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 实施细则 D e t a i l e d a p p l ic a t i o n r u l e s i n C h o n g q i n g o f D e s i g n s t a n d a r d f o r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r e s i d e n t i a l b u i l d i n g s i n h o t s u mme r a n d c o l d wi n t e r z o n e DB 5 0 5 0 2 4 2 0 0 2 主编部门 批准部门 施行 日期 重 庆市 建设 委 员 会 重 庆市 建设 委员 会 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2 年 R 月 t 日 2 3 1 前言 为了 加强民用建筑管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室内热环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 G J 1 3 4 2 0 0 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的规定 按照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城科 1 9 9 9 3 5 号文的要求 在总结重庆具体工程实践经验 广 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了本细则 本细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 术语 室内 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 设计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采暖 空调和通风 节能设计 本细则的主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主编单位 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庆大学 主要起草人 许永光付祥钊 冯雅彭家惠 彭志辉唐鸣放 张智强董孟能 段小雨周波 2 3 2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目次 1 总则 2 3 4 2 术语 2 3 4 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 指标 2 3 4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 2 3 5 5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2 3 6 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 设计 2 3 6 附录A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 计算 2 3 9 附录B 建筑面积和体积的 计算 2 3 9 附录c 窗户的 综合遮阳系 数G g 2 3 1 0 附录D 重庆市部分城镇采暖 空调 度日 数及相应的节能综合 指标限值 2 3 1 1 附录 E 2 3 1 1 附录 F 2 3 1 2 附录 G 2 3 1 2 附录 H 2 3 1 3 附录 J 2 3 1 5 附录 K 2 3 1 7 附录 L 附录 M 附录 N 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 射吸收系数 窗户传热系数和空气渗 透性能 窗的建筑物理性能 分级 重庆市部分城镇气象 参数 建筑热工设计常用计算 方法 建筑材料性能计算 参数 围护结构构造与热工 性能 计量单位换算表 本细则用词说明 t t 2 3 2 5 2 3 3 8 2 3 3 8 2 3 3 1 总则 1 0 1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的法规 和政策 改善重庆市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 提高冬季 采暖 夏季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J c 7 1 3 4 2 0 0 1 夏热冬冷地I x 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 制定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重庆市实施细则 1 0 2 本细则适用于重庆市新建 改建和扩建居住 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1 0 3 重庆市居住建筑的建筑热7 和采暖空调设计 必须采取节能措施 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 下 将 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本细则规定的范围内 1 0 4 重庆市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除应符合本细 则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 0 1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 q i n d e x o f c oo l lo s s o f b u i l d i n g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 件 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 由空调 设备提供的冷量 单位 W 2 0 2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 h in d e x o f h e a t l o s s o f b u il d i n g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 件 