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教案.doc_第1页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教案.doc_第2页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本章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交流、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跳出原来生物学范畴,更加注重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研究,辩证地认识生命。教材从个体水平上阐述生物体的信息流动过程,分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五节展开。前两节介绍了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如何接收和处理外界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及其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感受器将外界刺激转换为生物电,神经系统则通过神经冲动(生物电)和神经递质(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第3节介绍内分泌系统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激素的作用和特点。第4节简要介绍生物体对异源生物以及物质的识别和反应。即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植物没有内分泌系统,但可以通过分泌微量化学物质(植物激素)调节植物体生长和发育。教材第5节以植物生长素为例,介绍了科学家对植物激素研究的思路和探索历程,介绍了生长素的调节机理以及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体现STS的教学理念。第1节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关键问题是:动物是怎样感受外界刺激的?围绕这个问题,教材根据外界信息的性质。介绍了动物体的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由于是从信息的感受出发,因此教材对感受器的结构介绍非常简单,仅从功能的角度介绍其主要结构。如眼的结构,只介绍其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视网膜),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同时也突出信息主线。不同类型动物有自己特有的感受器,木节主要介绍了学生熟悉的人体感受器。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鱼类、蛇类以及昆虫的一些特殊感受器,显示与生物多样性相适应的器官结构多样性。木节内容涉及的器官较多,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中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配置了较多的结构图,增加内容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所感受的信息。(2)能够列举人体主要的皮肤感受器。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中的示意图描述人体各类感受器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关系,体验生命的奥秘。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1)人和动物感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和信息类型。(2)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2难点光感受器和声波感受器的感受方式。四、教学过程1导入“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化万千,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才能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那么我们如何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呢?学生讨论人类感受外界刺激的器官。2感受器的分类对刺激来源的理化性质进行分类,以此来对感受器进行分类: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3皮肤感受器学生阅读课本相关文字、观察图片、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1)我们通过皮肤可以产生哪些感觉?(2)皮肤是不是就是感受器?(皮肤中的神经末梢)(3)皮肤感受器有哪些?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支状裸露的:痛感受器和接触感受器)(4)感觉是在哪里形成的?如何形成的?(刺激皮肤感受器神经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4光感受器(1)眼的结构。展示眼球的结构,学生回忆初中知识,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球:巩膜、视网膜折光装置:角膜(聚光)、房水、晶状体(聚焦)、玻璃体视神经(2)光感受器视细胞视杆细胞感受光亮、视锥细胞感受色彩(3)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的视细胞电信号视神经视觉中枢。(4)近视、远视的形成及预防。近视眼的预防:三要、四不看。(5)遗体眼球捐献。(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5声波感受器(1)耳的结构。展示人耳结构模式图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听觉的产生。学生模仿视觉的产生总结声音形成的途径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耳蜗神经冲动听神经听觉中枢听觉6其他物理感受器鱼的侧线(感受水流和定方位)、蛇的颊窝(红外线感受器)7嗅觉感受器展示、介绍鼻嗅粘膜处的结构,学生阅读,并讨论嗅觉形成的途径。8味觉感受器舌味觉灵敏区展示、介绍舌乳头、味蕾的结构,学生阅读,并讨论嗅觉的形成途径9其它化学感受器。昆虫。10课堂评价。(1)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到达视网膜。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答:C(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