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宫颈癌宫颈癌(carcinama of the cervix uteri)是发生于子宫颈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宫颈癌死亡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7位。发达国家的官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显著降低。早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达90%,晚期仅为10%。普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疗具有肯定作用。【病因】宫颈癌发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已证实下列因素与宫颈癌发病明显相关,多因素综合作用对宫颈癌发病有重要意义。(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现已间接证实HPV有致宫颈癌作用。HPV感染的病人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HPV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HPV有60余种亚型,不同亚型与不同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病情相关。CIN以6、11、16型为主,鳞状细胞癌以16、18、31型为主,腺癌以18、16型为主。最近,已成功研制出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型的疫苗,有效率高达100%。(2)疱疹病毒(HSV):研究的间接证据发现疱疹病毒型与宫颈癌发病有关。(3)其他病原体:有研究提示人巨细胞病毒、梅毒、滴虫、衣原体、真菌等感染也可与宫颈癌发病有关。3.其他宫颈癌发病还与宫颈糜烂、裂伤、外翻、内分泌、包皮垢、吸烟、生活经济状况、精神创伤、家族肿瘤史等因素相关。【病理】宫颈浸润癌一般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而来。少数病人因宫颈上皮层细胞分化较成熟,基底部癌变的细胞可能直接向间质浸润,不经过原位癌阶段。1.病理类型(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是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等一组疾病的总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病变多始于宫颈的复层扁平上皮一柱状上皮交界处。1)宫颈不典型增生:病理特征是宫颈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分化不良,细胞形态异常,细胞核增大、不规则多核、核分裂相异常、核染色深,细胞排列紊乱,但仍保持极性。不典型增生细胞开始于基底膜上,逐渐向上延伸。根据异常上皮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三种程度。轻度不典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型增生I级。不典型增生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层的下1/3。中度不典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型增生级。异常上皮侵及宫颈上皮层的下2/3,细胞异常变化程度更明显。重度不典型增生,又称为不典型增生级。病变几乎侵及全上皮层,仅剩表面12层正常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细胞异形变明显。2)原位癌:宫颈原位癌又称为浸润前癌。原位癌表现为宫颈上皮全层为癌细胞代替,上皮分层结构消失,细胞极向消失,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原位癌在基底膜上,沿柱状上皮向间质内腺体周围生长累及腺体,称为原位癌累及腺体。(2)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是指癌组织突破宫颈上皮的基底膜,侵犯宫颈间质。宫颈浸润癌的最常见类型是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癌,其次是腺癌、腺鳞状细胞癌、透明细胞癌。1)宫颈鳞状细胞癌:根据浸润间质程度可分为微灶浸润癌和浸润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鳞状细胞癌又分为3种类型:角化性大细胞型、非角化性大细胞型、小细胞型。2)宫颈腺癌:根据癌细胞的来源分为来自宫颈内膜的腺癌(黏液腺癌、鳞腺癌、黏液表皮样癌、未分化腺癌),来自残留副中肾管上皮的腺癌(腺型腺癌、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来自中肾管残留的腺癌(腺癌、囊腺癌)。2.转移扩散 宫颈浸润癌一旦形成,即为不可逆病变,癌细胞将继续浸润扩散。宫颈浸润癌的主要转移途径:(1)局部浸润:宫颈局部浸润可累及阴道、宫腔、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等宫颈旁组织。宫颈旁组织扩散可达骨盆壁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输尿管阻塞。晚期病变可向腹腔内扩散,或侵犯直肠和膀胱。(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宫颈癌常见的转移途径。宫颈癌早期即可能发生淋巴转移,晚期癌症淋巴转移率明显增加。宫颈淋巴转移可分为:1)-级组:宫旁、宫颈旁、输尿管旁、闭孔、髂内、髂外淋巴结。2)二级组:髂总、腹股沟深、腹股沟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3)血行转移:血行转移少见。