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pdf_第4页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 皇 里 竺 兰竺 P o we r S y s t e m Au t o ma t i o n 统一 电能质量控制器 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 究 常晓 王奔 王鹏 李玲 西南交通大学 电气 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3 1 摘要 建立了U P Q C串 并联侧的数学模型 并利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将其解耦成线性系统 在此基础上 结合变结构控制理 论 设计了反馈控制器 运用 M A B L A B软件 对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 加装该控制器后可以更有效的对串 并联侧 电压 电流进行补偿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非线性系统 变结构控制 反馈精确线性化 谐波 D O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0 3 8 8 6 2 0 1 3 0 5 0 1 9 中图分类号 T M 7 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3 8 8 6 2 0 1 3 0 5 0 0 5 1 0 4 A St u d y o n No n l i n e ar C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y f o r Un i f i e d Po we r Qu a l i t y Co n t r o l l e r CHANG Xia o W ANG Be n W ANG Pe n g LI Lin g S ch o o l E le ct r i ca l E n g i n e e r in g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t y C h e n g d u S ich u a n 6 1 0 0 3 1 C h in a Ab s t r a ct Ma t h e m a t i ca l m o d e l s a r e b u il t o n t h e U P Q C s e r ie s a n d s h u n t s i d e s a n d d e co u p l e d i n t o a li n e a r s y s t e m i n t h e e x a ct li n e a r i z a t i o n a p p r o a ch via s t a t e f e e d ba ck On t his b a s is a f e e d ba ck co nt r o lle r is de s ig ne d t h r o u g h t h e v a ri a ble s t r uct u r e co n t r o l t h e o r y A s imu la t io n r e s e a r ch is ma d e o n t h e d e s ig n e d co n t r o lle r t h r o u g h MABL AB s o ft wa r e a n d t h e r e s u lt s s h o w t h a t a ft e r t h e in s t a lla t io n o f t h e con t r o lle r t h e v o lt a g e s a n d cu r r e n t s o f t h e s e r ie s a n d s hu n t s id e s ca n be co mp e ns a t e d f o r mo r e e f f e ct iv e ly Ke ywo r ds u nifi e d po we r q u a lit y con t r o lle r no n lin e a r s y s t e m v a r ia b le s t r uct u r e co n t r o l e x a ct line a r iz a t io n t h r o u g h f e e d b a ck h a r mo nic 0 引 言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U P Q C 是 目前主要 的 D F A C T S 柔性 供配电 装置 4 U P Q