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可以是不同种类的生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2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生物消费者,自养生物草食动物,异养生物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b c d3如图所示曲线,表示在南海某岛上迁入一些农户,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若干年后,岛上人口增长的情况。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岛在m年内,人口增长呈“j”型曲线b由o点降至p点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淡水资源c当人口数量接近n线时,环境阻力越来越大,n线是该环境允许的最大值d由p点升到q点并稳定在n线上,说明该岛上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4下列不属于描述种群特征的是()a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d深圳市近3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5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对大型动物易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斗争最剧烈6近些年来,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煤矿建设。这虽然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严重地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一是造成了许多塌陷区,二是堆积了很多很大的矸石山。试想,几十年过后这些塌陷区内和矸石山上将会分别出现()a绿油油的庄稼和不毛之地b水草丛丛和片片地衣c池塘群落和森林群落d鱼鸭满塘和果树满山7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问题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用于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d被动物摄取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泄物中的能量8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最大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量最少9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1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a)。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gpnpr15.912.8113.10871.27369.69501.580.880.340.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13据下图回答问题: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毒爆发,哪种植物的生存几率最大()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14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垂直带海拔(m)1 0001 0002 0002 0002 5002 5003 0003 0003 500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5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16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互相不影响,种群变化有规则性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呈现波动现象c捕食者种群数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d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也受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影响17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初生演替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c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18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9下图为北太平洋海水中无机盐含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3代表生产者,2为初级消费者b经2、3的作用,完成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9月份无机盐的增多是由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一年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的月份是6月份20.下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21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褐家鼠第二次更难捕捉c抽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22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2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24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2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将军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生 物 答 题 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8分)下列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代表的是_,b代表的是_,图中c代表的是_,写出连线上的联系词_。(2)若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_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箭头联系是_。(3)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_,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27(7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原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2)图中a代表_,为保护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3)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j/(cm2a),其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4)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其基础为_。28(10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29(8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30(17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