血行转移主要发生于晚期病人,可扩散至肺、肝、骨、脑等部位。【诊断】(一)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宫颈癌患者一般无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白带增多,接触性阴道出血等。虽然宫颈癌无特异性症状,但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常出现下列症状:(1)白带增多:80%90%的宫颈癌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症状。自带增多的性状与一般炎症相似,随着肿瘤进展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可出现恶臭的脓血性白带。(2)阴道出血:80%85%宫颈癌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表现为接触性阴道出血、非月经期出血、绝经后阴道出血等。(3)其他症状:晚期患者还可出现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尿频、体重减轻等症状。2.体征 妇科检查可发现,早期宫颈癌宫颈局部可出现糜烂、红斑、表浅溃疡,也可能光滑无任何肉眼可见的新生物。宫颈局部肿瘤进展可出现明显新生物,宫颈原形消失,局部肿瘤肉眼观可表现为糜烂、菜花状、溃疡状、结节状新生物。妇科检查除了解宫颈肿瘤肉眼观类型及大小外,还应该检查肿瘤侵犯阴道及宫旁的范围,以明确临床分期。此外,还需了解阴道扩张度、子宫、附件、直肠本身情况等。妇科检查时注意避免窥阴器及手指触诊碰伤肿瘤组织而引起的大出血。一般查体时应注意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晚期患者注意检查肾区有无叩痛,下肢有无水肿。(二)特殊检查1.内镜(1)阴道镜:用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及血管,可发现肉眼看不到的早期病变,帮助定位取材活检,提高活检的阳性率。癌前病变可表现为宫颈上皮不典型转变区或移行区白色病变、点状结构、镶嵌、白斑。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可出现血管大小、管径、形状、走行方向、血管间距改变等异型血管。浸润癌常表现出病变区明显高低不平、云雾状、脑回状、结节状或猪油状图像。(2)其他:膀胱镜和直肠镜主要用于检查膀胱直肠是否受癌肿侵犯,以明确分期。2.影像学 宫颈癌患者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病变范围及合并症。常规检查包括X线胸片,肝、肾、盆腹腔的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等检查。视病情选择进行静脉肾盂造影、骨扫描、CT、MRI扫描等检查。3.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检查是筛查及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巴氏染色结果分为五级:I级,正常细胞;级,良性改变,多为炎症;级,可疑癌,多见于不典型增生;级,高度可疑癌,可能为原位癌;V级,癌症,多为浸润癌。宫颈外口及宫颈管同时取样可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取材不当,合并溃疡,感染,出血等病变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细胞学阳性或临床检查有可疑病变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4.组织病理学钳取宫颈活体组织、宫颈管诊刮术、宫颈锥形切除术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宫颈癌最可靠的方法。活检部位出血可用棉球压迫止血,对于少量渗血可涂硝酸银或次硫酸铁溶液。5.其他(1)碘试验:将碘溶液涂于宫颈和阴道,用于识别宫颈病变可疑区,协助确定活检部位。(2)荧光检查法:肿瘤组织对荧光素具有亲和作用。口服或静脉注射荧光素后,肿瘤病变区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该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癌肿及定位活检。(三)诊断与分期1.诊断要点(1)不规则阴道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检查发现宫颈新生物,可能伴有阴道及宫旁侵犯。(2)宫颈脱落细胞发现癌细胞。(3)活检及阴道镜下取材,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宫颈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宫颈癌的标准方法。宫颈癌除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外,还应该进行临床分期。2.临床分期国际妇产联盟(FIGO)宫颈癌临床分期标准:O期 原位癌或上皮内癌(O期病例不能列入浸润癌治疗效果统计中)。I期 癌局限于宫颈(癌扩展到子宫体,分期中不予考虑)。Ia期 宫颈临床前癌,即肉眼未见病变在显微镜检查下才能做出诊断,又称为早期浸润癌、镜下早期浸润癌、原位早期浸润癌等。Ia1期 微灶间质浸润癌,即显微镜下见轻度问质浸润。其浸润间质的深度为从上皮或间质的基底膜下不超过3mm,其水平播散范围不超过7mm。Ia2期 显微镜下可测量的微小癌。其浸润间质的深度为从上皮或间质的基底膜下超过3mm,但不超过5mm,其水平播散范围不超过7mm。Ib期 病变范围镜下癌组织浸润超过Ia1期/Ia2期,或临床检查肉眼可见宫颈肿瘤病变。血管间隙浸润,血管内或淋巴管内有瘤栓不改变分期,但应注明,以便将来判断是否影响治疗效果。 I b1期 临床检查肉眼可见宫颈肿瘤病变直径4cm。I b2期 临床检查肉眼可见宫颈肿瘤病变直径4cm。