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 由 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单位 W m o 2 0 3 空调年耗电量 a n n u a l c o o l in g e le c t r ic it y c o n s u mp t l o n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 件 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 电能 单位 k Wh m 2 0 4 采暖年耗电量 E a n n u a l h e a t i n g e l e c t r i c it y c o n s u mp n o n 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 件 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暇设备每年所要消耗的 电能 单位 kWh 2o 2 0 5 空调 采暇设备能效比 E E R C O P e n e r g y e f f i c i e n c y r a t i o f o r H V A C f a c i l i t i e s 空调 采暖设备提供的冷t或热量与设备本身所 消耗的能量之比 2 0 6采暖度 日数 H D D 1 8 h e a t i n g d e g r e e d a y b a s e d o n 1 8 X7 一年中 当某天室外日 平均温度低于1 8 时 将 低于 1 8 的度数乘以 1 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单位 d 2 0 7空调度 日数 C D D 2 6 c o o l i n g d e g r e e d a y 2 3一 礴 b a s e d o n 2 6 X7 一年中 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 6 时 将高于 2 6 的度数乘以 1 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单 位 d 2 0 8热惰性指标 D i n d e x o f t h e r m a l i n e r t ia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 量纲指标 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2 0 典型气象年 T M Y T y p ic a l m e t e o r o lo g ic a l Ye a r 以近3 0 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 从近 1 0 年的资料 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 3 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 由于选取的月平均值在不同的年份 资料不连续 还 需要进行月间平滑处理 2 0 1 0 体形系 数s h a r p c o e f f ic ie n t o f b u ild in g 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外表 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2 0 1 1窗墙面积比a r e a r a t 且 o o f w i n d o w t o w a l l 某一朝向房间窗洞口面积与立面外墙的面积之 f 匕 2 0 1 2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 h e a t t r a n s m i s s i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e n v e lo p e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 1 K时 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单位 W K 2 0 1 3 围护结构的热阻 R t h e r m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e n v e l o p e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单 位 m 2 K Wo 2 0 1 4 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尸 a b s o r p t a n c e c o e f f 卜 c i e n t o f s o l a r r a d i a t i o n 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其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 热之比 2 0 1 5 遮阳 系数 C a s h a d in g c o e f f ic ie n t 通过窗户 包括窗玻璃 遮阳和窗帘 投射到室 内的太阳辐射量与照射到窗户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 值 2 0 1 空气含湿盘 d h u m id i t y r a t io o f a i r 单位质盘的干空气中 所含的水蒸汽量 单位 g k g 干 2 0 1 7 太阳辐射强度 1 i n t e n s i t y o f s o l a r r a d i a t i o n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量 单位 W m 3 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3 0 1 要求 1 2 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 应符合下列 卧室 起居室室内 设计干球温度取 1 6 一 1 8 1C 换气次数取1 0 次 ho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3 0 2 