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做数列基础题1.doc_第1页
高考必做数列基础题1.doc_第2页
高考必做数列基础题1.doc_第3页
高考必做数列基础题1.doc_第4页
高考必做数列基础题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焦点专题 7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基础盘点 1 一般数列与法 n a n S 1 1 2 n Sn a n 2 等差数列 定义 当 时 数列为等差数列 可用于等差数列的 1nn aa n a 证明 通项 要明确数列为 数列 n a m a n a 前项和 n n S 通项性质 若 则 特别地 若是与的等pqrs r a p a q a 差中项 则 前项和性质 若 则当 0 时 有最大值 n 1 0 0ad n a n S 若 则当 0 时 有最小值 1 0 0ad n a n S 3 等比数列 定义 当 时 数列为等比数列 可用于等比数列的证明 1n n a a n a 通项 要明确数列为 数列 n a m a A n a 前项和 用该公式时特别关注项数的考虑 n 1 1 n q S q n 通项性质 1 若 则 特别地 若是与的pqrs r a p a q a 等比中项 则 通项性质 2 中没有为 的项 0 当时 中所有的项 n aq0q n a 号 当时 中相间的项 号 0q n a 4 一般数列通项的求法 数列 可用 法 求得 1 1 1 1 n a 若 可用 法 求得 1 1a 1nn aan n a 若 可用 法 求得 1 1a 1 2n n n a a n a 若 可用 法 求得 1 1a 1 23 nn aa n a 2 例题精选 焦点 1 与法 n a n S 例 1 1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之和为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1 2 nnSn n a n a 题情捉摸 1 当时 1n 1 a 2 当时 2n 1nnn aSS 2 设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 且 1 2 nn aS 则 n a 题情捉摸 1 当时 有 从中解得 1n 11 aS 1 a 2 当时 化简得 2n 1nnn aSS n a 1n a 知数列为 数列 进而得通项 n a n a 焦点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前项和公式 性质 证明n 例 2 1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 求的最小值 n an n S 1 11a 46 14aa n S 题情捉摸 法 1 由条件得 从而 用配方法可求其最小值 d n S 法 2 由条件得 从而 令 0 知当 时 d n a n an 取得最小值 进而得的最小值 n S n S 2 设等差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 若81 9 S 则 852 aaa 题情捉摸 由 得 从而得结果 1 9 9 81 2 a S 1925 aaaa 3 已知曲线C 440 xyx 数列 n a的首项 1 4a 且当2n 时 点 1 nn aa 恒在曲 线C上 数列 n b满足 1 2 n n b a 1 证明 数列 n b是等差数列 2 求数列 n a和 n b的通项公式 题情捉摸 1 点 1 nn aa 在曲线C 440 xyx 上 得 要证是等差数列 只证当时 即可 再检验 是 n b2n 1nn bb 12 b b 否也适合这个等差数列便得证明 2 顺手求得 代入求得 n b 1 2 n n b a n a 3 焦点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前项和公式 性质 证明n 1 将与代入 得 代入 从而 1 aq 24 1a a 1 a 2 31 1 7Saqq 例 3 1 设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为其前项和 已知 求 n a n Sn 24 1a a 3 7S n S 解得 有 q 1 a 2 由与的值可算得 1 aq n S 2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之和为 若 n a 122 332322 nnnn n S 1 32011 n n S 则的最大值等于 n 题情捉摸 可得 得到后代入3n n S n S 1 32011 n n S 再估算即得的最大值 n 3 已知数列中 令 n a 11 1 21 nn aaa 1nnn baa 1 证明 数列是等比数列 n b 2 求数列的通项 n a 题情捉摸 1 由 得 两式相减有 1 21 nn aa 1 21 nn aa 将代入得 而 从而得证 1nnn baa 1 b 2 由 1 得 代入 再用累加法得 n b 1nnn baa n a 真题回顾 1 2010 广东文 已知数列 为等比数列 是它的前 n 项和 若 且与 n a n S 231 a aa 2 4 a 的等差中项为 则 S5 w w w k s5 u c o m 7 2a 5 4 A 35 B 33 C 31 D 29 2 2009 广东文 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 且 则 n a 2 395 2aaa 2 a 1 1 a A B C D 1 2 2 2 22 3 2009 广东理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 且 则当 n a0 1 2 n an 2 525 2 3 n n aan 4 时 1n 2123221 logloglog n aaa A B C D 21 nn 2 1 n 2 n 2 1 n 4 2009 广东文 已知点是函数的图像上一点 等比数列 1 1 3 0 1 x f xaaa 且 的前 n 项和为 数列的首项为 c 且前 n 项和满足 n a f nc 0 nn bb n s 11 2 nnnn ssssn 1 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w w w k s 5 u c o m n a n b 2 若数列的前项和为 问满足 的最小正整数是多少 1 1 nn b b n n T n T 1000 2009 n 名模精选 5 2010 