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 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元稹艳诗与悼亡诗研究 研究生 黄冬红研究生 黄冬红 导师 殷祝胜导师 殷祝胜 副教授副教授 学科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 唐宋方向研究方向 唐宋方向 年级 年级 2004 级级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 元稹是中唐时期的主要诗人 自陈寅恪先生 元白诗笺证稿 之后 对元稹 的研究不断深入 学界在元稹生平 品格 诗歌 小说及作品整理等方面的研究 硕果累累 成绩卓著 但对其艳诗与悼亡诗 学界在许多问题上 仍能有较大的 争议 实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以祛除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迷雾 尽量还其 历史本原 引言部分交待本文的研究对象 综述学界对元稹的研究现状 简要地介绍本 文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研究方法 以及本文研究目的 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 笔者应该指出的是本课题的研究 是基于笔者对于学界元稹研究现状 的了解 在对元稹诗文仔细阅读的基础上 笔者对所感到的关于元稹其人及其艳 诗与悼亡诗创作中的某些重要乃至疑难问题 适当兼顾其诗歌艺术特色而进行的 探讨 其次 本课题的艳诗是指以描写妇女形象及妇女情事的诗歌 它包括了冀勤 点校的 元稹集 里的大多数妇女题材的诗篇 其中又可分为元稹为其早年恋人 及其妻子而作的反映其自身情感历程的艳诗与为其他女子而作的艳诗两部分 悼 亡诗则是元稹为其亡妻而作的诗歌 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所谓 艳诗 与人们一般 理解的 艳诗 之间有所区别 与元稹自述的 艳诗 定义之间亦有区别 本课 题的研究包括两大部分 即元稹的艳诗与元稹的悼亡诗 最后 应该说明的是笔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在细读元稹作品的基础 上 通过将其作品与其生平经历进行对比 以及将其诗文互相对比的方法进行研 究 以尽量使自己的结论符合其生平及作品的实际 第一章讨论元稹的艳诗 本章将讨论元稹的艳诗方面的以下几个问题 诸如 iii 元稹的早恋经历 元稹艳诗中写给恋人及其妻子的艳诗 元稹写给其他妇女的艳 诗等 关于元稹为早年恋人所作的艳诗情况及其早年恋爱经历 学界争论一直较 大 笔者认为元稹为其恋人而作的艳诗留存至今的总共有二十首 笔者经过仔细 地考察元稹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事实及其生平事迹得出结论 元稹的早年恋爱事迹 是在贞元十年至贞元十一年期间 在长安发生的 周相录先生及学界多数人所认 为元稹的恋爱事迹是在贞元十六年至贞元十八年期间 发生在普救寺的观点是不 能成立的 笔者认为元稹为其恋人而作的艳诗所反映出的元稹的恋爱事迹与元稹 莺莺传 中崔张二人的恋爱故事是不可混同的 就元稹存留到今的为其恋人及 其妻子而作的艳诗看 元稹无论是对其恋人 还是对其妻子 都是一位感情丰富 的人 其情感是真实的 有关元稹 巧婚 薄幸 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而元 稹为其他妇女所作的艳诗 其描写的对象涉及到宫女妃嫔 歌儿舞女 普通妇女 及道姑等 这部分艳诗体现了元稹对她们命运的同情与关怀 有的诗篇还有明显 的讽喻目的 第二章讨论元稹的悼亡诗 本章就悼亡诗的渊源 元稹悼亡诗的创作及艺术 特色等问题进行探讨 其中第二个问题在本章中最为重要 通过仔细考察其生平 及作品 笔者认为元稹悼亡诗总共有五十二首而不是传统上大家公认的三十三 首 就这些作品考察 元稹对其亡妻的情感是真实的 元稹的悼亡诗具有独特个 人特色 语言通俗平易 多用对比的手法及环境烘托的方法来抒发自己失去妻子 的悲哀 大量地利用 梦 的形式来抒发亡妻的痛苦 是元稹悼亡诗的独创 结语部分就学界对元稹的评价 述说了自己的研究体会与期望 笔者认为对 于古人及其作品 要根据古人及作品的实际情况 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而不应 该拘于前人的观点或个人的偏见 误读其人其作 关键词 元稹关键词 元稹 艳诗艳诗 悼亡诗悼亡诗 iv on the yan poetry and the daowang poetry written by yuan zhen on the yan poetry and the daowang poetry written by yuan zhen graduate student huang donghong tutor yin zhunsheng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e 2004 major chinese clas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of tang song dynasties graduate student huang donghong tutor yin zhunsheng associate professor grade 2004 major chinese clas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of tang song dynasties abstract abstract yuan zhen is a main poet during the mid tang dynasty who has been researched