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水脱硫液质量对硫化氢吸收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国内焦化企业的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工艺种类也得到丰富。氨水脱硫工艺已在国内多家焦化厂得到应用。然而,大多数装置未能达到原设计的脱硫效率,有的在开工初期尚好,以后却逐渐降低。为此,我们从1995年至1998年对煤气处理量12.9万m3/h的氨水脱硫装置进行了连续测试,以后又进行了跟踪检测,并对硫化氢在不同液相组成体系中进行了相平衡试验。研究了在平衡状态下吸收液组成和杂质对硫化氢在液相和气相中的分配关系。1 试验方法 (1) 试液的配制。分别配制了NH3-H2S-H2O三元体系、NH3-H2S-CO2-H2O四元体系和NH3-H2S-SCN-H2O四元体系。并调整了各体系中的组成比例,作为试验溶液。采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脱硫氨水作为试验的多元体系。 (2) 试验方法。采用气提法,在25下恒温,测定体系的硫化氢相平衡浓度。气提载气采用氮气。平衡体系的气液浓度用化学分析方法分析。2 理论依据 硫化氢的吸收经历两个过程,即硫化氢从气相向液相移动的溶解过程和硫化氢分子在溶液中的离解过程。随着硫化氢的离解,溶液中的硫化氢随之减少,并降低界面上硫化氢的分压,从而使气相中的硫化氢继续向液相移动。过程的终点是离解达到平衡,即液相中的硫化氢在界面上的分压与气相中硫化氢的分压达到平衡。 当溶液中存在游离态氨时,将加速硫化氢的离解,使界面处液面上的硫化氢分压降低,促进了硫化氢从气相向液相的溶解。直到液相中的NH3全部转化成铵离子NH4+。 当溶液中有酸性比HS强的HCO3、SCN 、HSO3等离子存在时。它们与铵离子的结合能力要强于HS与NH4+的结合,从而使硫化氢的离解反应向逆向移动。使溶液中分子态硫化氢浓度增加,提高了液相界面上的分压,增加了硫化氢的吸收阻力。现以Xi表示HCO3、SCN、HSO3等酸性离子,氨水中硫化氢的离解平衡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KNH4+HSNH3H2S式中:K 离解系数 NH4+ 铵离子浓度,其值为等酸根浓度摩尔分率 HS HS浓度摩尔分率 NH3 游离氨浓度摩尔分率 H2S H2S浓度摩尔分率 根据亨利定律, H2S P硫化氢*/ H硫化氢。当系统压力P和温度t皆为定值时,气相中硫化氢的平衡浓度可由式(1)求得:G*硫化氢(P硫化氢*/P)(1000/22.4) (mol/m3) (1)则达到相平衡时气相中的硫化氢浓度为:G*硫化氢(NH4+)( HS)(NH3) (H硫化氢/K) (1000/22.4) (2)令(H硫化氢/K) (1000/22.4)KG*硫化氢(NH4+)( HS)(NH3) K (3)以S表示硫化氢总浓度(mol/L), 即(H2S) +(HS) =S,由于溶液中的HS离子要比硫化氢多得多,所以S(HS)。 (NH4+)(HS)(HCO3)(SCN)XiXi溶液中总氨浓度为A,游离氨浓度为: (NH3)A(NH4+)AXi 则式(3)可表示为:G*硫化氢(Xi )S(AXi) K (4)式(4)表示出吸收平衡时,气相中的硫化氢平衡含量G与溶液组成的关系。将式(4)变换为式(5),即为吸收平衡时,硫化氢在液相和气相中的分配比: S/G*硫化氢(1/K) (A/Xi 1) (5)式中的(1 /K)为分配系数,(A/Xi1)为溶液中活性氨与总酸性介质的摩尔比。对于NH3-H2S-H2O三元体系: S/G*硫化氢(1/K1) (A/S1) 对于NH3-H2S-CO2-H2O四元体系: S/G*硫化氢(1/K2)A/(S+C)1对于NH3-H2S-SCN-H2O四元体系: S/G*硫化氢(1/K3)A/(S+SCN)1对于工业生产的实际脱硫溶液体系: S/G*硫化氢(1/Ki)A/(S+C+SCN+Xi)1硫化氢的相平衡分配关系随活性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溶液中的酸性杂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硫化氢的离解系数是定值,但是当溶液中活性氨浓度和杂质含量变化时,会影响硫化氢的溶解度。因此分配系数(1/K)随之而变。对不同溶液体系的研究表明,在平衡状态下,S/G*硫化氢与A/Xi 之间的关系以及酸性杂质种类和浓度对平衡分配均有影响。3 试验结果 (1) NH3-H2S-H2O三元体系。溶液中只有NH3、H2S及生成的盐。调整溶液中A/S摩尔比,测定平衡条件下气液相的硫化氢浓度。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后得三元体系中S/G*硫化氢与液相中A/S关系图(图1)和关系式,从图1 可看出,S/G*硫化氢与A/S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S/G*硫化氢1. 322A/S1.098 (2) NH3-H2S-CO2-H2O四元体系。溶液中的CO2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以e表示CO2浓度,在平衡时,测定不同A/(S+C)溶液与S/G*硫化氢的关系,得图2和下列关系式: S/G*硫化氢 1.342A/ (SC)2.374 (3) NH3-H2S-SCN-H2O四元体系。进行同样试验,研究了SCN对硫化氢吸收平衡的影响。溶液中总酸性物质的摩尔数为Xi =(S+SCN),总氨摩尔数为A。试验结果见图3。其相关式为:S/G*硫化氢1. 375A/ (SSCN)1.493 (4) 工业生产的实际溶液体系。在氨水脱硫溶液中,除CO2和CNS等杂质外,还含有酸性较强的其他杂质,以Xi表示,即Xi=S+C+CNS+ . +Xi,按同样方法试验得S/G*硫化氢与A/Xi的关系曲线(图4)和相关式为:S/G*硫化氢0. 