C由并联和串联换流器组合而成 统一 实现多重电能质量调节功能 其运行过程中是一个多变量 强耦 合 非线性的动态系统 其控制方法有 P I 双环解耦 模糊控制等 但是难以做到精确解耦控制 本文提出了一种精确线性化 与变结构控制 相结合的控制策略 并设计了 U P Q C的控制 器 提 高整个 系统 的动态性 能 1 U P Q C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 对于 U P Q C 略去滤波器电阻和主电路开关损失 l逸 I L b u J 1 l d l I l dc I 2 一 l 蛞 R 一 Z i l 此 l c c 2 1 l ob r I 冗 I I 一 ro 2 l l r R 一厶 m I I 一 女 一 一 L I J L 图 1 联侧和并联侧的输入功率 P P 应分别等于 P u clid Ud cid cl P2 e 2 i 一Ud c d c2 U P Q C直流侧有电流关系 C d u d c d t i l t d c2 即 Ca e dud c m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3 1 6 统一潮流控制器结构图 id cl 一1 u d U c a 2 i 2 U c b 2 i 6 2 U c c 2 i c 2 1 可得其直流侧数学模型 C 如 d u d c d t i l 3 2 d c 2 嘶 如 2 综上可得 U P Q C在 d q O下的数学模型 3 4 E le ct r i ca I A u t o ma t io n 5 1 电 气自 动 化 2 0 1 3 年 第3 5 卷第5 期 电力 系统 及其 自动化 P o we r S y s t e m Au t o ma t i o n d i d 1 d t w i 1 一u d 村 1 L I i d lR 1 L 1 d d t 一 出一 q M L 一 g 1 R 1 L 1 d d t n J q l C 1一 c d C f d u 口 d t 一 u d i C l i w C d i d w i 一 一 d 2 L 2一i c e 2 R 2 L 2 d i 2 d t w 2一 幻 L 2 o J i 一L e q 2 R 2 L 2 2 UP QC检测方法 对 U P Q C进行电压和电流检测要有联系和基准 因此 利用 基于d q 0变换的电压电流综合检测方法 其原理如图2 图 中的 二 t二 为需要补偿的电流参考指令值和电压参考指令值 t L l dq0 昧 图 2 谐波 电压电流检测原理 u d 2 2 0 2 co s T 2 2 0 2 s i n 叼 u o 0 6 i d i q u d u u iq iq q M d M q u i o 0 7 其中 3 控 制器 的设计 3 1 U P QC系统的线性化解耦 在设计中 非线性系统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思路是选择适当的 非线性坐标 T 和状态反馈量 使得非线 性系统在大范围甚至在全局范围内线性化并解耦 令系统的状 态变量 为 r T L 1 X 2 X3 4 X 5 X 6 r T l c 卅 l 1 1 d 凹 也 c j 输入 变量 L u1 2 3 4 J M 州 一M 一 w 2 输出变量 1 Y 2 Y 3 Y 4 d i 以 i 2 r 由此可得 1 一 R1 1 Ll 2一 PC 3 Ll Hl 1 2 一 O X1一RlX2 L1一 X 4 L1一lZ 2 1 3 x Ci 一i z C f 8 1 4 X2 C2一 c J 3一 icq C 5 一 R2 5 L2 6一 L2一 U 3 L2 6 一 5一 R2 6 L2一Mk 2 一 4 2 将式 8 中串联侧写成仿射非线性形式 即 5 2 Ele ct r i ca I Au t om 其中 厂 一 2 一 R1 I L1 L O X 2一 3 L C O X l R X 2 L1一 4 l Cl 4一 icd Cl 2 C2一 O O C 3一icq C1 9 一 1 L 1 一 0 L 0 该系统 4 对于所有 是线性独立 的 所以系统的维度 d i mA 4 验证该系统是否符合精确线 性化的条件 根据相对阶的定义 如果一个系统的 n个矢量场组 成 的矩 阵 D g a 4 g d g g n 矿 g 在 点非奇异 且其中的 n个矢量场集合每一个都对合 则系统 可进行反馈精确线性化 本系统的各阶 L i e括号I f g 如下 d g 1 g l d I n g 2 g 2 d 2 0 d g x O x I f 一 2 O x g d n d 船 以 八 一 x O x g d 可得出 U P Q C系统的矢量场组合矩阵 D 2 d 1 d 2 d 3 d 4 g l d 0 g 2 d g l o d 2 可得 D l 1 c2 0 故 D 是非奇异的 即 r a n k D 4 d im A 该矢量场组合矩阵的分布 A s p a n a 4 g