期 癌灶超过宫颈,但阴道浸润未达下1/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a期 癌累及阴道为主,无明显宫旁浸润。b期 癌浸润宫旁为主,无明显宫旁浸润。期 癌灶超过宫颈,阴道浸润已达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壁。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列入期,但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者除外。a期 癌累及阴道为主,已达阴道下1/3。b期 癌浸润宫旁为主,已达盆壁,或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a期 癌浸润膀胱黏膜和(或)直肠黏膜。b期 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处转移。(四)鉴别诊断晚期官颈癌患者,因宫颈局部肿瘤及宫旁受累明显,活检取材大多不难,容易确诊。早期宫颈癌因局部病变不典型,容易误诊。早期宫颈癌应注意与感染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腔黏膜下肌瘤、宫颈黏膜下肌瘤、宫颈结核等良性病变相鉴别。这些病变都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宫颈糜烂或新生物,初步筛查的主要方法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而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是宫颈新生物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等辅助检查方法可提高活检取材部位的准确性。【治疗】(一)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原则上限于0a期的患者,不宜手术者则采用放疗。放疗可用于各期宫颈癌治疗,ba期宫颈癌以放疗为主。采用放疗与手术相结合,或手术与化疗相结合,放疗与化疗结合,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根治疗法,可能提高部分预后不良的患者疗效,但应注意出现避免过度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及经济负担加重等负面影响。(二)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选择:(1)宫颈锥形切除术:以宫颈管为中心环锥形切除宫颈表面及宫颈管组织。适于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确定病变范围,也可作为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方法。(2)全子宫切除术:扩大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适用于诊断明确,不需要保留子宫的原位癌患者的治疗。(3)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即切除全子宫、游离输尿管、宫旁切除23cm、阴道切除23cm,适于I。期宫颈癌的治疗。如病灶散在融和、脉管有瘤栓、细胞分化不良则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或放疗。(4)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该手术即为宫颈癌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切除范围通常包括:全子宫、部分阴道(穹隆下3cm,或癌灶下3cm)、双侧附件或保留一侧卵巢、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膀胱宫颈韧带及阴道旁组织、髂总下部及以下的盆腔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该手术是宫颈癌手术治疗的基本术式,适用于I ba期宫颈癌。(5)超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即扩大根治术或盆腔脏器切除术。该手术切除范围广,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需由经验非常丰富的医生操作。该手术仅用于部分晚期宫颈癌及中心性复发癌的患者。 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膀胱及输尿管损伤,盆腹膜后淋巴囊肿等。2.放射治疗 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可用于各期官颈浸润性癌的治疗,早期宫颈癌放疗的效果与手术治疗相当,部分期及术后复发的宫颈癌接受放疗仍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最新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与放疗同时进行,可明显降低宫颈癌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放化疗技术已成为ba期及高危早期宫颈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法,放化疗方案中的化疗用药详见下述。(1)放疗原则1)照射区包罗整个靶区:宫颈癌放疗的靶区包括宫颈癌局部肿瘤及受癌肿侵犯或潜在受癌肿侵犯的组织,即子宫体、阴道、官旁组织、及盆腔各组淋巴结,甚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2)腔内照射与体外照射结合:宫颈癌患者除极早期(I a期)可能单甬腔内放疗达到根治目的外,其他各期浸润癌都需要采用腔内照射与体外照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有效控制癌肿,保护正常组织:宫颈癌为中度放射敏感性肿瘤,因此必须给予较高剂量照射,如A点剂量达到7080Gy,才能够有效控制癌肿。