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 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21诗词五首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1 读生字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字词盘点 3 古今异义词 课文全解 2 通假字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字词盘点 4 一词多义 课文全解 5 词类活用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有 白氏长庆集 传世 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等 杜牧 803 853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唐代杰出的诗人 散文家 著有 樊川文集 人称 小杜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文天祥 1236 1283 字宋瑞 一字履善 自号文山 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 人 南宋末年文学家 爱国诗人 著有 文山诗集 指南录 指南后录 正气歌 等 龚自珍 1792 1841 字璱人 号定庵 浙江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 清代思想家 文学家 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著有 明良论 已丙之际著议 定庵文集 等 他一生中诗 文甚富 后人辑有 龚自珍全集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张养浩 1270 1329 字希孟 号云庄 又称齐东野人 济南 今山东济南 人 元代散曲家 代表作品有 三事忠告 散曲 山坡羊潼关怀古 等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观刈麦 大约作于公元805年 唐宪宗元和元年 至806年 元和二年 间 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 今陕西周至 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 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的讽谕诗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 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 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赤壁 是作者经过赤壁 即今湖北武昌西南赤矶山 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过零丁洋 是文天祥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 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课文结构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己亥杂诗 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 1839 年 这年龚自珍辞官 由北京南返杭州 后又北上接家属 在南北往返的途中 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 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 不禁触景生情 思绪万千 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 于是诞生了 己亥杂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 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 张养浩在 天历二年 关中大旱 饥民相食 之际写下了这首 山坡羊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课文全解 观刈麦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 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 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赤壁 这首咏史诗借题发挥 先写兴感之由 以未销的铁戟认前朝 再发表议论 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讽喻统治者不能寄托希望于侥幸 过零丁洋 文天祥抗元失败被俘 路经零丁洋时 作此诗明志 全诗先回忆个人和国家的大事 个人明经入仕 起兵抗元 历经艰辛危苦 国家山河破碎 形势险恶 再直抒胸臆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本诗追忆抗元的艰辛经历 虽身陷囹圄 却矢志不渝 表现诗人的忧国之痛 己亥杂诗 诗歌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 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 不甘心沉沦 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课文全解 山坡羊潼关怀古 此曲先写潼关雄伟气势 引出下文感慨的内容 再写自己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 抒发了对朝代更迭的感慨 表现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揭示了统治者剥削人民 压迫人民的本质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文言快译观刈 麦白居易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赤壁杜牧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字词快解 刈 割 覆陇黄 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 覆 盖 陇 同 垄 田埂 妇姑 媳妇和婆婆 荷箪食 担着圆形竹器篮盛的食物 荷 扛 担 箪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童稚 小孩子 壶浆 这里指用瓦壶盛的汤水 饷田 给在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丁壮 青壮年男性 炎天光 炎热的太阳光 但 只 11惜 爱惜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12秉 拿着 13遗 遗失14悬 挎着 15敝筐 破篮子 16相顾言 互相看着诉说 顾 视 看 17闻者 白居易自指 为悲伤 为之悲伤 省略 之 18输税 缴纳租税 输 送达 引申为缴纳 献纳 19我 指作者自己 20曾 竟然 21事农桑 从事农业劳动 22禄 俸禄 古代常常折合成粮食计算 23岁晏 年底 晏 晚 迟 24念此 想到这些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25尽日 整天 终日 26折戟 折断的戟 戟 古代一种兵器 27销 销蚀 28将 拿起 29磨洗 磨光洗净 30前朝 这里指赤壁大战时期 31东风 赤壁之战中 周瑜借强劲的东风 火烧赤壁 战胜曹操百万大军 32周郎 即周瑜 33铜雀 即铜雀台 公元210年曹操建于邺城 在今河北临漳西 因楼顶铸有铜孔而得名 34二乔 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 小乔 大乔嫁孙策 小乔嫁周瑜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35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 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 兵败被俘 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36遭逢 遭遇 37起一经 指依靠精通经书 通过考试及第后做官 起 做官 38干戈 古代两种兵器 泛指战争 39寥落 荒凉冷落 40四周星 四周年 文天祥于1275年起兵抗元至1278年被俘 前后共四年 41风飘絮 好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42萍 浮萍 43惶恐滩 赣江十八滩中最险恶的一个 在今江西省万安境内 水流湍急 44惶恐 惊慌不安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45零丁 孤苦的样子 46丹心 赤诚的心 47照汗青 照耀史册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 为了防蛀 先用火烘烤青竹板 使其中的水分 竹汗 蒸发出来 叫 汗青 后来 汗青 借指史册 48己亥 指公元1839年 49浩荡 无边无际 50吟鞭 诗人的马鞭 51东指 东方故里 52天涯 指离京都遥远 53落红 落花 这里作者以 落红 比喻自己 54山坡羊 曲牌名 是这首散曲的格式 潼关怀古 是标题 55聚 聚拢 包围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56怒 指波涛汹涌 57山 指华山 58河 指黄河 59表里 指内外 古时候以潼关以西为关内 以东为关外 60潼关 古关口名 在今陕西省潼关县 关城建在华山山腰 下临黄河 扼秦 晋 豫三省要冲 非常险要 为古代入陕门户 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61西都 指长安 今陕西西安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秦 西汉建都长安 东汉建都洛阳 因此称洛阳为东都 长安为西都 62踌蹰 指感慨万千 非常痛心 63伤心 形容词作动词 令人伤心 64经行处 行程上经过的地方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课文结构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全解 65宫阙 古代帝王所居住的宫殿 阙 宫门 城门两侧的高台 中间有道路 台上起楼观 66兴 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观刈麦 中写到 念此私自愧 你们知道作者因何而愧了吗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官吏不事农桑却过着舒适富裕的生活 农民辛勤劳动却生活贫困 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将农民与自己进行对比 谴责自己 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批判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赤壁 一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以小见大是本诗一大特色 由一个小小的 沉埋于沙中的 折戟 想到了历史往事 想到了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 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想到了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可谓想像丰富 含蓄而别致 而 铜雀春深锁二乔 尤其精妙 诗人没有直言假使 东风不与周郎便 之后吴国的破灭 而是以 二乔 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 这种写法很能发人深省 且既有情味 又有韵味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过零丁洋 一诗结尾起到什么作用 在本诗中 前六句已经把家国之艰危困厄渲染到了极至 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 而尾联却一笔宕开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气势 高亢的精神收束全篇 表现出了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这联壮语感召了后代多少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由于结尾的高妙 致使全篇由悲而壮 由郁而扬 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己亥杂诗 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笔锋一转 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落红 本指脱离花枝的花 但是 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即使化做春泥 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 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不忘报国之志 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成为传世名句 问题探究3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4 问题探究5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为什么说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 必卷土重来 建筑宫殿 劳民伤财的是百姓 苦 一代王朝灭亡 首当其冲 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 苦 一 1 愧 字表明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 感到惭愧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触景生情 以自己切身的感受 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 就是希望 天子 有所感悟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 头三句 写潼关的险要地势 立足潼关 后面几句自然引发出作者的怀古思绪 途经潼关 看到的是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的景象 这层描写潼关壮景 生动形象 第二层 第四至七句 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之感 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四 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 凭吊古迹 思绪万千 激愤难平 第六 七句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 伤心 实乃悲凉 辉煌过去 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 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 第三层 末四句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 它们兴盛也罢 败亡也罢 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思想越来越显豁 感情越来越强烈 浑然形成一体 全曲景中藏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二 1 落红 本指脱离花枝的花 但是 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 即使化做春泥 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 而为护花 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