g a d f g 啪 对于所有的 是对合的 系统满足精确线性化的条件 因此 存 在如下坐标变换 z l h 1 z 2 J h x z 3 h 2 Z 4 L 2 1 0 则系统可以转换为新坐标系的标准型 其 中 1 J 1 L 1 L 1 M l Jg 2 M 2 2 2 Jg 2 h 2 1 Jg 2 2 2 1 1 同理 对于并联变换器 可知其相对阶 1 1 2 即 n n为系统的阶数 选择指标 函数 n 1 n 1 可得系统的标 准 型 c 5 73 f f J4 y 3 5 y 4 6 3 L g lh 3 L u 2 h 3 4 L h 4 3 L g 2 h M 1 2 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 皇 竺 兰竺 P o wer S y s t e m Au t o ma t i o n 3 2 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 由于变结构控制对于系统的摄动及干扰呈现较强的鲁棒性 其滑动模态具有完全 自适应性 所以用变结构控制来设计反馈控 制律 2 令 Y Y 一 y Y Y 2 一y 其 中 y 分别为检 测到的 的指令值 取滑动面分别为 S 1 C 1 Y l 夕 1 S 2 c2 Y 2 2 1 3 可得 S 1 一 1 s g n S l 一 lS l S 2 一s 2 s g n S 2一k 2 S 2 1 4 采用趋近律的方法 得 l 一 1 s g nS1一 k1 S1一 C 1 1 2 一 2 s g n S 2一 2 S 2一C 2 y 2 1 5 综上 可得最终的控制律 r l 一 1 s g n c1 Y 1一y Y 1 j k l c y 一 Y l 一 l c 1 6 l O l 2 一g 2 s g n C 2 Y z Y 2 2 一 k 2 c2 Y 2一Y z 一 k 2 c2 y 由式 1 2 1 3 可得系统的控制律 如下 1 一R 1 l 2 t o L 1 2一 c J L lC l 1 3 一 t o L1 i 一 Lli d LlC1 u 2 2 w L 1 l R1 2一 L 1 C 1 1 x 4 一 o J L1 i Lli g L1 C1 2 并联换 流器调制所需 的合成参考 电压 二 1 l I Xr q 1 M2 同理 可得串联变换器的控制律如下 r 3 一s 3 s g n C 3 Y 3一 3 j 一 c y 一 y 一 c 夕 I 口 4 一 C 4 s g n c 4 Y 4 一 y Y 4 一 y 4一 一 R2 x 幽5 并联换流器调制所需的合成参考电压 gr d 2 一U3 M 2 一 4 4 仿真与实验研究 4 1 仿真模型的建立 采用 MA T L A B建立 U P Q C的控制模型 验证所设计控制方法 的有效性正确性 U P Q C仿真模型的电路参数如下 电网侧采用 2 2 0 V三相电源 为了模拟受污染的电网 在电网侧加入幅值为 1 1 V的5次和7次谐波 对于 A相假设初相角均为0度 负载侧 为 1 0 k V A的非线性负载 控制器参数设置为 1 1 0 k 1 k 8 0 0 0 C 1 C 2 2 0 0 0 4 1 5 k 4 5 0 0 0 c3 C 4 2 0 0 0 表 1 仿真参数 值 串联侧输入 电感 L mH 串联侧滤波 电容 C 串联侧等效损耗 电阻 R n 并联侧输入电感 L mH 并联侧等效损耗电阻 R n 直流侧 电容 C mF 直流侧电压设定值 V 变压器变 比 v v 2 r 1 7 4 2 电网侧及负载侧的电压和电流补偿实验 1 8 1 9 2 0 2 1 图 3 U P Q C系统 的控 制框 图 图 4 电网侧三相电压 波形 图 5 串联侧补偿电压波形 图 6 负载端三相电压波形 图5 图9给出了仿真结果 经 由系统谐波分析 电网侧电 压畸变为T HD 2 0 2 4 负载端电压畸变 T H D 1 2 5 负载电 流畸变 T H D 2 7 3 0 而输入电流畸变 T H D 1 0 4 4 3 系统电压突变实验 为了验证所设计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使得 电网侧电压在 0 1 5 s 至0 3 S 之间分别降低 2 0 和上升 2 0 仿真结果如图 E le ct r i ca I A u t o ma t io n 5 3 8 H 7 O 1 3 M 3 二 二 曩 l 电 气自 动 化 5 2 O l3 年 第3 5 卷第5 期 电力系统及 其 自动化 P o we r S y s t e m Au t o ma t i o n 图 7 负载端三相 电流波形 图 8 并联侧补偿电压波形 图 9电网侧三相电流波形 图 1 0 电网侧 电压 降低 2 0 的波形 图 1 1 电网侧 电压降低 时负载端的电压波形 图 1 2电网侧 电压升高 2 0 的波形 图 1 3 电网侧 电压升高时负载端 的电压波形 1 0 1 3所爪 巾 图可以看 当网侧的电压在 0 1 