放疗时,应注意保护直肠、膀胱、乙状结肠、小肠、骨(股骨头、股骨颈)和输尿管等正常组织,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放射性并发症。4)个体化治疗:不同个体宫颈癌患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要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否精心处理每一例官颈癌患者是放疗成败的关键。(2)放疗技术调强放疗可让病人获更好的疗效,以下常规照射仅供参考。1)体外照射:体外照射是宫颈癌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极早期原位癌和Ia期患者可以单独用腔内照射外,其他各期官颈癌均应配合体外照射。体外照射使用高能射线治疗机,如60Co治疗机或加速器。体外照射的靶区是盆腔,包括富颈、子宫、 宫旁、阴道上段、盆腔组织及盆腔淋巴区。A.盆腔射野的范围:上界I b期位于第5腰椎下缘水平,a期期照射的上界位于第4腰椎与第5腰椎的间隙水平;外界位于骨盆骨缘外2cm处,相当于股骨头中线部位;阴道未受侵犯者的下界在骨盆闭孔下缘水平,约相当于耻骨联合上缘下45cm处,阴道受侵犯者的下界视病变范围而下移至阴道。常规盆腔照射野的面积,b期为15cm15cm,a、b、和IV期面积稍大些,约为18cm5cm。B.体外照射方式:包括全盆腔照射、盆腔四野照射法、多野等中心照射。2)腔内照射:宫颈癌腔内照射的靶区是宫颈、子宫体、阴道及邻近的宫颈及子宫旁浸润癌灶。腔内照射方式如下:A.传统腔内放疗:传统腔内放疗技术有三种基本类型:斯德哥尔摩系统、巴黎系统和曼彻斯特系统。我国过去常用北京排管法进行腔内治疗。这些方法所采用的放射源主要是226Re或137Se。由于放射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该方法已由后装治疗技术所取代。B.腔内后装治疗:腔内后装治疗是指将不带放射源的宫腔管施源器及阴道施源器先放人官腔和阴道,固定后用放射源输送管将施源器导管与放射源储存库相连接,然后工作人员在治疗室外遥控操作后装治疗机器,使放射源自动进入官腔管或阴道施源器。下面以MSH型(Micro-Selectron HDR192Ir)后装机为例,介绍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的操作步骤。a.治疗前准备:详细检查了解肿瘤情况、子宫位置、阴道宽度等。治疗前及治疗期每日用1/2000的苯扎溴铵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阴道。保持大便畅通,治疗前一日服缓泻剂,治疗当日晨排空大便,必要时灌肠,使直肠在治疗时保持空虚状。b.外阴阴道清洁: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肥皂水清洗外阴,用1/2000苯扎溴铵液冲洗阴道。 c.置放直肠标示物:直肠内插入带有X线标尺的肛管,插入深度距肛口约1015cm。d.消毒和铺巾:用0.5%活力碘消毒外阴及尿道口,铺无菌巾。e.置放膀胱标示物:尿道日严格消毒后,置人涂有润滑止痛胶的Foleys导尿管,排空膀胱后,于气囊内注入30%的泛影葡胺造影剂7ml,将尿管下拉,使气囊贴于尿道内口,以标示膀胱三角区。f.置放施源器:用0.5%活力碘消毒阴道和宫颈黏膜表面后,局部涂擦润滑止痛胶。宫颈暴露满意后,探查官腔,测量其深度和方向。选择置放适当尺寸的官腔管施源器和阴道施源器,填塞固定施源器之间,使放射源与膀胱和直肠保挣一定的距离。g.投影定位:在宫腔和阴道施源器内置入X线标示尺后,于模拟定位机下透视定位。用正交投影坐标重建法拍盆腔正侧位X线胶片。摄片上界应包括第四腰椎,以便计算淋巴结受照射剂量。h.制定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盆腔正侧位X光胶片标示出放射源布置范围(一般宫腔管治疗长为官腔顶端至富颈外口水平约57cm,阴道卵圃球治疗长度即球体纵长约2cm),同时标记出系列特殊参考点的位置,即A点、宫口、宫底、膀胱、直肠、双侧盆壁及淋巴系统梯形。X线片上标示参考点时,应考虑拍胶片时的实际放大比例。重要参考点如下:A点:即处方剂量点。在X线胶片上的位置:沿宫颈管纵轴方向,阴道侧穹隆黏膜顶端(卵圆球的顶部)向官底方向2cm处,并从中轴左右各旁开2cm的两侧点。宫颈口参考点:沿宫颈管施源器纵轴方向,于治疗管顶端上lcm处为宫底参考点。膀胱参考点:在X线侧片上是气囊造影剂沉积的最下缘,其参考点在正位片位于气囊球体的中心。 直肠参考点:如果阴道内填塞有可显示阴道后壁的标示物(如X线下可显影的网纱),直肠参考点在侧位片上的位置位于宫腔管源的宫口水平或在阴道源的中心处向直肠方向垂直划-条直线,阴道后壁与该线的交点,沿该线向直肠方向0.5cm处即为直肠剂量参考点。正位片上直肠参考点位于宫口阴道放射源的中心。如果直肠内插有带金属标志物的肛管,而阴道内未填塞X线下可显影的标示物时,侧位片与直肠的参考点即为宫口或阴道源的中点向直肠方向垂直延伸与直肠内标志物的交点,该直肠参考点向肛口及乙状结肠方向两端还可取若干个直肠参考点,两点间距1.5cm,分别标为R1,R2,R3乙状结肠非固定状,用肛管很难准确标示乙状结肠的部位,故不作为常规剂量参考点。盆壁参考点:在正位片上,左右髋臼最高点分别划一水平及垂直切线,其交点即为左右盆壁参考点。在侧位片上,该点即为左右髋臼向躯体头部方向最高点;淋巴系统梯形:正位片上从第1骶骨和第2骶骨交界处;i.将X线胶片上述投影点及参考点,通过数字化仪输;j.优选和确认治疗方案:按个体化原则对治疗计划进;k.治疗实施:最佳治疗方案确认后,将治疗计划输入;3)其他放疗技术:;A.组织间插植:经行阴道组织间插植照射用于部分盆;B.术中放疗:主要用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在侧位片上,该点即为左右髋臼向躯体头部方向最高点。盆壁参考点代表宫旁组织远端及闭孔区淋巴结区域。淋巴系统梯形:正位片上从第1骶骨和第2骶骨交界处与骶骨联合上缘的中点连一条线,该线的中点向两侧各旁开6cm,上方在第4腰椎椎体中点,向两侧各旁开2cm。四点相连形成梯形,梯形上方两点代表腹主动脉下段淋巴结,下方两点代表左右髂外淋巴结,梯形的两侧斜边的中点代表左右髂总淋巴结。