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2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b12.5cmc4.5cmd10cm3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a25cmb15cmc6cmd12cm4如图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b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5湖边的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6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7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焦点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9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10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11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1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连续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a0.8m/sb1.2m/sc0.6km/hd3.6km/s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二、填空题14在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正在放映电视的电视机屏幕,光彩夺目的夜明珠,点燃的油灯,闪亮的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填序号)15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cm16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色的“光”字17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是由控制的18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机利用了这一性质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19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是”“不”)在光反射时光路是20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21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弯折,装了水的桶底看起来变,都是由于光从射向时发生的缘故2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成像23阳光照射下,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远处楼房窗户的玻璃看起来很刺眼,是因为照射到玻璃表面的阳光发生了24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5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26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2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7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分界面,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分界面的边是空气三、作图题(每题2分,计8分)28作出入射光线经过玻璃砖后的光线方向29如图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画出原图并作图)30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31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四、实验探究题32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填写实验现象序号)33在做“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实验(1)实验的原理是;(2)测量的物理量是纸片下落的路程s和;(3)选用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白纸(4)某小组同学在实验时选用1m的刻度尺,竖直放置,将纸片从零刻度下落,测量纸片下落的时间t,他们遇到了两个问题:问题1:纸片下落的时间短,t较难测准; 问题2:纸片下落时飘动,s测量不准请你帮助他们就这两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问题1:; 问题2:3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5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凸透镜焦距f (cm)实验序号物屏距离l(cm)第一次成像第一次成像物距u(cm)像距v (cm)像的大小物距u(cm)像距v(cm)像的大小10l491435放大3514缩小2451530放大3015缩小340202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43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55802060放大6020缩小6642440放大4024缩小7603030等大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855不能在光屏上成像(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36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上其目的是使完整清晰的像成在(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中学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何一段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等,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解答】解:由题意知:四个图片中,每相邻两点间所用时间是相同的;若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邻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也应相等,符合这个特点的只有b选项;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打点计时器的题时,一定要注意隐含的条件是相邻两点间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2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b12.5cmc4.5cmd10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首先知道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实像,其次因为物体高2cm,像高4cm,所以是放大的像,所以像应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给出的焦距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物距的大小【解答】解:根据题干条件,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满足:5cm=fu2f=10cm,处于这一物距范围内的只有a、7.5cm故选a【点评】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a25cmb15cmc6cmd12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之内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应用了这一原理【解答】解:此时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现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所以此时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之内,即物距小于10cm,在选项中只有c是符合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4如图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b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以及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图(a)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为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图(b)中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故为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矫正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5湖边的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是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是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分析】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从上面看水中的物体时,会感到物体位置有所提高,而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金鱼,由于光的折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20152016学年度高一些,是鱼的虚像;而看到湖水中的白云是天空中的白云通过湖水成的像,平面镜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的应用6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解决此问题【解答】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遇到障碍物就会形成影子,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大多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7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7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8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透镜焦点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b像始终变小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情况可知,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变化,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大小都随之变化并且是物体距离凸透镜越近,物体成的像就越大【解答】解;物体从远处像凸透镜焦点移动的过程中,物距在不断地减小,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在不断的变大综上分析故选a【点评】关于凸透镜成实像的变化情况的判定,可以用以下口诀来解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9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两点:(1)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解答】解:摄影师利用照相机对着全体学生拍完合影后,若想再给小明拍一张单身照,即人的像会变大,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规律知,此时的像距一定变大,且物距必须减小,所以要减小照相机和小明的距离,即照相机靠近小明,同时将镜头向前伸,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方可拍出清晰的照片故选b【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是凸透镜成像习题中的一个重要应用10雨过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应用题【分析】(1)水面和地面都反射月光,水面对月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地面对月光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光线,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人看到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的多少来决定的【解答】解:(1)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亮,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所以地面看起来较暗(2)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没有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而地面反射的是漫反射,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来较亮故选b【点评】(1)此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看到物体的明亮程度是由进入人眼睛的光线的多少来决定的;(3)通过水面和地面两种反射面对月光的不同反射,确定进入眼睛光线的多少,即可得到此题的答案11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1)由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路程逐渐的变大,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做匀速运动,当运动路程为10.0m时,运动时间为5s,运动的速度v乙=2m/s;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是不变的,甲一直在10.0m处不动,处于静止状态;据此判断出a、b的正误(2)根据甲和乙的速度求出6s甲、乙运动的路程,再根据甲和乙原来的距离,判断出甲、乙之间的距离;同样的办法求出甲、乙的运动路程;据此判断出c、d的正误【解答】解:a、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做匀速运动;甲的图象是一条过10.0m的射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错误;b、因为甲是静止的,运动速度为0,所以b错误;c、经过6s,甲依然在10.0m处;由图象可知,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速度为=2m/s,6s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s=vt=2m/s6s=12m,甲和乙相距的距离为12m10.0m=2m,所以c是正确的;d、由图象可知: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甲静止,通过的路程为0m,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做很多物理实验时都要画图象,图象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这也是近几年2016届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1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析如图所示小球连续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小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面哪一个()a0.8m/sb1.2m/sc0.6km/hd3.6km/s【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次照片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物体运动速度和四个选项比较一下,最后选出合适的选项就是答案【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两次照片的距离约为:2.40cm=0.024m物体运动速度:v=1.2m/s故选b【点评】正确读取频闪照片上反映的物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照片上两个小点之间的间隙越大,说明速度越快,间隙越小,说明速度越慢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 