广州调研文 已知等差数列 n a中 则数列 n a的前 13 项之和为 7 3a A B C D 2 39 39 2 117 117 6 2010 湛江一模理 数列中 且 则前 2010 项的和等于 n a1 11 nnn aaa2 2010 a A 1005 B 2010 C 1 D 0 7 2010 深圳二模文 已知等差数列 n a中 6104 202aaa 则 12 a的值是 A 18B 20 C 26 D 28 8 2010 佛山一模文 若数列 n a满足 其前n项和为 n S 11 1 2 nn aaa nN 则 44 4Sa 9 2010 广州一模文 在等比数列中 公比 若 则的值 n a 1 1a 2q 64 n a n 为 10 2010 广州二模文 如图是一个有层的六边形点阵 它的n 2n 中心是一个点 算作第一层 第 2 层每边有 2 个点 第 3 层每边有 3 个 点 第层每边有个点 则这个点阵的点数共有 个 nn 5 11 2010 广州调研文 设为数列的前项和 对任意的N n S n an n 都有为常数 且 1 nn Smma m 0 m 1 求证 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 2 设数列的公比 mfq 数列满足 N n a n b 111 2 nn ba bf b 2n 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b 12 2011 珠海摸底 已知函数 数列满足 1 1ln xxxxf n a 1 1 n n a aee n a N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n a 2 求 21n afafaf 3 求证 1 2 1 2 3 n n nen N 参考答案 例 1 1 当时 1 n3 11 Sa 当时 2 nnnnnnan21 1 1 1 22 3 1 2 2 n n a n n 2 当时 有 1n 111 2 1 aSa 1 2a 当时 得 2 n 111 2 1 2 1 22 nnnnnnn aSSaaaa 1 2 nn aa 6 数列是以首项为 2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于是 n a 1 222 nn n a 例 2 1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 则 解得 d 461 282 11 814aaadd 1d 所以 所以当或时 取最小值 2 2 1 12323 111 2228 n n n Snn 11n 12 n S 的最小值为 解法 2 更为简便 留给读者 n S 1112 11 10 11 11166 2 SS 2 由 得 有 19 9 9 81 2 aa S 19 18aa 19285 218aaaaa 从而 258285 18927aaaaaa 3 1 当2n 时 点 1 nn aa 恒在曲线C上 11 440 nnn aaa 由 1 2 n n b a 得 当2n 时 1 1 11 22 nn nn bb aa 1 11 422 nn nnnn aa aaa a 1 11 42244 nn nnn aa aaa 1 1 1 222 nn nn aa aa 而 1 1 111 2242 b a 21 1 2 bb 数列 n b是首项为 公差为 1 2 的等差数列 1 2 2 1 a 4 1 1 11 22 b a 111 1 222 n bnn 由 1 2 n n b a 得 12 22 n n a bn 例 3 1 由得 又 24 1a a 24 1 1a q 1 2 1 a q 2 31 1 7Saqq 2 610qq 解得或 舍去 得 1 2 q 1 3 q 1 4a 3 1 4 1 1 2 8 1 2 1 2 n n n S 2 1 211 2 1 222 3 3 1 332 2 333 1 3 n nnnnn n S 7 由 得 又单调递增 且 1 32011 n n S 1 22011 n 1 2n 10 21024 11 22048 得 110n 9n 3 1 证明 由 得 两式相减有 1 21 nn aa 1 21 nn aa 11 2 nnnn aaaa 而 又 1nnn baa 1 2 nn bbn N 121111 21 12baaaaa 是以 2 为首项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n b 2 解 由 1 得 即 2n n b 1 2n nn aa 121321 nnn aaaaaaaa 21 1222n 21 n 1 C 2 B 3 C 4 1 w w w 1 1 3 fa Q 1 3 x f x 1 1 1 3 afcc 2 21afcfc 2 9 3 2 32 27 afcfc 又数列成等比数列 所以 n a 2 2 1 3 4 21 81 2 33 27 a ac a 1c 又公比 所以 2 1 1 3 a q a 1 2 11 2 3 33 nn n a n N 1111nnnnnnnn SSSSSSSS Q 2n 又 0 n b 0 n S 1 1 nn SS 数列构成一个首相为 1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得 n S 111 n Snn 2 n Sn 当 2n 2 2 1 121 nnn bSSnnn 21 n bn n N 2 1 22 33 41 1111 n nn T bbb bb bb b L 1111 1 33 55 7 21 21nn K 111 111 11111 1 232 352 572 2121nn K w w w k s 5 u c o m 11 1 22121 n nn 8 由得 满足的最小正整数为 112 1000 212009 n n T n 1000 9 n 1000 2009 n T 5 B 6 A 7 A 8 9 10 17 7 2 331nn 11 1 证明证明 当时 解得1 1 a 1 n 111 1aSmma 当时 2n 11nnnnn aSSmama 即 为常数 且 1 1 nn m ama m0m 1 1 n n am am 2n 数列是首项为 1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n a 1 m m 2 解解 由 1 得 mfq 1 m m 11 22ba 即 1 1 1 1 n nn n b bf b b 1 11 1 nn bb 1 11 1 nn bb 2n 是首项为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n b 11 2 即 1121 1 1 22 n n n b 