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6 卷第 1 期 Vol 26 No 1 工 程 力 学 2009 年 1 月 Jan 2009 ENGINEERING MECHANICS 17 文章编号 1000 4750 2009 01 0017 14 工程力学 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 黄丽艳 工程力学 杂志社 北京 100084 编者按 多年来 工程力学 逐渐摸索探讨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的编辑工作要求 值此创刊 25 周年之际 我们把 它汇编整理出来 许多规则要求是国际和国家规定 既是一份我们自己编辑工作的规范性文字 也期望作者在向 工程力学 投稿时能按此要求撰写论文 有利于实现作者 编辑人员共同把好 工程力学 的质量关 摘 要 归纳了一些工程力学与科技界常用的量 单位和符号 汇编在此 并选编了一些最容易使人混淆的用语 进行了对比 进而对参考文献的书写和著录要求做了例举 最后 作为附录附上了 工程力学 编辑部制定的 4 个文件 供投稿人参考 关键词 SI 国际单位制 法定非 SI 单位选编 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格式要求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DITORIAL WORK O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HUANG Li yan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summary of frequently used quantities units and unit symbols in scientific periodicals especially i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Some easily confused terms are listed selectively and compared Moreover some reference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format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guidelines for submissions are affixed for authors to prepare their manuscrip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legal non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reference format manuscript format 工程力学 是专业覆盖面比较宽的一份科技期刊 涉及的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的名称和符号很多 而不同年代成长的学者大都习惯于他受教育时所使用的表述 我国建国后对物理量和单位的名称及符号又 多次进行过规范性的变更和统一 这个矛盾无形中不仅增加编辑的工作量 同时 由于它的学术性很强 编辑校正起来又有一定难度 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参考我国现行的标准规范 汇编成文 并选编了一些最 容易使人混淆的用语进行了对比 进而对参考文献的书写和著录做了例举 最后附上了 工程力学 自行 编制的 4 个文件 1 期望广大作者与我们共同提高 工程力学 的办刊质量 1 SI 国际单位制 2 技术文献 包括论文 书籍 技术论证报告等物理量和单位的名称和书写 我国基本上规定采用国际 单位制 SI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Let Syst me Internatinal d Unit s 国际单位制 它最重要 的三个内涵是 1 SI 基本单位 2 具有专门名称的 21 个 SI 导出单位 3 用于放大或缩小基本单位的 SI 用语 泛指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和符号等概念 下同 黄丽艳 女 工程力学 杂志社编辑 办公室主任 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责任编辑 长期从事科技论文的编辑排版工作 18 工 程 力 学 词头 1 1 SI 基本单位 物理学涉及量的名称及单位的名称和符号浩如烟 海 但其中最基本的只有 7 个 其余均可从这 7 个中导 出 列于表 1 1 2 具有专门名称的 SI 导出单位 在物理学上单单 7 个 SI 基本单位是远远不够的 在 描述不同的物理领域时有各自不同的单位 这些单位虽 然是相对独立的 但均可从 7 个基本单位中导出 称之 为具有专门名称的 SI 导出单位 详见表 2 表 2 具有专门名称的 SI 导出单位 Table 2 Specially named derived quantities units and unit symbols of SI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其他表示式例 平面 角 立体角 频率 力 压力 压强 应力 能 量 功 热量 功率 辐 射能 通量 电荷 量 电压 电动势 电位 电容 电阻 电导 磁通 量 磁通 量 密度 磁感应强度 电感 摄氏温度 光通量 光 照度 放射性 活度 吸收剂量 剂量当量 弧度 球面度 赫 兹 牛 顿 帕 斯卡 焦 耳 瓦 特 库 仑 伏 特 法 拉 欧 姆 西 门子 韦 伯 特 斯拉 亨 利 摄氏度 流 明 勒 克斯 贝可 勒尔 戈 瑞 希 沃特 rad sr Hz N Pa J