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指标 应符合下列要 求 I 卧室 起居室室内设计干球温度取2 6 一 2 8 C 2 换气次数取1 0 次 1 3 1 3 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 热性能和提高来暖 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 在 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 与未采取节能 措施前相比 采暖 空调能耗应节约 5 0 4 建筑和建筑热I节能设计 4 0 1 住宅小区应减少硬化地面增加绿地和水 域 建筑群的规划布置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应有利于 自然通风 房间门窗洞口位置应有助于组织夏季凉爽 时间的穿堂风 4 0 2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建筑平面布置时 宜使居室朝向南偏东1 5 至偏西 1 5 0 不宜超出南偏东4 5 0 至偏西 3 0 0 范围口 4 0 3 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 3 5 点式 建筑物的体型系数不应超过0 4 0 4 0 4 外窗 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的面积不应 过大不同朝向 不同窗墙面积比的外窗 其传热系 数应符合表4 0 4 的规定 不同朝向 窗堵面积比的 外窗传热系数表 4 0 4 置 除有效地遮挡太阳辐射外 还应避免遮阳装置受 热后长波辐射进人室内以及对窗日风特性产生的不利 影响 宜采用以下遮阳装置 1 活动外遮阳措施 如外置活动百叶窗 遮阳 帘等 2 与玻璃结合的遮阳措施 如玻璃窗贴热反射 腆等 4 0 1 建筑物 1 一 6 层的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 级 不应低于G I 3 7 1 0 7 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 及其检测方法 规定的班级 7 层及7 层以上的外窗及 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 不应低于该标准规定的Q 级 4 0 8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 符合表4 0 8 的规定 其中外墙的传热应考虑结构性 热桥的影响 取平均传热系数和平均热惰性指标 其 计算方法应符合本细则附录A和附录J 的规定 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 K w 耐 x 和热悄性指标 D 襄 4 0 8 朝向 窗外环傀 条件 外窗的传热系数x w m 2 K 窗墙面 积比 50 2 5 窗堵面 积比 0 25且 50 3 0 窗堵面 积比 0 3 0 月 50 3 5 宙墙面 积 比 0 3 5 且 50 4 5 窗姗面 积比 0 4 5 且 5 t 4 74 73 22 5 冬季最冷月 室外平均气 温 5 t 4 73 23 22 5 东 西 东 或 西 偏 北 3 0 到 偏 南 6 0 范 围 无遮阳措施4 7 3 2 有外遮阳 其太阳 辐射通过 自 之r n 以 4 73 23 22 52 5 南 偏东 3 0 到 偏 西 4 74 73 22 52 5 3 0 I 1 范 屋顶 外坡 外窗 含 阳台门透 明部分 分户姗 和横板 底部自然 通风的架 空楼板 户门 K LO DI 3 0 K 3 0 按表4 0 4 的规定 K簇2 0K成1 5 K 3 0 K毯0 8 DI 2 5 K 2 5 4 0 54 0 6 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平开窗 外窗宜设里便于操作和维护的活动外遮阳装 注 当皿顶和外堵的K值清足要求 但 D值不瀚足要 求时 应按照G H 5 0 1 7 6 9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 范 第5 1 1 条来脸算隔热设计要求 4 0 9 围 护结构的 保温隔热可采用下列措施 1 屋顶 外垃的表面宜采用浅色处理 如采用 浅色涂料和浅色饰面砖 以 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 的吸收 2 建筑屋顶和 外坡宜采用外保温隔热措施 3 且顶宜采用各种不同构造形式的倒里式屋 顶 平里顶宜采用种植度顶 不上人的平屋顶可采用 有保温隔热荃层的通风间层屋顶 架空通风间层的风 道长度不宜大于 l o m 间层的高度应取 1 8 0 一 2 4 0 mm 4 厘顶宜采用平 坡屋顶结合的构造形式 合 理利用屋顶空间 在屋顶上可设I花架 种植攀缘植 物等 5 对于多层砖混住宅建筑 外墙宜采用多孔砖 和保温隔热砂浆 6 对于框架结构住宅建筑 宜采用满足保温隔 热要求的轻质墙体材料作外坟充坡 但要考虑结构性 热桥因素的形响 2 3 5 7 外墙和屋顶中的接缝 混凝土 嵌人外墙的 金属等构成的热桥部位应作保温处理 保证其内表面 温度不低于 空气露点温度并减少附加传热损失 8 底层地坪或地坪架空板的传热系数应不大于 表4 0 8的规定值 底层地坪应采用良好的保温防潮措施 I 川 当地坪层为车库或其他开敞式空间用房时 底层楼板应采用保温措施 底层楼板的传热系数应不 大J 一 表4 0 8中的规定值 1 日 楼梯间宜采用可开启式外窗 1 2 楼梯间分 户门的传热 系数 应不大于表 408中的规定值 续表 5 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5 二当设 的居住建筑不能完全符合本细则第 4 1 3 4 0 4和4 0 8条中的各项规定时 则应按 本章第 5 0 2 5 0 3和 5 0 4条的规定计算建筑物 节能综合指标 计算得出的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不应 超过表5 0 5 所列限 值 5 0 2 本细则采用建筑物耗热量 耗冷量和采暖 空调全年用电量为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 5 0 3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应采用动态方法计 算 如冷负荷参数法 反应系数法等 5 0 4 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应按下列计算条件计算 