i.将X线胶片上述投影点及参考点,通过数字化仪输入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描迹重建,并输入处方剂量,一般分次量给予58Gy,计算机计算出放射源三维空间的布源方式、靶区剂量分布、各参考点剂量分布及体积剂量率。j.优选和确认治疗方案:按个体化原则对治疗计划进行分析和修正,如调整放射源驻留部位、时间和权重,使肿瘤靶区剂量分布理想,减少膀胱和直肠受照射剂量。膀胱和直肠参考点一般控制在A点剂量的70%和60%以下。k.治疗实施:最佳治疗方案确认后,将治疗计划输入治疗机的控制台并进行校对。治疗前排空膀胱,拔出导尿管及肛管,用导管将施源器与治疗机头转换器依次连接。检查各步骤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如果未定位拍片和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时,则必须通过剂量监测仪直接测定直肠受量,以免直肠受过量照射。每次治疗应记录打印治疗的实际时间、剂量、时间剂量率、体积剂量率,并绘制等剂量曲线图。3)其他放疗技术:A.组织间插植:经行阴道组织间插植照射用于部分盆腔内残留或复发肿瘤的治疗。宫颈癌组织间插植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治疗应避免损伤正常组织。B.术中放疗:主要用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保护胃、小肠、肾等正常组织的情况下,针对腹主动脉旁淋巴区进行照射。术中放疗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临床应用不多。(3)治疗方案及选择1)高剂量率(HDR)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HDR腔内后装照射加全盆照射加盆腔四野照射由中国抗癌协会推荐。具体方A.全盆照射:每周5次,每次1.82Gy,盆腔中心总剂量2025Gy/3周左右。B.腔内后装:每周1次,宫腔及阴道治疗可同时或分别进行。每次A点剂量56Gy,总剂量3036Gy。C.盆腔四野照射:每周4次,每次1.82Gy,官旁总剂量2025Gy/3周左右。本方案可先做全盆照射,照射完成后开始腔内后装放疗。后者可与盆腔四野照射同期进行(腔内治疗当日不做体外照射)。HDR腔内后装治疗,若增加全盆照射剂量,则需减少腔内治疗剂量;若体外照射全部以全盆照射方式进行,腔内后装治疗可于体外照射结束后两周进行。注意:不能盲目将传统腔内镭疗的经验用于HDR后装治疗。用HDR腔内治疗时,可考虑用全盆腔及部分全盆腔照射法进行体外照射,并适当增加体外照射的总剂量,腔内照射采用小剂量多次照射法,适量减少腔内治疗的总剂量。2)中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的方案是,MDR腔内后装放疗加全盆照射加盆腔四野照射,即先做全盆照射,照射完后开始腔内后装放疗。后者可和盆腔四野照射同时进行(腔内后装治疗当日不行体外照射)。A.全盆照射:每周5次,每次1.82Gy,盆腔中心总剂量2025Gy/3周左右。B.腔内后装:每周1次,每次A点剂量56Gy,官腔、阴道可同时或分别进行,A点总剂量2025Gy。C.若不做全盆照射,而改用腔内后装放疗加盆腔四野照射方式,体外照射给予宫旁组织总剂量4050Gy,腔内后装治疗给予A点总剂量50Gy。3)低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加体外照射:其治疗方法类似于传统腔内镭疗法,即腔内治疗加盆腔四野照射。腔内后装治疗与体外照射可同期进行。A.腔内后装:每周1次,每次A点剂量1216Gy。官腔与阴道可同时进行。A点总剂量5265Gy。B.体外照射:每周45次(腔内治疗当日不进行体外照射),每次1.82Gy,宫旁总剂量4050Gy。4)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宫颈癌诊断治疗指南(2001年),不同临床分期的放射治疗方案如下:A.Ia2期:腔内照射盆腔体外照射,A点总剂量7580 GY;或宫颈癌根治性手术。B.I bl期和a期(宫颈局部肿瘤4cm):盆腔体外照射+腔内照射。A点总剂量8085 Gy;或宫颈癌根治性手术。C.I b2期和a期(宫颈局部肿瘤直径:4cm):盆腔体外照射+同时给予含铂类药物化疗+腔内照射。A点总剂量85Gy。也有选择A点总剂量7580Gy+辅助性子宫切除术,该方案尚存在有争议。或选择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新辅助化疗(有争议)。D.b期,a期,I b期,1Va期:盆腔体外照射+同时化疗腔内照射。腔内照射盆腔体外照射。A点总剂量85Gy。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的放疗:盆腔体外照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体外照射+同时给予含铂类药物化疗+腔内照射。A点总剂量85Gy。为减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体外照射的放射治疗并发症,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体外照射可选择超分割放射治疗技术。该照射技术分次剂量1.2Gy,每日2次,两次之间46小时,每周照射5次。(4)放疗的特殊问题1)阴道狭窄:阴道狭窄常见于老年患者。阴道狭窄使腔内治疗的有效体积缩小,从而影响宫旁癌肿控制率,此外直肠、膀胱受照射量相对较大,易发生放射性损伤。放疗时可适当增加全盆腔照射剂量,相应减少腔内照射的剂量。2)宫颈残端癌:放疗原则同宫颈癌常规放疗。宫颈残端癌的腔内放疗的体积较小,宫旁及盆腔组织的腔内照射受量减低。此外,患者因常合并膀胱及肠道粘连于宫颈残端,容易出现放射性损伤。宫颈残端癌放疗时,可以适当增加体外照射的剂量,并根据残存宫颈管的长度和阴道扩张度而决定腔内治疗方法和剂量。当有残存宫颈管时,应尽量置入相应长度的官腔管,完全不能置放官腔管者,可以适当增加阴道穹隆的放射剂量。3)合并子宫脱垂;宫颈癌合并子宫脱垂少见,在放疗时应注意使子宫回复到正常位置,并进行填塞和固定。