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七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省九江七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省九江七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省九江七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省九江七校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七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 )涔涔(cn) 专横(hng) 博闻强识(zh) 扣舷而歌(xun)猗郁(y) 拨弄(lng) 不可估量(ling) 一鳞半爪(zho)遒劲(jn) 冠(gun)冕 载欣载奔(zi) 叨陪鲤对(to)说客(shu) 挑剔(t) 盛筵(yn)难再 妃嫔(pn)媵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剽掠 盘桓 疱丁解牛 不落言筌b废弛 惭怍 钟鼓馔玉 风生水起c发轫 蜇居 命途多舛 钩玄提要d赍发 踯躅 揭杆为旗 列缺霹雳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感。b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c近年来,管肥市提出了构建“一个主城 、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141”城市发展战略,城市面貌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d虽然白人艺术家对蓝调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其仍有越俎代庖、受之有过之嫌,正如他们对本属于黑人文化的摇滚、爵士乐等的发展邀功请赏一样。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他大声喝道:“泼贼!” 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黄教授认为邹家健以自荐方式参选区人大代表的举动是符合现行体制框架前提下参与选举,本身是合乎法律规定的,这体现出选民具有了相当的参政议政的自觉意识。从汶川到芦山地震,确实有能量剥夺太多本该鲜活滋润的生命,但地震却没有能量剥夺站立在废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坚强。近年来,家庭生活剧呈“井喷”之势,这既是大家竞相模仿复制的结果,也是由于对涉案剧、宫斗剧的限制,使得很多编剧把家庭生活剧作为首选。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原本不属于那种大剧场商业演出的艺术形态,与园林艺术一样,更多地体现出文人的情怀和诗人的气质。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曹操谋刺吕布未成,逃出京城,被中牟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使弃曹操而他往。(三国演义)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这是对堂吉诃德“大战羊群”情节的描写。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堂吉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堂吉诃德)朵拉患了重病,在佩葛蒂去澳前夕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期间,艾妮斯始终与她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艾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与姨婆贝西、女仆佩葛蒂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大卫科波菲尔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正在与钱梅芬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 (家)二 、(9分,每小题三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 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些浅显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 苏轼的游记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宦海浮沉,徜徉于林泉山石之间,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写出多姿多彩的游记文字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的山水游记与众不同,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特别喜欢杂以议论,阐发哲理。 苏轼的随笔、书札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谈诗论文、发表自己文学见解的文章。答谢民师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篇文艺书简,通过讲述作文体会,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文学见解: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文字生动简洁,如行云流水。 赋在宋代已经散文化,完全摆脱了汉赋那种缺乏内容、形式板重的缺点,已改变了六朝以来骈体赋的浮靡文风,成为一种自由抒写的文学体裁。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前赤壁赋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江山美景,凭吊历史人物,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遭贬后失意的苦闷及用老庄的随缘自适自我解脱的达观态度。 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 苏轼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他完善了古文运动的理论,扩大了古文的运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表现力,把古文的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文章,生前就为人们所喜爱,士人学子争相传诵。徽宗时他的作品遭到禁毁,人们仍然冒着风险搜求和藏收。南宋时苏文之盛行,举子们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他的散文对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下列表明苏轼文学主张的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8.下列有关“苏轼散文创作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评史议政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明快,说理透辟,善用比喻,饱含哲理。苏轼的记游文特别喜欢杂以议论来阐发哲理,这是他散文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体现了其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的特点。d.“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明当时苏轼散文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轼散文的成就。9结合本文和课文信息,下列对前赤壁赋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课文的主客对话,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以作者和客人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文中凭吊曹操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文章主要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诗情、画意、理趣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挥洒自如,流畅奔放。