川居室室内计算千球温度 冬季全天为 1 8 1 夏季全天为2 6 fi 2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采用当地或气候相近城镇 的典型气象年资料 3 采暇和空调时 换气次数为1 0 次 h 4 采暖 空调设备为家用空气源热泵空调器 空调额定能效比 取2 3 采晓额定能效比 取1 9 5 室内照明得热为每平方米每天0 0 1 4 k Wh o 室 内 其 它 得 热 平 均 强 度 为4 3 W 6 建筑面积和体积应按本细则附录B 计算 5 0 5 计算出的每栋建筑的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 耗电量之和 不应超过表5 0 5 按采暇度日数列出的 采暖年耗电f和按空调度日 数列出的空调年耗电2限 值之和凸 H D D I8 tl d 耗热量 指标 v W m 采暖年 耗电量 E k Wh 币 I C D D 2 C d一 耗冷量 指标 Qc W m 空调年 耗电量 E k Wh m 1 0 0 01 1 71 5 67 52 1 31 7 4 1 1 0 01 2 51 7 81 0 02 2 81 9 3 1 2 0 01 3 42 0 11 2 52 4 321 2 1 3 0 01 4 22 2 31 5 02 5 82 3 0 1 4 0 01 5 024 51 7 52 7 32 4 9 1 5 0 01 5 82 6 72 0 02 8 82 6 8 1 6 0 0 一 1 6 6 2 9 02 2 53 0 32 8 6 1 7 0 01 7 53 1 22 5 031 8 3 0 5 1 8 0 01 8 33 3 42 7 53 3 3 3 2 4 1 9 0 0一 1 9 1 3 5 73 0 03 4 83 4 2 2 0 0 01 9 9 3 7 9一 21 0 02 0 7 4 0 1 2 2 0 0 2 1 6 一 4 2 4 2 3 0 02 2 4 4 4 6 I 一 3 4 0 02 3 24 6 8 2 5 0 0一 2 4 0 4 9 0 一一 6 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迫筑物节能纷合指标的限值 衰 5 0 5 H D D 18 1i d 耗热量 指标 9n W m 一 采暖年 耗电量 E k Wh m C D D 26 C d 耗冷蛋 指标 R W m 空调年 耗电量 E k Wh m 8 0 01 0 11 1 12 51 8 41 3 7 9 0 01 0 91 3 4 5 01 9 91 5 6 6 0 1 后任建筑米麟空调方式及其设备的选择 应 根据以下情况 优先考虑能源利用效率 经技术经济 分析和环境评价综合考虑确定 1 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有关自 然资源 2 建筑所在地的能源结构和价格 3 建筑所在地的环境状况和相关环境法规 4 建筑自 身特点 是建筑群还是单暄建筑 是 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或别墅等 5 当地生活水平和住户经济收人 6 设备的性能 效率和价格 7 设备及其系统的安装方式 运行调控 维护 管理和运行费用 8 对小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6 0 2 居住建筑来用集中采暇 空调时 应设计分 室 户 温度控制及分户热 冷 2计It设施 集中 采暇系统节能 设计应符合J G J 2 6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 采睦居住建筑部分 中的有关规定 集中空 调系统设计应符合 i B 5 0 1 8 9 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 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中的有关规定 6 0 3 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设备 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采用直接电热式采暖设备 1 整套住房J 7 0 0 0 1 4 0 0 0 2 6 0 1 4 0 0 0一2 8 0 0 0 2 6 5 2 8 0 0 0 5 0 0 0 0 2 7 0 5 0 0 0 0 一8 0 0 0 0 2 7 5 8 0 0 0 0 一1 0 0 0 0 0 2 8 5 1 0 0 0 0 0 一1 5 0 0 0 0 2 9 0 1 5 0 0 0 0 2 9 0 4 空气源热泵型空调机的能效比 不小于表6 0 5 4 的规定值 空气源热泵型空调机能效比 性能系傲 性能系数应 表 6 0 5 一 4 名义制冷 热 量 W E E R C O P W 7 0 0 0 1 4 0 0 0 2 2 6 1 4 0 0 0 一2 8 0 0 02 4 0 2 8 0 0 0 5 0 0 0 0 2 3 5 5 0 0 0 0 8 0 0 0 02 3 0 8 0 0 0 0 1 0 0 0 0 0 2 2 5 1 0 0 0 0 一 1 5 0 0 0 一 1 5 0 0 0 02 2 5 名义制冷 热 f W E E R C O P W W 一 2 7 0 1 4 0 0 0 2 8 0 0 02 7 5 2 8 0 0 0一5 0 0 0 02 8 0 5 0 0 0 0 一8 0 0 0 0 2 8 5 8 0 0 0 0 一1 0 0 0 0 02 9 5 1 0 0 0 0 0一1 5 0 0 0 03 0 0 150 0 0 03 0 0 5 蒸汽压缩循环冷水 热泵 机组一户用和类 似用 途冷水 热艰 机组的能效比 性能系 数应不小 于表6 0 5 5 的规定值 燕汽压缩肠环冷水 热系 比 性能系盛 的能效 表 6 仑5 一 5 2 风冷冷风型空调机的能效比 小于表6 0 5 2 的规定值 风冷冷风型空调机能效比 性健系傲 性能系数应不 名义制冷f k W E E R C O P W W 风冷式水冷式燕发冷却式 8 1 6 2 3 5 一 一 1 6 3 1 5 一 2 4 0 一 2 8 0 3 L5 5 0 2 4 53 4 02 9 0 衰 6 0 5 2 6 蒸汽和热水型澳化理吸收式冷水机组单位制 冷2的加热源的 耗盆应不大于表6 0 5 6 的规定值 名义制冷 热 f W E E R C O P W W 7 0 0 0 1 4 0 0 0 2 5 0 1 4 0 0 0 2 8 0 0 0 2 5 0 2 8 0 0 0一5 0 0 0 02 4 5 5 0 0 0 0 一8 0 0 0 