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中图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中图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中图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中图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 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想一想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 仅靠在野外采集 捕捉食物为生 会有哪些困难 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 食物来源不充足 不稳定 需要经常迁徙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 了解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 2 通过探究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异同点 培养比较 分析 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自主学习 约5分钟 不拿笔墨不读书 要求 1 认真阅读课本内容p9 14 将问题的答案在书本上划出 2 独立思考 保持安静 不能讨论 3 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先保留 在自查自纠环节时解决 自学归纳表格 自查自纠 一 原始农业的产生 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的稻谷 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的国家 最早 教材p10 划线 二 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石凿 石斧 河姆渡出土石器 耒 lei 耜 si 骨耜 河姆渡猪纹黑陶钵 议一议 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什么 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 二 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粟的国家 最早 教材p12 划线 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面鱼纹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片 半坡的刻划符号 合作探究 约5分钟 要求 1 全组起立 组长布置讨论任务 并安排好展示 点评的人员 控制好讨论节奏 小组内集中解决疑惑 2 组长关注每个组员目标达成情况 3 新问题组长记录好 以便点评时提出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尽管同为距今约六七千年的原始居民 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差异 1 你能举出一二个差异吗 你能说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吗 2 你还能否说出两者的共同特征 合作探究 精彩点评 约5分钟 要求 1 提高效率 点评同学跑步上讲台 2 点评时 声音洪亮 发音清楚 言简意赅 注意自己的 教态 3 非点评同学认真倾听 思考做好笔记 有需要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补充和质疑 河姆渡人半坡人 长江黄河 水稻粟 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课堂小结 当堂小测 要求 1 认真读题 保持安静 在空白纸上写下题号和答案 不得私自乱喊答案 2 核对答案时 有异议的需及时举手询问 1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a b c d 2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 d d 3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a 水稻 小麦b 水稻 玉米c 水稻 粟d 玉米 粟4 原始社会时期 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条件的差异b 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 北方人喜好吃粟 南方人喜好吃稻d 北方不产稻 南方不产粟 c a 5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道出了农业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人类是我国的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6 彩陶的出现 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下面哪个原始人类能够制作彩陶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 7 在长江流域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是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红山文化遗址8 我国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最早出现于a 北京人生活时期b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c 山顶洞人生活时期d 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时期 9 观察下图 回答问题 每空5分 图一是原始居民的房屋 房屋名称是 图二是原始居民的房屋 房屋名称是 图一 图二 练习答案 要求 1 用红色笔批改 订正 1 8题每题10分 9题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