2 21 n b n n N 12 解 1 是等比数列 又 e a a n n 1 n a 1 n n eaea 2 由 1 nnn n eneeaf 1 1ln 1 32 2 21 n n eeenafafaf 21 3 21 n nnee e 3 递减 0 1 1 1 xfxfx x xf 即也就是 1 fxf 0 xf1ln xx 于是 1 10ln2ln1ln nn 即 2 1 321ln nn n 故 321 2 1 nn en 9 第一部分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基础题第一部分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基础题 1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6 5 642 aaa 1 a 2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8 91 aa n a 3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 则数列的公差 则数列的公差 d n anan32 4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d n n a1022 512 1 1 nn Saa 5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0 12 347 aaa d且 且且 且 6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12 15 754 aaa 2 a 7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48 111032 aaaa 76 aa 8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则 则 n a12 82 aa 5 a 9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n a 5 10 8856 SaSa且 且且 且且 且 10 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n a 40 17153 Saa且 且且 且 11 若数列 若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 则通项 则通项 n a 2 10nnSn n a 12 在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 中 公比 公比 则 则 n a32 1 a 2 1 q 6 a 13 在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 公比中 公比首项首项 末项为 末项为 则项数 则项数 n n a 3 2 q 8 9 3 1 14 已知 已知为等比数列 为等比数列 则 则 n a 3 20 2 423 aaa n a 15 在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 中 则 则 n a120 30 4321 aaaa 65 aa 16 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则它的公比为成等比数列 则它的公比为 n a 732 aaa 17 设等比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公比 前 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则 则 n a2 q n S 2 4 a S 18 数列 数列是等差数列 是等差数列 n a6 0 50 1 da 10 1 从第几项开始 从第几项开始 2 求此数列前 求此数列前 n 项和项和的最大值的最大值0 n a n S 19 设等比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公比 前 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已知 已知 求 求的的 n a1 q n S 243 5 2 SSa n a 通项公式和通项公式和 n S 20 已知等差数列 已知等差数列中 中 求数列 求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 n a0 16 6473 aaaa n a n S 21 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 求数列 求数列前前 n 项和项和 n a 2 32nnSn n a n T 22 数列 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n a nnn SaaS2 1 11 1 求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的通项 2 求数列 求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 n a n a n na n T 拔高题拔高题 2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且 且成等差数列 若成等差数列 若 则 则 n a n S 321 2 4aaa1 1 a 4 S 24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已知 已知 则 则 n a n S38 0 12 2 11 mmmm Saaa m 25 已知 已知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n a99 105 642531 aaaaaa 20 a 26 为等差数列 为等差数列 则公差 则公差 n a0 12 347 aaa d 27 设等比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若 若 则 则 n a n S3 3 6 S S 6 9 S S 28 设 设是公差不为是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 的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则成等比数列 则的前的前 