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_第1页
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_第2页
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制: 审核: 使用时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 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主张2、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孔子弟子的性格与志向3、 领会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学习重点、难点】1、 闻言知识积累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主张【知识链接】1、 文章导读1、人物介绍子路姓仲名由,即文中的“由”;曾皙名点,即文中的“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2、 礼乐制度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3、 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方法】1、 自读。做到能概括文章梗概。2、 研读,鉴赏、分析、品味。3、 查询工具书,疏通文意【学习过程】1、 自主学习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 鼓瑟希(2) 莫春者(3) 唯求则非邦也与2、词类活用(1)可使足民(2)端章甫(3)鼓瑟希(4)风乎舞雩(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古今异义(1)加之以师旅(2)比及三年(3)且知方也(4)如五六十(5)如其礼乐(6)异乎三子者之撰4、一词多义如: 如或知尔 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方: 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5、 解释下列句子(1) 不吾知也(2) 如或知尔(3) 则何以哉(4) 加之以师旅2、 合作探究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3、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4、 子路谈了他的志向后,孔子当时为什么“哂之”呢?5、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围绕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讨论志向?讲明理由。6、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又叹,赞的是什么?叹的又是什么?【拓展延伸】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宋刻本礼记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在所有的礼制之中,孔子最看重的是祭祀上帝并由祖宗陪祭的仕礼。这是当时最隆重的礼仪,也是最能显示人的身分、地位和政治秩序的礼仪,所以孔子认为,假如懂得了棉礼,治理天下就会易如反掌。【当堂检测】2、 填空1.孔子,名 ,字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 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2. 宋儒把 和 全称为“四书”。3. 3翻译下列语句: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