W C V F S Wb T H lm lx Bq Gy Sv s 1 kg m s2 N m2 N m J s A s W A C A V A A V V s Wb m2 Wb A K cd sr lm m2 s 1 J kg J kg 1 3 SI 词头 所谓 SI 词头 是指 SI 基本单位放大或缩小时应遵循的因数规则 它们均有各自的名称 符号和代表 的因数 把 SI 词头加在法定单位前面即可构成该单位的十进倍数或分数单位 这些词头也是我国的法定单 位 有一个词 万 104 是国际上不用的 我国仍然允许采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在科技文献中日 益被淡出 详见表 3 表 3 SI 词头 3 Table 3 Prefix of SI 名称 符号 代表的因数 名称 符号 代表的因数 尧 它 yotta 泽 它 zetta 艾 可萨 exa 拍 它 peta 太 拉 tera 吉 咖 giga 兆 mega 千 kilo 百 hecto 十 deca Y Z E P T G M k h da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9 106 103 102 101 分 deci 厘 centi 毫 milli 微 micro 纳 诺 nano 皮 可 pico 飞 母托 femto 阿 托 atto 仄 普托 zepto 幺 科托 yocto d c m n p f a z y 10 1 10 2 10 3 10 6 10 9 10 12 10 15 10 18 10 21 10 24 表 1 SI 基本单位 Table 1 Fundamental quantities units and unit symbols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米 千克 公斤 秒 安 培 开 尔文 摩 尔 坎 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工 程 力 学 19 2 我国选定的非 SI 的基本单位及常用的时空量和单位 2 考虑到我国使用习惯和特殊情况 我国选定了一些非 SI 的单位作为法定单位 我们将常用的选编于 表 4 考虑到 工程力学 的特殊性 我们把一些力学量及工程技术界常用的时间与空间的量和单位汇集 于表 5 由于它们属于 非 SI 基本单位 为了方便查阅和核对 在右侧特地附上了它们与基本单位的换 算关系 表 4 我国选定的作为法定单位的非 SI 的单位 Table 4 Legal Non SI units in China 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 分 小 时 日 天 min h d 1 min 60 s 1 h 60 min 3 600 s 1 d 24 h 86 400 s 平面 角 角 秒 角 分 度 1 648000 rad 1 60 10800 rad 1 60 180 rad 旋转速度 转每分 r min 1 r min 1 60 s 1 长度 海里 n mile 1 n mile 1852 m 只用于航程 质量 吨 原子质量单位 t u 1 t 103kg 1 u 1 660540 10 27kg 体积 升 L l 1 L 1 dm3 10 3m3 能 电子伏 eV 1 eV 1 602177 10 19J 级差 分贝 dB 线密度 特 克斯 tex 1 tex 10 6kg m 1g km 面积 公顷 hm2 1 hm2 10000 m2 表 5 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单位 Table 5 Time and spatial quantities and units 量 SI 单位 与 SI 并用的单位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名称 符号 备 注 平面 角 弧度 rad 度 角 分 角 秒 1 rad 1 m m 1 1 0 0174533 rad 1 1 60 1 1 60 立体角 球面度 sr 1 sr 1 m2 m2 1 长度 宽度 高度 厚度 半径 直径 程长 距离 笛卡儿坐标 曲率半径 l L b h d r R d D s d r x y z 米 m 海里 n mile1 n mile 1852 m 准确值 只用于航程 曲率 每米 负一次方米m 1 面积 A S 平方米 m2 公顷 hm2 1 hm2 104m2 准确值 体积 V 立方米 m3 升 L 1 1 L 1 dm3 10 3m3 准确值 时间 时间间隔 持续时间 t 秒 s 分 小 时 日 天 min h d 1 min 60 s 1 h 60 min 3600 s 1 d 24 h 86400 s 星期 月 年 a 是通常使用的单位 角速度 弧度每秒 rad s 角加速度 弧度每二次方秒 rad s2 20 工 程 力 学 续表 量 SI 单位 与 SI 并用的单位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名称 符号 备 注 速度 v c u v w 米每秒 m s 千米每 小时 km h 1 km h 1 3 6 m s 准 确 值 0 277778 m s 加速度 自 由 落 体 加 速 度 重力加速度 a g 米每二次方秒 m s2 标准自由落体加速度 gn 9 80665 m s2 准确值 3 工程力学与工程科技界常用的量和单位选编 1 2 工程力学与工程科技界在学术论文中最常用到的是力学的量和单位 它们都有规范的名称和符号 我 们经过精选把它们汇集起来 示于表 6 考虑到工程力学经常碰到热力学方面的科技论文 我们特地摘录了一批热力学方面的量和单位 示于 表 7 表 6 力学的量和单位 Table 6 Quantities and unit in Mechanics 量 SI 单位 与 SI 并用的单位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备 注 质量 m 千克 公斤 kg 吨 