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感情,借助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的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独乐园记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弄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牖窗,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飔,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揭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桐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病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羊,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谢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 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注】鹪鹩(jio lio):一种鸟。“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迂叟:作者自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纴(rn):纺织。相羊:徘徊,盘桓。10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 疏:疏理。厚其牖窗,以御烈日 厚:巩固。辨其名物而揭之 揭:为做标志。事物之理,举集目前 举:借取。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皆以蔓药覆之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踽踽焉,洋洋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2、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 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开户东出,南北 轩牖以延凉飔 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 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 b c d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4分)(2)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4分)(3)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4分)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8分)京口月夕书怀 南宋林景熙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你认为京口月夕书怀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 (2)有人说,第二联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说说两者的异同。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三岁为妇,_。_,靡有朝矣。哀吾生之无穷,_。挟飞仙以遨游, 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青泥何盘盘,_。廊腰缦回,_;各抱地势,_。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可谓好学也已。”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用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冷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大难得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纯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镶嵌在墙上的黑板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 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油漆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告诉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有人赖账,所以已经不赊账了,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9期)16小说中的店主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 17“镶嵌在墙上的黑板”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8从小说最后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对村庄的变化有所批评,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本文简述你的理由。(5分)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小说开头写掩映在大山之中的小村庄在地图上没有标注,也不为向导所知,是为了突出后来的经济开发给这个封闭的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影响。作者对这个小村庄的感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对村民们在现代社会竟然过着如此贫穷闭塞的生活感到惊异,一方面又欣赏村庄日不闭户的景象所表现出的纯朴民风。第段写村民们对我们这些外来人十分好奇,而我们也对山村和村民感到好奇,这恰恰表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和山里人与城里人之间的隔膜。小说第段先借店主之口,概括介绍黑板的用途,然后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摹了中年人买烟的情形,点面结合,真实可感。一批批人走进深山寻访近乎原始的神秘的小村庄,表现了人们对繁华虚伪的城市生活的厌倦,寄托了“我”对当下城市生活精神匮乏的深切忧虑。六、(1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这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一首怀念亲人的诗,但杜甫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想象亲人如何思念自己。假如因为某种原因你今年不能和父母一起过端午节,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思念父母的文字。要求:(1)有描写和抒情。 (2)至少用到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七、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4年3月27日,华中师范大学正式同意学校原校长、历史学家章开沅辞去资深教授请求。章老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当被问及为何辞去拥有灿烂光环、丰厚待遇的资深教授时,章老说自己已经耄耋之年,明显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而院士不退休的体制就像一堵墙一样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他现在想的是推到这堵墙,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请你以“推倒这堵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九江七校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联考高二年级期中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d a、舷(xin)b、拨弄(nng)c、遒劲(jng)2、ba、庖丁解牛c、蛰居d、揭竿为旗3、da、“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词语。