02 4 0 8 0 0 0 0一1 0 0 0 0 02 3 5 1 0 0 0 0 0 一1 5 0 0 0 0 2 3 0 1 5 0 0 伪2 3 0 燕汽和热水妞自化祖吸收式冷水机组 名 义土况和性能 傲衰6 0 5 6 名义工况性能参数 型式 加热抓 冷 太 冷水 进 出 口温 度差 冷却 水进 口温 度 冷却 水出 口温 度 单位制冷 量的加热 源耗量 k g h k W 燕汽 饱和 MPa 热水 ti 出口 温度 厕 1 坦a 0 1 5 30 32 2 3 5 2 3 7 续表规定值 名义 况性能参数 邢式 一 一 加热 淤 冷水 出I 1 一 冷 水 进 出 f l 温 度 k I 冷却 水进 门温 I 热水进出口 温度由 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 表中括号内的参数值为应用名义 况值 7 直燃型澳化锉吸收式冷 热 水机组单位制 热 量的燃料的耗量应不大于表 6 0 5 7的规定 冷值 直姗型澳化姐吸收式冲 热 水机 组名义工况和性能 傲衰6 0 5 7 项目 翻冷制热 冷 热 水出口温度 76 0 冷水进 出口退差5 冷却水进口温度3 2 单位制冷t冷却水流I t m 9 h k W 0 2 6 0 冷 热少水 冷却水侧污垢系数 m t爪W 0 0 8 6 单位制冷 供热 t 姗料耗t 轻荣油 k g h k w 0 0 7 7 0 0 9 3 重油0 0 7 90 0 9 5 人工煤气 N h k W l 0 2 2 10 2 7 1 天然气0 0 9 10 1 1 2 注 本标准中标准状态 1 0 1 3 2 5 k P a O C 下的体积 单位以N m J 表示 单位制冷 供热 38 4 料耗 t 是指下列热值下的 数值 轻柴油低热值 4 2 9 M J k g 重油低热值 a 1 9 MJ k g 人f 煤气 高 热 值 t 63 M J N m 天然气高热值 39 5M N 8 始气取暖器的热效率应不小于表6 0 5 8 的 2 3 8 6 0 空调器 机组 不宜采用 启一停 控制 房间空调器宜采用变频调速压缩机 集中 采暖 空调 系统的压缩机 水泵 风机都宜采用变频调速节能技 术 采用户式中央空调器和集中采暖空调系统应着重 分析比较部分负荷下的能效比 采用变制冷剂系统 V R V 应考虑对初投资的承受能力 应有专业安装 队伍进行安装 保证安装质盘 6 0 7 具备地面水薄资源 如江河 湖水等 或 有适合水源热泵运行温度的废水等水源条件时 居住 建筑采暖 空调设备宜采用水源热泵 采用水源热泵 时 应计算水源热泵夏季排热 冬季取热造成的地面 水体温度的变化 分析此温度变化对水体水质的影 响 对水体中生物的影响 对相关生活 生产的影 响 并报请有关管理部门 单位审批 水源热泵不宜采用地下水作为热源 在只能采用 水源热泵 又无其它水源可用时 在报请有关管理部 门 批准后 方可采用地下水碱 采用地下水源时必须 确保 1 地下水源不被污染备 2 地下水分布状况不被破坏 3 有回灌措施 在全年冷热耗里相近 且具有以下悄况之一时 宜采用埋管式地热源热泵 1 对室外环境要求较高的居住建筑 如别蟹 别里小区 高级住宅区等 2 对建筑外形耍求较离的居住建筑 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时 应计算所铸的地下埋土 f 合 理 确 定 埋 芍 形 式 和 分 布 应 不 形响 土 表 面 积的 使 用 应 代 算 热 泵 it 季 排 热 冬 季 取 热 造 成 的 地 下 岩 土温度的变化 分析相关的环境影响 不得造成危 害 6 0 8 居住建筑采暖 空调设备 应优先采用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能性采暖 空调产品 6 0 9 应鼓励在居住建筑小区采用热 电 冷联产 技术 以及在住宅建筑中采用太阳能 地热等可再生 能源 1 0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建筑 设计平面和立面应考虑空调采眨设备的位里 既不影 响建 筑立面景观 又有利于及季排热 冬季吸热 便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散热器 室外散热器的进气千球温 度 夏季不应粗过4 3 V 冬季不应低于一 7 r 功 空调器 机组 室外部分宜安装在南 北或 东南 西南向的外墙 2 空调器 机组 室外换热器的安装应有利于 通风换热 应避免室外换热器气流短路或吸人其4 己 调器 机组 室外换热器的排风 3 空调器 机组 室外部分的遮蓬尺寸及位置 应适当 不应妨碍室外换热器的进 排气 4 室外换热器出风17 前不应有障碍物 5 不宜将多层或高层住宅的空调器 机组 从 到土逐层依次布置在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 6 室外换热器的排风不应吹向窗口或阳台 排 风口与前方窗n阳台距离宜大于2 I 倍排风口直径 不应直接吹到行入区和绿化植物上 7 应采用有效减振隔噪措施 防正空调器 机 组 对室外产生噪声污染 8 在设训空调器 机组 室外机安放位里时 应考虑空调器凝结水引流排放 不应影响建筑的环境 美观 妨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 6 0 1 1 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应按下列要求处理好室 内气流组织 提高通风效率 I 应使室外新鲜空气首先进入居室 然后经厨 房 L 生间排除 防止其污浊空气进人居室 排气口 应设于建筑的负压区 2 采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窗户时 居室宜设置可 限定风量的单向进风口 风量的限定值按 1 次刘 时 换气确定 3 厨房应设里局部机械排风 就近捕集和排除 炊事油烟 其排风应采用高空排放 4 当室外空气干球温度 2 8 时 应首先采用 通风降温措施改善室内热环境 在夏季高温 冬季寒 冷时 应避免热风或冷风大量侵人室内 5 应首先采用热压和风压作为降温通风的动 力 应保证足够的通风口 或开启外窗 面积 在两 个及两个以上房间申联通风时 通风气流路线上应避 免出现过流断面太小的喉部 一个房间单独组织自然 通风时 宜在不同的外坡上开启进风口和排风口 进 风口风压系数应大于排风口 当房间只有一面外墙 时 宜在外墙上部设排风口 下部设进风口 并使进 风口的风压系数大于排风口 6 采暇 空调房间的排风宜经厨房 卫生间等非 采暖 空调房间排出 充分利用排风中的冷 热量 7 采用集中空调或户式中央空调的建筑 可在 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之间设冷 热量回收装Yo 8 可利用排风减少窗户的冷 