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目标定位1.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知道主要天体的显著特征,并能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了解八大行星的概况,并能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3.能说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结合实际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一、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是由星云、恒星、_、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2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_、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注天体系统的概念较多,记忆时易混淆,可按概念外延(概念所反映地理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串联起来记忆: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总星系是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但并不是整个宇宙。二、太阳1太阳辐射(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_反应。(2)对地球的影响活跃思维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一定丰富吗?2太阳活动(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层,b层,c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b层的,其周期约为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主要影响(1)扰动地球上空的_,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现象。(3)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 、水旱灾害等。三、地球1地球的普通性(1)八大行星分类(2)运动特征(3)结构特征:与其他_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1)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_。(2)自身条件考点一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典例导入1.右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疑难剖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应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两方面进行研究。1宇宙环境条件条件类型影响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和同向性特征,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光照条件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稳定,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并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化2.自身条件考点二太阳辐射及其影响因素典例导入2.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疑难剖析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原因日照时数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地势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2.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1)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2)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考查点一天体类型的判断1“神舟七号”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如右图),轨道舱还要在太空停留一段时间来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留在太空的轨道舱属于()a自然天体 b人造天体c陨星 d小行星考查点二天体及天体系统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23题。2目前,人类已经实地考察的宇宙天体是 ()aab bde cfg dhi3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考查点三太阳系4读“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行星名称:_;_;_。(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3)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 ()a b c d(4)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离太阳较近 b火山活动频繁c没有大气 d质量和体积较小(5)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_(填数码),试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考查点四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5下图是“沿29n纬线作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1)地区太阳年总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增多,原因是()a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增高 b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c自东向西大气保温作用逐渐增强 d自西向东大气削弱作用逐渐增强(2)有关地区太阳年总辐射等值线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北方凸出 b向南方凸出c与经线平行 d与纬线平行(3)有关地区和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地区的地势比地区低,所以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比地区小b因为地区的地势比地区高,所以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比地区大c虽然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比地区少,但是,地区的热量条件比地区好d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比地区多,所以地区的热量条件比地区好6下图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区域分别是 和,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_。(2)c的值大约是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_。(3)人们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a、b的纬度值约为37n,a的太阳辐射强度季节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72010是世界航天活动密集的一年,结合“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图”,回答问题。(1)请描述美国、巴西、印度、日本等国航天发射场位置的共同特征。(2)分析图中的两个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建在赤道地区的原因。(3)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的因素为_。(4)北京时间2010年12月18日凌晨4时2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_,处于12月18日的地区约占全球范围的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1.行星2.相互吸引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二、1.(1)核聚变(2)地表温度大气太阳能2.(1)光球色球日冕(2)黑子耀斑11(3)电离层磁暴极光 地震注: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三、1.(1)水星地球木星天王星海王星(2)自西向东近圆共面(3)类地2.(1)太阳光照(2)温度大气水典例导入1a2.(1)b(2)a对点练习1b2.b3.b4(1)火星木星金星 (2)略(在图中绘出逆时针运动的箭头)(3)a(4)a(5)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具备适宜的温度;质量、体积适中,能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层;液态水的存在等。5(1)d(2)a(3)c6(1)青藏高原撒哈拉沙漠(西北和北非)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2)160180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3)城市的雨岛效应,多雾;大气尘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干大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玻璃加工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淡水鱼类繁育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非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项目提案报告
- 保伞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钒铁熔化还原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车位赠送合同(标准版)
- 中药炮制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铺面设计合同(标准版)
- 锁零件制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收费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全套 第1-5章 计算机视觉概述-图像噪声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外饰件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酒店运营管理权委托合同
- 移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
- 住院患者血糖管理制度
- 儿童热性惊厥课件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至L5最佳实践
- 《北京人》(剧本全本)曹禺-(三幕剧)
- 组织细胞的适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