by many learners up to now the study on yuan zhen is going to be deeper and deeper since mr chen yinke s notes and commentary on yuan zhen s and bai juyi s poetry it s also achieved great successes in yuan zhen s experiences yuan zhen s moral characters his poetry and his novelette but as to his yan poetry and his daowang poetry there are lots of disputes on many respects at the academic field so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further study and discus on them to dispel people s misgivings on yuan zhen and his workings and recover its own characters and facts of the history of yuan zhen and his workings to the utmost after telling the study object and summarizing the situation to yuan zhen s study at the academic field it briefly introduces its study scope contents and purpose on the text in the preface it will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another words at first the author must point it out that the study is not on every aspect in yuan zhen s yan poetry and daowang poetry but it will discuss som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questions in them which based on the author s comprehension on the study of yuan zhen at the academic circle it also will deal with their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some degrees secondly the author must point it out the yan poetry in the text is the poetry in which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life and the mood of women it includes most of the poems for women in mr ji qin s yuan zhen s anthology in which yuan zhen describes the life and the mood of women in his period it includes two parts the poetry for his lover and for his v wives which is a good reflection of his own inside world and the poetry for common women in his period it has not only some difference with the yan poetry which people comprehend in life but also with what yuan zhen himself had said in the letter to bai juyi on poetry and the daowang poetry is pointed at the poems written by yuan zhen for his dead wife wei cong the study of this text contains two parts yuan zhen s yan poetry and yuan zhen s daowang poetry finally in this text it is the author who adopts the ways to study by comparing yuan zhen s experiences with his workings as well as by comparing the poems and the workings themselves each other it has only one purpose that by which it will do the best to keep the author s study with the facts of yuan zhen himself and his workings in chapter one the author discusses yuan zhen s yan poetry it is going to discus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poems for his lover the poems for his wife wei cong the poems for his second wife pei shu