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十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十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十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九年级政治上册第十六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1 -1、预习内容:第十一六课 第2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支持国家的各项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3、教学重点、难点:4、预习方法及学法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成的材料.(2)动员学生查找更多的资料来丰富课堂教学.(3)具体方法有:a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b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知识点、语句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c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5、预习原则、作用与目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掌握方法,培养能力.6、预习流程:(1)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9-124页.(2)收集有关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关各地区环境报告,以及我国的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检查时间:新授课前 检查方法:检查学生的笔记第二部分:讲案课题:第十六课 第2框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课型:新授课一课前准备(检查预习)(1)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现状 ?(2)面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二、解惑释疑(新授)板书课题:第十六课 第三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导入:人们常说,森林是地球的肺,损伤了肺,地球就会窒息.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的中国是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大国,每年因此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19.6万美元.它的功能包括: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等.如果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被砍伐,可以制成60008000双筷子,价值不到40美元.探究一:问题:1你认为是否应砍这样的大树?理由是什么?2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探究二:你如何看待以下观点?观点一:地球,与其说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如说是子孙借给我们的.观点二: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欲.观点三:天堂和地狱大门的钥匙就握在人类自己的手中.保护好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天堂;破坏了环境,地球就是人类的地狱.分组讨论,师生共同分析小结.观点一表明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也要让后代过上他们希望的幸福生活.观点二认识到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们绝不能纵容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类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观点三认识到了人类的命运与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所以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关键要靠人类自身.阅读教材P125-126: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有何要求?板书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板书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呈现案例,分析案例. 张村是个美丽的小村庄,有山有水,但由于交通不发达,外人不了解张村,村里人也不富裕.恰在这时,一个商人看中了张村,想在这里投资建造一个造纸厂.由于张村地处河的上游,因而建厂后势必会污染河流.为此,村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村民,你反对还是赞成建厂?请你为张村的发展献计献策教师总结:建厂必然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走先破坏再建设的道路.张村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致富,如开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板书3我国乃至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资料:我国在“九五”期间实施了跨世纪的绿色工程计划.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计划不可能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只能解决重点地区、流域和重点城市、重点海域的问题,解决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截止到19_年11月底,这一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工或者治理的环境污染项目1053个,完成投资900多亿,主要解决了一些重点的环境问题,其中中央直接抓的就是“三河”“三湖”“二区”“一市”“一海”. “三河”指淮河、海河、辽河,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三条河;“三湖”是太湖、滇池、巢湖;“二区”指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目前我国酸雨影响地区已经占有国家面积的30%,在西南一些地区酸雨的频率是90%,酸雨问题已相当严重,对农业、工业造成的损失非常大;“一市”即_市,在城市的问题中确定了47个城市作为全国城市保护当中的重点城市,主要省会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其中首要解决_市的污染问题;“一海”即渤海以及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上游、松花江等区域的水污染治理. 问题:以上材料说明什么?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治理,始终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小结: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第三部分:练案三、基础演练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经济发展不像运动员比赛,谁跑得快谁就是冠军,而是必须跑得好并且能够持续跑.我们不能要冒着浓烟、流着黑水的GDP,而是应该以亩产(占用每亩土地的工业产出效益)论英雄,以节能减排排座位.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这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这有利于节能减排,但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BCD2、下列措施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行为;只林不耕;植树造林A、 B、 C、 D、3、面对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是 ( )计划生育 保护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国两制A、 B、 C、 D、四、拓展提高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2.9533亿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长1279万人,我国人口密度比世界人口密度高出2倍.材料二: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但同时,我国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为1/6.材料三:20_年3月20日,北京遭受了十年来最强烈的沙尘天气.上午10时至12时,北京城“昏天黑地”,完全笼罩在浮尘中,天空呈土黄色,能见度仅有200米,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土气息.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数字,当天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是11000微克立方米,比正常天气高出100倍.据说,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和地表水骤减是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上述材料后,请根据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着哪些方面的问题?(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什么是可持续发展?(3)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具体到保护生态环境上,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从我做起?五、课堂小结:可持续发展是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一种战略思想,它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即全面考虑的战略思想.要求人们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同时还不可忽视控制人口数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不仅仅是从我国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的,也是全世界各国发展的共识.当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体现在思想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本课学习,在实际生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