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分档解析及提升(山东卷)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处,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考题解读 这是一道新命题作文。按词典的解释,“见证”是“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做证据的物品”的意思。“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本题既可以写记叙类文章也可以写议论类文章。如果写成记叙文,重点在“见”的记叙,“证”只是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写成议论文,重点在“证”,论述证明,“见”只作为材料或论据的一部分。 引言提示形象地界定了见证的内涵,它有助于考生正确审题,打开思路寻找自己立意的最佳角度。这段文字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 从写人生来说,可以找一个具体的物件来见证我们自身的成长;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我们接触过的文化名人,英雄伟人,大的历史事件都可看作是某段历史或某种精神成长的见证,应该也能写出好文章。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罗列国内外重大新闻,不能只是罗列事实而不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将立意化大为小的最基本的思路是尝试在命题“见证”上递加信息,譬如“的见证”“见证”“见证”,这样,就会在寻找立意角度进行构思的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的、明确的立意角度,驾轻就熟,轻松写作,充分发挥。满分赏读见 证山东考生 姥姥去世以后,她的君子兰一直养在我家里。每一次看到它,叶子墨绿而浑厚。一见到它,就好像看到了和蔼可亲的姥姥。它是我和姥姥一起生活的见证。 爸爸把姥姥的屋子收拾出来。那盆君子兰开得很灿烂,我坐在角落里抱着它,任凭记忆翻滚,被丢弃那九年里慈爱而温绵的身影被一点点撕裂。“是吗?也许你和爸爸根本就没有尽力!”每次谈到姥姥,我就毫不客气地对妈妈说。妈妈的眼里闪着微光。 那日,我们又吵起来,我忍着泪,回头,看到窗前君子兰开得又是那样灿烂,露水没有消失,像妈妈的眼睛,闪着温柔而失落的光。那一刻,她的目光中带着责备。我看着妈妈斑白的头发、微微低着的头突然地,我抱住妈妈。 那一刻,我全明白了。 姥姥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妈妈的成长。我抱着君子兰,它见证了我们的爱!我的指责,我的痛苦,仅仅是记忆停留在那一刻,我反复地去回忆,只会对我和妈妈带来痛苦。见证也许不仅仅是一种经历、一种爱的复制,见证是要我们在其中寻找成长的出口,寻找经历中我们应铭记、借鉴的东西,见证的目的就在于如何使之有助于我们下一步的成长。 升入高中那年,我捧起老君子兰身边的小君子兰给爸爸看,爸爸说:“它就是你。”我抬头望望小区嘈杂的街道。孩子们打打闹闹,大槐树下,小槐树成荫,父母见证了我的成长,而我将会见证我的未来,这个世界的未来,一代一代。而在这见证过程中,我们应该感受幸福,储存幸福,再带给将来的人幸福,而不是在见证中悲痛甚至于消沉下去,更不能责怪历史。 昨天,我又拉起妈妈的手。高中三年,是妈妈这双操劳的手扶我成长帮我盛饭,帮我剪掉思想上多余的枝丫我惊奇地发现,妈妈的手就是一枝开得灿烂的君子兰啊! 而如今,妈妈拉着我的手,走向考点,目送我走向考场 在将来,我要浇灌我们经久不衰的君子兰,让它永远茂盛,让它代代相传! 【阅卷感言】这是一篇散文,其出彩点是“君子兰”。“君子兰”是主题的载体。文章借助“君子兰”这一具象承载主题,便于驾驭。“君子兰”是亲情的见证。她见证了姥姥对妈妈的爱,见证了姥姥对我的爱。反映的是个人和家庭的关系。“君子兰”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人物由君子兰引出,主体的材料由君子兰串联起来,结尾借助于君子兰升华主题。文章构思巧妙,譬如君子兰上露珠和妈妈的眼泪对举,“老君子兰”、“小君子兰”的比喻、“经久不衰的君子兰”的深刻内涵,抑扬手法的使用(开始不理解妈妈,后来理解了)等。 【满分理由】挖掘深刻,切入点小,感情真挚,能够综合使用多种写作技巧,文体特征鲜明。 一类文解析见 证山东考生 就像四季的交替,见证了万物的荣与枯;就像河流奔腾,见证了大地的起与伏。世间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在见证,在感悟。见证,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见证,使人产生对生命的沉思;见证,使一个人变得成熟,使一个民族变得团结,使一个民族变得强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见证了灾难与感动,见证了成功与自豪,见证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串中国人将永远铭记的数字,这一瞬间,无数同胞失去了学校,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生命。灾难袭来的那一瞬,举国震惊,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谁也不会想到灾难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也没有人能想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关爱与坚强,竟会使世界为之感动。唐山自助援助的13名农民兄弟,为抢救群众累死在第一线的小士兵武文斌,还有那用身体保护学生的英雄教师谭千秋这一个个原本十分普通的名字,却感动了中国。国人见证了他们的无私,同时也从他们的行动中获得了中华崛起的信心和民族兴旺的希望! 