fu2f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a、说法正确,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b、说法错误,放大镜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成正立放大的像;c、说法错误,幻灯机的原理应是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像;d、说法错误,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二、填空题14在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正在放映电视的电视机屏幕,光彩夺目的夜明珠,点燃的油灯,闪亮的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填序号)【考点】光源【分析】本题考查对光源的理解,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解答】解:电视屏幕、油灯,本身能发光,是光源;银幕、夜明珠、钻石等尽管很亮,但它们本身不发光,这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故答案为:【点评】亮的物体不一定是光源,记住光源的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而且是正在发光的物体15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5.25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刻度尺上两个相邻的刻度线间的距离;由图知铅笔的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则铅笔两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尺的示数之差就是铅笔的长度【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相邻刻度线的距离,即最小刻度是1mm;铅笔的长度是7.25cm2.00cm=5.25cm故答案为:1; 5.25【点评】刻度尺读数要注意:1、分清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2、读数时准确到最小分度值,在最小分度值下应再估读一位3、读数时应注意物体的端点是否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16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考点】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彩虹的出现是由于光的色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颜色的决定的【解答】解:彩虹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光射到空气的小水珠上,被分解为七色光,即是光的色散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光”字这是因为绿颜料只能反射绿色的光,用红光照射,把红色光吸收了故本题答案为:色散,黑【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以及物体颜色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7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是由红外线控制的【考点】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根据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红外线加热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热谱仪等等利用红外线还可以实现遥感技术,任何物体都能发出不可见光,可以通过感知红外线来工作【解答】解:红外线遥感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利用的是红外线遥感技术故答案为:红外线【点评】关于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知识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如何将题目中提到的物理情景与对应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细心观察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是非常多的,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利用我们学到的物理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18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利用了这一性质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杀菌消毒【考点】紫外线【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紫外线的作用有:化学作用:消毒杀菌;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光,例如验钞机【解答】解: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杀菌消毒故答案为:发光;验钞;杀菌消毒【点评】此题考查了紫外线的作用和危害,在生活中要避免过度的紫外线照射19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仍是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是”“不”)在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解答此题【解答】解:根据镜面反射的原理可知,在平面镜上入射光线是平行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当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照射镜面,光线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仍是;可逆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的反射原理和光的反射定律,属于常见的基础性考题20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虚(实/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0.7m,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解答】解:(1)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所以当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会改变;(3)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她走近平面镜0.3m,即物距减小0.3m,像距也应随之减小0.3m,所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0.3m=0.7m故答案分别为:虚;0.7;不变【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2016届中考题中较为热点,解答此类题目需紧扣平面镜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与物距大小无关对于这一点与我们平时观察到的“近大远小”似乎有出入,但这是人的一种错误感觉,需要正确理解21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斜看起来向上弯折,装了水的桶底看起来变浅了,都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的缘故【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两点: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1)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变折了,这是由于筷子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2)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3)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的缘故故答案为:上;浅了;水中;空气;折射【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成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承接不到的是虚像(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2fuf,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靠近凸透镜7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答案为:放大;不能【点评】本题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然后根据实像和虚像是否能用光屏承接进行判断23阳光照射下,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远处楼房窗户的玻璃看起来很刺眼,是因为照射到玻璃表面的阳光发生了镜面反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镜面反射【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解答】解:阳光照射下,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远处楼房的玻璃看起来很刺眼,是因为照射到玻璃表满的阳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故答案为:沿直线传播;镜面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24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60;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找到反射角的大小;再确定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确定入射角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角的变化【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60;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象图中的逐渐向法线靠近,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故答案为:60;减小【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跟着减小25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甲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路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三位同学进行的是百米赛跑,那么路程一定,用时较少的跑的就快,由此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故答案为:甲;路程【点评】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三种:路程一定,比较时间;时间一定,比较路程;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26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解答】解:照相机的镜头利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要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增大,照相机远离景物,增大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镜头向后调,减小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大于;增大【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掌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ae是分界面,hd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1分界面的左边是空气【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2)确定了法线,即可得知界面,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找出折射角的大小【解答】解:(1)仔细分析题图,ae和cg有可能是界面根据4和5可确定cg是法线,ae是界面,bh为入射光线,hd为反射光线(2)由15,可知,1是折射角,5是入射角,因为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的左边是空气故答案为:ae;hd;1;左【点评】在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会同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是分居法线两侧,但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三、作图题(每题2分,计8分)28作出入射光线经过玻璃砖后的光线方向【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图中法线已画出,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画出折射光线此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向空气中,根据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再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二次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是比较基本的考查类型,也是2016届中考考查的热点问题29如图所示,一激光灯从点s发出的一束射向水面的光,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及其相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画出原图并作图)【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从空气折射进入水中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本题的关键是折射点的确定,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不等于0,确定折射点的大致位置【解答】解:确定折射点:连接sp交水面于点a,从p点向水面引垂线交水面于点b,折射点o应在a、b两点之间;画出反射光线:过反射点o垂直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作出反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连接op即为题目要求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折射点,它应该在水面确定的范围内,若知道水的折射率折射点应该在水面确定的位置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折射和反射同时发生时,要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定律作出折射光线30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凸透镜的三种特殊光路图中,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平行于主光轴;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穿过焦点;可根据上述两个特点来完成作图【解答】解:如图:【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特殊光路图,主要识记三种特殊的光线即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31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人看到的光是从物体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四、实验探究题32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甲是凹透镜(2)在实验现象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填写实验现象序号)【考点】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压轴题;实验探究题【分析】此题是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那么必然要和近视、远视眼的成因联系起来图中所示的实验器具中,蜡烛发出的光相当于物体反射的光,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移动前的光屏位置相当于物体成像的位置,移动后的光屏位置相当于视网膜然后结合近视、远视眼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