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明节传统体育项目放风筝风筝,亦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例: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哨子,其鸣如筝如琴,故称“风筝”或“风琴”。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起源说起风筝的起源,那是古远的年代以前的事情。由于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能流传到现在的历史痕迹并不多见。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风筝起源于先秦时代。此据有韩非子 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另据为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因墨子与鲁班同是鲁国人,据此说推断风筝鼻祖“木鸢”发源于齐鲁一带。近代持此说的还有曹雪琴,在他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这样写道:观夫史籍所载,风鸢之由来久矣,可征者实寡,非所详也;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或无疑焉。盖将用之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所以辅舆马之不能,补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无所传。 第二种说法是,韩信是风筝的发明者。依据是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 卷八纸鸢中说: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郗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 第三种说法认为风筝的发明年代在南北朝时期,即羊车儿之说。支持此说的文章引用的不少,在资治通鉴是这样描述的:高州剌史李迁仁、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一。台城与援军信命已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厌胜,射而下之。 第四种说法是:风筝由五代时期的李邺发明的。所见文著有明代陈沂在询刍录 风筝中这样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 第五种说法是由柴茂智先生和刘忠先生在其合著的风筝的制作与和放飞一书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见解。他们认为,风筝的直系祖先不是木鸢,而是测风的鸢旗。鸢旗缘于以鸟羽测风。 发展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宋代(公元9601279年),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近年来,中国的风筝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风筝开始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普及起来。在风筝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与风筝工艺相融合,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建国后,随着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召开,连续三届的全国风筝邀请赛的举办以及各省市风筝协会的建立,国家体委又把放风筝活动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使民间风筝进一步得到普及发展,放风筝成为全国人民文化体育的重大活动。风筝向多功能、高层次发展,形成了我国历史上鼎盛时期风筝大约于七八世纪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然后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等地。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对风筝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国家掀起“风筝热”,中国风筝艺术代表团曾多次出国放飞表演,举办凤筝展览和进行技艺交流,国风筝成了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同各国人民友谊的友好使者柏林:第10届奥运会,曾把风筝列为表演项目日本:放风筝已成为人民的传统习俗。美国:每年5月在波士顿举行风筝表演赛英国:伦敦设有“英国风筝玩赏者协会”,会员达3000多人泰国:设立了“泰王杯”和“泰后杯”风筝比赛风筝的传承与保护 风筝,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飞行器出现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从其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技艺精湛,造型完美,绘制精良,飞行平稳的独特民问艺术形式,得到世界的公认。对于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应倍加珍惜,好好地继承并大力弘扬。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风筝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地区不同特色的风筝代表作品,这些风筝艺术的精典作品的形成都是在前人认真研究和实践中,通过从民间艺术的宝库中不断地吸收营养和大胆的想像而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它体现了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敢于征服自然的气慨。风筝为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飞行器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看似小巧而又色彩斑斓的风筝之所以能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正说明了它独特的作用和艺术魅力之所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世界科技、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努力保护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显可贵,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同。继承好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遗产的传承,更主要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艺术杰作和精神遗产。构成了一笔巨大的艺术宝藏。风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样也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精心呵护和继续发扬。从我们现在所保留的风筝代表作品中有许多可堪称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精品之作。这些优秀的传统风筝在制作工艺、造型特点、绘画方法以及不同的放飞技巧上各尽千秋,各具特色。她们可以飞翔于蓝天。又可以悬挂于室内供人观赏。她们代表了传统风筝的独特风格和明显的民间艺术特色。许多作品寄予了人民对吉祥、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传达了人民最朴实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对于这些风筝前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传统,我们怎能不好好地学习和继承呢?继承好传统是风筝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毛主席曾经说过“古为今用”,也就是说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就无从谈到发扬和光大,更谈不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创造新的作品,我们现在所制作和看到的哪一件风筝作品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痕迹和影响。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学院《物联网安全技术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礼品杯套装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甘肃省庆阳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医疗互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 25年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下载答案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高清
- 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研优卷】
- 2024-2025新员工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 2025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有解析答案
- 2025公司、项目部、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某大型商场机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广东省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深圳二模)
-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4.1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以川藏线为例)(教学设计)
- 2025届湖北省高考冲刺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础摄影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牡丹江市“市委书记进校园”活动暨“雪城优才”企事业单位人才招聘1324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 二零二五版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
- “重庆环保”标志说明
- 钢结构钢梁连接节点计算
- 液压缸有限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