which are good reflections of yuan zhen s own inside world and the poems for common women in his period and so on there are not only lots of disputes on the experience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yuan zhen and his lover but also on the poetry for his lover written by yuan zhen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ll the time the author holds a standpoint that there are twenty poems handing down up to now in all that yuan zhen had written for his lover after carefully studying the facts in the poems for his lover and his experiences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it happened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10 th year and 11th year in zhenyuan in mid tang when yuan zhen is infatuated with his lover in chang an the point that is believed by mr zhou xianglu and most people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at it happened between the 16 th year and the 18th year in zhenyuan in mid tang when yuan zhen fell in love with his sweetheart in the temple of pujiu is not correct the facts in the poems for his lover and the stories between miss cui yingying and mr zhang 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of yingying cannot be looked as the same it is also the real facts that the sentiments of yuan zhen to his lover and to his wife are fresh and true according to yuan zhen s yan poetry the argument that yuan zhen was a cold man and yuan zhen was not honest in his marriage is not proper it had portrayed vi maids and queens in imperial palace singers and dancers common women and women taoist priests in the other yan poetry that is written by yuan zhen yuan zhen had expressed his deep sympathy for them in his poems what s more some poems had been expressed his parable obviously by yuan zhen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studies the yuan zhen s daowang poetry it is going to deal with the poems for wei cong written by yuan zhen after she died thre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it which contains the source and course of daowang poetry how many poems and when yuan zhen written for his dead wife wei cong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m among them the second probl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not thirty three poems recognized by people traditionally but fifty two poems which yuan zhen had written for his dead wife after studying his poetry and his experiences carefully according the poetry for his dead wife the mood of yuan zhen to his dead wife is very true and movable what s more it has ow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his daowang