5 S 突然降低 2 0 时 54 E le ct r i caI Au t o ma t i on 由于 U P Q C的补偿作用 负载端电压畸变率 T HD 1 1 2 降低 微小 且在 0 0 1 S 之 内迅速恢复正常电压 当网侧 电压在 0 1 5 s 突然升高 2 0 时 负载端电压畸变率 T H D 1 2 2 基本不受影 响 说明系统对 电压 突变有很强 的控制 和补偿作 1 f j 暂 态稳定 性 良好 4 4系统突加负载试验 系统空载 在 0 1 4 S时 将 负载从 0突然加 列 1 5 k V A 仿 真 结果如图所示 网侧电压畸变率 T H D 1 2 9 负载侧电压在 0 0 1 S 之内迅速恢复正常 负载侧电流突升 一个周期后达到 稳 态 控制器对负载变化有很强的鲁棒性 图 1 4 负载从 0突变到 1 5 k V A时 负载 电流波形 图 1 5 负载从 0突变到 1 5 k V A 时 负载 电压波形 5 结束语 在 三相 三线制 U P Q C系统模 型的基 础 埘其控 制策略进i 了研究 首先建 U P Q C系统 的数 学模 选 择合适 的状 态 输 入输出变量 利用反馈精确线性化理论将其解耦成线性系统 运 斤 j 变结构控制设计 了其控制律 从 而得到整 个系统 的控制 算法 建 其控制模型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 r非线性用户端在装设设 计的 U P Q C系统后 其对外 部扰动 及 内部 谐波 等变化 敏感 具 有很强的稳 定性 参考文献 1 沈虹 U p Q C电流谐 波与 电压跌落 补偿研 究 lD 天汁 火津大 学 2 0 0 9 4 6 1 2 V i n o d K h a d k i k a r E n h a n ci n g E l e ct r i c P o w e r Q u a li t y U s i n g U P Q C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O v e r v i e w J I E E E F r a n s a ctio n s O f l P o w e r E l e ct r o n i cs 2 0 1 2 2 7 5 2 2 8 4 2 2 9 7 3 A m i t K u ma r J i n d a 1 I n t e r li n e U n i f i e d P o w e r Q u a li t y C o u d i t i o n e r l J j I EEE Tr a n s a ct io n s o n P o we r De liv e r y 2 0 0 7 2 2 1 3 6 4 3 7 2 l 4 张国荣 电能 质最综合 调 节器 U P Q C 及 控制 策略研 究 D 肥 合肥T I 大学 2 0 0 8 8 1 8 5 A l b e r t o I s i d o r i 著 奔 庄圣贤 汗 I F 线性控制系统 M I 北 j 电子工业出版丰 十 2 0 1 2 1 0 6一I 3 5 6 壬久和 电压型 P WM 整流器 的 线 控制 M 北 京 机械 I I 版社 2 0 0 8 9 0 1 0 1 7 乐江源 谢运祥 i相有 源 电力滤 波 器精 确反馈 线性 化 窄问 矢 艟 P WM复合控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 0 1 0 3 0 1 5 3 2 3 8 1 8 岛为炳 变 结构 控制 的珲 沦及设 汁方法 M J 匕 京 科 版礼 1 9 9 6 3 4 3 5 下转第 5 7页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P o we r S y s t e m Au t o ma t i o n 丑 迎 图 3 电压 尖峰的分解 结果 IM F 1 瞬时嚆懂 图 4 各分量瞬时幅值及 I MF 1的一阶导数 皿 室 兰 图 5短时间谐 波信号分解 图 IM F 1 瞬时幅值 0 厂 1 2 二二二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8 IM F 1 瞬 时幡值求导 F二二 二二 二二 0 b 百 图 6 短时间谐波分量瞬时幅值及 其一阶导数 表 2 短 时间谐 波定位结果 电气 自动化1 2 0 1 3年第 3 5卷 第 5期 4 结束语 对暂态扰动的准确定位依赖于对信号的精确分解 用掩膜信 号法对信号进行分解后再进行希尔伯特变换 能得到具有实际物 理意义的扰动信息 变换后对瞬时频率或瞬时幅值求一阶导数再 找到极值点就能对信号的起止时间做出精确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Hu a n g N E S h e n Z L o n g S R T h e E m p i r ica l Mo d e D e co mp o s i