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西省宜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西省宜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西省宜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西省宜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须看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大小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2(3分)(2011上海)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b焓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肯定很快4(3分)(2012秋唐山期末)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5(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d已知2c(s)+o2(g)2co(g)h1;2c(g)+2o2(g)2co2(g)h2,则h1h26(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a1940kjmol1b1940kjmol1c485kjmol1d485kjmol17(3分)(2009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8(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b,同时消耗3n molc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b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9(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催化剂能加快正反应速率v正,不影响v逆,所以缩短了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b将lmol n2和h2 3mol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c平衡时增大氮气的浓度,达新平衡时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d当c(n2):c(h2):c(nh3)=1:3:2时,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10(3分)(2012杭州一模)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11(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2c(g)h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b的浓度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12(3分)(2009天津)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13(3分)(2013秋秦安县期末)在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3分)(2012秋西安期末)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hf)=7.2104bk(hno2)=4.91010c相同条件下hcn的酸性最弱dk(hcn)k(hno2)k(hf)15(3分)(2013秋辽宁校级期中)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存在的电离平衡为:hco3+h2oh2co3+ohbc(na+)+c(h+)=c(hco3)+c(co32)+c(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c(na+)=c(hco3)+c(co32)+c(h2co3)16(3分)(2013秋南岗区校级期末)常温下,向100ml0.01mol/l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的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弱酸b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c(m+)+c(h+)c(oh)+c(a)c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c(a)d常温下,ma溶液的ph7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17(12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回答酸碱滴定实验中的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滴定操作 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始读数)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abcd(2)如图1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ml(3)如图2表示25.0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aa ml b(25a) ml c大于a ml d大于(25a)ml(4)图3为用一标准浓度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的滴定曲线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c(hcl)=,c(naoh)=(5)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b锥形瓶内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18(6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1)在25、101kpa下,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g)+o2(g)h2o(l)的h=285.8kjmol1,由此可知,在等温下蒸发45g液态水需吸收kj的热量(3)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9(10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 a和2mol 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以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min),请填写下列空白:(1)x值等于(2)a的转化率为(3)如果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果上述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从逆反应开始进行,开始加入c和d各mol,要使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原平衡时完全相等,则还应加入物质mol20(10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起始时c(co)=2moll1,c(h2o)=3moll1,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在相同温度下,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c(h2o)=2moll1,c(co)=c(co2)=1moll1,c(h2)=1.5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选填“是”与“否”),此时v正v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平衡时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移动(选填“正向”、“逆向”或“不”)21(14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1)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al3+ na+ no3 clbk+ na+ cl no3ck+ na+ cl co32dk+ nh4+ i no3(2)某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为kw=11013,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等于(3)25时,如果取0.5mol/l ha溶液与0.5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ph=10试回答以下问题: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0.1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用方程式解释为什么混合后溶液的ph7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计算结果(填具体数字):c(oh)c(ha)=mol/l(4)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2co3溶液的ph7(填“”、“”或“=”);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盐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序号)anh4hco3 bnh4a c(nh4)2co3 dnh4cl2013-2014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表述正确的是()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须看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大小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断键与成键的能量差;b、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与反应条件无关;c、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d、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焓变的实质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与成键释放的能量差,故a正确;b、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需加热到着火点,故b错误;c、化学反应的焓变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故c错误;d、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有能量转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焓变决定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能量高低2(3分)(2011上海)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以图象体题的形式呈现,做题时要注意从图象中获取正确信息,正确判断某一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3(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是:气态液态固态b焓变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自发反应的反应速率肯定很快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熵值是指混乱度,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熵值不同;b、熵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的唯一条件;c、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的唯一条件;d、反应自发与否与反应速率无关解答:解:a、同一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混乱度依次增大,故a正确;b、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仅仅是h0时,不一定自发,故b错误;c、hts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仅仅是s0时,不一定自发,故b错误;d、反应自发进行只是一种可能,能否发生和反应速率有关,比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是自发过程,常温下几乎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