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光的传播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形成的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c日食月食的形成 (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d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可大,可小,可等于物的大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e排队原理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要说在前面)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反射的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耀眼,白亮,刺眼的光)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柔和,各处都能看见的光)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不多,则是漫反射,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的左右相反。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作图时用虚线)(注意: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就不会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四、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不是真实的鱼,而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真的的鱼在像的下方。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五、光的色散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发生了光的折射,其中紫光偏折最大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白光=红光+绿光+蓝光黑颜料=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3、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四、透镜1、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老花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会聚与发散是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而言的)4、焦点和焦距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五、生活中的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底片的像增大,则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的像增大,则增大像距,减小物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同侧。放大镜焦距越短,放大本领越强。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及光路图:物距倒正放缩虚实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fu2f投影仪u=f无像uu放大镜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或一倍焦距),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的大小减小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的大小增大六、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点为10cm,远点为无穷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七、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物镜相当于投影仪),该实像相对于目镜来说相当于一个物体,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2、望远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对眼睛的视角越大,眼睛看到的物体就会越大。第1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图片传不上自己去看书吧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第1章 、 声现象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可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3、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音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4、在15C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5、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6、声音能够被反射,当声音被高大物体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多,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人耳就可以听到回声(空旷的地方);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0.1秒,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则使原声加强(狭窄的地方).7、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8、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9、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10、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到20000HZ.小于20HZ的叫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11、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12、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响度都相同,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13、噪声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4、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其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5、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16、引起听觉的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耳朵鼓膜的振动.17、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8、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分别是:空气传导和骨传导.19、人的耳朵能判断出发声体的方向,这是由于双耳效应.立体声也是运用了双耳效应原理.20、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传递信息的例子有:声呐、B超等;传递能量的例子有:清洗精密仪器、清除体内结石等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第二部分 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 理(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9、两种反射现象(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14、 平面镜的应用(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二)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4、 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5、 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 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7、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 距 成像大小(u)像的虚实 应 用像物位置 像 距( v )u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v 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8、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光 光源是自行发光的物体。 属于热光源的有白炽灯、太阳。属于冷光源的有磷光、萤火虫、日光灯。 不是光源的有行星、卫星、眼睛、钻石。 光在透明介质和真空中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是人为地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为了形象地描绘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光速为310 米/秒。 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 应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排队、打枪。 光的反射是光射到物体表面,有一部分的光,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镜面是光滑的反射面。平面镜是反射面是平面的镜面。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当平行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一般物体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粗糙的表面可以看成是由大量法线方向不同的小平面组成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线经这些小平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能成清晰的像。 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当光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同的介质折射能力是不同的(玻璃的折射玻本领比水强) 凸透镜是中间厚度大于边缘厚度的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是中间厚度小于边缘厚度的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通过透镜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F,该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透镜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为焦距,用f表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成发散光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了虚焦点。 物距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距是像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对于某一个凸透镜,像距是由物距决定的。 *放幻灯片时,如果幻灯片所成的像超出了屏幕范围,为了使屏幕上的画面完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幻灯片离镜头远一点,屏幕离幻灯机镜头近一点。 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透镜另一侧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倒立的像。它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当u2f时,它在凸透镜异侧fv2f处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眼、普通照相机的成像都属于这种情况】 当fu2f时,它在凸透镜异侧大于2f处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书写投影仪、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显微镜物镜的成像都属于这种情况】 当uf时,它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在另一侧仍成发散光线。