热耗盆 9 通风的进 排风口应有避雨措施 1 0 外窗等通风设施应有方便灵活的开关调节 装里 应能满足不同天气条件下的不同通风要求 附录A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A 0 1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 其平均传热系 数应按下 式计算 K 悦 一 凡 十K e 凡 K a F 十K F 3 3 F 斗F 十F l 十F 3 A 0 1 K m 外 墙 的 平 均 传 热 系 数 w 衬 K 7 K 外 墙主 体部位的 传热系数 W 砰 K 按 G B 5 0 1 7 6 9 3 民用建筑 热工设计规范 的规定计算 K n 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W n Z K F 外 墙 主 体 部 位 的 面 积 F 6 3 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m 2 外墉主体部位和周边热桥部位如图A 0 1 所示 圈梁或框架梁 1丫es一 窗过梁 抗足住或框架梁 附图A 0 1 外墙主体部位和周边热 桥部位示惫 附录B 建筑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B 0 1 建筑面积A a 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面 积的总和计算 B 0 2 建筑体积V o 应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 面围成的体积计算 0 0 3 建筑物外表面积 F 应按坡面面积 屋顶面 积和下表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面积的总和计 算 8 0 4 换气休积 V 梭梯间不采暖或不空调时 应 按 V 0 6 0 V o 计算 B 0 5 屋顶和顶拥面积 F R 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 外包线田成的面积计算 如果楼梯间不采暖或不空 调 则应减去楼梯间屋顶的面积 B 0 6 外墉面积F W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 某一 朝向的外姗面积 由该朝向外表面积减去窗户和外门 洞口面积构成 当樱梯间不采晚时 应减去楼梯间的 2 3 9 外墙面积 B 0 7 窗户 包括阳台门 L 部透明部分 面积 F r 应按朝向和有 无阳台分别计算 取窗户洞口面积 B 0 8 外门面积 鱿 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 取 外门洞日而积 B 0 9 R H 台门 F 部不透明部分面积 F n 应按不同 朝向分别计算 取洞口面积 B 0 1 0 地面面积 几一 应按周边和非周边 以及 有 无地下室分别计算 周边地面系指由外墙内侧算 起向内2O m范围内的地面 其余为非周边地面 如 果楼梯间不采暖或不空调 还应减去楼梯间所占地面 面积 8 0 1 1 地板面积F o 接触室外空气的地板和不采 暖或不空调地下室上面的地板应分别计算 8 0 1 2 楼梯间隔墙面积 凡 楼梯间不采暖或不 空调时 应计算这一面积 由楼梯间隔墙总面积减去 户门洞口总面积构成 B 0 1 3 户门面积 F n 楼梯间不采暖或不空调时 应计算这一面积 由各层户门洞 口面积的总和构 成 附录C 窗户的综合遮阳 系数c 窗户类喇日 射 透 过率 一 无 遮 挡 内遮挡外遮挡 软活动 百 叶 窗 卷轴遮阳板 窗帘 外活动 百叶窗 卷帘百叶 不透明 半透 明浅 色 中间 色 浅色 深色 白色ABC D 中间 色 浅色 铝制 的 层 铝 制 一 层 单层ft通玻璃3 mm 单层件通玻璃6 m p l 1 y 通玻璃9 m n 单层份通玻璃1 2 m0 lq W有色玻璃3 5 m m 1 1 8 4 0 7 8 0 7 2 11 6 7 0 7 4 0 7 1 0 0 0 9 4 0 9 0 8 7 0 6 4 0 5 5 0 5 0 0 2 5 0 3 0 0 1 5 0 1 2 软活动百叶帘 吸热玻璃3 mm 吸热玻璃6 mm 吸热玻璃9 吸热玻璃1 2 m 0 6 4 0 4 6 0 3 3 0 2 4 0 8 3 0 6 9 0 6 0 0 5 3 0 5 7 0 5 3 0 4 5 0 3 0 0 3 6 吸热玻璃 着灰色 古铜色 绿色 0 3 40 5 4 0 5 2 0 4 0 0 2 8 0 3 2 反射玻璃0 4 0 0 3 3 0 2 90 3 3 0 3 0 0 2 8 0 2 6 双层玻璃 普通 普通3 mm 3 m m 普通 普通6 mm 6 m m 外 内 0 8 7 0 8 70 5 7 0 5 10 6 0 0 2 5 0 3 7 0 5 6 0 4 8 0 4 2 0 3 5 u cu u eu 吸热 普通 外 6 m m 6 m m 0 3 9 0 3 6 0 4 0 0 2 2 0 3 0 0 4 3 0 3 9 0 3 5 0 3 2 u ao u eu 反射玻瑞0 3 0 0 2 7 0 2 60 2 7 0 2 6 0 2 5 0 2 4 塑料 琅丙烯 聚碳酸醋 单层透明3 m m 灰色9 贴反射膜6 0 8 2 0 5 6 0 1 2 0 9 8 0 7 5 0 2 1 窗帘的疏密 度和反 射率 符号平均疏密度 卜 物 反 射 率 织物分类 A0 4 00 1 0 稀疏网眼 B0 2 00 3 0 半稀疏织物 C0 0 80 5 0 较紧密织物 D0 0 00 7 5紧密织物 2 3一 1 0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附录D 重庆市部分城镇采暖 空调度日数及相应的节能综合指标限值 序号城镇名称 CDD2 6 耗冷量指标 wJ m 空调年耗电量 k Wh 八 厅 HDD1 8 耗热最千 行 标 W n 勺 采暖年耗电 量 k Wh 而 1主城区 2 4 131 32 9 81 0 7 3 I 2 3I 7 2 2万州 9 62 8 62 6 51 2 3 4 1 3 72 0 8 3黔江 4 42 9 22 7 21 7 2 0 1 3 42 0 1 4涪陵2 0 6 毛 9 6t 5 21 1 9 8 1 7 73 6 5永川 1 6 92 6 92 4 4 1 2 3 91 3 72 0 9 6长寿 1 8 12 7 62 5 31 3 4 3 1 4 52 3 2 7续江 2 4 83 1 73 0 31 0 9 2 1 2 4I 7 6 8大足1 0 22 2 9 1 9 51 3 7 31 4 8 2 3 9 9梁平1 1 92 3 9 2 0 71 