n 项项 n a 6311 2aaaa且 且 n a 和和 n S 29 在等差数列 在等差数列中 若中 若则则 n a 120 1210864 aaaaa 3 1 119 aa 30 已知等比数列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满足 则 则 n a1000 1001 aaan且 且 lglglg 10021 aaa 31 已知等比数列 已知等比数列满足满足 当 当时 时 n a 3 20 2 525 naaa n nn 且 且1 n logloglog 1223212 n aaa 32 已知等比数列已知等比数列 已知等比数列已知等比数列满足满足 n a 6 3 73221 aaaaa且 且 11 33 设等差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若 若 n a n S 36 9 98763 aaaSS且 且 34 设等比数列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公比 则 则 n a2 q 2 2 43 21 aa aa 35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的前的前 n 项和分别为项和分别为 若 若 则 则 n a n b nn TS 13 32 n n T S n n 9 9 b a 36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的前的前 n 项和分别为项和分别为 若 若 则使 则使 n a n b nn BA 3 457 n n B A n n 得得为整数的正整数为整数的正整数 n 的个数是的个数是 n n b a 37 已知等差数列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的公差为 2 若 若成等比数列 则成等比数列 则 n a 431 aaa 2 a 38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公比的公比 已知 已知 则 则的前的前 4 项的和项的和 n a0 q nnn aaaa6 1 122 n a 4 S 39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已知 已知成等差数列 则成等差数列 则的公比为的公比为 n a n S 321 3 2 SSS n a 40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中 已知中 已知 n a16 2 41 aa 1 求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通项公式 2 若 若分别为等差数列分别为等差数列的第的第 3 项和第项和第 n a 53 a a n b 5 项 试求数列项 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项和 n b n S 41 在数列 在数列中 中 n a n nn aaa22 1 11 1 设 设 证明 数列 证明 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差数列 1 2 n n n a b n b 2 求数列 求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 n a n S 42 设数列 设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点 点均在函数均在函数的图象上的图象上 n a n S Nn n S n n 23 xy 1 求数列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通项公式 n a 12 2 设 设是数列是数列的前的前 n 项 求证 项 求证 n nn n T aa b 3 1 n b 31 72 n T 第二部分 通项公式的求法第二部分 通项公式的求法 给出给出的表达式 求通项的表达式 求通项 n S n a 例例 1已知下列各数列已知下列各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项和的公式 求的公式 求的通项公式的通项公式 n a n S n a 1 2 3 4 nS n n 1 1 23 n n SnknSn 2 1 1 log2 nSn 累加法累加法 1 nfaa nn 例例 2已知数列已知数列中 中 求 求 n a 2 3 1 1 1 1 naaa n n nn a 练习 练习 1 若数列 若数列满足满足且且 求 求 n a1 1 a n nn aa2 1 n a 2 设数列 设数列满足满足 求通向公式 求通向公式 n a1 1 a 12 1 23 n nn aa n a 累乘法累乘法 1 nf a a n n 例例 3在数列在数列中 中 求 求 n a1 1 a nn a n n a 2 1 n a 例例 4设设是首项为是首项为 1 的数列 且的数列 且 求 求 n a0 1 1 2 1 nnnn aanaan n a 练习 在数列练习 在数列中 中 求 求 n a4 1 a n n n aa5 1 n a 出现出现 无常数项 无常数项 nn aa 1 例例 5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中 中 求 求 n a 2 2 1 11 n n n a a aa n a 例例 6 已知数列已知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满足 满足 求 求 n a n S 2 1 1 a 2 02 1 nSSa nnnn a 练习 设数列练习 设数列的前的前 n 项和为项和为 且且 求 求 n a n S 12 2 2 n n n S S a1 1 a n a 类型类型 p q 13 例例 7若数列若数列满足关系式满足关系式 求 求 n a32 3 11 nn aaa n a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基础练习题高二数学等差数列基础练习题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等差数列中 若 则 n a 638 aaa 9 s 2 等差数列中 若 则公差 n a 2 32 n Snn d 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a7 8 则 a1 1 3 d 