poetry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often adopted the way of comparing to express his deep sorrow after his wife died also yuan zhen often describes the surroundings to double his grieved mood after his wife went away from him to the haven by picturing a dream yuan zhen expressed his sorrowful emotions very truthful and yuan zhen become the first man who frequently adopts dream to express his own mourn to his dead wife in history finally it will express some wish of the author about the study and some experiences leaned through his ways to research yuan zhen s poetry according with the evaluation about yuan zhen at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author keep an argument that it must try the best to be keeping with the true facts when we discuss a man in ancient time not with our own bias or only with the conclusion which is drawn by predecessors or we may misunderstand the people in ancient time and their workings key words yuan zhen the yan poetry the daowang poetry key words yuan zhen the yan poetry the daowang poetry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 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 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广西师范大学 中国科 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 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文档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 内容相一致 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引引 言言 元稹是中唐著名文学家 尤长于诗 白居易说 公凡为文 无不臻极 尤 工诗 在翰林时 穆宗前后索诗数百篇 命左右讽咏 宫中呼为 元才子 自 六宫两都八方至南蛮东夷国 皆写传之 每一章一句出 无胫而走 疾于珠玉 18 p3738 旧唐书 本传云 若品调律度 扬榷古今 贤与不肖皆赏其文 未如 元白之盛也 元和主盟 微之 乐天而已 25 p4360其在当时文坛的声望之 高 由此可见 元稹一生 几经坎坷 仕途几番浮沉 然而 终其一生 未能忘怀时世 他 自言 多情 所谓 杨公三不惑 我惑两般全 1 p164 生性旷达 且敢于言情 曾言 每公私感愤 道义激扬 朋友切磨 古今成败 日月迁逝 光景惨舒 山 川胜势 风云景色 当花对酒 乐罢哀余 通滞屈伸 悲欢合散 至于疾恙躬身 悼怀惜逝 凡所对遇异于常者 则欲赋诗 1 p352这是元稹十分可贵的地方 元稹诗歌最具个人特色的是他的艳诗和悼亡诗 其极受人欢迎的 思深语近 韵律调新 属对无差 而风情宛然 的 元和体 1 p633诗歌中 就多有此类作 品 陈寅恪说 吾国文学 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 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 而於 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 尤少涉及 12 p99 因此元稹此类诗歌显得弥足珍贵 也 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元稹内心世界的一面独特的镜子 自陈寅恪先生 元白诗笺证稿 之后 对元稹的研究不断深入 学界在元稹 生平 品格 诗歌 小说 作品整理等方面的研究 硕果累累 成绩卓著 其中 如卞孝萱先生的 元稹年谱 不但清晰地勾勒出元稹一生的仕履及其创作过程 还开辟了 勘误 附录 考异 纠缪 辨证 等项 材料丰富 考辨细 致 堪称元稹研究史上一座丰碑 最近出版的周相录先生的 元稹年谱新编 对冀勤的 元稹集 指误校正 就元稹生平中的一些疑难之处提出了自己新的观 点 引证详审 材料丰富 代表了当前元稹研究的最新成就 此外 吴伟斌的系 列论文 杨军的 元稹集编年笺注 都对元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综观历来有关元稹的研究 也存在一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 这在元稹的艳诗和悼亡诗研究中表现得很突出 而在这方面 发表的研究成果是 不多的 结论未能尽如人意 元稹的艳诗曾给他带来巨大的声誉 但也成为其诗 风 淫靡 为人轻浮的重要依据 其悼亡诗则被人责为言过其实 其情不真 2 因此对这类诗歌中相关问题作进一步认真清理 实在是十分必要的工作 有感于 此 