t 1g 10 3kg 1t 103kg 体积质量 质量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kg m3 吨每立方米 千克每升 t m3 kg L 1t m3 103kg m3 1g cm3 1kg L 103kg m3 1g cm3 相对体积质量 相对 质量 密度 d 一 1 质量体积 比体积 v 立方米每千克 m3 kg 线质量 线密度 l 千克每米 kg m 特 克斯 tex1 tex 10 6kg m 1g km 用于纤维纺织业 面质量 面密度 A S 千克每平方米 kg m2 转动惯量 惯性矩 J I 千克二次方米 kg m2 动量 p 千克米每秒 kg m s 力 质量 F W P G 牛 顿 N 1 N 1kg m s2 重量 一词按照习惯仍可 用于表示质量 但是 不赞成 这种习惯 冲量 I 牛 顿 秒 N s 动量矩 角动量 L 千克二次方米每秒kg m2 s 力矩 力偶矩 转矩 M M M T 牛 顿 米 N m 角冲量 H 牛 顿 米秒 N m s 引力常量 G f 牛 顿 二次方米每 二次方千克 N m2 kg2 压力 压强 正应力 切应力 p 帕 期卡 Pa 1 Pa 1 N m2 巴 bar 1 bar 100 kPa 准确值 线应变 相对变形 切应变 体应变 e 一 1 泊松比 泊松数 一 1 弹性模量 切变模量 刚量模量 体积模量 压缩模量 E G K 帕 斯卡 Pa 1 Pa 1 N m2 E 也称为杨氏模量 G 也称为库仑模量 工 程 力 学 21 续表 量 SI 单位 与 SI 并用的单位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备 注 体积 压缩率 每帕 斯卡 负一 次方帕 斯卡 Pa 1 1 Pa 1 1 m2 N 截面二次矩 截面二次 轴矩 惯性矩 截面二次极矩 极惯 性矩 Ia I Ip 四次方米 m4 截面系数 W Z 三次方米 m3 动摩擦因数 静摩擦因数 f s fs 一 1 该量也称为摩擦系数 动力 粘度 帕 斯卡 秒 Pa s 运动粘度 二次方米每秒 m2 s 表面张力 牛 顿 每米 N m 1 N m 1 J m2 能 量 功 势能 位能 动能 E W A Ep V Ek T 焦 耳 J 1 J 1 N m 1 W s 功率 P 瓦 特 W 1 W 1 J s 效率 一 1 质量流量 qm 千克每秒 kg s 体积流量 qV 立方米每秒 m3 s 表 7 热力学的量和单位 Table 7 Quantities and units in Thermodynamics 量 SI 单位 名 称 符号 名 称 符号 备 注 热力学温度 T 开 尔文 K 摄氏温度 t 摄氏度 线 膨 胀系数 体 膨 胀系数 相对压力系数 l V p 每开 尔文 负一次方开 尔文 K 1 压力系数 帕 斯卡 每开 尔文 Pa K 等温压缩率 等熵压缩率 T S 每帕 斯卡 负一次方帕 斯卡 Pa 1 热 热量 Q 焦 耳 J 热流量 瓦 特 W 面积热流量 热流 量 密度 q 瓦 特 每平方米 W m2 热导率 导热系数 瓦 特 每米开 尔文 W m K 传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 K k h 瓦 特 每平方米开 尔文 W m2 K 在建筑技术中 传热系数常 称为热传递系数 符号为 U 热绝缘系数 M 平方米开 尔文 每瓦 特 m2 K W 在建筑技术中 该量常称为 热阻 符号为 R 热阻 R 开 尔文 每瓦 特 K W 热导 G 瓦 特 每开 尔文 W K 热扩散率 a 平方米每秒 m2 s 热容 C 焦 耳 每开 尔文 J K 质量热容 比热容 质量定压热容 比定压热容 质量定容热容 比定容热容 质量饱和热容 比饱和热容 c cp cV csat 焦 耳 每千克开 尔文 J kg K 质量热容比 比热 容 比 等熵指数 一 1 对于理想气体 熵 S 焦 耳 每开 尔文 J K 22 工 程 力 学 4 标准与非标准用语 名称 单位和符号 的发展与改进 2 4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极大发展和变化 各行各业的标准化要求日益与国际接轨 在科技领域 这方面的变化尤其显著 大批 物理 量的名称 符号和单位逐步与国际上取得一致 相应地 也废弃了较多的不准确的名称和符号 许多科技工作者大都习惯于他上学时量的书写和表述 往往不自觉 地仍沿用被废弃者 不但增加了编辑人员的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不利于科技专家自身的与时俱进 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收集 整理和编纂 首先把常用的用语用对照表的形式列出标准化和被废弃者的对 比并给出说明 考虑到我国的历史渊源及长期形成的习惯 我国还规定了一些允许暂时使用的量 名称和 符号 科技人员撰稿时最容易出现混淆的单位和符号以及经常出现或不被重视的正斜体符号的对比和说 明 4 1 常见标准化与被废弃的名称对照 这里给出的都是物理学特别是力学界常用的用语 详见表 8 表 8 常见标准化被废弃的名称的对照 Table 8 Standardized names of some common quantities vs their invalid counterparts 标准化名称 废弃的名称 说 明 质量 重量 在科学技术中 重量表达的是力的概念 其单位为 N 而质量的 单位为 kg 二者不可混淆 只在人民生活和贸易中 质量习惯称为 重量 但国家标准不赞成这种习惯 体积质量 质量 密度 相对体积质量 相对 质量 密度 比重 历史上 比重 有多种含义 当其单位为 kg m3时 应称为体积 质量 当其单位为 l 即表示在相同条件下 其一物质的体积质量 与另一参考物质的体积质量之比时 应称为相对体积质量 质量热容 比热容 比热 定义为热容除以质量 单位为 J kg K 质量定压热容 比定压热容 定压比热容 恒压热容 定义为定压热容除以质量 单位为 J kg K 称为定压比热容违 背 比字加在量的名称前用以指该量被质量除所得的商 这一规定 