4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是正整数 且 a 则前 10 项的和 S n a4 12 6473 aaa 10 5 等差数列 10 6 2 2 前 项的和是 54 6 正整数前 n 个数的和是 7 数列的前 n 项和 则 n a 2 3 n Snn n a 二 选择题 8 等差数列中 那么 n a 10 120S 110 aa A B C D 12243648 9 已知等差数列 那么这个数列的前项和 n a219 n an n n s A A 有最小值且是整数 B 有最小值且是分数 C 有最大值且是整数 D 有最大值且是分数 10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 那么 n a 1 2 d 80 10042 aaa 100 S A 80 B 120 C 135 D 160 11 已知等差数列中 那么 n a60 12952 aaaa 13 S A 390B 195C 180D 120 12 从前个正偶数的和中减去前个正奇数的和 其差为 180180 A B C D 090180360 13 等差数列的前项的和为 前项的和为 则它的前项的和为 n am302m1003m A B C D 130170210260 14 在等差数列中 若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 n a6 2 a6 8 a n an n S 14 A B C D 54 SS 54 SS 56 SS 56 SS 三 计算题 15 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并求这些元素的和 21 60Mm mnnNm 且 16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已知 n an n S 3 12a 12 S0 13 S0 求公差的取值范围 中哪一个值最大 并说明理由 d 1212 S SS 21 19 己知为等差数列 若在每相邻两项之间插入三个数 使它和原 n a 12 2 3aa 数列的数构成一个新的等差数列 求 1 原数列的第 12 项是新数列的第几项 2 新数列的第 29 项是原数列的第几项 20 设等差数列的前 项的和为 S n 且 S 4 62 S 6 75 求 n a 1 的通项公式 a n 及前 项的和 S n n a 2 a 1 a 2 a 3 a 14 21 某渔业公司年初用 98 万元购买一艘捕鱼船 第一年各种费用 12 万元 以后每年都增 加 4 万元 每年捕鱼收益 50 万元 问第几年开始获利 若干年后 有两种处理方案 1 年平均获利最大时 以 26 万元出售该渔船 2 总纯收入获利最大时 以 8 万元出售该渔船 问哪种方案合算 22 已知等差数列 n a 中 0 16 6473 aaaa求 n a 前 n 项和 n s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6 等差数列 8 5 2 的第 20 项为 17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a1 12 a6 27 则 d 18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 a7 8 则 a1 1 3 d 19 与的等差中项是 2 ab 2 ab 20 等差数列 10 6 2 2 前 项的和是 54 22 21 正整数前 n 个数的和是 22 数列的前 n 项和 则 n a 2 3 n Snn n a 23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an 3n 50 则当 n 时 Sn的值最小 Sn的最小值是 n a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9 一架飞机起飞时 第一秒滑跑 2 3 米 以后每秒比前一秒多滑跑 4 6 米 离地的前 一秒滑跑 66 7 米 则滑跑的时间一共是 A 15 秒 B 16 秒 C 17 秒 D 18 秒 10 在等差数列中 则的值为 c n a 311 40aa 45678910 aaaaaaa A 84 B 72 C 60 D 48 11 在等差数列中 前 15 项的和 为 A n a 15 90S 8 a A 6 B 3 C 12 D 4 12 等差数列中 则此数列前 20 下昂的和等于 n a 123181920 24 78aaaaaa A 160 B 180 C 200 D 220 13 在等差数列中 若 则的值等于 C n a 34567 450aaaaa 28 aa A 45 B 75 C 180 D 300 14 若成等差数列 则 x 的值等于 lg2 lg 21 lg 23 xx A 0 B C 32 D 0 或 32 2 log 5 15 设是数列的前 n 项的和 且 则是 n S n a 2 n Sn n a A 等比数列 但不是等差数列 B 等差数列 但不是等比数列 C 等差数列 且是等比数列 D 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16 数列 3 7 13 21 31 的通项公式是 C A B C D 不存在 41 n an 32 2 n annn 2 1 n ann 三 计算题三 计算题 6 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 求相应的等差数列的有关未知数 n a 1 求 n 及 2 1 51 5 66 n adS n a 1 2 15 10 nn dnaaS 求及 7 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并求这些元素的和 21 60Mm mnnNm 且 23 8 设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是 求它的前 3 项 并求它的通项公 n a 2 53 n Snn 式 9 如果等差数列的前 4 项的和是 2 前 9 项的和是 6 求其前 n 项和的公式 n a 10 已知数列中 通项是项数的一次函数 求的通项公式 并求 若是由组成 试归纳的一个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6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4 公比为 2 则其第 3 项和第 5 项的等比中项是 7 在等比数列 an 中 24 2 若 S3 7a3 则 q 3 若 a1 a2 a3 3 a1a2a3 8 则 S4 8 在等比数列 an 中 