t io n a n d t h e Hilb e r t S p e c t r u m f o r No n lin e a r a n d No n s t a t i o n a r y Time S e ri e s A n a ly s i s J P r o ce e d i n g s o f t h e Ro y a l S o ci e t y o f L o n d o n S e rie s A 1 9 9 8 4 5 4 9 0 3 9 9 5 2 杨存祥 仝战营 万钰昊 等 基 于 HH T的电力系统 暂态复合扰 动信 号的提取分析与研究 J 电力 系统 保 护与控 制 2 0 0 9 3 7 1 1 6 9 3 黄奂 吴杰康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定位方法 J 电网技术 2 0 0 5 3 4 5 4 1 4 5 4 李天云 赵妍 李楠 等 高宏 慧 基于 HH T的电能质量 检测新方法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 0 0 5 2 5 1 7 5 2 5 6 5 李天云 赵妍 韩永强 等 H i lb e r t Hu a n g变换 方法在谐 波 和电压 闪 变检测中的应用 J 电网技术 2 0 0 5 2 9 2 7 3 7 7 6 黄大吉 赵进平 苏纪兰 希尔伯特 一 黄变换的端点延拓 J 海洋学 报 2 0 0 3 2 5 1 1 1 1 7 刘 德利 曲延滨 改进 的希尔伯 特 一黄 变换在 电力 谐波 中的应 用研 究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 0 1 2 4 0 6 6 9 7 3 8 自玮莉 刘志 刚 彭权威 等 基于 H HT和神经 网络组合 的负荷预测 模型研究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 0 0 9 3 7 1 9 3 1 3 5 9 Wu Z h a o h u a N E Hu a n g E n s e mb le e mp i rica l m o d e d e co mp o s i t i o n a n o i s e a s s i s t e d d a t a a n a ly s i s me t h o d J A d v a n ce s i n a d a p t i v e d a t a a n a l y s i s 2 0 0 9 1 1 1 4 1 1 0 B a o Y u q i n g X i e J i h u a C o n t r a s t s t u d y o n p o w e r q u al i t y d e t e ct i o n u s i n g E MD a n d E E MD C I E ME 2 0 1 1 2 0 7 4 2 0 7 7 1 1 张扬 刘志刚 E E MD在 电能质量扰动检测 中的应用 J 电力 自动 化设备 2 0 1 1 3 1 1 2 8 6 9 1 1 2 R De e r in g J F K a i s e r T h e u s e o f a ma s k i n g s i g n a l t o i mp r o v e e m p i ri ca l mo d e d e co m p o s i t i o n l J I I E E E A co u s t i cs S p e e ch a n d S ig n a l P r o c e s s in g 2 0 0 5 4 4 8 5 48 8 1 3 D S L a i la A R me s s i n a B C P a 1 A r e fin e d Hi l b e r t H u a n g t r a n s f o r m w i t h a p p l i ca t i o n t o i n t e r a r e a o s cil l a t io n mo n i t o rin g J I E E F T r a n s a ct i o n s 2 0 0 9 2 4 5 1 1 0 1 4 N i la n j a n S e n r o y S i d d h a r t h S u r y a n a r a y a n a n P a u l o F R i b e i r o An imp r o v e Hilb e a Hu a n g me t h o d for a n a ly s is o f t ime v a r y in g wa v e form s in p o w e r q u a l i t y J I E E E T r a n s a ct i o n s o n P o w e r S y s t e ms 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