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行为.doc_第1页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行为.doc_第2页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行为.doc_第3页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行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行为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建筑的出发点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上,大部分设计主要是从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即空间体验对人的反作用力,分析了空间环境对人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强调了人自身的环保意识形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关键词: 绿色建筑 绿色行为 空间 低碳引言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的环境问题,能源短缺、资源浪费、全球变暖以及人口膨胀等问题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环境。由此背景下出现的绿色建筑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危机的思考。但是,由于我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够,只考虑到了其节能性以及环保性,使得节能环保的数据和指标成为评判绿色建筑到底有多绿的指标,而忽视了人的居住感受以及造成环境危机之根本人的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因此,关注人们的心理感受,探求人们的心理需求,并建立人与空间之间的联系,使人的行为事件成为空间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理性和感性完美结合的绿色建筑。空间意义与体验艺术1.1空间意义格罗皮乌斯曾经说过:“建筑是可以协助形成生活方式的。” 空间的视觉形体、界面、材料色彩、构件、功能、场景事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空间环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善并引导着人们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进行空间体验时,人与空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共生、彼此交感的结构秩序。绿色建筑要实现真正的绿色,被动的保护行为已远远不够,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创造行为。关注的焦点应由“节能”、“低耗能”等技术方面转移到人自身,通过空间的特殊设计,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引导人们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唤醒人们自觉的环保意识,只有人自身的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1.2体验艺术体验艺术是1934年由约翰杜威提出来的。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体验是体验主体“人”与体验客体“空间”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既是体验主体内部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的反应。体验期间,每一个人能更好的认识现实生活本身,认识自己聚居的空间。从体验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作为活动,即由外部行为,也由内部行为来实现”。约翰O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在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写道:“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形体;人们规划的是一种体验首先是确定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对形式的有意识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建筑时应在空间创作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暗示、感化体验者环境保护需从点滴做起,鼓励使用者在体验过程中的参与性,建立一种人与场所的关联,在体验中获得灵感,以此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言外之意”。这种体验式的教育与感化作用,可以激发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形成环保的生活方式。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启示2.1循环利用旧建筑拆除后,废旧材料数量之大,通过回收利用等降低对新材料的需求,也可循环使用,开发材料的其它特性。例如:德国馆的外墙材料在展会结束后,这种材料被再次利用,改制成箱包、遮阳伞、服装等。2.2水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充分利用经过处理的废水和雨水,中水可用于绿化灌溉或车辆冲洗等,以达到节水的目的;雨水可回归土壤,预防和缓解干旱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科学使用,以提供建筑照明及供暖。2.3天然环保材料的利用大量使用天然的或是仿天然的材料及低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材料,天然材料不仅拥有健康的物理特性,而且其天然的质感,给人以亲切感,让使用者更加舒适。2.4简化设计摒弃富丽堂皇的装饰观念,采用简洁、大方的空间造型,在简约中寻求材质、肌理、色彩的细腻变化。3.绿色建筑影响下的绿色行为3.1.低碳大学造就“低碳”学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被称为是“低碳大学”,校园内无处不在的绿色设计,对这里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每日清晨,在图书馆开放之前,埋藏于地表之下的地下水就开始运作了,地下水与地表温度产生的差值,为这座建筑常年提供18摄氏度的恒温。下雨时,学校通过蓄水池将雨水收集,集中过滤、沉淀,之后用于冲厕,浇花。夜晚,安放于楼顶和路灯上的太阳板,在吸收了充足的阳光后,开始供应路灯发光、澡堂热水以及开水房的开水。这些“低碳”事件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着这里学生。如今,校园里已形成了一个“潜规则”,每到学期末同学们便将不用的课本收集起来,开学再发给新的同学。同学们还习惯把平时看过的报刊和废纸积攒起来,换取再生纸的便签;吃饭时,同学们大都自带可重复使用的筷子,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购物时,他们也会主动说服身边的朋友不用塑料袋。如今,经过粗略的计算,学校的节能环保系统,一年可为学校省出约2100万元,更重要的是,绿色建筑影响着生活在这所大学的学生们,而这些学生走出社会,又会身体力行地感染着周边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循序渐进且深远的。3.2.衣食住行中的低碳数据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用都关系着我们的环境。衣:一件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据调查,少买一件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的二氧化碳。食:生产一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的二氧化碳,而水果和蔬菜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为该数值的九分之一,另外,如果每人每年少饮0.5千克的酒,每年将减少5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住:每减少1千克的装修钢材,就可以减少1.9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用0.1立方米的装修木材,就可以减少64.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行:每月如果少开一天车,每车一年可以减少98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出行选择步行或自行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离我们远去。用:据社会调查,社会的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只占污染源的百分之四十一,现代家庭造成的污染却占百分之五十九。检查我们的行为,司空见惯的“无意识浪费”行为随处可见,在生活中浪费掉的能源实在太多,但是,如果我们随手关灯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7千克;如果每台空调将温度调至26摄氏度以上,则每年可减少21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少10.3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全球每人每天少用一个塑料袋,那么一年就能减少约24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少用电梯,及时切断电源,纸张的充分使用等等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然而绿色建筑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列之中,一项涉及1.5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已经习惯双面使用纸张;大部分居民自备购物袋;人们还纷纷想出了旧物交换、绿色出行、旧物改造等减碳小妙招,努力实现个人生活的低排放、零排放。5.结语虽然节能和再生能源利用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但是绿色建筑已不是单纯的解决环境问题那么简单,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人们在享受绿色设计带来的益处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自觉维护我们的绿色环境真正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建筑并不等同于“绿色+技术”,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如何让人们在感受绿色空间,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升华,如何让设计提醒、感染人们的生态意识,让绿色思想贯穿每个阶段,从概念,到设计,到施工,到使用,将绿色思想进行到底。转自:/ 参考文献:何建清等译,荷兰可持续建筑实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