b、项“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在此不合语境c、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一般比喻文章的议论新奇惊人。d、“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4、d a、中间三个问号均改为逗号。b、感叹号在单引号外。c 、第一个逗号改冒号。5、ca、成分残缺,“符合”之前少了“在”;b、句式杂糅,“那些生命依然坚强”改为“那些依然坚强的生命”。 d、主语“昆曲的缘起和本性”和宾语“艺术形态”搭配不当;、d.觉民与琴热恋7、b(b项强调的是文章要让人通晓明白,不要故意用艰深的词藻来表达浅显易懂的内容。其他三项强调的是文章自由随意挥洒自如的特点8、a(原文的表述是“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大都”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9、d (a项课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最后作者抑客为主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占了上风。b项,“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主要采用的是“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方式。) 10、c( a项,“疏”应解释为“疏导”;b项,“厚”应解释为“使加厚”;d项“举”,全部。)11、b(a、介词,用;连词,因为c、连词,就;连词,却d、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兼词,于是)12、c(是颜回之乐,是独乐园的构筑,是别人对“迂叟”的批评)13、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快乐就在其中。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就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更快乐,与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的乐趣,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更快乐。这是王公贵族的乐趣,不是贫贱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睡觉,其中也自有它的乐趣。”颜回“一竹篮饭,一瓢子水”,“不改变他的乐趣”。这是圣人贤人的乐趣,不是愚笨的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像那“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占据一根树枝;偃鼠到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各尽自己的本分而相安无事。这才是我(迂叟)所追求的乐趣。熙宁四年,我才举家定居洛阳,六年,在尊贤坊北关买了二十亩田作为家园,它的中间作为厅堂,(在堂中)集中了五千卷书,把它命名为读书堂。读书堂的南边有一处屋子,引水往北流贯连屋下,中间作为水池,方圆和深度各为三尺。疏导水流分五处注入水池中,(形状)像老虎的爪子;从水池的北面隐蔽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庭院下面,(形状)像大象的鼻子;(水)从这里又分为二条小渠环绕庭院的四角然后在西北面汇合流出,把它命名为弄水轩。厅堂的北面又有一个水池,中间有岛,岛上种了竹子,(岛)像玉玦一样呈圆形,环绕有三丈方圆,将竹梢收拢打成结,像打渔人的草屋,把它命名为钓鱼庵。水池的北面有六间并排的屋子,加厚了它的墙壁和屋顶来抵御烈日。开门往东,南北的窗子可以吹来凉风,前后多种植优雅的竹子作为清凉消暑的所在,把它命名为种竹斋。水池的东边,整治出一百二十畦田,错杂地种植着花草药材,为了辨识它们的种类名称,给它们(挂上字牌)作为标志。畦的北面也种了竹子,像棋盘一样呈方形,直径一丈左右,弯曲它的顶梢,使它交错通达遮蔽作为屋子。在它的前面种上竹子,形成像步廊一样的夹道,都用藤蔓芍药等覆盖着它,四周种植草木药材等作为藩篱,把它命名为采药圃。药圃的南面有六个围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占二个,每种(花)只种了两丛,(为了)辨识它的名称形状罢了,不求多种。围栏的北面有个亭子,把它命名为浇花亭。洛阳城距离山不远,但树木丛生茂密,常常看不到,于是在园中砌筑石台,在它的上面修建屋子,来眺望万安、轘辕,直到太室(都能看见),把它命名为见山台。 我平日大多在读书堂中读书,上以先哲圣人为老师,下以诸多贤人为朋友,究查仁义的源头,探索礼乐的开端,期望在未曾获得成就之前就达到进入无穷之外(的境界),把事物的原理,全部集中到眼前。所担忧的是学未有所成,对人又有什么祈求,对外又有什么期待呢?神志倦怠了,身体疲惫了,就手执鱼竿钓鱼,学习纺织采摘药草,挖开渠水浇灌花草,挥动斧头砍伐竹子,灌注热水洗涤双手,登临高处纵目远眺,逍遥自在徜徉漫游,只是凭着自己的意愿行事。明月按时到来,清风自然吹拂,行走无所牵挂,止息无所羁绊,耳目肺肠都为自己所支配。一个人孤独而舒缓,自由自在,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什么乐趣可以替代这种(生活)。于是(将这些美景与感受)合起来,把它命名为独乐园。 有人责备我说:“我听说君子有所快乐必定和别人共享,现在您只为自己获得满足却不顾及别人,这难道可以吗?”我(非常)抱歉地说:“我愚笨,怎么能够比得上君子,自己快乐唯恐不足,怎么能够顾及别人?何况我所感受的乐趣粗俗低下,都是世上人所抛弃的(东西),即使推荐给别人,别人尚且不要,难道能够强迫他们(接受)吗?如果也有人愿意(与我)同享这种乐趣,那么我则非常感激并且把它奉献出来,怎么敢专享这种乐趣呢?”14、(1)“凉”,(1分)用秋夜、山风、江气写天气之凉,这是实写(1分);用生白发、居他乡、忆霜天写心境之凉,这是虚写(1分)。虚实结合,抒发了作者旅居他乡愁苦悲凉(或苦闷、凄凉等)的心情(1分)(2)不同点:生愁的原因有所不同,林诗多因“万事”失意而生悲愁,杜诗因漂泊得太远、太久(“万里”“常”)而生悲苦。(2分)相同点:都生活在不安定的年代,都处于国破家残乱世之秋,在易生愁情的秋天,多年作客他乡,两鬓斑白时,却一事无成,诗人百感交集,愁绪万千,都表达出了情感的孤独与悲凉。一个是安史之乱,一个是宋将亡时的作品。都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15、1、靡室劳矣,夙兴夜寐2、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3、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4、檐牙高啄,钩心斗角5、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6(6分)【答案】 纯朴热情。为我们这帮路人灌满冷开水,主动解答我们对“黑板”的疑惑,讲述与“黑板”有关的故事。勤劳能干。在偏僻的村庄经营唯一的一家代销店,并将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精明务实。善于发现并抓住商机,用“黑板”招揽顾客;先前任由赊账的乡亲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后来不再赊账。【评分标准】每点要有性格特点概括,有能表现性格的事情简述,每点2分,共6分)17(6分)【答案】“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本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曾经,黑板只是个形式,因为账本自在村人心中,诚信也嵌在村民心中。后来黑板仍然只是个形式,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招揽顾客。黑板见证了山村与村民的变化,见证了纯朴民风的消失;黑板的变化,实则意味着村庄民风的变化。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围绕“黑板”展开:路过小村,“我”被黑板上的数字吸引,询问店主;“我”目睹村民用石灰块在黑板上擦擦写写地记账;山外之人听闻,激动不已,慕名到村中寻访那块黑板;成为旅游景点后,店主用漆有白漆名字及数字的黑板做招牌,招揽顾客。前后对比,突出主旨。原来,黑板上赊账的数字及名字是用容易擦掉的石灰块写下的,后来则是用白漆漆上的;原来,村人自己诚实地在黑板上记下自己的赊账数目,无人赖账,后来却有很多人赖账:这些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写出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写出诚信与信任的民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