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12讲 文言文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12讲 文言文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12讲 文言文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12讲 文言文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12讲 文言文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节文言文 2018年中考一轮复习 1 梳理文言文考点 理解文言语法现象 2 掌握停顿 短句的方法和规律 3 学会翻译 把握文意 复习目标 一 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他们有实在的意义 能单独回答问题 1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 如 江 和 河 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 现在泛指江河 词义缩小 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 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知识点击 词义转移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中的 卑鄙 古义指低微而鄙俗 即地位低见识浅 而现在是品德恶劣 不道德的意思 词义交叉 如 怜 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 但 项燕为楚将 数有功 爱士卒 楚人怜之 中的 怜 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2 词类活用文言文中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 当成另一类词使用 这种现象叫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中的 域 意思是限制 一狼洞 打洞 其中妇抚儿乳 喂奶 名词作状语 如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中的 箕畚 指用箕畚 装土石 表示运输的工具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如 此皆善良 中的 善良 指善良 诚良的人 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 亲贤臣 远小人 中的 亲 远 意为亲近 疏远 京中有善 擅长善于 口技者恢弘志士志气 发扬光大 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中的 出 入 意为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 猛浪若奔 奔跑的马 意动用法 某些名词 形容词带了宾语 语意含有 以 为 认为 是 a 名词的意动 主观上认为宾语是什么例 父利其然也 利 原为名词 现做意动动词 可译为 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b 形容词的意动 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 特点 例 不耻下问 认为 是耻辱 使动用法a 动词的使动用法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使 恼怒 b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 使 劳累 3 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 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 所谓 多义 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 比喻义等 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 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道 动词 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名词 道路 古道西风瘦马名词 道德 伐无道 诛暴秦名词 规则正确的方法 以谘诹善道名词 学问 即加冠 益幕圣贤之道 二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 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 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 表达一定的意思 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 之 以 而 其 于 者 乃 夫 且 然 盖 则 焉 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 其中 之 以 而 其 于 应重点掌握 如 之 1 代词 指代前面出现的人 事 物 如 渔人甚异之愿陛下亲之信之 2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两狼之并趋如故无丝竹之乱耳结构助词 的 忘路之远近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3 复指代词 译为 这样的 那样的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 动词 译为 到 辍耕之陇上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5 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 可不译怅恨久之久之 目似瞑 6 提前的标志 孔子云 何陋之有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三 文言句式1 判断句 1 者 也 也 者也 者 等形式 如 陈胜者 阳城人也 菊 花之隐逸者也 2 采用副词 乃 即 则 皆 是 为 等表示判断 如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2 被动句常见类型有 1 见 见 于 于 表被动 如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 为 为 所 表被动 如 士卒多为用者 3 没有语言标志 意义上表被动如 帝感其诚 3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 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 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 之 字或 是 字作为提宾标志时 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 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 介宾结构后置 4 省略句 省略主语 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异蛇 黑质而白章 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 再 鼓 而衰 三 鼓 而竭 省略宾语 如 可烧而走 之 也 省略介词宾语 如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5 固定格式如 何 把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 以 为 把 当作 以虫草为林 孰与 与 相比 谁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四 句子停顿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 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 以使语意明显 2 句首语助词 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3 而 字后表示转折应该停顿 4 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 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 要分开读 如 故天将大任于 是人也 5 表示方位或时间性的词语后边要加以停顿 俄而 未几 先 中 6 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 即名词作状语时 一般在该词前停顿 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如 其一 犬坐 于前7 对古代的国号 年号 官职 爵位 史实 地名要了解 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五 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仍然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一个文言语句 可能既有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运用 又有句式 活用等方面的特殊用法 因此 能够较好地综合检测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莫过于文言翻译题了 翻译题仍将是今年考试的重点 翻译方法指津 对 即 字字落实 一一对应 尽量用直译 确保不漏译 留 即保留 地名 人名 官名 年号 帝号保留不变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变 换 即替换 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将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删 即删除 删去无意义的词 虚词居多 补 即补充 补出文中所省略的或隐含的内容 将单音节词补充成双音节词 调 即调整 将文言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说话习惯调整过来 每段文字翻译之后 要与原文认真核对一遍 看看意思是否完整 准确 语言是否通顺 规范 如有不妥 再斟酌修改 避免常见的一些错误 常见错误主要有 1 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 地名 人名 官名 帝号 年号 器物名 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 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不用翻译 2 古义当今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 意义已经变化了 有的词义扩大 有的词义缩小 有的词义转移 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 有的名称说法改变 因此 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 3 字词翻译不到位 实词应尤其注意它的一词多义现象 挑选最恰当的一项进行翻译 虚词也应注意它的不同用法 尽量翻译准确 到位 4 随意增删句子的成分 在翻译时 有的同学可能会增删句子的成分 在具体操作时 我们应分清哪些是省略句 需要适当地添加成分 哪些是不需要翻译的语气词或辅助成分 可以不翻译 切不可随意增删 5 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 有一些倒装句 这种句子在翻译时 一般说来 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今齐地方 千里b 王之蔽 甚矣c 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d 朝廷 之臣莫不畏王2 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 菊 花之隐逸者也b 士卒多为用者c 甚矣 汝之不惠d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 c 例题精讲 3 对下列句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