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杨屯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卷(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第一次质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仅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蜜蜂与蜂蜜b蝴蝶与鲜花c真菌与山石d鸭子与泉水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3设计对照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变量应()a完全不相同b完全相同c部分相同d不做要求4对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a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 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a、b、c和草原上的其他的野兔5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排泄废物d生物需要呼吸6把载有“bd”字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abdbbqcpqdpd7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资源匮乏b环境污染c粮食短缺d发射飞船8若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的一个视野,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能将细胞()移向视野中央a1b2c3d49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丙10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可能是()a20、35b10、40c5、10d5、51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溶洞中的钟乳石渐渐长大12当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手擦b用擦镜纸擦c用纱布擦d以上三项都对1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移动目镜,发现有污点在移动,那么,可以判定污点在什么上?()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14下列哪项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棉花b水稻c玉米d病毒15关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下列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6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随手扔掉b放进垃圾桶中c放回大自然中d用作鱼饵17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8在麦田中与小麦有关的非生物因素是()人 阳光 蚜虫 空气 田鼠 水 蚯蚓 土壤abcd19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甲转为图乙(如图),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abcd20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c水d空气21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22当年红军在过草地时,常常会有部分战士或马匹陷入沼泽中你认为沼泽属于下列哪种生态系统()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23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d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24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寄居蟹和海葵c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d极地狐和沙漠狐的耳朵大小不同25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狐狸与野兔b工蜂与蜂王c水稻与稗草d跳蚤与小狗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分)26秋天到了大雁结队往南飞,这是大雁对气候的适应27植物的一生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也能生存28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判断对错)29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天敌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判断对错)30(2分)(2014秋策勒县校级期中)一条河流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判断对错)三、填空(每空2分,计14分)3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的科学32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并储存能量3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3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和上四、识图题(每空2分,计12分)35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是,e是(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调节c(3)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10,两种物镜10和40,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最小的放大倍数是倍(4)对光结束后从目镜内看到的视野应该是(填字母)a黑暗的; b彩色的; c略灰的; d白亮的(5)观察过程中,将“10”的物镜转换为“40x”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五、探究题(每空2分,计14分)36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实验材料和工具:相似的大豆种子100粒、10%食盐水、清水、湿纸巾、塑料袋等(4)实验步骤:将大豆的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种子浸泡在10%食盐水中,b组种子浸泡在中均为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h左右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巾纸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再将两个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其中实验组是组,对照组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食盐水可以大豆种子的萌发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食盐水可以大豆种子的萌发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第一次质检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仅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蜜蜂与蜂蜜b蝴蝶与鲜花c真菌与山石d鸭子与泉水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答: 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蜜蜂、蝴蝶、鲜花、真菌、鸭子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蜂蜜、山石、泉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不能a错误;b、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也属于生物,b错误;c、制造有机物不是所有生物的特征,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c错误;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基本特征,d正确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设计对照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除了研究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变量应()a完全不相同b完全相同c部分相同d不做要求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 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探究实验中的变量就是要探究的问题中的条件,例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实验中,变量就是温度在探究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只有变量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均一致例如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是低温潮湿和温暖潮湿解答: 解: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故选:b点评: 在探究实验中对照实验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4对一只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a草原上的植物和狼、鹰 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da、b、c和草原上的其他的野兔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分析: 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据此解答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野兔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野兔处的其他野兔、其他生物等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内涵5乌贼遇到敌害,会喷放墨汁,这一现象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排泄废物d生物需要呼吸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一定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区别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分析解答解答: 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趁机逃命,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b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属于基础考查6把载有“bd”字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物像是()abdbbqcpqdpd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 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中物像的特点有关知识点解答: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bd”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了故选:c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显微镜的成像特点7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资源匮乏b环境污染c粮食短缺d发射飞船考点: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分析: 当今生物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对人类生活的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解答: 解:a资源匮乏;b环境污染;c粮食短缺这三者都是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好的趋向,为了解决这种不利,我们利用生物学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生物燃料、吃石油细菌、杂交水稻等等)而d,导弹发射在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在推进系统停止工作的被动段(包括飞行中段和弹头重返大气层的再入段),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虽然是人的成果,但与生物发展没关系故选:d点评: 解答此题,应熟知当今生物科技的发展趋势,结合选项采用排除法即可选出正确答案8若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的一个视野,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能将细胞()移向视野中央a1b2c3d4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细胞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右下方移动,因此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能将细胞3移向视野中央故选c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9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丙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又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丙、丁有螺纹为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甲和短物镜丁故选:a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对显微镜使用的某一环节作出解释10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可能是()a20、35b10、40c5、10d5、5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解答: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就越少;反之,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a组的放大倍数为:2035=700(倍);b组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c组放大倍数为:510=50(倍);d组放大倍数为:55=25(倍),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700倍,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少故选a点评: 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原因就是一看简单,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1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溶洞中的钟乳石渐渐长大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解: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生命现象a错误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命现象b错误c、蛇冬眠,是对环境温度刺激(低温)的一种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生命现象c错误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是石灰岩逐渐堆积的结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长不属于生命现象d正确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12当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手擦b用擦镜纸擦c用纱布擦d以上三项都对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解答: 解:通过分析知道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是对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镜头能进行清洁,所以应用擦镜纸擦拭故选b点评: 记清对显微镜的清洁方法,对显微镜进行保养1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移动目镜,发现有污点在移动,那么,可以判定污点在什么上?