电流 电流强度 单位为 A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量 相对分子质量 二量的单位为 l 分子质量 分子量 单位为 kg 常用 u 物质的量 摩尔数 克原子数 克分子数 克离子数 克当量 单位为 mol 摩尔数 是在量的单位名称 摩尔 后加上 数 字组成的量名称 这类做法是错误的 使用 mol 时必须指明基本单 位 质量分数 重量百分数 质量百 分比浓度 浓度 单位为 l 是某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 体积分数 体积百分比浓度 体 积百分含量 浓度 单位为 l 是某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 质量浓度 浓度 单位为 kg m3 是某物质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摩尔浓度 体积克分 子浓度 当量浓度 单位为 mol m3 常用 mol L 是某物质的物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 粒子注量 粒子剂量 单位为 m 2 通常粒子一词用所指粒子的名称代替 如质子注量 中子注量等 放射性 活度 放射性强度 放射性 单位为 Bq 注 只有 物质的量浓度 可以简称 浓度 其他含 浓度 一词的量名称 都必须说出全称 如把 质量浓度 说 成 浓度 就是错误的 至于很多人把 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 等量纲不一的量也称作 浓度 则更是错误的 4 2 允许暂使用的量和名称 如上所述 考虑到我国的历史渊源和许多科技人员的习惯 在 无伤大雅 的情况下 我国允许暂可 以使用 如角频率 弹性模量 摩擦因数 仍沿用圆频率 杨氏模量 摩擦系数等 详见表 9 需要说明 的是这种沿用仅仅是 暂时允许 很可能长不了的 请科技工作者注意 4 3 书写上容易混淆的单位和符号 书写混淆在科技界不同的行业实在太普遍了 如米 m 秒 s 吨 t 他偏写成 M S T 习以 为常 已经不觉得是错误的了 表 10 给出部分示例 工 程 力 学 23 表 9 暂允许使用的量名称对照例表 Table 9 Standardized names Vs temporarily valid names of some quantities 表 10 常见的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Table 10 Examples of frequent confusions in capitalizations and small letters 标准量名称 暂许用旧名称 单位 单位名称 错误符号 标准符号 角频率 弹性模量 切变模量 摩擦因数 热力学能 光出射度 电通 量 密度 电能 量 摩尔热力学能 质量热力学能 B 的活度因子 原子或电子的 g 因数 原子核或核子的 g 因数 比结合能 反应堆时间常数 圆频率 杨氏模量 库仑模量 摩擦系数 内能 面发光度 电位移 电位移通量 摩尔内能 质量内能 B 的活度系数 g 值 朗德因数 每个核子的 平均结合能 反应堆周期 rad s 或 s 1 Pa Pa l J lm m2 C m2 C J mol J kg l l J s 米 秒 吨 千克 摩 尔 流 明 勒 克斯 帕 斯卡 摄氏度 电子伏 赫 兹 M S T Kg Mol Lm Lx pa oc ev HZ Hz m s t kg mol lm lx Pa eV Hz 4 4 经常出现或不被重视的正斜体和符号说明 1 应使用斜体字母 新标准规定 量符号必须使用斜体字母 对于矢量和张量 还应使用黑斜体 只有 pH 是例外 应采 用正体 2 应使用新标准规定的称号 例如 质量的规范化符号是 m 而在实践中常见用 W P Q 等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 物理量符号 的大小写字母是不能互换的 例如 摄氏温度的符号为 t 或 热力学温度的符号是 T 或 很多作者对 此不加区分写出 t 156K 或 T 32 这都是不规范的 规范的表示应为 T 156K t 32 功率的符号应 为大写的 P 而不是小写的 p 压力或动量的符号为小写的 p 而不是大写的 P 热力学能符号统一为 U 4 5 经常出现或不被重视的用语举例 提醒作者最重要的方式是把正确的与错误的 或者 不恰当的 放在一起 并说明它错的原因 这样 会留下较深的印象 也有利于读者核对 详见表 11 表 11 经常出现或不被重视的用语举例 3 Table 11 Examples of frequent errors in unit symbols 量 单位名称 错误或不恰当的符号 正确的符号 说 明 长度 千米 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忽米 丝米 英寸 KM KMS 公尺 M 公分 m m MM M mu cmm dmm 时 km 米 m 厘米 cm mm m 0 01mm 10 m 0 1mm 100 m in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能有两个词头 不能有两个词头 不符合国际规定 质量 吨 千克 克 厘克 分克 百克 十克 公担 公两 公钱 英吨 T 公吨 米制吨 KG KGS Kg kgm kilog gr gm cg 公分 cgm dg dgm hg hgm dag q 公两 公钱 吨 t 吨 kg g 0 01g 10mg 0 1g 100mg 100g 0 1kg 10g 100kg 0 1t 100g 10g ton 英吨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克 一般不用 这四个倍数单位 SI 不推荐这一单位 不符合我国规定 不符合我国规定 与吨混淆 24 工 程 力 学 续表 量 单位名称 错误或不恰当的符号 正确的符号 说 明 力 重力 牛顿 nt 牛顿 N 牛 不符合国际规定和我国规定 