见证灾难,感受灾难来临之际从人们内心深处喷薄而出的乐观与坚强、爱与希望。 2008年8月8日20时,这一时刻,中国成为地球人关注的焦点,当千人击缶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时,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梦幻般的长卷中一一展现时,当李宁化作飞人点燃熊熊圣火时,电视机前的我们感受到的只有骄傲和荣耀。我们骄傲,因自己有幸见证中国今日的成就而骄傲;我们荣耀,因自己“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而荣耀。 见证成功,感受万众瞩目时刻的自豪与骄傲,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荣耀。 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见证,去铭记,去感受。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喜与悲的感动;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父辈们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的祖辈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须,没有了人们的见证,历史将无法发展,更无法让人们回忆。 见证历史,让人们在历史的见证下趋于完整,让中华民族在历史的见证下走向辉煌!【阅卷感言】 本文的出彩点集中表现在能够充分挖掘“见证”的内涵,并赋予它以具体而明确的含义,符合题意。这里的“见证”就是作者自己“看见”或“经历”、“感受”的,是自己证明了的。构思巧妙。文章先用排比开头入题,用“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见证了灾难与感动,见证了成功与自豪,见证了”总领下文。接着用两个层次,分别援引了中国在不平凡的2008年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不同的侧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我们战胜了汶川地震这一毁灭性的灾难,证明了我们的民族是团结的,是强大的;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的强大,作为中国人的自豪。而这一切又都是在作者的深深感触之中得到证明的。之后,文章在此基础上展开,升华,指出“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历史发展的必须”,号召人们“在历史的见证下趋于完整”、“在历史的见证下走向辉煌”。语言颇具文采。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的成功使用,使语言气势非凡,感情真挚,极具感染力。【档次评分】 一类上。57分。【提升点】材料不够丰富,还可以多一些例证,种类还可以多样化。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会使论证更加有力。二类文解析 见 证山东考生 诗篇见证一个时代的兴衰荣辱,丰功伟绩见证一代英雄的赫赫战功;明月是家人团聚的见证,炮火是严酷战争的见证;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这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响亮而又伟大的名字。 卧薪尝胆,这一成语见证了勾践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艰辛历程,见证了他的坚持、坚守和坚忍不拔。得胜的吴军走了,广阔富饶的越国土地也随着吴军的归去而成了夫差的领地。军队已败,宫殿已毁,国家已亡,但勾践那颗倔强的心还未死。低头忍辱,勾践做了夫差的马夫。人们摇头,扼腕,叹息。那位曾经的一国君主,一度气势冲天的越王,永远的消失了。他真的消失了吗?不!勾践把复仇的壮志深埋心中,卧薪尝胆,辛苦劳作。十年的光阴磨出了一日成功的宝剑。十年的时间,见证了勾践的成熟,从一个心灵布满千疮百孔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羽翼丰满的勇士。时间见证了一个东山再起的奇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飞跃。 有着“诗圣”盛名的杜甫,见证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身处唐朝中叶,悠悠岁月给杜甫留下的只是愈积愈厚的忧郁,青发间白丝越来越多。他关心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的未来,孤军奋战的他只得奋笔疾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百姓乐则自亦乐,百姓苦则己亦苦。寄情于诗篇之中,唐朝的历史在其笔下喷薄而出。杜甫的忧国之思,不是文人墨客发出的无病呻吟,而是饱蘸感情的千古绝唱。 杜甫诗词见证了他心系苍生的博大胸怀,见证了他救国明志的执著追求。杜甫,他的精神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希望、奋斗和不屈。 当今的历史也见证着当代中国辉煌的时刻。汶川见证了国人的爱心和凝聚力,北京奥运见证了中国国力的强大,“神七”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历史的一个个瞬间定格在那里,待时间去见证它们,见证它们凝聚的不朽的记忆和灿烂的文明。历史仍在继续,必将有更多更响亮更伟大的名字被见证,同时它们也见证历史的发展。 【阅卷感言】 文章符合题意,能够正确理解并具体界定“见证”的内涵。文章选取了越王勾践和杜甫的典型事例,是他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勾践见证了“一个东山再起的奇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飞跃”,杜甫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希望、奋斗和不屈”。