5 1 41 5 9 2 7 0 I n忠县2 0 6 2 9 22 7 21 1 9 2 1 3 3I 9 9 I 1奉佑 1 2 22 4 12 1 0 1 6 0 41 6 62 9 1 2 2 5 1 2巫溪 1 9 42 8 52 6 41 3 1 0 1 4 3 1 3酉阳2 4 1 8 41 3 7 1 8 4 41 8 73 4 4 注 主城区数据为1 9 5 1 一1 9 8 1 年统计值 其余各城镇数据为近 1 0 年统计值 附录E 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面层类型 表面性质表面颜色 吸收系数 P 值 一 表面性质表面颜色 吸收系数 P 值 石灰粉刷墉面 光滑 新白色 粗摘灰白色 0 6 2 抛光铝反射板 浅色 一 0 1 2浅色油毛毡屋面不光滑 新 浅黑色 0 7 2 水泥拉毛墙粗恤 旧 米黄色 黑色油毛毡屋面 不光滑 新深黑色 0 8 6 白水泥粉刷墒面 光滑 新白色 一 绿色草地 0 7 8 一0 8 0 水刷石粗秘 旧 浅灰 水 开阔研屯 海面 0 9 6 水泥粉刷粗面 光滑 新浅黄 0 5 6一 黑色漆光衍深黑色 0 9 2 一0 9 2 砂石粉刷面 深色 灰色滚 光滑深灰色 0 9 1 浅色饰面砖 浅黄 浅绿 0 5 0 色 漆 光滑淡褐色 0 8 9 红砖墙I 日红色 0 7 0 7 7 I I 色 光漪深绿色 0 8 9 硅酸盐砖墉 不光情黄灰色 4 5 一 51 光滑探 棕色 0 8 8 混凝土砌块灰色 蓝色漆 天蓝色漆 光清深蓝色0 8 8 混凝土墙平滑深灰 一 中棕色漆光滑中徐色 0 8 4 红褐陶瓦屋面 旧红揭 0 6 5 一 0 7 4 1 浅棕色漆光滑浅棕色 0 8 0 灰瓦屋面 旧浅灰 一棕色 绿色喷泉漆 光亮中棕 中绿色 0 7 9 水泥屋面 旧索灰 红油漆光亮大红 0 7 4 水泥瓦屋面深灰 0 6 9 色 涂 料 光平浅黄 浅红 0 5 0 绿豆砂保护层屋面 议黑色 一 银色漆光亮 银色0 2 5 2 3 1 1 附录 F 窗户传热系数和空气渗透性能 宙扭材料窗户类型 一 空气层厚度 mm 窗框宙洞 而积比 传热系数 W m Z K 空气渗透性能 开启形式密封材料等级 繁 望 件通 单框 双玻窗 6一 1 2 2 0一3 0 3 9 4 5 推拉 胶条l 1 1 6一2 03 5 3 8 毛刷条m 双层窗1 0 0 一 1 4 02 9一30 3 6 3 7 平开 胶条1一n 单框中空玻璃窗 6 3 4一3 59一1 2 毛刷条D 单框单玻 寸 单框双玻窗1 0 J 一1 4 02 4一2 6 3 4一4 0 推拉 胶条n 彩板 单框双玻窗 一 6一 2 I 1 6一2 03 1一3 6 毛刷条皿 双层窗1 0 0 一1 4 02 5 2 7 单框中空玻璃窗 63 1一3 3 平开 胶条1一 n 一 1 22 9 3 0 单框单玻 十单框双玻窗 1 0 0一1 4 02 3 2 4 毛刷条ll 中空断热 单框双玻窗 6一 1 23 1 3 3 推拉 腔条或 毛剧 条 1一 1 1 1 6一2 02 7 3 1 单框中空玻璃窗 6 2 7 2 9 平开 胶条或 毛刷条 l 2 5 2 69一 1 2 木材 塑料 单框单玻窗 3 0一4 0 4 7 推拉 胶条或 毛刷条 1一 11 单框双玻窗 6 1 22 7一3 1 2 6 2 91 七一2 0 双层窗1 0 0 一1 4 02 2 2 4 单框中空玻月窗 双层 62 5一2 6 平开 胶条1 9一 1 22 3一2 5 三层 辛 9 1 2 1 21 8 一Z t o 毛刷条1一 n 单框单玻 单框双玻窗1 0 0 一1 4 0 1 9一2 1 单框低辐射中空玻瑞窗 6一1 21 7 一20 注 窗户的传热系数应按法定检侧机构提供的测定值采用 如无上述机构提供的侧定值 则可按表中 值采用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和阳台门上部带玻确部分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 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 应按表中值采用 当作保温处理时 应按计算确 定 本表中未提到的其它新型窗户 其传热系数应按侧定值采用 双玻 中空玻璃的空气层厚度应选宁在6 一20mm 附录G 窗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G 卜 二1 窗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GO 2 窗的空气渗透性能分级 G 0 3 窗的渗润性能分级 2 一 3 一 1 2 等级Ill口WV 习 传 爱 笋 3 5 加 3 5 0 0 异 3 00 0 1 5 0 0 多 1 0 0 0鱿 黑 0 5X 1 5 里 2 55 4 0 4 05 6 0 G 0 4 窗的保温性能分级 等级IImNV 传热 系数 L W m K 52 0 2 05 3 11 35 4 5 5 05 6 4 1 t 摘自国标 G B 7 1 0 7 8 6 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 及其检测方法 等级 一 干 I 水渗 n 5 1 1 0 3 3 5 0 川RV4 7 里 350250 J 50 1503 100 4 5 4 53 4 0 4 03 3 5 3 53 0 2 5 2 53 2 0 日 摘自囚标G B 7 1 0 8 8 6 建筑外窗0 水渗漏性能分级 及J F 检测方法 注 摘自国标G B 8 4 8 5 8 70 30 寸 R二R 1 十R 十R 附J 3 2 式中R R 一R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 m K W o 3 组合材料层平均热阻的计算 围护结构内部个别材料层常出现由二种以上的材 料组成的 组合材料层 第层 第 层平均热阻R 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0 1 1 R 十 F 附 J 3 3 氏 凡 F一F R F一FI一凡 J一 n 1 3式中F 万 2 为 肋高 为肋间净距 外表面换热系数u 及外表面 换热阻 R 值附表J 2 2 曰 R R i F 垂直于热流方向第子 层各组 成材料 的表面 积 见附 图 J 3 2 R 第1 层各组成材料热阻 m K W 适 用 季 节 冬季 表面特征 曰犷 w 2 K 尺r W K W 外墙 屋顶 与 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 表 h 1 l j 外空n c 相通的 1 采暖地下室 1 而的 楼板 2 3 00 0 4 1 7 00 0 6 闷顶 外墙 