对着凸透镜用眼观察,感到光线似乎是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处发出的。此时,在物体的同侧的后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显微镜目镜的成像都属于这种情况】 *照相机镜头离物体越近,拍出来的照片中的物体越大。 在凸透镜成像时,若在透镜中间贴一不透明的小纸片,剩上、下两部分透光,则原来的像的变化情况是:所成的像比原来暗些。第1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第二章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 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 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角,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反射光旋转2)(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2)、根据法线和反射面垂直,作出法线.(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5、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八、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十、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4、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十一、看不见的光:1、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2、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2) 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3、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 荧光作用;(验钞)(4)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1、x09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x09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的: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的;管乐器是靠管内空气振动发声的;打击乐器是靠打击乐器本身振动发声的.(2)x09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x09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2、x09回声(1)x09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 到达人耳的时间相隔0.1s以上,人耳可以听到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跟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0.1s以下,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回声,但可以使原声增强.(2) 回声的应用与防治:应用:测距与定位:测量原理s=vt ,其中v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t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S为声音来回缩通过的距离.防治:大型建筑(音乐厅、会议室)为了防治回声对原声造成干扰,其内壁往往用吸音材料装饰.3、乐音(1)人们将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乐音.(2)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A 音调:(1)音调: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2)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赫兹(Hz)B 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2)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3)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4)声音的强弱用分贝(dB)来表示.C 音色:(1)音色: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2)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所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4、x09噪声(1)x09噪声:人们把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做噪声.(物理角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x09 噪声的防治: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能结合具体措施,知道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来减弱噪声的.)5、x09超声与次声(人耳听不到的两种声音)(1)x09超声:通常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应用: 超声导航、定位.如超声雷达(声纳)金属探伤、检测人体疾病.如超声诊断仪、超声金属探伤仪.(利用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杀菌消毒.(利用超声有很强的“破碎”能力)(2)x09次声:人们通常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来源: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危害: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应用:可以利用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产生的次声预报灾害,减小对人、物的危害.第二章:光的反射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火把、萤火虫等2、分类:(1)按光源产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 通电的电灯,燃烧的蜡烛等)(2)按发出光束的形状分为点光源和平行光源.3、注意点: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光.有的物体看上去虽然很亮,(如月亮、放电影事的银幕、金星等)但不是他们自身发光,而是其他光源发出的光照到这些物体上面被反射回来的,因而他们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量事实现象及实验说明光不仅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其他均匀介质中也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 光线: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待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3、 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1、影子的形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会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形成影子.(如手影,皮影等)2、日食、月食: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运转到同一条直线上时,中见的星体挡住了太阳射向另一个星体的光,于是边发生日食和月食.当月亮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日食,当地球在中间时发生的是月食.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形成的,小孔成像手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的特点:(1)x09小孔成像中缩成的像是由时机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像.(2)x09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一定的倒立的.(3)x09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的形状跟物体的形状一 样,与小孔的形状五无关.(4)x09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缩小的、放大的和等大的.4. 光速:光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传播速度很大,其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的速度小.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光年: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光年,光年是天文长度单位.5.x09光的反射:(1)x09定义:光在传播过程中,当射到物体的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可以反射光,我们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2)x09光的反射光路图:入社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NO入射角:i i反射角:r(3)x09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统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明:A 一条反射光线对应一条入射光线B 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角决定反射角.C 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 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4)反射现象分类:镜面反射:平整光滑的物体表面能把平行的光线 也沿平行的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漫反射:一般物体的表面都很粗糙,存在许多微笑的凹凸不平,平行光线经反射后, 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说明: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6.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物体上的一点S射向平面镜的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仍然是发散的,发散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光好像时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S射过来的,就在S处看到点S的像(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3)平面镜的作用:一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利用平面镜制成的 潜望镜;二是利用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扫黑除恶会议记录
- 水性工业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防汛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防汛救灾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员工聘用协议
- 产品批发协议
- 硅油片溶胶-凝胶涂层-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有机产品认证合同2篇
- 财经应用文借款合同4篇
- 国际商法完整ppt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 途虎八步及10大保养质检流程试题及答案
- 小箱梁运输及架设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舒尔特训练方格 可打印(5×5)
- 汉语拼音字母描红(A4打印)
- 中国文化概论·第3章·第1节
- 构建“可视化”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PPT课件:日常费用报销
- 冷弯薄壁型钢房屋结构介绍ppt课件
-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检查测试方法、安装埋设考证表.doc
-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开具证明 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