)赢得仓皇北顾(8)驽马十驾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4分)从视觉、嗅觉、听觉和内心感受等方面描写,生动形象,真实可感;(2分) 运用细节(动作)描写,细致传神。 (2分) 12.(6分)(1)捶打野菜、背柴草:勤劳;(2)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坚忍顽强;(3)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乐观向上。(每点2分,答“纯朴”亦可得2分。无分析者不得分。)13.(4分)结构上: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1分)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1分)内容上: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1分)反衬母亲的坚强。(1分)14.(6分)(1)储存在脑海里母亲捶打野菜的记忆以及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饥饿的岁月使作者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这些体验,就成了作者创作的宝贵资源。(3)过去的生活经验使得作者在作品中能毫不留情地描写严酷的现实、剖析人性的黑暗。(4)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使作者塑造了一批高贵的有尊严的普通人形象。(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5(6分)韶华易逝,岁月难再。健康状况逐年变好。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每点2分) 16(6分)对比论证,(2分)从对“富”、赚钱、生活享受、农民经商等态度的不同进行对比。(2分)例证,(1分)以“一根筋”老汉为例进行论证。(1分)17(6分)首先指出“人不同”受诸多因素影响,求“不同”不易;接着从历史和现实角度例证要有所“不同”须有开拓前进的勇气;最后点明全文主旨:时代呼唤新眼光、新观念的猛士。(每点2分)七、作文(70分)(一)思考命题(字字计较,词词落实)“和”,即“跟、与”之意,为介词。“我”,可以是专指,指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泛指,相当“我们”,或是某一群体,或是芸芸众生。“有关”,即“有关系”“有关联”“有影响”等之意。(二)关注材料(锁定关键,提取提示)捉住材料语中的关键语句:(1)“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看起来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却发现,他们又实在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把握住几个关键词:“人”“事”“似乎”“没有”“关系”“实在”“有着”“关联”。由此发现:“与我有关”之人和事,表面上与“我”存在疏离感,但实际有着内在密切关联。(2)“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拒绝“假”“大”“空”,呼唤写作者表达真性体悟,抒发真情实感。(三)整体把握(宏观掌控,认知意图)“和我有关”这一命题,要求写作者思考作为个体或群体的人与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发生着的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认识到人与外界互动的重要性,不可因为在生活中某些人和事(物)存在着时空或者精神上的距离而忽视甚至无视其存在。本命题提倡“我”应该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人事,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它强调的是主人翁精神、公民自主意识、责任感、同情心、危机感等。三、【立意构思】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进行构思、行文。(一)“是什么”角度什么和我有关?和我有关的人和事有哪些?人身边人(亲朋、师友、邻里)?陌生人(路人甲乙丙、未谋面之人)?事平常琐事?国家政事?社会热点?天下大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市现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考原创信息试卷物理试题(三)含解析
-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NoSQ数据库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外国语大秀洲外国语校2024-2025学年初三4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西北师范大学《地方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科技大学《印度文化遗产赏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外国史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东山中学2025年初三5月月考英语试题理试题含答案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新版申请银行减免利息的申请书
- 2024年上海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际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地铁通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无工作单位个人承诺书模板
- 2024年江苏南通苏北七市高三三模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DL∕T 5554-2019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及调压设计技术导则
- 古建供货合同范本
- 道德与法治赛课一等奖:《勿忘国耻》教学课件(五下)
-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