L有窗 的不采暖地下室上面 的楼板 1 2 00 0 8 外墙 卜无窗的不采 暖地下室上面的核板 6 00 1 7 夏季外端和屋顶 1 9 00 0 5 J 3 热阻的计算 1 单层结构或单一材料层热阻R按下式计算 附 J 3 1 式中S 材料层厚度 m A材料导热系数 W m 2 K 见附图 1 3 1 0 F 又 内 附图J 3 1 2 多层结构热阻 R按下式计算 附图l 3 一 2 4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 R 1 不带铝箱 单面铝箱 双面铝箔封闭空气间 层的热阻 按附表J 3 3 确定 2 通风良好的空气间层 其热阻可不予考虑 这种空气间层的间层沮度可取进气温度 表面换热系 数可取1 2 0 W 澎 K J 4 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1 单层围护结构或单一材料层的D值按下式 计算 D R S 附J 4 1 式中R 材料层的热阻 萨 K W 5 材料的蓄热系数 w 2 K I 2 多层围护结构的D值按下式计算 D D D Z D 二R S R 2 S 2 RS 附J 4 2 式中 D D 2 D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的热惰性 指标 R R 2 R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的热阻 m K W 5 5 1 二 S n 各层材料的蓄热系数 t w m K 空气间层的蓄热 系数取S 0 e 2 3一 1 6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封闭空气间层热阻 值 m 之 K认 附表 J 3 一 3 状一 季一 一 夏一 况一 状一 季一 位置 热流状况及 材料特性 r6 层厚度 mm 问层埠度 t m 卫 犯一 5一 0一 2 0一 3 0一 0一 5 一6 0 以 上5一 竺 2 15 0一 6 0以 一般空气间层 热流向下 水平 倾斜 热流向上 水平 倾斜 垂直空气间层 单面铝梢空气间层 热流向下 水平 倾斜 热流向上 水平 倾斜 垂直空气间层 双面铝箱空气间层 热流向下 水平 倾斜 热流向1二 水平 倾斜 垂直空气间层 t ll 4 10 0 1 8 0 1 6 t 1 7 0 1 9 0 1 7 0 1 8 0 2 0 0 1 7 0 1 8 0 2 0 0 1 7 0 1 8 0 0 9 0 0 9 0 0 9 0 2 5 黑一 拭 沈一 一 黑 默 0 1 4 1 5 一 1 5 j l s J 1 3 1 1 凡 0 1 6 0 1 6 0 1 6 0 2 8 0 2 6 0 2 6 0 4 3 0 3 5 0 3 9 日 510 5 7 0 4 2 0 4 7 0 6 0 0 4 2 n 4q 0 6 4 0 4 3 0 5 0 0 1 5 0 1 4 01 气 4 2 5 0 2 0 0 2 2 1 飞 7 一 4 4 0 2 9 0 3 4 J4 8 3 n 飞 6 0 5 2 0 3 J 0 37 0 5 4 0 2 8 日 3 7 0 1 8 0 1 7 0 1 8 0 3 4 0 2 9 0 31 5 6 0 4 5 n 4 Q 0 71 0 5 2 0 5 9 0 8 4 0 5 5 0 6 5 0 9 4 0 5 6 0 6 9 1 0 1 0 5 7 吧 71 0 1 6 0 1 5 们 5 0 3 0 0 2 5 n 2 7 0 4 9 0 3 4 n 3 9 0 6 3 0 3 7 n 4 石 0 7 3 0 3 8 咤 4 9 吕 0 3 8 0 5 n 0 8 6 0 3 5 门 飞 s n 3 组合材料层平均热惰性指标的计算 围护结构内部个别材料层常出现由二种以上的材 料组成的组合材料层 第 1 层 第 1 层平均热情性 指标反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万 二瓦瓦 附J4 4 第 层平均热阻瓦值按公式附J3 3 计算 第 层平均蓄热系数按下式计算 S 式中F F Z 51 5 超 5 门 F l 十5 涅 F Z 十 t 十s ll F n F I F Z 十F 附J 43 F n 同 公式附J 3 3 5 各组成材料的蓄热系数 w m Z K 空气间层蓄热系 游 凡 0 附录K 建筑材料性能计算参数 趁筑材料热物理性能计耳参数附表 K 1 序号材料名称 干密度 户 o k R 11 1 3 计算参数 导热系数 决 w 二 K 蓄热系数 5 周期 2 4 h W m K 比热容 c 坷 掩 k 蒸汽渗透系数 9 m h P a 1 混 提 土 1 l 普 通 混 彼 土 钢筋混凝土 碎石 卵石混凝土 2 5 0 0 2 3 0 0 2 t 0 0 1 7 4 1 5 1 1 2 8 一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租赁合同违约金责任认定
- 2025年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
- 2025《合同法学》学习指南与实务作业
- 第4课《灯笼》说课稿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3.1 质量与密度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6《散文二篇》说课稿 新人教版五四制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向青春举杯(活动体验)单元序列写作(一)激活我们的诗情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4.4月相
- 机械厂噪声投诉处理办法
- 双鸭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aeo认证管理制度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艺术涂料施工合同涂料施工合同共
- 部编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评课稿
- 监控系统维修保养记录表
- 我国上报数据的民营医院医疗数据统计资料
- GB/T 18029.2-2022轮椅车第2部分:电动轮椅车动态稳定性的测定
- JJF 1664-2017温度显示仪校准规范
- GB/T 38997-2020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通用要求
- DISC性格特质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