()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考点: 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视野中污点位置的判断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解答: 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小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移动目镜,发现有污点在移动移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上故选a点评: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知道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14下列哪项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棉花b水稻c玉米d病毒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除病毒外,其他生物由细胞构成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特点15关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下列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实验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解答: 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关于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6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随手扔掉b放进垃圾桶中c放回大自然中d用作鱼饵考点: 探究蚯蚓的运动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究蚯蚓的运动的实验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据此解答解答: 解: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故选:c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该实验的注意事项,明确蚯蚓是有益动物,要加以保护17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属于捕食关系,是生物对生物的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现象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复杂反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8在麦田中与小麦有关的非生物因素是()人 阳光 蚜虫 空气 田鼠 水 蚯蚓 土壤abcd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此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生物因素有:人、蚜虫、田鼠、蚯蚓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因素的概念组成,理解捕食关系、竞争关系19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甲转为图乙(如图),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abcd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由低倍镜转变为高倍镜有如下步骤:移动标本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大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图乙比图甲的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解答: 解: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图甲转变为图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移动标本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即,注意不要调节粗准焦螺旋故选:d点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c水d空气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故选:b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21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解:a、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既包括了此沙漠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符合题意b、竹林中的全部竹子,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竹林中全部的熊猫和它的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22当年红军在过草地时,常常会有部分战士或马匹陷入沼泽中你认为沼泽属于下列哪种生态系统()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作用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故选:c点评: 关键点:沼泽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23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d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考点: 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解答: 解: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a、调查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因此小军的做法不对故不符合题意;b、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也要记录故不符合题意;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活动范围较大的,不固定的也记录如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要记录故符合题意;d、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不能把它删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24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寄居蟹和海葵c仙人掌的叶刺和肉质茎d极地狐和沙漠狐的耳朵大小不同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 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b、海葵和寄居蟹,海葵可以保护寄居蟹免受天敌的侵害;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有利于海葵觅食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因此寄居蟹和海葵之间是生物影响生物,b错误c、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错误;d、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错误故选:a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要理解掌握25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狐狸与野兔b工蜂与蜂王c水稻与稗草d跳蚤与小狗考点: 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狐狸与野兔,狐狸吃野兔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工蜂与蜂王、分工不同,工蜂喂养蜂王,属于种内互助;水稻与稗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跳蚤与小狗,跳蚤生活在小狗身上,从小狗身上获取营养,对小狗造成伤害,属于寄生关系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分)26秋天到了大雁结队往南飞,这是大雁对气候的适应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此题考查了影响生物行为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涉及了动物的行为即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解答: 解:季节节律是指有些动物的活动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大雁南飞是大雁的迁徙行为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因此大雁南飞是节律行为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而不是对气候的适应故答案为:点评: 此题考查了影响动物节律行为的原因,较为基础27植物的一生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也能生存b考点: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分析: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都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解答: 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方式为自养因此,植物的一生也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才能生存故答案为:b点评: 此题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28进行调查时,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判断对错)考点: 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 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解答: 解: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答案为:点评: 实验法与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的本质区别是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了一个有影响的因素,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均没有29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天敌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判断对错)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解答: 解:毒蛇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故答案为: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的原理特点30(2分)(2014秋策勒县校级期中)一条河流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判断对错)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解:一条河流既包括了河流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一条河流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故答案为:点评: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三、填空(每空2分,计14分)3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研究对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故答案为:生命活动规律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学的概念32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解答: 解:“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为植物自己以及其它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有机物、能量故答案为:绿色植物;有机物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3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概念有关知识点解答: 解: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主要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如一片农田就称为生态系统,因为农田里既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又包括生物部分故答案为:环境点评: 判定生态系统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没有非生物部分,另一个是有没有生物部分3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解答: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因此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淘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方面,如鸟类的迁徙故答案为:生理;行为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四、识图题(每空2分,计12分)35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是目镜,e是反光镜(2)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调节c细准焦螺旋(3)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10,两种物镜10和40,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最小的放大倍数是50倍(4)对光结束后从目镜内看到的视野应该是d(填字母)a黑暗的; b彩色的; c略灰的; d白亮的(5)观察过程中,将“10”的物镜转换为“40x”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少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重点考查的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分析作答解答: 解:(1)图中a为目镜,b为粗准焦螺旋,c为细准焦螺旋,d为物镜,e为反光镜(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越少,越大,越暗,此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