9372A/(Xi)1.331 图1 NH3-H2S-H2O三元体系中图3 NH3-H2S-SCN-H2O四元 S/G*硫化氢与A/S的关系体系中S/G*硫化氢与A(S+SCN) (常压25)的关系(常压25) 图2 NH3-H2S-CO2-H2O四元 图4 实际生产溶液体系中 体系中S/G*硫化氢与A/(S+C) S/G*硫化氢与A/(S+C+Z) 的关系(常压25) 的关系(常压25)4 分析讨论 (1) 酸性杂质的影响。不同杂质的氨水溶液对硫化氢吸收平衡的影响是不同的。比较上述四种溶液体系。当溶液的总氨量与总酸量为定值时,则影响硫化氢平衡分配比的主要杂质是CO2。其次是工业生产实际溶液。三元体系具有最高的分配比。若以三元体系中硫化氢的分配比为基准,CO2四元体系和工业溶液的平衡分配比仅为三元体系的20和35%,CNS的四元体系为80%。在工业溶液中,酸性较CO2强的酸性杂质影响CO2的离解。同时也影响硫化氢的离解。当酸性杂质总量一定时,硫化氢的溶解量随着杂质的增加而减少。当溶液中游离氨量不足和总酸量离解浓度过大时,会使硫化氢的吸收过程停止。我们对脱硫塔段不同工况下的吸收液进行了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工况1的活性氨含量0.287mol/L,总酸离子浓度为0.193mol/L; 工况2分别为1.655mol/L和0.347mol/L。虽然工况1的煤气处理量比工况2少一半,吸收液的喷淋量相同,工况1的脱硫效率只有工况2的79左右。从而可看出脱硫氨水中强酸性物质对氨水脱硫效率的影响程度。 (2) 溶液中氨的活性和游离氨量。氨水溶液中的氨由挥发氨和固定铵组成。挥发氨包括游离氨和NH4HS, NH4HCO3, NH4CN等弱酸生成的盐。固定铵有NH4CNS、NH4HSO3、NH4HSO 4、 (NH4)2SO4和(NH4)2SO3等。由于只有游离氨才具有吸收硫化氢的活性。因此,即使氨水溶液中总氨或挥发性氨含量很高,也难以确定氨水的吸收能力。氨水溶液的酸性杂质含量越高,酸性越强。对氨的活性影响就越大。对不同的氨水,欲使吸收平衡时能达到相同的硫化氢气液分配比,就必须使杂质多的氨水所含的游离氨量要大于酸性杂质较少的氨水。表1列出了气相中硫化氢含量0.0294mol / m3、溶液中硫化氢含量0. 14mol/L,即分配比S/G = 4. 762时计算出的总氨量、挥发氨和游离氨的最小值。 氨水中的酸性物越高,固定铵含量越多。则要求氨水溶液中的游离氨含量就越高。每吸收1摩尔硫化氢需要游离氨3.44摩尔。溶液中每增加1摩尔HCO3,需增加游离氨5.35摩尔。每增加1摩尔SCN,需增加游离氨0.04摩尔。溶液中固定铵增加1摩尔,需增加游离氨9.03摩尔。对于不同的氨水溶液,氨量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并非游离氨量相同的氨水即可达到相同的吸收能力。假定脱硫塔前煤气含硫化氢为0. 206mol/m3,脱硫后氨水溶液的总氨量均为1.005mol/L。对于表1列出的4种氨水体系,其气液分配比却有很大差异,分别为:NH3-H2S-H2O三元体系的S/G = 8. 392; NH3-H2S-CO2-H2O四元体系的S/G = 2. 813; NH3-H2S-SCN-H2O四元体系的S/G=5.43;实际生产溶液的S/G =1. 383。对硫化氢的最大吸收能力分别为91.7%、75.7% , 86.4和51.0%。由此说明,氨水溶液中的游离氨不仅具有吸收硫化氢的作用,而且在溶液中起到抵抗酸性较强的酸根对HS的排代作用。 表1 不同体系对氨量的要求体 系酸性杂质设定值计算值硫化氢HCO3强酸离子总酸量Xi总氨量A游离氨挥发氨FAA/(Xi)NH3-H2S-H2O0.14000.1404.7620.6210.4810.6214.44NH3-H2S-CO2-H2O0.140.1200.2604.7621.3831.1231.3835.32NH3-H2S-SCN-H2O0.1400.0560.1974.7620.9030.7070.8474.58实际生产溶液0.140.120.0870.3474.7622.2561.9092.1696.50氨水中的总氨量和游离氨量的确定与溶液中的酸性杂质有密切关系,在实际生产溶液中不能无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交易股权分红结算与保护协议
- 工业视觉检测系统项目实施与维护服务合同
- 基因治疗药物生产及国内外市场拓展合作协议
- 上市公司高管岗位分红权激励合作协议
- 汽车物流公司兼职货车驾驶员聘用协议
- 房改房土地性质变更房屋买卖税费减免合同
- 西班牙留学生公寓冰箱租赁服务协议
- 高效工业视觉检测算法研发与应用服务协议
- DB42-T 1998.2-2023 蛋禽笼养技术规程 第2部分:蛋鸭规模化笼养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课件 任务22 排放调节装置的认识与拆装
- 2023山东能源集团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机关部分岗位公开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汉中市中医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超低排放改造管理制度
- 近视的防控课件
- 智能调度算法设计-全面剖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科中的设计思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储能电站安全教育培训
- 景区游客中心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 医政管理知识培训
- 2025年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