盆腔放疗可以导致宫旁组织纤维化,尤其是子宫主韧带缩短及阴道挛缩,使部分患者脱垂的子宫回复到正常的位置。4)合并妊娠:妊娠期一旦诊断患有宫颈癌,即应尽早开始进行治疗。早期宫颈癌合并早期妊娠可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合并中晚期妊娠,如胎儿成熟可待产后立即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中晚期和不宜手术的早期宫颈癌都可进行放疗,合并早期妊娠的患者,外照射可使胚胎死亡妊娠终止,流产常发生于放疗24周内,流产后可开始行腔内照射;合并中期妊娠,可行剖官取胎术,剖官术前可先给约20Gy剂量的阴道腔内照射,以控制癌细胞的活力,减少癌肿的扩散;也可以单行放疗,用放疗引产;合并晚期妊娠者,胎儿有可能存活者,可以先行剖腹产,术后四周内开始放疗。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放疗可考虑将常规体外照射的上界沿腹主动脉走向,向上扩展至第12胸椎水平,照射野宽810em。照射总剂量一般给予3045Gy,每日9Gy,照射时应注意保护肾脏和脊髓。也可考虑行术中照射。6)宫颈腺癌:多认为宫颈腺癌的放射敏感性较鳞状细胞癌差。适当增加追加子宫腔管内放疗剂量,或于放疗后行保守性子宫切除术,可能减少中心性复发率。7)桶状肿瘤(“barrel-shaped”lesions):桶状肿瘤患者最好采用放疗加手术的综合性疗法。放疗时适当增加腔内照射剂量,放疗结束后6周行保守性子宫切除。8)宫颈局部巨大肿瘤:宫颈局部巨大外生型肿瘤者,中心性复发率高,预后差。体外照射野的下界应适当下移,并适量增加腔内照射宫颈局部的剂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对宫颈局部巨大外生型肿瘤患者采用“夹攻法,腔内治疗。具体方法:在宫颈肿瘤与阴道前后壁间隙之间,沿其纵轴各插入一块带有铅防护板的放射源,放射源面紧贴宫颈局部肿瘤,铅防护板面向阴道壁,以保护直肠、膀胱和尿道等重要器官。肿瘤中心剂量给予810Gy。“夹攻法”腔内治疗,可以使宫颈局部肿瘤迅速消退,有利于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而且治疗较安全。夹攻治疗的照射剂量不计入治疗的A点总剂量之内。9)止血:对宫颈局部肿瘤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应尽快止血。方法可采用腔内照射,放射源置入阴道紧贴肿瘤表面,一般于剂量参考点位于lcm深处,腔内照射剂量给予810Gy/次。宫颈巨大肿瘤大出血时,用上述“夹攻法”可取得理想的止血作用。还可用体外照射方法止血,剂量为45Gy/d,23天,经该方法治疗一般能止血。10)肥胖:肥胖患者的盆腔前后径明显增大。用60C0治疗机行体外盆腔对野照射时,其皮下组织受量明显高于正常体型患者。对于患者盆腔野前后外径24cm的肥胖患者,最好用高能射线进行体外照射,如1825MeV直线加速器治疗机。肥胖患者也可采用加双侧野的盆腔四野体外照射技术。11)子宫倾斜:子宫倾斜使腔内照射剂量分布不均,倾斜使对侧的宫旁组织受量减低,而倾斜同侧的受量增加。对子宫倾斜明显者,腔内治疗时尽可能纠正子宫位置,还可适当追加子宫倾斜对侧宫旁组织体外照射剂量。12)阴道浸润:当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受癌肿浸润超过阴道穹隆水平时,应根据病变范围扩展体外照射野的下界。同时额外追加阴道腔内照射剂量。阴道腔内照射可采用阴道柱状施源器或定制特殊模型的阴道施源器。13)合并盆腔感染:积极行阴道局部清洁用药和抗生素全身用药抗感染治疗,待盆腔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才开始放疗。放疗最好先行体外照射,体外照射结束后再进行腔内治疗。合并附件炎性肿块或囊肿的患者,可考虑在放疗前行手术治疗。(5)放疗并发症及处理:宫颈癌放疗并发症的发生率除与总剂量相关外,还与剂量率、分次剂量、照射体积、局部解剖条件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某些放疗并发症可能被临床误认为癌肿复发或转移,如将放射性直肠炎或放射性膀胱炎误诊为癌症转移至直肠或膀胱。1)放射性阴道炎:早期表现为黏膜潮红分泌物明显增多,合并局部感染的机会增加,放疗结束后13个月出现阴道部分粘连及闭锁。继后逐渐出现阴道黏膜苍白、萎缩,阴道狭小。阴道冲洗是减轻放射性阴道炎的好方法。放疗期间及放疗后13月应每天坚持进行阴道冲洗,可明显减轻阴道炎,减轻阴道粘连及闭锁。放疗后仍坚持一段时间进行阴道冲洗,对于中青年患者尤为重要。2)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的常见病变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放射性肠炎可分为三度:轻度反应为肠黏膜轻度变化,症状较轻,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粪便带血或黏液,里急后重感中度反应为肠黏膜出现溃疡、坏死,或肠道轻中度狭窄,患者的症状较前加重,便血量增加,可能出现粪便排便困难及腹痛;重度反应为肠道出现严重狭窄,瘘管形成,病人可表现为肠梗阻或肠瘘。轻度放射性肠炎可出现于放疗期及放疗后,中、重度肠炎多出现于放疗后3个月至2年内。轻、中度放射性肠炎用解痉药、抗炎及肠黏膜保护药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口服用药效果不佳的放射性直肠炎可用放射性直肠炎灌肠合剂保留灌肠。同济医院使用的放射性直肠炎灌肠合剂配方:阿片酊6ml,颠茄合剂6ml,小檗碱1g,泼尼松60mg,西黄浆胶加至200ml。如便血明显,可酌情加入肾上腺素于灌肠合剂中。3)放射性膀胱炎:常于放疗结束后2年,甚至放疗后30年发病。放射性膀胱炎分为三度:轻度放射性膀胱炎,黏膜变化轻,症状也较轻,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镜下可见血尿;中度放射性膀胱炎,黏膜溃疡、出血及坏死,患者可表现为肉眼血尿,尿路刺激征加重,下腹坠胀疼痛,有时可伴排尿困难;重度放射性膀胱炎,瘘管形成。中度病变用止血、抗感染等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时,可考虑用膀胱内甲醛灌注法治疗。