1 若 a7 a12 5 则 a8 a9 a10 a11 2 若 a1 a2 324 a3 a4 36 则 a5 a6 3 若 q 为公比 ak m 则 ak p 4 若 an 0 q 2 且 a1 a2 a3 a30 230 则 a3 a6 a9 a30 9 一个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8n 3 则它的通项公式 an 10 在 2 和 30 之间插入两个正数 使前三个成为等比数列 后三个成等差数列 则这两个 正数之和是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1 数列 m m m 一定 A 是等差数列 但不是等比数列 B 是等比数列 但不是等差数列 C 是等差数列 但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D 既是等差数列 又是等比数列 lg2 lg4 lg8 那么 A 和 是等比数列 B 和 是等比数列 C 是等比数列 是等差数列 D 是等比数列 是等差数列 A 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 B 充分且必要条件 C 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4 已知 an 是等比数列 且 an 0 a2a4 2a3a5 a4a6 25 那么 a3 a5的值等于 25 A 5 B 10 C 15 D 20 5 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 a1 1 公差 d 0 如果 a1 a2 a5成等比数列 那么 d 等于 A 3 B 2 C 2 D 2 或 2 6 等比数列 an 中 a5 a6 a7 a5 48 那么这个数列的前 10 项和等于 A 1511 B 512 C 1023 D 1024 7 等比数列 an 中 a2 6 且 a5 2a4 a3 12 则 an等于 A 6 B 6 1 n 2 C 6 2n 2 D 6 或 6 1 n 2或 6 2n 2 8 等比数列 an 的首项为 1 公比为 q 前 n 项之和为 S 则 B S 9 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为 1 bn 是等比数列 把这两个数列对应项相加所得的新数 列 an bn 的前 3 项为 3 12 23 则 an 的公差 d 与 bn 的公比 q 之和为 A 14 B 9 C 7 D 5 10 某种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 经过三次降价 单价由原来的 2000 元降 到 1800 元 这种 产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 11 已知 a1 a2 a8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公比 q 1 则 A a1 a8 a4 a5 B a1 a8 a4 a5 C a1 a8 a4 a5 D a1 a8和 a4 a5的大小关系不能由已知条件确定 12 某工厂产值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P 则该厂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26 A 1 P 12 B 1 P 12 1 C 1 P 11 D 1 P 11 1 13 某工厂去年产值是 a 计划在今后五年内 每年比上一年产值增长 10 从今年起到第 五年末这个工厂的总产值是 A 1 14a B 1 15a C 10 1 15 1 a D 11 1 15 1 a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有三个数成等差数列 前两数和的 3 倍等于第三个数的 2 倍 若第二个数减去 2 仍作第 二项 则三数成等比数列 求此三个数 求和 1 S 1 x x2 xn x R 2 S 3 1 32 2 33 3 37 7 在数列 an 已知 a1 1 an an 1 4n 2 0 1 若 bn an 2n 求证 bn 为等比数列 并写出 bn 的通项公式 2 求 an 的通项公式 南京市高一数学南京市高一数学 5 5 必修 第二章 数列 必修 第二章 数列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在数列 在数列中 中 等于 等于 55 34 21 8 5 3 2 1 1xx A B 1112 C D 1314 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项项9 27 39 963741 前则数列中 nn aaaaaaaa 的和的和等于 等于 9 S A B 6699 C D 144297 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中中 则则的前的前项和为 项和为 n a 243 9 52 aa n a4 A B 81120 C D 168192 4 与与 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12 12 27 A B C D 11 1 2 1 5 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 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 33 22 xxx 那么那么是此数列的第 是此数列的第 项 项 2 1 13 A B C D 2468 6 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 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中 如果中 如果那么该数列那么该数列 n a 12 18 3241 aaaa 的前的前项之和为 项之和为 8 A B 513512 C D 510 8 225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中中 则则的公差为的公差为 n a 33 9 52 aa n a 2 数列 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等差数列 则 则 n a 4 7a 7 s 3 两个等差数列 两个等差数列则则 nn ba 3 27 21 21 n n bbb aaa n n 5 5 