hts0时反应能够自发进行,题目难度不大4(3分)(2012秋唐山期末)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实验题分析:a泡沫塑料能隔热;b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液体,且不导热;c加碱应迅速,减少热量的散失;d酸、碱混合会放出热量解答:解:a因泡沫塑料能隔热,则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a正确;b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液体,且不导热,所以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故b正确;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应迅速,减少热量的散失,故c错误;d测了酸后的温度计用水清洗后,不会发生酸碱反应,然后测定碱的温度,较准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明确实验装置及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实验注意事项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5(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d已知2c(s)+o2(g)2co(g)h1;2c(g)+2o2(g)2co2(g)h2,则h1h2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1mol物质燃烧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来回答;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的过程所放出的能量;d、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焓变是带有符号的解答:解:a、因燃烧热在某一温度和压强下lmol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所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故a错误;b、根据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b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热,则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mol,故c错误;d、物质c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但是反应是放热的,焓变是带有负号的,所以h1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的含义以及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的热效应方面的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6(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a1940kjmol1b1940kjmol1c485kjmol1d485kjmol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反应焓变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计算得到;解答:解: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依据键能计算,h=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热量=414kj/mol4+155kj/mol4(489kj/mol4+565kj/mol4)=1940kjmol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反应焓变利用键能的计算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7(3分)(2009浙江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1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b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c(h+)减小;c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都增大;d对于气态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解答:解:a铁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浓h2so4与fe反应不产生h2,故a错误;b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体积增大,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升高温度,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减小压强,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反应速率减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为a项,注意浓硫酸的性质8(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b,同时消耗3n molc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b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里生成2n molb,同时消耗3n molc,都表示逆反应速率,反应始终二者都按2:3进行,所以不能判读平衡,故a错误;b、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始终不变,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c错误;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百分含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反应可逆的特点,注意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的判断9(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催化剂能加快正反应速率v正,不影响v逆,所以缩短了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b将lmol n2和h2 3mol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c平衡时增大氮气的浓度,达新平衡时n2转化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d当c(n2):c(h2):c(nh3)=1:3:2时,反应就达到平衡状态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b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其本身的转化率减小;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解答:解:a正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故a错误;b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放出的能量小于于92.4kj,故b错误;c平衡时,增大氮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提高氢气的转化率,但氮气的转化率减小,故c正确;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当c(n2):c(h2):c(nh3)=1:3: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这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和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易错选项是c,注意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其本身的转化率减小,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0(3分)(2012杭州一模)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质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b、体积变为20l,体系的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y的转化率增大;d、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反应热解答:解:a、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则z的反应速率等于v(z)=0.0005mol/(ls),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质量数之比,由方程式可知,v(x)=2v(z)=20.0005mol/(ls)=0.00lmol/(ls),故a正确;b、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体积变为20l,体系的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z的平衡浓度小于原来的,故b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y的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d、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的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质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11(3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2c(g)h0,反应过程中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反应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分别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b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b的浓度c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此时c(b)不变dt4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此时c(b)不变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图2可知,在t1时刻逆反应速率减小然后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t2时刻逆反应速率增大然后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t3逆反应速率减小但平衡不移动,t4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也不移动,结合该反应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可以答题;解答:解:a、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而根据图,在t1时刻逆反应速率减小然后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b、增大b的浓度,逆反应速率由原来的基础上逐渐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而根据图,t2时刻逆反应速率增大然后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而根据图,t3逆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符合图中所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与平衡移动的关系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仔细观察图12(3分)(2009天津)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b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c根据平衡常数计算hbco与hbo2浓度的关系;d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解答:解:a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的方程式为co+hbo2o2+hbco,则平衡常数,故a正确;b人体吸入的co越多,co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分析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故b正确;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根据平衡常数可知,=220,=4.4,智力早就受到伤害了,故c错误;d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该题中注意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应用13(3分)(2013秋秦安县期末)在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稀释弱电解质溶液,会促进电离;b、h+被氢氧化钠消耗,平衡向着正向移动;c、引进了氢离子,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但是c(h+)会增大;d、加入醋酸根离子,平衡向着逆向移动解答:解:a、加入水时,溶液被稀释,电离平衡向着正向移动,会促进醋酸的电离,故a错误;b、加入少量naoh固体后,h+和氢氧化钠反应,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故b正确;c、盐酸是强电解质,加入后溶液中c(h+)增大,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但是达到新的平衡时,溶液中c(h+)增大,故c错误;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溶液的c(ch3coo)增大,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如温度、浓度等,难度适中14(3分)(2012秋西安期末)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hf)=7.2104bk(hno2)=4.91010c相同条件下hcn的酸性最弱dk(hcn)k(hno2)k(hf)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该酸的酸性越强,结合强酸制取弱酸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nhno2hf,a相同温度下,酸的酸性越强,其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氢氟酸的酸性最强,则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最大,故a正确;b亚硝酸的酸性大于氢氰酸而小于氢氟酸,所以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4.6104,故b错误;c根据条件下,氢氰酸的酸性最弱,故c正确;d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这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cnhno2hf,相同温度下,酸的酸性越强,其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所以其电离平衡常数大小顺序是k(hcn)k(hno2)k(hf),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明确弱酸酸性强弱与电离平衡常数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中等15(3分)(2013秋辽宁校级期中)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a存在的电离平衡为:hco3+h2oh2co3+ohbc(na+)+c(h+)=c(hco3)+c(co32)+c(oh)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dc(na+)=c(hco3)+c(co32)+c(h2co3)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a该方程式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方程式;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解答:解:ahco3+h2oh2co3+oh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方程式,其电离方程式为hco3co32+h+,故a错误;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hco3)+2c(co32)+c(oh),故b错误;c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说明hco3的电离程度小于hco3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中c(h+)c(oh),故c错误;d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hco3)+c(co32)+c(h2co3),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碳酸氢钠为载体考查了盐类水解,根据溶液酸碱性确定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再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6(3分)(2013秋南岗区校级期末)常温下,向100ml0.01mol/l的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的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弱酸b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c(m+)+c(h+)c(oh)+c(a)ck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c(a)d常温下,ma溶液的ph7考点:中和滴定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0.01moll1 ha溶液中ph=2,则ha是强酸,n点时溶液呈中性,moh的物质的量大于ha的物质的量,说明moh是弱碱;a根据0.01mol/l的ha溶液的ph判断ha;b根据溶液中的成分,利用电荷守恒来分析;c根据溶液中的成分,利用物料守恒来分析;d根据ma是强酸弱碱盐来分析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0.01moll1ha溶液中ph=2,则ha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ha为强酸,故a错误;b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溶液的成分为ma、moh,根据电荷守恒有:c(oh)+c(oh)=c(h+)+c(m+),故b正确;ck点所示溶液中,l00ml 0.01mol/l ha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溶液100ml,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moh和ma溶液,所以c(m+)+c(moh)c(a),故c错误;dma是强酸弱碱盐,ma溶液呈酸性,溶液ph7,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注意根据酸溶液的ph和酸的浓度确定酸的强弱,为易错点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17(12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回答酸碱滴定实验中的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b;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滴定操作 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始读数)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abcd(2)如图1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3.2ml(3)如图2表示25.0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daa ml b(25a) ml c大于a ml d大于(25a)ml(4)图3为用一标准浓度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盐酸时的滴定曲线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c(hcl)=1.0,c(naoh)=0.5(5)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有ad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b锥形瓶内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考点:中和滴定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1)根据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2)根据量筒的分度值,以及数值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来解答;(3)根据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以及测量原理,注意滴定管最大刻度下方无刻度;(4)根据溶液的ph为1,则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n(盐酸)=c(盐酸)20.00mlc(氢氧化钠)30.00ml,则c(h+)=101mol/l,恰好中和时,c(盐酸)20.00ml=c(氢氧化钠)40.00ml,然后求出c(盐酸)、c(氢氧化钠);(5)根据c(待测)=判断不当操作对相关物理量的影响;解答:解:(1)中和滴定有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加指示剂、滴定等操作,则操作顺序为故选:b;(2)由图知量筒a与b之间有五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ml,即此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如果刻度a为4,则刻度a为3,凹液面最低处与3ml以上一个刻度处相平,所以液体体积为3.2ml;故答案为:3.2;(3)滴定管刻度值从上到下刻度逐渐增大,由于滴定管最大刻度下方无刻度,50ml滴定管中实际盛放液体的体积大于50ml,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大于(50a)ml,故答案为:d(4)溶液的ph为1,则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n(盐酸)=c(盐酸)20.00mlc(氢氧化钠)30.00ml,则c(h+)=101mol/l;恰好中和时,c(盐酸)20.00ml=c(氢氧化钠)40.00ml,解方程组得:c(盐酸)=1.0mol/l;c(氢氧化钠)=0.5mol/l;故答案为:1.0;0.5;(5)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待测液被稀释,则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造成v(标准)偏小,c(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小,故a正确b锥形瓶内有少量水,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造成v(标准)不变,c(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无影响,故b错误;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造成v(标准)偏大,c(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大,故c错误;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平视刻度读数,造成v(标准)偏小,c(待测)=判断,可知c(待测)偏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的步骤、仪器的使用、误差分析、酸碱混合的计算,明确混合后溶液的ph判断过量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结合题目中的信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8(6分)(2013秋宜春校级期中)(1)在25、101kpa下,1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55kj的热量,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h2o(l)h=880kj/mol(2)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g)+o2(g)h2o(l)的h=285.8kjmol1,由此可知,在等温下蒸发45g液态水需吸收110kj的热量(3)如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