笔者遂以 元稹艳诗和悼亡诗研究 作为硕士学位论文之题 希望为推进元 稹的研究 略尽微薄之力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不采取对元稹的艳诗和悼亡诗进行面面俱到的研究框 架 而主要是基于笔者对于学界元稹研究现状的了解 在细读元稹诗文的基础 上 对有关元稹艳诗和悼亡诗的某些疑难问题 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使用的 主要是诗文结合与诗史结合的方法 通过将元稹诗文互相对比 作品与其生平经 历相互对比 以祛除长期笼罩在元稹艳诗和悼亡诗上的迷雾 尽可能还原历史的 本相 本文包括两大部分 元稹的艳诗研究和元稹的悼亡诗研究 第一章 元稹的艳诗 第一章 元稹的艳诗 元稹的艳诗是元稹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自己独特的面貌特色 它们是 反映元稹心灵世界的一面独特的镜子 元稹的艳诗给当时及后世诗歌带来极大的 影响 也给人们对元稹个人的评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是无论是古人 还是今人 对元稹的艳诗的独特艺术成就 都不能轻易否定 但对其内容往往斥为淫靡 对 其人往往责其为 小人 薄幸 其实 就这两方面来说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 此论是很值得商榷的 笔者以为 对古人的评价的应该就其生平事实及作品实际 来做具体的分析 而不应该因袭前人的旧说或者以自己的偏见去看待古人 下面 就艳诗的界定及渊源与元稹艳诗的相关问题 探讨如下 第一节 艳诗 的界定及渊源 第一节 艳诗 的界定及渊源 元稹自己有一个艳诗定义 又有以干教化者 近世妇人晕淡眉目 绾约头 鬓 衣服修广之度 及匹配色泽 尤剧怪艳 因为艳诗百余首 词有今古 又两 体 1 p353 元稹说的艳诗是有干教化的 注重讽喻意义的作品 若按这一定义来 论其留存的作品 只有 恨妆成 离思 六首 其三 其四 及 有所教 等 3 不多的几篇符合要求 更多的如 梦游春七十韵 离思 六首其一 即 莺莺 诗 古艳诗 古决绝词 赠双文 等都要排除在艳诗之外 元稹的这种 观点与唐人大多数人的观念是相左的 大唐新语 公直 记载 太宗谓侍臣曰 朕戏作艳诗 虞世南便谏曰 圣作虽工 体制非雅 上之所好 下必随之 此文一行 恐致风靡 而今而后 请不奉诏 先是 梁简文帝为太子 好作艳诗 境内化之 浸以成俗 谓 之宫体 晚年改作 追之不及 乃令徐陵撰 玉台集 以大其体 2 p234唐太宗 君臣所谓 艳诗 实际同于梁陈时期所谓 宫体诗 这种看法在唐代是很有影 响的 这则故事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记载 如 新唐书 载 帝尝作宫体诗 使 庚和 世南曰 圣作诚工 然体非雅正 上之所好 下必有甚者 臣恐此诗一 传 天下风靡 不敢奉诏 帝曰 朕试卿耳 赐帛五十匹 3 p3972 宫体诗在 当时人们看来也就是艳诗了 故此 笔者以为唐太宗当时所做的艳诗应该也是此 类描写女性的诗歌 唐诗中提到 艳诗 的地方很多 如 相和歌辞 三妇艳诗 董思恭 大妇裁纨素 中妇弄明珰 小妇多姿态 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 初日渐流光 4 p236 古艳诗 卢纶 残妆色浅髻鬟开 笑映朱帘觑客来 推醉唯知弄花钿 潘郎不敢使人催 自拈裙带结同心 暖处偏知香气深 爱捉狂夫问闲事 不知歌舞用黄金 4 p3149 这些都是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 唐诗中还有许多 艳歌 艳曲 之类 今年 重相见 偏觉艳歌愁 4 p3548 童心久已尽 岂为艳歌留 4 p3245 哀弦调已绝 艳曲不须长 4 p219 飞花随蝶舞 艳曲伴莺娇 4 p645 花枝缺处青楼开 艳歌 一曲酒一杯 4 p195 这些 艳歌 艳曲 应该都是指动听的乐曲 常在宴席君 臣聚会等场合演奏的 用来娱宾遣兴的 那些歌伎演唱的应该就是艳诗 诗中所 写的艳歌是青楼歌伎所唱的 其内容当是多数与男女之情相关的艳诗 元稹也有 古艳诗 二首 吟咏男女之事 看不出多少讽喻之意 这与其自 己的 艳诗 定义是显然不符的 元稹特别喜欢艳歌艳曲 曾有诗 为乐天自堪 诗集 因思顷年城南醉归 马上递唱艳曲十余里不绝 即事成篇 专记其 事 元稹与乐天二人吟咏的艳曲就是时下流行的艳歌短曲之类 这些都说明他的 艳诗观念有时又与众人的艳诗观念是一致的 4 综合上述讨论 本文给艳诗划定的范围是 艳诗就是描写妇女生活 描写妇 女形象为题材 反映妇女情事乃至吟咏男女之情的诗歌 在元稹之前这种吟咏男女之情的艳诗已有悠久的传统 诗经中便有许多吟咏 男女之情的诗篇 由于多出于歌谣里巷 诗经中的诗歌 内容广泛 多数诗篇直 咏其情 具有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如 关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 女 君子好逑 5 p1 郑风 溱洧 溱与洧 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蕳兮 女曰 观乎 士曰 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 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5 p132 楚辞中也有许多女性形象的描写 不过与诗经不同 的是体现出了文人诗歌的特点 讲究文采 刻画的妇女形象多是美而哀怨 带有 诗人自己的情感色彩 如屈原笔下的山鬼 湘夫人等就体现了屈原不遇的哀怨 表现出文人笔下的女性所特有的理性特色 汉乐府中所描写的妇女多是刚健 智 知的个性独特的形象 如 陌上桑 一作 艳歌行 乐府解题 曰 古辞言 罗敷采桑 为使君所邀 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 6 p410 罗敷自夸其夫 