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基酸类物质的分子荧光光谱分析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分子荧光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分析原理,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熟悉分子荧光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3掌握使用分子荧光和紫外吸收光谱标准曲线法定量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4.了解物质分子的组成、结构等对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5.了解分子荧光光谱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定量分析、分子结构分析以及应用范围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二 实验原理荧光物质分子吸收了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在溶液中这种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发生碰撞,以热的形式损失部分能量后,而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无辐射跃迁)。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如图1。图1. 吸收、荧光、磷光能级图由于无辐射跃迁的几率大,因此分子荧光波长常常比激发光长。激发光源的波长通常是在紫外区,荧光也可能在紫外区,但更多是在可见区。相对于基态和激发态两个最低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所产生的荧光称为共振荧光,此时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重叠。荧光的产生是由于物质在吸收了激发光部分能量后发射的波长相同或波长较长的光,因此,根据Lambert-Beer定律,溶液的荧光强度F与该溶液吸光的强度以及荧光物质的荧光效率(量子产率)成正比。在稀溶液中: F2.3Kb cI02.3KAI0荧光物质的吸光系数 b液层厚度 I0入射光强度 K检测效率(由仪器决定)C是样品浓度当激发光强度一定,且浓度很小时,荧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即F=Kc。此关系只限于极稀溶液,对于较浓的溶液,其吸光度超过0.05时,使荧光物质分子之间以及荧光物质分子同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增加,导致无辐射去活增加而发生自熄灭。 任何荧光物质都具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并且,由于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的振动能级几乎具有相同的间隔,分子和轨道的对称性都没有改变,荧光化合物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形式呈大同小异的“镜像对称”关系。同一荧光物质的分子荧光光谱曲线的波长范围不因它的激发波长值的改变而位移。由于这一荧光特性,如果固定荧光最大发射波长,然后改变激发波长,从激发光谱中确定最大激发波长。反之,固定最大激发光波波长值,测定不同发射波长时的荧光强度,既得荧光发射光谱曲线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值。物质是否发生荧光取决于分子的结构。分子必须具有吸收光量子的结构和有一定的荧光量子效率。因此,荧光和物质结构的关系是令人发生兴趣的问题。由于能强烈发射荧光的物质几乎都是通过跃迁过程吸收辐射,因此具有共轭双键、平面结构和稠环结构的电子共轭体系的分子有利于发射荧光。在芳香化合物的芳香环上进行不同基团的取代,对荧光强度和光谱都将产生影响。三.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F-4600分子荧光光度计(FL-SPECTOROPHOTOMET),50ml试管,100-1000L移液枪。(仪器参数:EX SLIT:2.5nm,EM SLIE 5.0nm, 扫描范围240nm-450nm)试剂:不同浓度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去离子水 四. 实验步骤A. 绘制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溶液的荧光光谱曲线1. 打开荧光光度计和计算机,预热,对荧光光度计进行仪器初始化。2. 选择测量参数。依次在不同的激发波长下扫描发射光谱,通过叠加的谱图确定物质的荧光发射峰。最后确定最大发射波长值。3. 在确定的最大发射波长下做激发光谱,测量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值。4记录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对比它们的谱图。B. 绘制标准酪氨酸溶液标准曲线,测量待测样的浓度1. 配制酪氨酸系列标准溶液,待用。2. 将仪器软件界面选择到定量测定的状态下,根据A中测得的酪氨酸水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和最大激发波长,设定定量测定的参数。3. 绘制标准曲线。4在同样条件下,测量待测样的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浓度。五. 数据处理与讨论(一). 数据处理1.不同氨基酸荧光吸收光谱 图二:不同氨基酸发射光谱发射波长/nm荧光强度由实验数据可得,色氨酸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48.8nm,酪氨酸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03.6nm,苯丙氨酸的最大发射波长为281.6nm.色氨酸的荧光强度最弱,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发的荧光强度相近,相对较强。2.不同氨基酸荧光激发光谱图三:不同氨基酸激发光谱荧光强度激发波长/nm由实验数据可得,色氨酸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76.74nm,酪氨酸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74.2nm, 苯丙氨酸的最大激发波长为256.4nm.色氨酸的荧光强度最弱(约为684),苯丙氨酸(约为3206),酪氨酸(约为3311)的荧光强度相对较强。酪氨酸结构式,色氨酸结构式,苯丙氨酸结构式。三个氨基酸均为芳香取代基氨基酸,芳香族化合物苯环上的不同取代基对该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光谱有很大的影响。给电子基团,如-OH、-OR、-CN、-NH2 、 -NR2等,使荧光增强。因为产生了p-p共轭作用,增强了p电子共轭程度,使最低激发单重态与基态之间的跃迁几率增大。吸电子基团,如-COOH、-NO、-C =O、卤素等,会减弱甚至会猝灭荧光。色氨酸中共轭双键使电子密度降低,故荧光强度低,酪氨酸中-OH取代基存在使荧光增强,苯丙氨酸除氨基酸固定基团外无其他取代基,故三种氨基酸的荧光强度应为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其中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原理类似,只是产生荧光的光谱波长不同。3.标准络氨酸数据处理由已知浓度的络氨酸溶液及所测得的荧光强度有表一:标准络氨酸工作曲线数据浓度/mg/100ml0.080.160.200.40荧光强度836.0160119943750由表一数据拟合得标准工作曲线图四:酪氨酸标准工作曲线荧光强度浓度(mg/100ml)拟合得:荧光强度=9061.69*C+142.29由测得的未知酪氨酸溶液荧光强度为3059故可求得未知溶液的浓度为0.322mg/100ml,与理论配制时的浓度0.32mg/100ml基本吻合,故实验较为准确。六思考题:1. 从方法原理、特点以及仪器的结构三方面比较分子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方法原理:紫外吸收光谱是分子吸收紫外辐射能后引起价电子跃迁所产生的,而分子荧光光谱是吸收了特定频率辐射能量后,由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或更高激发态)的任一振动能级后回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无辐射跃迁)。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去活化跃迁到电子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便产生荧光。它们一个是吸收光谱一个是发射光谱。但都是电子光谱,分子能及相似,光谱也相似。特点:紫外是吸收光谱,分子荧光是发射光谱,紫外光谱研究200800nm光谱区域内物质分子对光辐射吸收的方法,而荧光则涉及对紫外辐射能量的吸收和接着再发射两个过程。仪器:荧光光谱有两个单色器,及激发单色器和发射单色器,而紫外只有一个激发单色器。2. 影响荧光定量分析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荧光物质的环境,如溶剂、温度、溶液PH、杂质、激发光源等,实验时要实验参数要确定实验物质的最大发射波长和最大激发波长,且所选用的溶液要适当。待测物要及时测量。3. 解释荧光分子的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的相互关系。最大发射波长总是大于最大激发波长。荧光是由激发光激发的,激发光的光子打到荧光物质上,经过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公路水运交通安全b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测试题已答完及答案解析
- 美容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子艾灸仪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子电镀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高筒靴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D-甘露醇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包车服务客车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AST(地面储罐)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钢水罐准备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后练习题 全册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 拆除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 公司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115)-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