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一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a. 夏朝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汉朝时期 d. 唐朝时期 3.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 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 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 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 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4. 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a. 官营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小企业 5.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丝织品 景德年间瓷罐 唐三彩 哥窑瓷瓶 珐琅彩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清朝 6. 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 a. 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b. 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 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 民营冶金业的兴盛 7. 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 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a. b. c. d. 8. 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 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d. 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 9.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农抑商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10.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汉代长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11.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a. 休养生息 b. 限制商人 c. 禁止经商 d. 反腐倡廉 12. 明清两代曾实行闭关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 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13.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 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 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 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 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14.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 东方的借鉴学习 b. 西方的殖民掠夺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封建主阶级衰落 15.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找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 16.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145,地租涨幅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工业革命 殖民掠夺 奴隶贸易 a. b. c. d. 17.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8.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 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 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 生产集中有利于生产能源的相对集中 d. 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19. 在工业革命中,最先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是 a. 毛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能源工业 d. 机器制造业 20.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说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c. 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 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21.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晚清政府的自救 b.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c. 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22.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 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 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 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23.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24.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实质是指 a. 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 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c. 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5. 1947年,上海五家专门印制钞票的印刷厂一分钟能印制1600万元的纸币,日夜赶制仍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国民政府只好发10万元的大钞。这给民族工业带来的影响是 a. 提供了更多的民族资本 b. 使民族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c. 减轻了官僚资本的压迫 d. 使民族工业遭到了致命打击 2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 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d. 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27.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民族工业兴起。这种促进作用不包括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销售市场 b.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c.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原始积累 d. 刺激一些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28.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下列示意图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f2可能是 历届政府的大力扶持 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人民群众反帝斗争 a. b. c. d. 29.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30.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路线方针通俗易懂的注解 a. “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计40分) 31、材料问答题:(本题共计20分)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完成下列问题:(1)两次工业革命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发明分别是什么?(4分)(2)两次工业革命都形成了一些新的规模较大的工业部门,分别列举两例。(4分)(3)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8分)(4)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 (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共计20分) 材料一 近代早期中国民族企业表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 材料二 据统计,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5。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得到了一次发展的机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请回答: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什么时候?近代早期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6分) (2)材料二表明,在18951913年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请举两例加以说明(创办人、企业)。(4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试题答案】1. b 2. b 3. d 4. a 5. d 6. a 7. c 8. b 9. d 10. c 11. b 12. a 13. d14. b 15. c 16. d 17. d 18. c 19. b 20. a 21. d 22. d 23. c 24. c 25. d 26. a 27. c 28. c 29. a 80. d31题:(20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是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4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电离工业、电器制造业。(4分)(3)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8分)(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