同济医院使用的膀胱内甲醛灌注方法:首先,用带气囊的Foley尿管导尿,排空膀胱,然后于气囊内注入约20ml空气或液体,下拉导尿管使气囊紧贴于膀胱内口,以避免药物外溢;第二步是膀胱内注入2%利多卡因溶液约50ml,保留5分钟后放出;第三步是膀胱内注入4%甲醛溶液约200ml,保留15分钟后放出(注意避免甲醛溶液溢入尿道)。第四步是用10%的乙醇溶液200m1分两次冲洗膀胱,继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45次,随后拔除导尿管。治疗前应首先了解膀胱容量,如放射性膀胱萎缩容量不足200ml时,应酌情减少上述用药剂量。(三)化疗目前宫颈癌单纯化疗尚不能达到完全根治的效果。化疗对晚期宫颈癌及复发患者有一定姑息性治疗作用,对于用单纯放疗或手术治疗预后较差的患者,化疗作为综合性治疗的一部分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1.宫颈癌化疗常用药物顺铂、卡铂、紫杉醇类、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氟尿嘧啶、吉西他滨、甲氨蝶呤、多柔比星、博莱霉素、长春碱类等。在这些化疗药物中,顺铂是治疗宫颈癌有效的常用药物。近年试用于宫颈癌化疗,并初步取得较好效果的新药有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类、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等。然而,这些化疗药单一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仅11%31%。多数研究表明,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优于单一药物化疗,其中尤以含有顺铂的联合化疗方案疗效较好。2.官颈癌常用化疗方案如下(1)DDP单药化疗DDP 50100mg/静脉注射,第1天;每3周重复。(2)IFO单药化疗IFO 12001500mg/静脉注射,第15天;或5000mg/静脉滴注(24小时),第1天;同时给予美司钠,每3周重复。(3)PF方案DDP 100mg/静脉注射,第1天;5-FU 1000mg/静脉注射,第15天;每3周重复。(4)PI方案DDP 50mg/静脉注射,第1天;IF0 5000mg/静脉滴注(24小时),第15天;同时给予美司钠,每3周重复,最多6周期。(5)CI方案CBF 300mg/静脉注射,第1天;IFO 5000mg/静脉滴注(24小时),第15天;同时给予美司钠,每4周重复。(6)BIC方案BLM 30mg静脉注射(24小时),第1天;IFO 2000mg/静脉滴注,第13天;美司钠400mg/静脉注射,IFO前15分钟、给药后第4小时、第8小时,继后800mg/用药时间同上;CBP 200mg/静脉注射,第1天;每3周重复。(7)TP方案TAX 135mg/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DDP 5075mg/静脉注射,第2天;每3周重复。(8)TIP方案TAX 175mg/静脉滴注(3小时),第1天;DDP 50mg/静脉注射,第2天;IFO 5000mg/静脉滴注(24小时),第2天;同时给予美司钠,每4周重复。(9)BM方案BLM 10mg静脉注射,第17夫;MMC 10mg静脉注射,第8天;每3周重复l周期。(10)FAOC方案5-Fu 500mg/静脉注射,第1、8天;ADM 45mg/静脉注射,第1天;VCR lmg/静脉注射,第1、8天;CTX 100mg/ 口服,第114天;每4周重复。(11)CAP方案CTX 600mg/静脉注射,第1天;ADM 40mg/静脉注射,第1天;DDP 50mg/静脉注射,第1天;每4周重复1周期。3.放疗前或手术前化疗 又称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比放疗后补救性化疗的效果好。放疗前化疗的优点是使局部肿瘤体积缩小,癌肿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相对提高,同时减少癌肿远处转移的危险。放疗前化疗的作用争议较大,主要用于预后不良的部分晚期宫颈癌患者。一般给予以DD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给药1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3周开始进行常规放疗。4.放疗期化疗 即放疗与化疗同时进行。放化疗同时治疗技术称为放化疗(cheM0radiotherapy)。该方法除具有放疗前化疗的优点外,还具有不延长总治疗疗程的优点,这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局部癌肿控制率并减少远处转移的危险。目前常用放化疗方案如下:(1)DDP单药物化疗+放疗DDP 2040mg/静脉注射,每周给药一次,与放疗同时进行,共用6周。(2)DF方案化疗+放疗DDP 75mg/静脉注射(4小时),第1天;5-FU 4000mg/静脉注射持续96小时;放疗第1天同时开始化疗,每3周重复,共化疗2个周期。【疗效标准及预后】1.疗效评价标准 一般于放疗结束后半年评价,标准参见附录。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是评价宫颈癌治疗效果较理想的指标。2.预后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如下。(1)临床分期:FIGO第21卷(1991年)妇癌治疗年报,统计19131986年全世界147个治疗中心515 125例宫颈癌的治疗结果,不同临床分期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别。19501954年0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4.7%,52.6%,26.1%和6.0%。19821986年IIV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8%,58.2%,32.6%10.2%。