面对 使君的纠缠 体现了特别的坚贞果断 陇西行 乐府解题 云 始言妇有容 色 能应门承宾 次言善于主馈 终言送迎有礼 6 p542其诗末言 健妇持门户 亦胜一丈夫 6 p543 这是对女子能力的赞美 也是汉乐府中特有的形象 东门 行 在丈夫 拔剑东门去 的紧急时刻 妻子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 他家但 愿富贵 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 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 7 p269 270 艳 歌行 其一 写女主人对客人的照顾 其丈夫见而起疑心 反衬出女主人的善良 与磊落 白头吟 乐府解题 曰 古辞云 皑如山上雪 皎若云间月 又云 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 始言良 人有两意 故来与之相决绝 次言别于沟水之上 叙其本情 6 p599 写女子面对被抛弃的命运时从容镇定与自有主见 再如 杂曲歌辞 中的 焦仲 卿妻 全诗歌咏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与男主人公对比 诗中女主人公 冷静而有主见 坚强而勇于反抗 更具有光彩 总之 汉乐府中的女主人公大多 刚强机智 与后代艳诗中女子的柔弱形象不一样 而且作者在描写女子时 注重 故事的完整与奇特 能够反映当时的风俗民情 古诗十九首 中 青青河畔草 也写到女性的寂寞 其与汉乐府相较 具 有 含蓄蕴籍 的特点 建安以后 文人创作走向了积极向乐府学习的潮流 但关注的重心已不再是 汉乐府中那种刚健 机智 勇敢的妇女形象了 而是如 古诗十九首 那样对离 别相思的感叹 如徐干的 室思 全诗六章 写妻子对外出的丈夫的思念 再如 曹丕 燕歌行 其第一章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 5 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 琴鸣絃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7 p394 诗歌叙述了女性对别离的感受 充分运用各种手法 反复吟咏 诗人们关注的重 点转向了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及对女子盛年不嫁的叹息 两晋 以来的诗人关注目光又从建安诗人关注情事遭遇 转向描写妇女的美貌 并且在 描写自己或者妇女的爱情生活时 往往加入了伦理的要求 如傅玄 秦女休行 在诗末发了一大段议论 烈著希代之绩 义立无穷之名 夫家同受其祚 子子 孙孙咸享其荣 今我作歌吟咏高风 激扬壮发悲且清 7 p564 另外 诗人热衷于 拟乐府 拟古诗的创作 如傅玄的 艳歌行 拟 陌上桑 陆机 拟古诗十九 首 等 其中有的拟诗成就还比较高 如钟嵘评陆机的 拟古诗十九首 说 其 体源出于 国风 陆机所拟十四首 文温以丽 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 可谓几 乎一字千金 8 p27 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 绝大部分属男女恋情 它的风格深婉缠绵 清新艳丽 迥异于汉乐府民歌 如 子夜四时歌 夜长不能眠 转侧听更鼓 无故欢相逢 使侬肝肠苦 其二十八 6 p643 今夕已欢别 合会在几时 明灯照空局 悠然未有期 其九 6 p642 前者写思妇的转侧难眠 但欢会过后让人更觉得离别的痛苦 后者写欢会之后的 惆怅 前者以时间的漫长 动作的变化来刻画描写思妇的心理活动 最后从对方 的角度表达了思妇的愁苦 后者以问答的方式 以景物衬情 写思妇的惆怅 二 者手法虽有不同 但善于以细腻的笔触 描写相思者的心理活动 却是一致的 南朝乐府民歌更长于以情景交融的手法 写出内心的悠悠情思 如 子夜四时 歌 秋歌 秋夜凉风起 天高星月明 蘭房竞妆饰 绮帐待双情 其七 6 p647 清露凝如玉 凉风中夜发 情人不还卧 冶游步月明 其二 6 p647 诗中女子 或精心打扮 以待情郎的到来 或者伴情人月夜漫游 环境的描写都 很好地烘托了女主人公欢快的心情 南朝民歌在语言上也有其明显的特点 即利 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 用以取喻起兴 如 子夜歌 其七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6 p641其中以 丝 双关 思 布 匹 双关 匹 配 曲尽其妙 委婉含蓄 南朝乐府民歌中最感人的诗篇是叙写生死 不渝的 华山畿 二十五首 古今乐录 云 少帝时 南徐一士子 从华山畿 往云阳 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 悦之无因 遂感心疾 气欲绝 谓母曰 葬时车载 从华山度 母从其意 比至女门 牛不肯前 打拍不动 女曰 且待须臾 妆点沐浴 既而出 歌曰 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 独活为谁施 6 欢若见怜时 棺木为侬开 棺应声开 女透入棺 家人叩打 无如之何 乃合 葬 呼曰神女冢 6 p669 总之 南朝民歌多吟咏男女恋情 形式短小别致 风格 清新 含蓄委婉 南朝民歌专注于吟咏恋情 还写得那样细致明快 风情宛然 这是南朝民歌对我国古代艳诗的一个贡献 宫体诗则是文学进入六朝以后形成的新型艳诗 宫体诗多以妇女为题 如 沈约 梦见美人 夜闻长叹息 知君心有忆 果自阊阖开 魂交睹容色 既荐 巫山枕 又奉齐眉案 立望复横陈 忽觉非在侧 那知神伤者 潺湲泪沾臆 9 p83 84诗歌吟咏的就是男女之情 且把人的想象引向床第之间 体现出齐梁的时 代特色 再如 何逊的 看伏郎新婚 一诗也是如此 胡大雷先生指出 毋庸 讳言 女色与艳情确是宫体诗最大多数的题材 且达到极致的宫体诗也确以描摹 女色并引向床帷之间为典型特征 10 p3 宫体诗把诗人引向妇女容貌 