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县凤凰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第5课 念奴娇 赤壁怀古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一、【作者、背景介绍】1生平: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词发展至北宋中期,在人们心目中仍为“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苏轼一出,扭转百余年的词坛颓风,开拓了词的意境和表现手法。2、诗词简介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8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人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3、写作背景: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二、【周瑜相关介绍】赤壁之战: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时年34岁;24虽开始担任孙权的中郎将,这一年孙权将自己的妹妹小乔嫁给了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故意将假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和张允,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周瑜,用苦肉计打了黄盖,派阚泽献诈降书,曹操中计。随即,周瑜又派庞统去曹营献计,曹操误纳了庞统的连环计,将战船以铁链相连。这年冬天,吴蜀联军准备就绪,决定采用火攻之策。而曹操则在战船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持朔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须的东南风。这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周瑜用连环计,首先派庞统献计,让曹操把战船索到了一起,然后又用苦肉计打了黄盖,派阚泽献诈降书,待曹操相信之后,用火攻计烧了曹操的水上部队,由于战船被连在一起分不开,所以全被烧毁,曹操败走。刘备派兵在华容道上埋伏,曹操三笑华容道,结果三次被伏兵劫杀,所幸未死,后一哭保得性命,至此,赤壁之战结束,刘孙联军大胜,曹操大败。三、识记字词1、字音公 瑾( jin ) 樯橹(qing l) 初嫁了(lio) 羽扇纶(gun)巾 一尊还(hun) 酹(li)2、重点字词 (1)千古:长远的年代。 (2)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3)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4)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5)华发:白头发。 (6)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3、找出下句中通假字并释义一尊还酹江月:4、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大江东去:羽扇纶巾:灰飞烟灭:5、文言句式故国神游:四、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 1、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_(二)合作探究本词中苏轼是通过什么体现出这股豪放的呢?_、_、_从写“景”中悟壮阔宏伟之豪放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小组讨论)请你抓住关键的几个动词来分析赤壁之景?并形象地概括它的特点。写景作用:词人伫立江头,眺望江面,看到这雄起壮阔、气势磅礴的豪迈赤壁景,自然想到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写“人”中悟叱咤风云之豪放1、在诸多英雄中,作者选择了谁作为咏诵的对象? ( )2、(小组讨论)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单单怀念周瑜? 周瑜 苏轼从写“情”之中悟旷达感奋之豪放1、词中哪些句子作者在慨叹自己?2、聚焦思考:如何理解“人生如梦”?这是作者消极的厌世避世之感,还是诗人积极的超脱释然之情?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一樽还酹江月”,江月见证了英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炼钢精炼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大数据多源数据实时集成方案
- 离婚协议书模板:详细规定离婚后双方权益
- 离婚双方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修订合同
- 如何策划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 儿童抚养权及财产分割离婚抚养协议书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及案例分析
- 离婚双方财产分割协议书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财产管理与保值
- 校园雨季安全教育主题
- 制冰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腕部损伤的护理课件
- 营销沟通技巧培训
- oa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中医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复习小说阅读
- 2025年鱼菜共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空气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空气监测技术)
- 休闲会所规划方案(3篇)
- 社团活动管理课件
- 心理治疗中心团队职责与组织架构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