体积 亳升 升 立方米 立方英尺 cc c c 公升 立升 立 立方米 立米 cum cuft Ml l L 升 米 3 m3 ft3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我国规定 不符合我国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级差 分贝 db dB 贝 来源人名应大写 时间 年 小时 分 秒 例 10 小时 28 分 30 秒 y yr hr Sec S 10h28 30 a h min s 10h23min30s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面积 平方公里 平方米 sq km 平米 km2 米 2 m2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我国规定 速度 米每秒 秒米 米 秒 m s 不符合我国规定 体积流速 立方米每秒 升每秒 秒立米 立方米 秒 立升 秒 米 3 秒 m3 s 升 秒 l s 不符合我国规定 不符合我国规定 温度 开尔文 开尔文 开尔文 摄氏度 oK 开氏度 度 deg o 绝对度 oC 度 百分度 K 开 K 开 K 开 国际上有新的规定 国际上有新的规定 国际上有新的规定 不符合单位书写规则 频率 赫兹 周 兆周 周 秒 Hz MHz 赫 作为频率单位 只能用 Hz 及其倍数作单位 功率 马力 HP hp cv PS 匹 马力 我国所用马力为米制 HP 为英制马力单位 cv 与 PS 为法语与德语所用符号 物质的量 摩尔 克分子 克原子 克当量 val Tom mol 摩 不符合国际规定 压力 牛顿每平方米 巴 托 磅力每平方英寸 牛顿 平方米 牛顿 米 2 b torr 乇 Psi P s i N m2 牛 米 2 bar 巴 Torr 托 lbf in2 作为符号只能用 牛 国际规定符号为 bar 托 起源于人名应大写 不符合国际规定 电磁学方面 安培 库仑 千欧姆 徽法拉 绝对安培 绝对欧姆 amp a coul K k K mf mF Aab ab A C k F A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不符合国际规定 1948 年起只使用绝对单位 它 等于 SI 单位 国际上已不加绝 对两字 发光强度 坎德拉 新烛光 烛光 支光 支 cd 坎 不符国际及我国规定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dps d s 衰变 秒 Bq 不符合国际规定 注 加 者是应避免使用的单位和名称 5 参考文献书写 5 7 在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是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作者对它又不甚熟悉 在这里我们专节给出参考文献书 写的规定和要求 这个规定和要求是我国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我们把它简要地列在 这里 供作者们参考 5 1 文内标注格式 采用顺序编码制 在引文处 对引用的文献 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将 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行文时把带有方括号的序号作为上角标 构成语句的组成部分 5 2 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格式 工 程 力 学 25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 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 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 项目应完整 内容应准确 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符号应符合规定 请注意 参考文献表中各著录项之前的符号是 标 志符号 而不是书面汉语或其他语言的 标点符号 所以不要从标点符号的概念上去理解 每条文献 的结尾可以加 5 3 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a 专著 标引项顺序号 著者 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 引 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230 2 霍斯尼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 M 李庆龙 译 北京 中国食品出版社 1989 120 125 3 赵耀东 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 M OL 台北 天下文化出版社 1998 1998 09 26 http www ie nthu edu tw info ie newie htm Big 5 b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著者 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 源文献责任者 书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 文献页码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4 黄蕴慧 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 M 程裕淇 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 