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doc_第1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doc_第2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doc_第3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doc_第4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外国语学院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 课程名称 翻译简史 院 系 研究生部 年级专业 2011级英语笔译 姓 名 林玲 学 号 0011122021 时 间 2011-12-3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的比较摘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英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崇高的地位。解放后,中国很多翻译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翻译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本文旨在总结解放后出现于市面的翻译版本,并对梁宗岱、屠岸、戴镏龄、辜正坤翻译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从音节,韵脚,标点以及内容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十四行诗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在运用这个诗体时,极为得心应手,主要表现为语汇丰富、用词洗练、比喻新颖、结构巧妙、音调铿锵悦耳。而其最擅长的是最后两行诗,往往构思奇诡,语出惊人,既是全诗点睛之作,又自成一联警语格言。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又被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共有154首,其中前126首是写给一位年轻的美少年的,127到152首是写给黑女郎的。解放后,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整篇翻译的译者大概有二十位。主要情况如下表一所列:译者出版社出版日期曹明伦漓江出版社1996年03月高黎平外文出版社2011年09月1日辜正坤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01月1日华文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09月金发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李鸿明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梁秋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2002年01月梁宗岱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07月1日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03月钱兆明商务印书馆 1990年06月阮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05月施颖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11年05月1日田伟华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03月1日屠岸新文艺出版社1956年6月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年10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5年10月 重庆出版社 2008年3月王勇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韦海英 朝华出版社1994年10月杨熙龄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钟雷哈尔滨出版社 2003年12月庄雅惠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1月戴镏龄不详不详马爱农不详不详虞尔昌不详不详表一在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中,其中以第十八首最为脍炙人口,它的音韵特点为五音步抑扬格(pentameter iambic),韵式也是典型的“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即:ABAB,CDCD,EFEF,GG。诗歌原文如下: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A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B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B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C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C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D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F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F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G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G本文将对梁宗岱、屠岸、戴镏龄、辜正坤翻译的四个版本,从音节,韵脚,标点以及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译文分别如下:51.梁宗岱译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却未免太短。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醒烈,他那炳耀的金颜又长遭掩蔽。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零,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眼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赐给你生命。2.屠岸译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租出的日子未免又太短暂: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躇,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3.戴镏龄译我怎样能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爱也更温和;4.辜正坤译或许我可用夏日将你作比方,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五月的娇蕾有暴风震颠,夏季的寿命很短就度过。有时候当空照耀着烈日,又往往它的光彩转阴淡;凡是美艳终把美艳消失,遭受运数和时序的摧残。你永恒的夏季永不凋零,而且长把你的美艳保存;死神难夸你踏它的幽影,只因永恒的诗和你同春。天地间能有人鉴赏文采,这诗就流传就教你永在。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蕊,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但转瞬又金面如晦常惹云遮雾障。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死神难夸口说你在它罗网中游荡,只因你借我的诗行便可长寿无疆。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我这诗就长存,使你万世流芳。一、音节根据汉语的特点,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而英语却不同,一个单词至少有一个音节,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三个译文音节数对比如下:1234567891011121314原文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梁宗岱1112121212121212121212121211屠 岸1212131313121313131213131312戴镏龄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辜正坤1212131213141215131314141212表二从表2 可以看出,梁的译文,在每行的音节数基本上相同,除了首句和尾句的音节数是11个,其余均为12个。同样,屠的版本,每行诗的音数相差不是太大。戴的译本在音节方面,是严格忠实于原文的,每行诗有10 个音数,句式较为整齐。