服饰等方 面 但作者一般不把自己的情思灌注诗歌之中 往往采取第三者的角度 对所描 叙的对象进行欣赏 故往往词藻华丽 而情思缺乏 葛晓音先生也指出 到了 梁陈时期 在以宫廷为核心的文人创作中 应诏诗 咏物诗 艳情诗迅速发展 歌咏身边琐事 描写月露风云成为诗歌的主流 汉魏以来在诗歌中思考人生意义 追求远大理想的传统便逐渐衰退了 所谓齐梁綺靡文风指的就是这种 嘲风月 弄花草 缺乏言志述怀的深刻内容和刚健骨力的创作风尚 11 p2唐代艳诗的创 作即承以上传统而来 以下就来谈谈元稹的艳诗创作 第二节 元稹的艳诗 第二节 元稹的艳诗 元稹的艳诗从体裁上说有近体与古体两类 从题材上说有宫词类 乐府类 闺怨类 宫宴寄赠唱和类 还有杂诗类 从篇幅上 有长篇巨制也有杯酒光景间 创作的小碎篇章 从创作的缘由看有为风化政教的 而更多的艳诗是缘情而发的 元稹在 叙诗寄乐天书 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 每公私感愤 道义激扬 朋 友切磨 古今成败 日月迁逝 光景惨舒 山川胜势 风云景色 当花对酒 乐 罢哀余 通滞屈伸 悲欢合散 至于疾恙躬身 悼怀惜逝 凡所对遇异于常者 则欲赋诗 1 p352 诗歌不仅可以言志 且可以缘情 可以用来描绘生活中一切琐 事 吟哦人生中的各种情感 这比传统的儒家诗教观念更为全面 也更为合理 由此可见元稹非常重视诗歌的抒情作用 元稹艳情诗的创作贯穿了他 不虚为文 1 p277的观点 更体现了他对诗歌的抒情功能的重视 从内容看元稹的艳诗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7 一 自我情感历程的写照 一 自我情感历程的写照 元稹一生颇多波折 多才多艺 又是个多情的人物 他自己便说 杨公三不 惑 我惑两般全 1 p164 君多务实我多情 1 p197 作为一个多情才子 元稹在诗 歌中保留下了自己许多情感经历 元稹一生有四位女子对他十分重要 即昔日恋 人 原配夫人韦丛 妾室安氏 继室裴淑 除安氏仅留下 葬安氏文 外 其他 三位都有诗留存 其中咏崔氏诗最多 陈寅恪说 韦縠才调集第五卷所录微之艳 诗五十七首 虽非为一人而咏 但所谓艳诗者 大抵在其中也 其艳诗则多 为其少日之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 12 p81 陈寅恪认为其艳诗多为崔氏而作 笔 者不敢苟同 但笔者也认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其少日情人所作 先谈其写少日恋情的艳诗 关于哪些艳诗属于元稹写给恋人的诗歌 学界对 此问题 有不同的意见 据周相录先生的 元稹年谱新编 考定写莺莺的诗中有 贞元十六年 古艳诗二首 莺莺诗 赠双文 晓将别 新秋 白衣 裳 二首 恨妆成 桃花 春词 一双玉手十三弦 筝 暮秋 忆 事 春别 13 p35 36贞元十七年 会真诗三十韵 鱼中素 13 p37 贞元十八 年 古决绝词三首 13 p39 贞元二十一年 压墙花 13 p52 元和四年 嘉陵驿 二首 13 p70 元和五年 梦游春七十韵 梦昔时 13 p108 109 共二十四首 按 周谱认为莺莺即元稹恋人 则此二十四首即周谱所考定的元稹为恋人而写的诗 周相录先生的失误在于把元稹早年恋爱事迹等同于 莺莺传 中崔张二人的爱情 故事 本文是不同意这一观点的 下面就元稹为早日恋人而作的艳诗讨论如下 本文以周谱为基础 参考卞孝萱先生的 元稹年谱 及杨军先生的 元稹集 编年笺注 认为过去人们认为是为早年恋人而作的艳诗中有相当一些是为其发 妻韦丛而作 详情请参看第二章悼亡诗 元稹艳诗咏自己恋爱之事的除了 梦游 春七十韵 杂忆 五首 春晓 等七首回忆性的诗歌 大多诗即事名篇 咏 当时恋爱事 即 莺莺诗 赠双文 古艳诗 二首 压墙花 晓将别 新秋 春词 一双玉手十三弦 筝 鱼中素 古决绝词三首 等十 三首 两类艳诗 合计二十首 兹对 莺莺诗 略作说明 莺莺诗 在 才调 集 中乃是 离思六首 的第一首 14 p817 本不是以 莺莺诗 为题 按韦縠把此 诗编在 离思 之下 说明至韦縠编撰 才调集 时 此诗不是以莺莺为题 当 日人们并未把此诗与莺莺联系到一起 人们把此诗与莺莺联系在一起 盖起于王 性之的 传奇笺证 按 离思五首 皆是回忆妻子韦氏之作 或韦縠以为此诗 为回忆韦氏之作 故编入其中题为六首 但此诗人物形象与韦氏不合 才调集 对此诗的处理 实误 至于原题为何 已不得而知 王性之创论张生为元稹自托 其名以后 人们大概看到这个矛盾 故以之为写莺莺事 另题为 莺莺诗 再 8 则此诗的人物形象与 赠双文 中的女子形象是相同的 故此诗应是咏恋人之事 为了避免与周谱所论混同 故下面讨论此诗时依照 才调集 中所拟题目 相应 地讨论冀勤 元稹集 中的 离思五首 时则改称为 离思六首 杂忆 五首皆明言双文 故其为元稹忆恋人之作甚明 然而王说其与传乃 一家言 15 p2066 此论认为是咏恋人之事是对的 但把此诗与 莺莺传 等同起来 实误 这些诗歌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元稹早年的恋爱经历 从元稹为其早年恋人而 作的艳诗看 元稹的早年恋爱应该发生在什么时候 现在学界一般以为在贞元十 六年 发生在普救寺 然而就其艳诗来看 此论恐难成立 现在讨论如下 按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 结念心所期 返如禅顿悟 觉来八九年 不向花 回顾 杂洽两京春 喧阗众禽护 我到看花时 但作怀仙句 浮生转经历 道性 尤坚固 近作梦仙诗 已知劳肺腑 一梦何足云 良时事婚娶 当年二纪初 嘉 节三星度 1 p636 元稹自云与恋人分手八九年 才与韦氏结婚 时年二纪有余 元稹与韦氏结婚于贞元十九年是确切的 韩愈 韦氏墓志 云 选婿得今御史 河南元稹 稹时始以选校书秘书省 16 p2534 周相录考证元韦结婚于贞元十九年 三月 时元稹二十五岁 13 p40 41 周考为是 国人称年龄向来有实岁与虚岁之别 二十五岁至二十六岁之间可称二十五 亦可称二十六 二纪为二十四岁 二十五 岁与之近 周考与诗相合 以贞元十九年上推八九年 则为贞元十 十一年 时 元稹有恋爱之事 关于早年的恋情故事 