单纯放疗各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I期91.5%,a期83.5%,b期66.5%,a期45.0%,b期36.0%,IV期14.0%。手术治疗效果I期86.3%,a期75.0%。(2)组织学类型及间质反应:多认为宫颈腺癌的预后较鳞状细胞癌差,FIGO报道23 804例宫颈癌5年生存率:腺癌50.3%,鳞状细胞癌54.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对4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细胞类型、癌组织生长方式、癌周纤维反应和癌周免疫细胞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病理因素中,癌周细胞反应程度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最大,其他依次为癌周纤维反应、癌细胞类型。癌周细胞反应(+)的5年生存率为53.1 %,反应(+)为79.8%,反应(+)的生存率达95.3%,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3)年龄:年龄低于35岁的宫颈癌患者容易发生淋巴道转移,预后差。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生存率也较差,其主要原因这些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4)肿瘤体积及生长类型:宫颈局部肿瘤体积大、桶状形肿瘤、宫旁双侧受累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官颈局部肿瘤肉眼观呈结节状及溃疡坏死状患者,放射敏感性差,预后差。肿瘤的大小对Iba期宫颈癌的影响,宫颈部肿瘤直径2cm的5年生;(5)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最显;(6)肿瘤浸润深度:当宫颈癌组织浸润间质时,病人;(7)癌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病理组织切片检;(8)血清蛋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9)合并症:宫颈癌患者治疗前有大出血病史,并引;【随诊】;随诊时间每月1次,每两月1次,每3个月1次,各连;a期宫颈癌的影响,宫颈部肿瘤直径2cm的5年生存率为90%,4cm者的5年生存率仅40%。(5)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最显著的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的预后更差。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程度与受累淋巴结的数目及大小有关。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易发生远处转移,而且也容易发生中心性复发。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宫颈局部肿瘤大小、血管和淋巴管浸润、局部肿瘤浸润深度、宫旁浸润程度及肿瘤组织学类型等密切相关。(6)肿瘤浸润深度:当宫颈癌组织浸润间质时,病人的生存率将会受影响。浸润深度1.5cm时,病人的5年生存率则为63%78%。(7)癌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发现癌细胞浸润淋巴管及血管的患者预后不良。分析宫颈癌细胞DNA含量发现,DNA指数L 5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DNA指数1.5组。DNA指数及细胞周期分布是反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DNA指数与放射敏感性相关,DNA指数高的癌细胞对射线敏感性差。(8)血清蛋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对宫颈癌患者治疗前、中、后的血清蛋白电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1的患者癌复发率高,预后不良。b期宫颈癌血清蛋白口2/1组患者的死亡率为60%,2/1组的死亡率为1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颅脑外伤急救处理流程标准化
- 螃蟹冷链运输管理流程
- 数控专业多维度学生评价体系设计
- 高三数学复习第一轮计划与安排表
- 《夏洛的网》教学讨论与拓展活动
- 2025年超声无损检测设备合作协议书
- 小学数学二年级阶段性测试题汇编
- 全国青少年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初级)2023
- 机械制造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方案
- 2025-2030光伏制氢技术路线比较与经济性评估研究报告
- AM2U2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五年级上册
- 水管阀门维修施工方案模板
- 2022年我国手机预装软件市场现状分析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操作评分表(新改版教科版)
- 安全管理之美国消防安全观念和安全防范措施
- 高考日语基础归纳总结与练习(一轮复习)
- 社会学导论(第五版)孙立平课件
- 2023年高考英语总复习高中英语常用一百组固定搭配
- GB/T 23711.3-2009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耐高温试验方法
- CB/T 3686-1995电汽热水柜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狗猫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