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INDOWS下Oracle数据库RAC集群安装中文文档日期:2008-7-81. 硬件要求HP ProLiant ML580 G5Rack-style, two 2.13G Intel Xeon CPUs, 4G RAM,one IDE ROM,two 72G 10000Rpm SCSI hard disks,one mouse/keyboard,four 10/100/1000M Ethernet ports,two redundant power supplies and fansHP MSA1000 ModelTwo redundant MSA 1000 controllers,two redundant MSA 2/3 HUBs,two or four 72G 10000Rpm SCSI hard disks,two redundant power suppliers and fans,four fiber link cables,four FC HBA.2硬件连接2.1 网络连接2.1.1 外网连接 用一个外网交换机连接一个节点的2个外网端口; 同样用另一个外网交换机连接另一个节点的2个外网端口; 连接2个外网交换机;如下图1所示:图1外网连接2.1.2 内网连接 用两个内网交换机的2个端口连接一个节点的2个内网端口; 同样用另两个内网交换机其他2个端口连接另一个节点的2个内网端口; 连接2个内网交换机;如下图2所示:图2内网连接2.2 共享磁盘连接 用2根光纤分别连接两个节点到一个共享磁盘控制器; 同样用2根光纤分别连接两个节点到另一个共享磁盘控制器;如下图3所示图2内网连接3Oracle集群安装3.1 安装准备 启动共享磁盘控制器,等待初始化完毕; 分别启动两个节点;3.2 网络配置1) 重命名2个节点为db1,db2;2) 分别重命名每个节点的4块网卡为int1(外网),int2(外网),int3(内网),int4(内网);3) 在每个节点,采用HP network configuration utility把int1,int2配置为虚拟外网team1;4) 在每个节点,采用HP network configuration utility把int3,int4配置为虚拟内网team2;5) 在每个节点,分别重命名虚拟外网team1为team1;6) 在每个节点,分别重命名虚拟内网team2为team2;7) 通过查看网络连接-高级-高级设置-适配器与绑定,确认team1排在第一位;8) 通过查看网络连接-高级-高级设置-适配器与绑定,确认team2排在第二位;9) 通过查看网络连接-高级-高级设置-适配器与绑定,确认外网排前,内网排后;10) 设置节点1(db1)team1的ip为:: ;11) 设置节点1(db1)team2的ip为:: ;12) 设置节点2(db2)team1的ip为:: 0;13) 设置节点2(db2)team2的ip为:: ;14) 在每个节点,把以下内容添加到c:windowssystem32driveretchosts,以便采用hosts文件解析ipdb1-privdb1db1-vipdb2-priv0db2db2-vip3.3 共享磁盘配置关闭第2个节点,保持第一个节点与共享磁盘处于启动状态;针对启动的节点,通过安装HP_MPIO_Basic_DSM_v1.30来配置集群,使节点能同时连接2根光纤;重启;通过HP 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配置logical drive为(RAID 1+0)模式,如果有4块共享磁盘的话,那么创建2个 logical drives(RAID 1+0),在创建时需要Disable the logical drive array accelerator setting;通过diskpart命令,使共享磁盘有自动加载功能,既 automount enable;在控制面板-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设置共享磁盘为Disable the write caching;关闭第一个节点,启动第二个节点;针对启动的节点,通过安装HP_MPIO_Basic_DSM_v1.30来配置集群,使节点能同时连接2根光纤;重启;通过diskpart命令,使共享磁盘有自动加载功能,既 automount enable;在控制面板-计算机管理-设备管理,设置共享磁盘为Disable the write caching;重启;在每个共享磁盘控制器创建扩展分区,在每个扩展分区创建logical drive,同时不要进行格式化和分配盘符;启动第一个节点;针对刚启动的节点,删除共享磁盘扩展分区logical drive的盘符;3.4 Oracle集群安装检查1) 解压Cluster安装文件;2) 采用命名符进入到UnzipDirclusterwarecluvfy;3) 运行runcluvfy stage pre crsinst n db1,db2;3.5 Oracle集群安装1) 运行UnzipDirclusterware安装文件;2) 把第二个节点添加进去;3) 对每个节点,设置team1为公用,设置team2为私用编辑分区1,设置内容如下: Put master OCR; Put vote disk; Format using CFS Put data; Use disk label S;编辑分区2,设置内容如下: Format using CFS Put data; Use disk label R4) 安装;5) 在CRSInstallDirbin运行vipca来配置两个节点虚拟ip;6) 把添加到节点1(db1)的team1,改变节点2(db2 )team1的ip,用0 来替换0,同时添加到节点2(db2)的team1;7) 在每个节点,更改c:windowssystem32driveretchosts文件,更改后内容为:db1-privdb1db1-vipdb2-priv0db2db2-vip8) 在节点1,进入CRSInstallDirbin 运行以下命令: Srvctl stop nodeapps n db1; Srvctl stop nodeapps n db2; Oifcfg delif global team1; Oifcfg setif node db1 team1/:public; Oifcfg setif node db2 team1/0:public; Srvctl modify nodeapps n db2 A //team1;9) 重启2个节点,等待oracle服务启动;4Oracle数据库安装在一个节点执行:1) 解压数据库安装文件;2) 运行解压文件UnzipDirdatabase下setup安装文件;3) 安装到本地磁盘;4) 选择所有节点;5) 仅安装数据库软件;5Oracle补丁安装在一个节点执行:1) 停止两个节点,方法如下:$(ORACLE_HOME)binSrvctl stop nodeapps n db1;$(ORACLE_HOME)binSrvctl stop nodeapps n db2;停止所有oracle服务;2) 解压patch 安装文件;3) 运行UnzipDirDisk1下安装文件;4) 选择CrsHome;5) 安装cluster patch;6) 运行UnzipDirDisk1下安装文件;7) 选择DBHome;8) 安装database patch;6Oracle数据库创建首先重启两个节点;以下在一个节点执行:1) 运行dbca;2) 选择cluster 数据库;3) 选择创建数据库;4) 选择所有节点;5) 设置全局数据库名为ats;6) 选择CFS(cluster file system)为存储模式;7) 选择数据安装路径为公共位置:s:/oradata;8) 设置数据库服务器模式为共享模式,并设置最大连接数不超过5;7Oracle数据库配置修改1) 修改节点1(db1)的tnsnames.ora文件,从 监听器列表LISTENERS_ATS删除db2-vip;2) 修改节点2(db2)的tnsnames.ora文件,从 监听器列表LISTENERS_ATS删除db1-vip;3) 重启两个节点;8Oracle用户创建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db1:1158/em;创建用户,具体设置如下:Username: tcc_PROJECT_NAME, for example: tcc_bjalPassword: tccuserDefault table space: us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社区2025年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型构建成果鉴定与社区服务创新报告
- 直接展示幼儿园数学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试题及答案
- 物理知识的深度2025年试题及答案
- 工业废气催化燃烧技术在冶金行业应用现状与环保策略报告
- 文艺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现状与2025年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短视频平台内容监管与行业监管法律法规研究报告
- 施工现场安全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5内蒙古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 电音节策划方案
- 贝恩杯案例分析大赛初赛题目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默写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 全国各省市邮编对照表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YS/T 837-2012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 烧烤类菜单表格
- DB11∕T 583-2022 扣件式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
- 酒水购销合同范本(3篇)
- 海康威视系统图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