语言有文采。多处使用排比句,娴熟,自如。注重炼字,感情真挚。如“历史的一个个瞬间定格在那里”、“见证它们凝聚的不朽的记忆和灿烂的文明”等。 【档次评分】 二类中。48分。 【提升点】不足之处是,文章内容较为单薄,重点写了勾践和杜甫的例子,较为单一。文章虽然也在倒数第二段谈到汶川、北京奥运、“神七”等富有时代特色的事例,但是,并没有展开,给人一种简单罗列的感觉。就本文而言,详写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略写古代甚至外国的会使文章更具时代特色,更具说服力。舍近求远是不明智的。三类文解析 见 证山东考生 见证政治变迁的人,会使他们为自由和理想而奋斗;见证文化变迁的人,会使他们为个性和自我奋斗;见证人类历史上那一个个巨大的变迁,见证是一种经历,见证是一种力量,见证更是一种动力。这种见证可以改变人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 见证是一种经历,可以让人们变得勇敢,让人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梁启超见证了近代中国一个个失败的对外战征(争),见证了中国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种见证深深刺痛了当时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他们联名上书,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毫不退缩,虽然公车上书的结果没有彻底改变落后的中国,但这种见证让中国人开始觉醒,让中国人为中国的复兴而奋斗。见证日本侵华的战征(争),见证中国人惨死(在)日本人的刀下,毛泽东见证了中国被侵略的历史,这也让他明白只有武装斗争才能保卫国家,所以发动了“南冒(昌)起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所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见证了这段历史,让他变 的(得)更加勇敢,也 让人们为民族的复 兴而奋斗。这种见证 是一种经历,去书写 历史,改变人生。 见证是一种力量,可以让人们变的(得)坚强,为中国国防实力的强大而奋斗。钱学森见证了中国因没有核武器而受外国人侵犯,邓稼先见证了中国因没有原子弹而被列强欺压。这种见证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让他们变的(得)坚强,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了原子弹和导弹。这种见证是一种力量,他们坚强,为中国国防的强大而奋斗。 见证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让人勇于创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努力。邓小平见证了文革十年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见证了三年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打击,这些见证让人们明白一个国家经济强大的重要性,见证是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设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创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实现了中国的伟大复兴。这种见证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创新,为国家经济发展而努力。 见证是一种经历,见证是一种力量,见证是一种动力。这些见证让我们认识到了差距和不足,也认识到了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 这一个个见证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书写着历史。【阅卷感言】文章的优点是:文章注重起承转合,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材料较为丰富。有梁启超、毛泽东、钱学森、邓稼先、邓小平语言有出彩点,譬如文章开头的排比句。 不足之处是:对于命题“见证”没有自己的理解,为见证而见证,牵强附会,偏离题意。对于材料没有自己的思考认识,有罗列材料之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家长会安全教育讲稿
- 足浴店月度经营计划范文
- 中学语文写作技巧与高分范例
- 餐饮业淡旺季营销提升攻略
- 贵阳2023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及解析
- 中小企业数字营销推广实操指南
- 摄影合作合同样本及注意事项解析
- 石材加工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洞察及研究
- 环保型压裂液研发进展-洞察及研究
- 气瓶泄漏应急演练范文大全
- 2025年REACH 250项高度关注物质SVHC清单第34批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可编辑)
- 2025年人保非车险考试题及答案
-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员培训考试题土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
- 肺穿刺活检术前术后护理
- 智慧医院综合智能化规划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