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_,相伴过年华。 (葛天民迎燕)临风一唳思何事?_。 (白居易池鹤)_,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马说)故园渺何处?_。_,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_。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 (范仲淹渔家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句诗选自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是_。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伫(zh)立 迥(jing)然不同 b狭隘(y) 争妍(yn)斗艳 c亵(xi)渎 坦荡如坻(d) d迸(bng)溅 忧柔寡(gu)断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 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 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 c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 不出的话啊! ”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 的不二法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雾霾过后抓紧治霾才有可能避免不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雾霾困扰之中。 b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一些成绩,但不能沾沾自喜。 d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来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 “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b“智取生辰纲”一章中两个关键的行动步骤分别是刘唐当众在酒桶中打酒喝、 吴用在酒中下药。 c水浒传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 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 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二、阅读与赏析(共38分)(一)(4分)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注】呜轧(y):拟声词。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6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2分)答:_7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七十五”有什么作用?(2分) 答:_(二)(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注】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有仙则名( ) 无案牍之劳形( ) 未尝不与书俱( ) 乃引客就观之( ) 9下列句中的“之”与“而乱书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无丝竹之乱耳 c. 乃引客就观之 d.至之市 10. 翻译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分) 答:_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2分) 答:_ 11用原文句子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 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来表达。(三)(7分) “从众”心理的得与失方仁工 几十年前听同事讲过的一则笑话,至今仍萦回于脑际。那位同事说,有一天,去 老城隍庙闲逛,发现一条长长的队伍排在那里。他赶忙也排了进去,心想一定有什么紧 俏商品或便宜货正等着人哩!可是,等排到前边一看,大失所望!原来,人们并不是在 排队购物,而是排队等着上厕所哩! 这是那个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发生的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笑的地方。但那位同事 的“从众”心理,着实让我思索良久。 所谓“从众”,通俗地讲,就是“随大流”,看到很多人都在做某件事,或喜欢 某种物品,或有某种爱好,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就跟上去“插一腿”。现在的“赶 时髦”,也称得上是一种“从众”。“从众”是人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大家都在这 样做,自己跟上去,总不会吃亏吧。这是“从众”心理的思想基础。还有一些人,自己 缺乏主见,心中没有打算,发现别人在干什么,自己也去干什么,这些人是没脑子,或 者叫做“盲从”。 不过,“从众”未必就是坏事。看到班级里大多数同学好学上进,自己也不敢偷 闲,加入了上进的行列;看到某些同学在发展某项兴趣特长,自己也加入进去,学得了 一种“本领”。“见贤思齐”、“从善如流”,这种“从众”好得很。 但是有些人总喜欢听小道消息,传小道消息,把子虚乌有的事讲得有鼻子有眼。 这种“从众”就不好。“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某人谎称在什么地方看见了老虎, 明明没有,但经过口口相传,就仿佛真有老虎在那里。某件事并不是一桩坏事,但经过 一个人的胡说,众人也跟着胡说,是非就被颠倒了。这些也都是“从众”的恶果。所以,弟子规中才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勿轻言”,“勿轻传”, 这是医治“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种“从众”心理的良药。 古话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凡事总要多动脑筋,学会独立思考。如果不假 思索便跟随在别人后边跑,那就会坏事。开头所说的上厕所排队便是一例。做任何事情, 总得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不假思索“依葫芦画瓢”吧。我们的组织原则叫“下级 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这不叫“从众”,这是一种组织观念。在集体生活中,在 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一定要善于思索。“多想出智慧”,就能有效地抵制“盲从”和随 便的“从众”。“众人皆醉吾独醒,举世皆浊吾独清”,这种不跟别人同流合污的做法, 值得人们尊敬。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个性,独立特行,因而 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既要“从”正确之“众”,又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这样的好作风在 少年时代就要养成。懂得了这一点,人活在世上才有真正的乐趣。 12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_ 13开头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_ 14第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 (四)(14分)素颜如雪 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 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 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 颜如雪。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 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 的清香。 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时茫茫天地之 间,山长水远,万籁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 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 的事吗? 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文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他似乎 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好文字原来正是这 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那些文字有画意, 有诗情,有韵味。 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 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 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 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 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她们 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荷塘结了冰, 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 而来。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 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桌上放着 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 佛。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 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原来,杨绛先生不说 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终无语, 竟是最深情时。 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 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 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隔着漫漫岁月,清 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5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分) 答:_ 16如何理解第段的“好文字”?(2分) 答:_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3分) 答:_ 18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妙在哪里?(3分) 答:_ 19“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读完全文,谈谈“素” 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2分) 答:_ 三、表达与交流(共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 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 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 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 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人名,如需出现一律用“”代替。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2016.4)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10分)巢成雏长大 怅望青田云水遥 世有伯乐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 衡阳雁去无留意 长烟落日孤城闭 李白2.(3分)d3.(3分)c4.(3分)b5.(3分)a二、阅读与赏析(38分)(一)(4分)6.(2分)“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表现场景清冷”,给1分,“暗示心境凄凉”给1分。意对即可。7.(2分)“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1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家乡遥远”给1分,写出“思乡之情”给1分。意对即可。 (二)(13分)8(4分)出名 身体,形体 一起 靠近9(2分) c10(1)(2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2)(2分)(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11(3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三)(7分)12(2分)我们应养成既要“从”正确之“众”,又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好作风。13.(3分)通过故事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从众”话题的议论。同时作为反面事例,证明了盲目从众的危害。14(2分)道理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勿轻言”、“勿轻传”是医治“从众”心理的良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14分)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