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地理上学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题高一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2014年11月13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成功探测到太阳系中一颗彗星,并欲借此进一步探究太阳系甚至人类的起源。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该彗星和探测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彗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 b. 该彗星围绕地球公转c. 该探测器已离开太阳系 d. 该探测器未离开银河系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自转与公转速度较慢c表面昼夜温差大 d易受彗星等天体撞击太阳活动高峰时会发生太阳风暴现象,其产生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往往给地球造成严重影响。据此完成3-4题。3太阳活动的最主要类型是a极昼和极夜 b黑子和耀斑 c太阳风和磁暴 d. 光球和色球4耀斑爆发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a全球各地地震频繁 b扬州地区出现极光图1c两极产生极昼现象 d引发“磁暴”现象图1为“某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序为 aa、d、b、c bb、d、c、a cc、d、b、a dd、b、a、c6图中a、b、c、d四地在该日的昼长时间从长到短排序为aa、b、c、dba、d、c、b cb、c、d、add、c、a、b图2为“云南普洱景谷地震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普洱发生地震时,下列各地的区时正确的是图2a开普敦(东一区)7日15时 49分 b伦敦(中时区)8日13时 49分c旧金山(西八区)7日5时 49分d东京(东九区)8日22时 49分8. 地震发生时,合理避灾的方法是a.躲避在高大建筑物附近b.通过电梯及时转移 c.如在室内则跳楼逃生d.有序撤到空旷地带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图3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图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图4图3 丁甲乙丙沉积物9组成金佛山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4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10塑造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abcd大气地面图5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1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a. a 辐射 b. 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图6为“我国北方地区一幢节能型房屋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13.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图6a.雨季及时排水 b.充分利用太阳能c.减弱噪音干扰 d.降低光污染危害14.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冷气流从通风口l进入甲b.暖气流从通风口1进入乙c.冷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乙d.暖气流从通风口2进入甲图7为“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读图完成15-16题。图715.图示时间a. 亚欧大陆上形成冷低压 b. 高纬度海洋上形成热高压c. 可能为1月等压线分布图 d. 可能为7月等压线分布图图8 16.图7中甲、乙、丙、丁四地与图8所示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乙 b.丙 c. 丁 d. 甲图9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图917. 图中表示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18. 能有效缓解乙地区洪涝灾害的措施是a. 甲地毁林开荒 b. 乙地疏浚河道 c.乙地占用分洪区 d.丙地围湖造田图10图10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ae为寒流 bf为暖流ce处水温低于f处 de处水温高于f处20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图11图11为“我国华北地区1961-2004年平均各月沙尘暴日数占全年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华北地区发生沙尘暴最频繁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22.最容易给华北地区造成沙尘暴灾害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冷锋c髙压 d.反气旋图12图12为“2014年9月15日某时刻菲律宾群岛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23. 该气压中心气流运动的方向是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24.该时刻,香港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图13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 25-26题。图13大 气圈生物圈水圈圈石岩2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c大气圈中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26.关于圈层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b. 桂林山水的形成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c. 厄尔尼诺现象仅反映了水圈与生物圈的联系d. 全球气候变暖仅对大气圈和生物圈产生影响图14图14为“我国南方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该山地东坡为迎风坡,读图完成 27-28题。27. 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荒漠28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2014年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利马开幕。该大会主要讨论每个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发达国家协助贫困国家与气候变暖做斗争等相关议题。据此完成29-30题。29.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是a.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海岸侵蚀增强c.天山雪线下降 d海平面下降30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措施是 a将石油和煤炭全部转化为气态燃料 b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烃类制冷物质 c大规模增加热带雨林面积 d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图15为“地球公转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中心表示极点。读图完成31-32题。图1531图中a、b、c、d字母表示的北半球节气,正确的有 a.a夏至日 b.b春分日 c.c冬至日 d.d秋分日32有关图中各时间段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有 a.a至c,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b至d,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c.c至a,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d.d至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北京某校学生参加为期一年的赴英国修学活动,图16为“北京至伦敦飞机航行路线”,图17为“学生在英国修学活动期间微信群中对话内容”。读图完成33-34题。图16图1733图示航行路线经过的自然带有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34有关微信群中对话较为可信的有 a b c d 某同学用土堆、烧杯、水、盘子和草皮设计了一个“气候、地形、生物对土壤的影响”的实验,读图18完成第35题。图1835该同学用同等量的水同等速度淋至土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实验主要证明降水对土壤的影响 b该实验主要证明植被对土壤的影响c该实验主要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开放性d该实验主要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涂黑。(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36. 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37.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38. 在向斜盆地中容易找到地下水。39.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40. 农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41. 2014年8月16日至28日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新加坡,哈尔滨曾经申办青奥会。图19为“新加坡、南京、哈尔滨位置示意图”,图20为“7月和8月新加坡、南京日照时数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图19图20(1)南京青奥会举办期间,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_。此时哈尔滨的盛行风向是_,其主要成因是_,受其影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4分)(2)与南京相比,7、8月份新加坡日照时数较_(多或少),原因是_。(3分)(3)新加坡、南京、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性特点。新加坡到哈尔滨自然环境的变化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3分)42图21为“某区域示意图”,图22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甲 乙 图22图21(1)图21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 、 。(2分)(2)图21中a处的地貌可能是图22中的 (甲或乙),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为 。(2分)(3)p处的地质构造为 。判断理由是 。(2分)(4)b处森林大量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水循环的 环节(填数字序号)。请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4分)43. 图23为“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23(1)图中虚线范围内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_;风力较大的是_,判断的理由是_。(3分)(2)图中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_天气。与过境前相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作用增强,夜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_作用增强,气温日较差将会_(增大或减小)。(4分)(3)此刻,图中甲地主要受_(天气系统)控制,天气特征是_。(3分) 66.5 23.5ab c h023.5渔场图25图2444.图24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5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24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判断依据是 。该季节图25中地区降水 (多或少)。(3分)(2) b风带名称是 。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 气候,其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3分)(3)常年受气压带c控制,地区气候特征为 ,因此该地区 资源短缺。(2分)(4)图25中洋流h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渔场的主要成因是_。(2分)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一、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abdcbcdda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acbbdacbdb题 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ababcbbabd(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共10分。题 号3132333435答 案acadadbcbd二、判断题:共5分。题 号3637383940答 案三、综合题:共40分。41共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4分昼长夜短(1分) 东南风(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高温多雨(1分)(2)3分少(1分) 新加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更多 ;新加坡白昼比南京短(任答1点,得2分)(3)3分差异(或地域)(1分) 从赤道到两极(1分) 热量(1分)42共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2分地壳运动(1分)岩浆活动或地震(1分) (2)2分甲(1分) 流水沉积(1分)(3)2分断层(1分) 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1分)(4)4分(1分)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改造着地表形态;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3分)43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