元稹尝言于乐天 故白诗说 别时十七今头白 恼 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 恐君更结后身缘 4 p5120元稹原唱已佚 但白 居易说其 别时十七今白头 学界多以为 十七 乃分手时其恋人的年龄 非 元稹本人十七岁 此论非是 对于此论吴伟斌先生已有所辩论 17 p91 按白居易此 诗实咏元稹与恋人之事 其诗意实指元稹与恋人分手时才十七岁 而现在已经是 满头白发了 按元稹有诗咏白发 略举两例 六年春遣怀八首 其八 小于潘 岳头先白 学取庄周泪莫多 1 p104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宁中终夜永 潘鬓去年衰 1 p118 按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 中自云与恋人分手八九年 才与韦 氏结婚 时年二纪有余 若按白居易说十七岁与恋人分手 再过八九年 刚好二 十五 六岁 盖八九年乃概数即八到九年 非九年 周相录考证元韦二人结婚于 贞元十九年 三月 时元稹二十五岁 13 p40 41 白居易所云与元稹诗中所云相符 与周相录所考亦相合 元稹与韦丛于贞元十九年结婚 则其与恋人分手必然在十 七岁时无疑 若以为此乃指其恋人之年龄 按周谱所云 元稹与恋人之发生在贞 元十六年 以此往下推三十年 则白居易此诗作于大和四年 此时 白居易在洛 阳 元稹在鄂州 未闻元白二人有唱和之事 且若白居易也以为元稹与恋人之事 9 当在贞元十六年 那白居易所说又与元稹自述相矛盾 白居易之说不应与元稹自 述相矛盾 故白居易此诗中 十七岁 应指元稹本人 据周相录考 贞元十一 年 时元稹十七岁 在长安 寓居开元观 又名清都观 13 p20 26 则元稹与恋人 之事发生在长安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 诗云 杂洽两京春 喧阗众禽护 1 p636 是说此时与韦丛结婚后随韦夏卿由长安返回洛阳事 由此可见 元稹与恋人之事 当发生在长安 学界及前人多以其发生在蒲州普救寺 非是 朱金城编此诗于大和四年 18 p1961 实误 如以此年上推三十年 则为贞元十 六年 时元稹二十二岁 元稹正在守选期间 元稹有与恋人发生关系的可能 然 而如上所述此论又与元稹自述矛盾 元稹与韦氏结婚与贞元十九年是确切的 此 见所前论 元稹自述与恋人分手八九年 始与韦丛结婚 以贞元十九年上推八九 年 则为贞元十 十一年 时元稹有恋爱之事 应以元稹自述为是 白居易知 道元稹恋爱之事 若以贞元十一年 元稹十七岁与早年恋人分手 往下推三十年 则为敬宗宝历元年 四十七岁 在浙东观察使任 此时二人交往密切 在此之前 白为杭州刺史时 二人吴越唱和 竹筒递诗 此年三月 白居易由太子左庶子分 司东都转除苏州刺史 18 p4031 秋 白居易请元稹代访 霓裳羽衣舞 舞者 道士 郭虚舟来访元稹 离越州赴苏州时 元稹作书与白居易 让郭代转 13 p242 243 故 此诗应作于宝历元年白居易刺史苏州时 若以朱笺编于大和四年 时元稹在鄂州 白居易在洛阳 二人未闻有唱和之事 我们再来讨论 春晓 一诗的创作时间问题 春晓 云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娃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1 p642 此诗回忆当年与恋 人之事 学界并无异议 卞谱亦认为是其为昔日恋人而作 是 但是以为其恋人 为莺莺 且把此诗编之于元和十四年 则误 周谱疑为元和十四年 盖此年元稹 四十一岁 往上推二十年 则贞元十五年 时二十一岁 据卞谱及周谱此时元稹 仅结识莺莺 没有恋爱之事 若以元稹是回忆卞谱及周谱所云 贞元十六年 元 稹与莺莺恋爱之事 时仅十九年 以概数计 可与诗中 二十年 合 但此时距 元稹结婚 仅有四年 另外据周谱 贞元十八年 元稹与其恋人分手 作 古决 绝词三首 若以其与恋人分手时间计算 距其结婚时间 仅有一年之隔 此明 显与元稹在 梦游春七十韵 中的自述相矛盾 据卞谱贞元十九年元稹弃莺莺与 韦丛结婚 那更是与元稹在 梦游春七十韵 中的自述相矛盾 此两诗都为元稹 所作 若此诗确实应该是作于此年 元稹不可能在诗中自相矛盾 这个矛盾是后 人为迁就其说 强加于元稹的 故周谱并没有明确把此诗编在元和十四年 如按 周谱从贞元十六年往下推二十年 则为元和十五年 时宪宗甍 元稹此时受知于 穆宗 正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时候 不可能作 况且元稹与裴氏结婚后就很 少感叹过去与发妻韦氏之情 按其情理 元稹可能会感叹其早年恋人之事吗 据 10 周谱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购工地旧房子合同范本
- 汽车转租他人合同协议书
- 合同履行完毕的终止协议
- 积分礼品采购协议书模板
- 非在编教职工合同协议书
- 传媒公司免责协议书范本
- 种植业服务外包合同范本
- 与工人的劳务合同范本
- 美发合伙公平合同协议书
- 蒸馏设备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语言能力等级考试英语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全集
- 客运驾驶员安全行车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局工作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代建工作管理办法
- 《剪映短视频剪辑+即梦AI从入门到精通》AI短视频生成与剪辑全套教学课件
- 民建支部管理办法
- 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
-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医院药品支付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