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第四中学2014年高三语文 审题立意学讲稿 课 题 课 型作文教学目标学会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教学难点锻炼辩证思维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导 学 过 程一、回顾与反馈(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的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二、新课探究(一)、写作知识链接1.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立意,就是确立写作中心,即确立论点。鲜明的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审读时任何一处疏漏或偏误,都会导致偏题跑题,所以,审题立意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论点的表述形式:中心论点必然是简洁明确的,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如:“读书贵有疑”“人生的意义在于攀登”“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是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是一种储蓄。”“入迷是必要的”“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恰倒好处”。 2.材料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3.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引用一段或几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1.审原因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抓关键(词、句)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材料】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分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两个“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3.明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材料】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4.辨关系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如果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就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三、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例析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意”犹如一军之帅,是灵魂,立意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高考作文,可谓是成也立意,败也立意。鉴于学生作文中表现出的审题立意能力差的状况,笔者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心得。那么,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有什么特点呢?从“文革”后恢复高考开始,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所谓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指导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举例分析:材料1:2006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材料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阅读这则材料后,思考:(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明确: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思考:(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原因是她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思考:(4)“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的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明确: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思考:(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明确: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思考:(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知人难,知己更难;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有自知之明;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思考:(8)综合考虑牧羊人和孩子的话,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明确:既要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又要结合自身条件。(9)小结: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哪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首先,我们抓住(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确定了立意的角度有三个:乌鸦、牧羊人、孩子(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这正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按以上方法审题立意还要注意以下几点:抓对象即明确材料陈述对象。一则材料中如果出现好几个对象时,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重要物的角度入手思考。几个对象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抓关键语句即抓材料陈述对象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材料中往往有对重点对象评论的句子,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整个事件的关键点,抓住关键句或关键点来立论将事半功倍。同时我们还要对这些关键语句辨明是非,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材料陈述对象的做法对不对,材料塑造形象的寓意是什么,这往往就是命题人出题的意图。因果推导即分析材料表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悟道理、定立意即联系实际选定立意的角度。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但并不是所有角度得出的立意都是切题的。因此,得出立意后,应选择其中切题的、并有把握写好的立意来作文。另外,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一般都切题,可优先考虑选用。材料2: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p.73写作练习五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下面我们再用以上方法来对该则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1. 抓对象: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2. 2.抓关键语句:这两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句子。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显然孔子的观点和态度是正确的,这一点只要稍有一点是非观念的人就不难做出判断。3.因果推导: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前两问的答案正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子。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学生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便是材料的寓意所在。4.悟道理、定立意: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2)道德和利益统一。(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1、抓对象: 好心人、幼龟们、老鹰2、抓关键语句:好心人: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老鹰要叼走幼龟,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好心的游客走了幼龟们: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老鹰: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3、因果推导:结果:幼龟大量被老鹰捕杀原因:表面-小海龟转达错误信息,好心人不遵循自然之道实质-海龟家族盲从,不谨慎;老鹰的坚持与善于把握时机4、悟道理,定立意:从现象到本质,悟出道理,这离立意还有一步之遥,要使我们的立意更有现实意义,更能启迪我们,还需要我们联系实际。从游客的角度立意:要让孩子自己经历一些事情,过多的干预或保护可能避免一时的危险,但是会存在更大潜在的的危险;爱与害。好的动机或愿望不一定换来好的结果;光有爱心是不够的;好心办坏事。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不至于好心办坏事。从海龟的角度立意:盲目跟从要不得;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正确的。从老鹰的角度立意:老鹰很机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把握时机。要机智,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持,不放弃目标等。以上立意,较切合题意的是哪个角度?(游客角度)该角度较有现实意义的又是那一点?(谈教育方法问题)材料4: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牧师接着说:“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孩子想了一会儿说:“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1、抓对象:本材料的主要对象有三个:牧师、学童、花,其中牧师和学童是议论的主要对象。2、抓关键语句:该材料的关键句应是牧师教育学童的话“这朵花是你的。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你把它怎么样?”以及学童的回答“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显然正是因为牧师对学童的恰当教育方式,才有了学童的恰当的选择,也才有了“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那样的结果。3、因果推导:我们可以分别就牧师的角度和学童的角度深入思考,进行发问,围绕结果挖掘原因。(分析见4)4、悟道理,定立意:(1)、从牧师的角度看 :牧师不希望花园里的花都被学童摘走而过早凋谢,那么我们可以发问,牧师为什么不希望花被摘下而过早凋谢呢?原因是他不希望花因个人占有而过早凋谢。这其实是怎样对待花(美)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独占与共享、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等话题,得出“不要独占,要乐于分享。”“分享让美丽之花更艳丽” “共同享有则人人都有,私自拥有反而一无所有”等观点。牧师面对学童摘花请求,没有简单的大声训斥,没有靠惩罚而制止学童摘花,也没有把它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大讲道理,而是从学童心理的需要出发,完全是商量的口吻,通过诱导讲清利害让孩子做决定,使学童主动把花留在花园里的。那么我们可以发问:怎样做到既不引起学童的对立,又达到不让学童摘花的目的呢?或者问,为什么那年春天整个花园的花不但一朵都没有糟蹋,牧师还能结交了大批的朋友呢?原因是牧师有好的教育方法,牧师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从新任牧师的这一智慧之举联想到现在公德教育的说教弊端,就这一点,中国的父母、老师和其他社会成员有多少能做到?许多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我们总是行政命令式的防和堵的多,导和疏的少啊。由此我们可以提炼观点,“教育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事半功倍”,“教育者要讲究教育智慧”,“要转变思维方式”“导疏的力量大于硬堵力量”,“改变给予的方式”等(2)、从学童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发问:事实:学童由原来的见花便摘到现在把花留在花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每朵花都有了自己的“护花使者”,因而“一朵花也没有被糟蹋”,这样,每个来这里人(包括学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宇奥数考试题及答案
- 苏科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考前预测卷(一)(含答案)
- 第41个教师节校长讲话:躬耕教坛育桃李赓续初心启新篇
- 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暨校长思政课: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以青春之名续写强国华章
- 2025年高级护理技能与评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运维规范 第4部分:政务外网网络安全服务要求》编制说明
- 社工演讲笔试题及答案
- 棉纺工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疗资源智能配置-洞察及研究
- 设立开放日管理办法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件-第一章
- 企业绿色工厂管理制度
- 《导游业务》课程标准
- 家具厂品质管理制度
- 呼吸道吸入剂应用科普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河南卷) 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手持式云台稳定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JG/T 231-2018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 JG/T 155-2014电动平开、推拉围墙大门
- 托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