b a 4 在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中 若若则则 n a 75 3 93 aa 10 a 5 在等比数列 在等比数列中中 若若是方程是方程的两根 则的两根 则 n a 101 a a0623 2 xx 47 aa 6 计算 计算 3 log3 3 3 n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1 1 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的和为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的和为 第二数与第三数之积为 第二数与第三数之积为 求这四个数 求这四个数 2640 2 2 在等差数列在等差数列中中 求求的值 的值 n a 1 3 3 0 125 aa 2221201918 aaaaa 3 3 求和 求和 0 2 1 2 anaaa n 28 4 4 设等比数列设等比数列前前项和为项和为 若 若 求数列的公比 求数列的公比 n an n S 963 2SSS q 参考答案 数学参考答案 数学 5 5 必修 第二章必修 第二章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A A 组组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C1 C 12nnn aaa 2 B2 B 1473694646 39 27 339 327 13 9aaaaaaaaaa 91946 999 139 99 222 Saaaa 3 B3 B 4 3 52 14 2 3 1 3 27 3 3 120 1 3 aa q qaS aq 4 C4 C 2 21 21 1 1xx 5 B5 B 2 33 22 14 14xxxxxxx 或而 1 33313 134 4 22222 n x qn x 6 C6 C 3 32 11 2 131 1 18 12 2 22 q aqa qqqq qq 或 而而 8 9 18 2 1 2 2 2 22510 1 2 qZ qaS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 2 8 52 339 8 5252 aa d 49 7174 7 749 2 Saaa 3 12 65 19 55199 55199 19 9 27 9265 2 9 29312 2 aa aaaaS bbbbS bb 4 3 375 633 109 25 5 75 5qqaaq 5 2 471 10 2a aa a 29 6 1 1 2n 1111 11 24 2422 333 log3 3 3log 333 log 3 nn n 2 11 1 1111 22 1 1 2222 1 2 n nn 三 解答题三 解答题 1 解 设四数为解 设四数为 则 则3 3ad ad ad ad 22 426 40aad 即即 1333 222 ad 或 当当时 四数为时 四数为 3 2 d 2 5 8 11 当当时 四数为时 四数为 3 2 d 11 8 5 2 2 解 解 181920212220125 5 72 8 0 4aaaaaaaadd 2012 83 1 3 26 3aad 181920212220 56 3 531 5aaaaaa 3 解 原式解 原式 2 12 n aaan 2 1 2 n n n aaa 2 1 1 1 12 1 22 n aan n a a nn a 4 解 显然解 显然 若 若则则而而与与矛盾矛盾1q 1q 361 9 SSa 91 218 Sa 963 2SSS 由由 369 111 369 1 1 2 1 2 111 aqaqaq SSS qqq 9633 2333 1 20 2 10 1 2 qqqqqqq 得或 而而 1q 2 4 3 q 30 高级中学高级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数学周周练 七 届高三数学周周练 七 考查内容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考查内容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数列求和 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填空题 本大题共 141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7070 分分 1 已知数列 an 的首项为 3 1 1 a 且满足 5 11 1 Nn aa nn 则 a6 2 已知等差数列共有 10 项 其中奇数项之和 15 偶数项之和为 30 则其公差是 3 已知等差数列前 n 项和为 Sn 若 0 0 1213 SS 则此数列中绝对值最小的项为 w w w k 4 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12 2 nnSn 则 99531 aaaa 5 在等比数列 an 中 首项 0 1 11 n n qaaa 公比为 q 则 an 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 是 q 6 在等比数列 an 中 已知 2 1 654321 aaaaaa 则该数列前 15 项的和 S15 7 已知数列 an 对于任意 qp N 有 qpqp aaa 若 9 1 1 a 则 a36 8 设等比数列 n a的前 n 项和为 n S 若3 3 6 S S 则 6 9 S S s 5 u c o m 9 数列 2221 421 21 1 12 n 前 n 项和1020 n S 那么 n 的最小值为 10 数列 an 中 已知 1 122 1 1 aaaaaa nnn 则 an 11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 d 0 且 a1 a3 a9成等比数列 则 139 2410 aaa aaa 的值是 12 在等差数列 an 中 若 10 0a 则有等式 121219 19 nn aaaaaann N 成立 类比上述性质 相应地 在等比 数列 bn 中 若 9 1b 则有等式 成立 13 已知等比数列 n a满足0 1 2 n an 且 2 525 2 3 n n aan 则当1n 时 31 2123221 logloglog n aaa 14 数列 an 的构成法则如下 a1 1 如果 an 2 为自然数 且之前未出现过 则 2 1 nn aa 否则 nn aa3 1 那么 a6 二 解答题 