38 39 c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 其他刊名信息 年 卷 期 页码 引用日期 获取和 访问路径 示例 5 胡晓斌 钱稼茹 单层平面钢框架连续倒塌动力效应分析 J 工程力学 2008 25 6 38 43 d 专利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 文献类型标志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 期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6 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制备方案 中国 88105607 3 P 1989 07 26 e 技术标准 标引项顺序号 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名称 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引文页码 引用日期 获 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7 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 3100 3102 1993 量和单位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40 42 f 学位论文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 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或保存地 出版者或保存者 出版年 8 陈淮金 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 D 北京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1988 g 电子文献 标引项顺序号 责任者 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更新或修改日 期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9 Scitor Corporation Project scheduler CP DK Sunnyvale Calif Scitor Corporation c1983 10 萧 钰 出 版 业 信 息 化 迈 入 快 车 道 EB OL 2001 12 19 2002 04 15 20011219 100112190019 html 26 工 程 力 学 5 4 文献著录项目的说明 1 标引项顺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左顶格书写 后边空 1 个字距后再写下一个著录要素 2 著者 作者 对于个人著者 包括译者 编者 在参考文献表中 用各种文种书写的姓名 一律 姓在前 名在后 外国人名可缩写为首字母 大写 但不加缩写点 著者为 3 人或少于 3 人应全部写 出 之间用 号相隔 超过 3 人只列出前 3 人 后加 等 或相应的文字如 et al 等 著者不明 时 可省略此项 3 译者是相对于 主要责任者 著者 的 其他责任者 姓名应置于题名之后 4 写姓名时 基本上尊重引用文献的写法 5 题名 按著录来源所载的形式著录 不加书名号 6 版本 第 1 版不著录 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 示例如下 原题 第三版 Fifth edition Revised edition 1978 edition 等 应依次著录为 3 版 5th ed Rev ed 1978 ed 参考文献 1 崔京浩 工程力学 J 工程力学 杂志社 1996 2008 Cui Jinghao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J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1996 2008 in Chinese 2 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 18 讲 M 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Chen Haoyuan 18 issues on standardization of scientific books M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0 in Chinese 3 Marvin H Green Metric conversion handbook M New York Chemical Publishing Co 1978 4 中国国际单位制推行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 试行 的规定 S 1983 Implementation Committee of Internal system of units in China Specification on names and symbols of measurement quantities in P R China Trial S 1983 in Chinese 5 中国标准出版社 编辑常用的法规及标准选编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Chinese Standard Press Selective summary on common editorial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M