而辜的版本则是完全未考虑音节数这一因素,可以说他在翻译这首诗时并未考虑到“形”。二、韵脚莎翁Sonne18 的韵式为ABAB CDCD EFEFGG。原诗及四个中译本使用的尾韵如下:ABABCDCDEFEFGG原文/ay/ate/ay/ate/ines/md/ines/md/ade/owst/ade/owst/ee/ee/梁宗岱/ian/an/ian/uan/ie/i/e/ui/uo/ang/o/o/ing/ing/屠 岸/ian/an/an/uan/e/an/uo/an/- u/iang/- u/ang/ian/ian/戴镏龄/ian/e/ian/uo/i/an/i/an/ing/un/ing/un/ai/ai/辜正坤/ang/ang/ui/ang/ang/ang/uo/ang/i/ang/ang/ang/ing/ang/表三表3 显示,莎翁的Sonnet 18 共用了七个韵/ay/, /ate/, /ines/, /md/, /ade/, /owst/, /ee/, 前三个诗行使用交韵(交叉抱韵)。梁译的七个尾韵分别为/ian/, /an/(/uan/), /ie/, /i/(/ui/), /- uo/(/o/), /ang/,/ing/,有三组尾韵使用了宽韵。屠译的七个尾韵为/ian/ (/an/), /an/ (/uan/), /e/(/uo/), /an/, /- u/, /iang/(/ang/), /ian/,有五组尾韵使用了宽韵。相比而言,戴译的尾韵非常严谨,分别为/ian/, /e/, /i/, /an/,/ing/, /un/, /ia/,没有出现宽韵的现象。(何冷静,2010)辜的译文基本上是押韵,除了/ui/,/uo/,/i/,ing/,其余都押/ang/韵。三、标点标点的选择,在诗歌中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同样也能增强诗句形式的的优美。因为英文原版的sonnet 18的标点有众多版本,所以这里仅采用了Alexander W. Allison的版本。1234567891011121314原文?:,:,;,;,;,:,.梁宗岱?。,。,。,。,。,。,。屠 岸?;,:,;,;,;,;,。戴镏龄?;,。,;,。,;,。,。辜正坤,。,。,。,。,。,。表四在四个汉译版本中,标点存在差异之处主要在于偶行,它们分别是第2、4、6、8、10、12行。此外,辜的版本将第一句的问句,翻译成了陈述句,他在第一句句尾选用了逗号。在这四个译本中,屠岸的标点是最接近Alexander W. Allison的版本的。四、内容以上的翻译对比住在集中在对诗歌的外形上,下面来对比分析一下这四人在内容上的翻译。原文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梁宗岱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她可爱也比她温婉。屠 岸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戴镏龄我怎样能把你比作夏天?你比它更可爱也更温和;辜正坤或许我可用夏日将你作比方,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Shall 跟 I连在一起表征询意见。而辜的版本将它翻译成或许,语气有点被削弱。因为在英国夏天的气候是比较怡人的,很美好,所以莎士比亚想把美少年比作夏天,但是诗人又觉得他比夏天更好,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将这种矛盾的心理忽略,也不应多加发挥。屠岸的译文将第二句译成“你可能更加可爱,更加温婉;”,而在原文中并没有可能这一层意思。原文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梁宗岱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却未免太短。屠 岸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租出的日子未免又太短暂:戴镏龄五月的娇蕾有暴风震颠,夏季的寿命很短就度过。辜正坤夏风狂作常会摧落五月的娇蕊,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梁宗岱译的“五月宠爱的”从原文中读不出这一层意思,darling只是“心爱的,可爱的”的意思。戴和辜将 darling buds分别翻译成“娇蕾”和“娇蕊”,既重视与原文,语言也很凝练。如果直接将“lease”翻出来的话,中文读者会觉得很困惑,因为有思维差异,什么叫“夏季的租期”?中国人一般用“流水”,“箭”等意象来形容时间时间过得快,很少用租约来比喻的。且租赁这种事在中国人认为是没有美感的,直接用在译文里会影响了整首诗的美感。原文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梁宗岱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醒烈,他那炳耀的金颜又长遭掩蔽。屠 岸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戴镏龄有时候当空照耀着烈日,又往往它的光彩转阴淡;辜正坤有时候天眼如炬人间酷热难当,但转瞬又金面如晦常惹云遮雾障。 梁的译文中“醒烈”这个词在字典里查不到,会让读者费解。炳耀:亦作“ 炳曜 ”。亦作“ 炳燿 ”。 表示示光芒;照耀。虽说梁的这两句翻译能把原文的意思基本表达出来,但用于太晦涩,不能让读者直接感受到原文的美。 辜正坤的翻译在形、神方面都翻译得比较出彩。原文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梁宗岱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屠 岸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戴镏龄凡是美艳终把美艳消失,遭受运数和时序的摧残。辜正坤每一种美都终究会凋残零落,或见弃于机缘,或受挫于天道无常。 在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这句诗中,fair一词重复使用了两次。虽说是重复,不过所表达的意思却不同。第一个fair 指“美人”,第二个fair 指“美丽”。梁译为“没有芳颜不终于凋残或销毁”,没有将具体的指代译出;屠译为“每一样美呀,总会失去美而凋落”,重复使用“美”一词来达到fair 在原文中的效果,但却没有传达原文两个fair 的引申义;戴译为“每件美艳终把美艳消失”,把两个fair 翻译成两个“美艳”,同样没有将具体的指代译出。可见,在中译本中再现英语诗歌的形式是很难的。罗益民指出“相对来说,作为传统的诗歌,譬如十四行诗,诗歌形式的方面要比内容方面困难更大。因而,对于诗歌翻译者来说,形式的移植比内容方面更具挑战性”。 (何冷静,2010)梁宗岱的下半句翻译不是很顺畅,意思理解的也很牵强,“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梁想表达的意思是“没有芳艳而终于凋残或销毁。”意思是否翻译正确也有待读者仔细琢磨。屠岸的翻译里加了感叹的意味,很有诗意。而正坤的这篇翻译中的很多词汇也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如:“机缘”、“天道无常”。原文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梁宗岱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零,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屠 岸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戴镏龄你永恒的夏季永不凋零,而且长把你的美艳保存;辜正坤然而你永恒的夏季却不会终止,你优美的形象也永远不会消亡, 这两句话的翻译,四位译者都采用了直译的方式,这样使得译文的表现力比较苍白,没有原文那样精彩。梁译的“也不会损失你这姣皓的红芳。”中的损失似乎有失准确性。表达得比较生硬。原文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梁宗岱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赐给你生命。屠 岸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戴镏龄天地间能有人鉴赏文采,这诗就流传就教你永在。辜正坤只要人口能呼吸,人眼看得清,我这诗就长存,使你万世流芳。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梁的翻译很直白,但是却会让读者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人不来就是有眼睛的,为什么在这里还要一这来轻点一遍?而屠和辜的版本翻译得也很苍白,原诗的美感已经完全失去。相比之下戴的版本却很出彩,他采用了意译的方法,翻译水平也着实令人惊叹。结语: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美文不可译”;郭沫若、王佐良以及许渊冲他们都崇尚以诗译诗,然而诗歌是否真的可译,翻译界也众说纷纭,并不能形成定论。诗歌翻译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这不仅要求他们追求原文的“形”,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做到了,还要求他们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将它的“神”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们在翻译时或多或少的放弃了“神”或者“形。所以现代的译者们在翻译时要本着对原作者负责,对译文读者负责的态度,将原文的形神最大化地再创造出来。参考文献:1 /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