本大题共二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6 小题 共小题 共 9090 分 分 15 已知 2 2 2 11 a a a a n n n 求证 数列 n a 1 为等差数列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 式 16 本题满分 14 分 设 n S为数列 n a的前n项和 2 n Sknn nN 其中k是 常数 I 求 1 a及 n a II 若对于任意的 mN m a 2m a 4m a成等比数列 求k的值 17 已知数列 2n 1an 的前 n 项和96 n Sn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设 2 3log 3 n n a bn 求数列 1 n b 的前 n 项和 32 18 设 n a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n S为其前n项和 满足 2222 23457 7aaaaS 1 求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 n S 2 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 1 2 mm m a a a 为数列 n a中的项 19 设 2 f xx 8g xx 数列 n a n N 满足 1 2a 1 1 1 0 nnnn aag af a 记 7 1 1 8 nn bna 求证 数列 1 n a 是等比数列 当n为何值时 n b取最大值 并求此最大 值 求数列 n b的前n项和 n S 33 20 设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为 0 n apnq nNP 数列 n b定义如下 对于正整 数 m m b是使得不等式 n am 成立的所有 n 中的最小值 若 11 23 pq 求 3 b 若2 1pq 求数列 m b的前 2m 项和公式 是否存在 p 和 q 使得32 m bmmN 如果存在 求 p 和 q 的取值范围 如 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4 江宁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 20102010 届高三数学周周练 届高三数学周周练 7 7 答案 答案 1 1 28 2 3 3 第 7 项 w w w k 4 5049 5 1 0 q 6 11 7 4 8 7 3 9 15 10 10 12 13 16 13 121217 17 nn b bbb bbnn N 14 2 n 二 解答题二 解答题 15 略 2 n an 16 1 12 kknan 2 10 kk或或 17 1 1 6 2 n n a 2 1 n n 18 1 设公差为d 则 2222 2543 aaaa 由性质得 4343 3 d aad aa 因为0d 所以 43 0aa 即 1 250ad 又由 7 7S 得 1 76 77 2 ad 解得 1 5a 2d 2 方法一 1 2 mm m a a a 27 25 23 mm m 设23mt 则 1 2 mm m a a a 4 2 8 6 tt t tt 所以t为 8 的约数 方法二 因为 122 2 222 4 2 8 6 mmmm m mmm a aaa a aaa 为数列 n a中的项 故 m 2 8 a 为整数 又由 1 知 2m a 为奇数 所以 2 231 1 2 m amm 即 经检验 符合题意的正整数只有2m 19 解 由已知 得 2 1 8 1 1 0 nnnn aaaa 即 1 1 871 0 nnn aaa 2 分 35 1 2a 1 2 1a 同理 3 1a 1 n a 3 分 1 871 nn aa 4 分 即 1 8 1 7 1 nn aa 5 分 数列 1 n a 是以 1 11a 为首项 7 8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6 分 由 1 得 1 7 1 8 n n a 7 1 8 n n bn 8 分 则 1 1 7 2 8 n n bn 1 2 7 1 8 n n bn bn 设 1n n b b 1 则 n 6 因此 当6n 时 1nn bb 当6n 时 67 bb 当6n 时 1nn bb 10 分 当6n 或7时 n b取得最大值 11 分 231 77777 23 4 1 88888 nn n Snn 2341 777777 2 3 4 1 888888 nn n Snn 13 分 相减得 231 177777 2 1 888888 nn n Sn 1 7777 8 1 1 8888 nn n 1 637 9 88 n n 15 分 1 7 63 8 9 8 n n Sn 16 分 20 由题意 得 11 23 n an 解 11 3 23 n 得 20 3 n w w w k s 5 u c o m 11 3 23 n 成立的所有 n 中的最小整数为 7 即 3 7b 由题意 得21 n an 对于正整数 由 n am 得 1 2 m n 根据 m b的定义可知 36 当21mk 时 m bk kN 当2mk 时 1 m bkkN 1221321242mmm bbbbbbbbb 1232341mm 2 13 2 22 m mm m mm 假设存在 p 和 q 满足条件 由不等式pnqm 及0p 得 mq n p 32 m bmmN 根据 m b的定义可知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m 都有 3132 mq mm p 即 231pqpmpq 对任意的正整数 m 都成立 当310p 或310p 时 得 31 pq m p 或 2 31 pq m p 这与上述结论矛盾 当310p 即 1 3 p 时 得 21 0 33 qq 解得 21 33 q 存在 p 和 q 使得32 m bmmN p 和 q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 1 3 p 21 33 q w w w k s 5 u c o m 第二章第二章 数列数列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A A 组组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在数列 在数列中 中 等于 等于 55 34 21 8 5 3 2 1 1xx 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