Beijing Chinese Standard Press 2006 in Chinese 6 段明莲 陈浩元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Duan Minglian Chen Haoyuan Guidelines on reference writing M Beijing Chinese Standard Press 2006 in Chinese 7 新闻出版社总署科技发展司 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 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 第二版 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Bureau of Science 用 experimental results 不用 experiment results 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 不用或少用 of 句型 例如 用 measurement accuracy 不用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用 equipment structure 不用 structure of equipment 3 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例如 用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 不用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4 避免使用一长串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 如应用 The pre stressed concrete beams reinforced with short carbon fiber 代替 The shor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re stressed concrete beams 5 中英文摘要保持基本一致 但中英文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不要简单地直译中文摘要 例如 不要用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 discussed 来直译 分析研究 讨论 这一中文概念 用 are analyzed 就可以了 尽量不要使用 not only but also 直 译中文 不但 而且 这一概念 用 and 就行了 6 文摘中不得使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 对那些已经为大众熟悉的缩写词 如 CAD CPU laser NASA radar 等 可以在文中出现 其它缩写词即便是某些领域的常用缩写词 如 FEM 有限元法 MTMD 多重调谐质量 阻尼器 等 也不宜采用 而应用全称 3 3 图名 表名及中 日 韩的参考文献必须 给出英译 要求与 3 1 3 2 同 不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to 300 而用 at 250 300 at a high pressure of 13 8MPa at 13 8MPa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0 at 1500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detail discussed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increa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sults show 30 工 程 力 学 文件 4 工程力学 参考文献书写规定 简称 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经济贸易领域招聘面试预测题与解析大全
- 2025年制造业生产管理岗位竞聘面试模拟题与实战技巧
- 2025年微纤维玻璃棉项目发展计划
- 抽油机基础知识培训
- 2025年公寓式酒店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VXI总线各类卡式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光电器件用低温封接玻璃合作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教学设计
- 2025年拉杆球头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抗酸染色课件
- 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 经编车间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 《小学三年级英语开学第一课》课件
- 新入职教师安全培训
- 2023年gmp指南教学课件
- 突发性耳聋演示课件
- 中医基础理论9病机课件
- 2023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 ISO22000-2018全套程序文件模板
- 胃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软件正版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