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期中试卷.doc_第1页
测量学期中试卷.doc_第2页
测量学期中试卷.doc_第3页
测量学期中试卷.doc_第4页
测量学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院: 园林园艺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教学班号: 封密线云南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下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名称试卷(A卷)(课程代码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填空题(26分,每空1分)1测量学的内容实质上分为测定和 。2地面上一点在空间的位置由 、 、和高程三个量来确定。3为了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必须进行水平角、 、 三要素的测量工作。4在测量学中作为标准方向的有真子午线方向、 、 三种。 5水准测量一个测转站上,读得后视读书为1.126m,前视读数为1.625m那么该测站所测得的高差应为 。6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闭合水准路线, , 。 等三种。7水准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 、水准仪的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竖轴等。8平面控制测量是测定控制点的 ,高程控制测量是测定控制点的 。9线路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踏勘,选线, , , , 土方计算及施工放样。10三角高程测量中求高差的公式为h=D.tg+i-v式中D为 为 i为 v为中丝或者棱镜高。 11GPS系统包括 空间部分 、 、 三大部分 12、已知XA=515.98,YA=972.14,ab=1251530,DAB=198.66m,那么XB= 、YB= 。13、A、B两点为一直线的两端点,已知XA=1000,YA=1500。XB=800,YB=1200。 AB= 。 二、 解释下列名词:(16分,每题2分)1、 大地水准面: 2、 绝对高程: 3、 坐标方位角:4、 视准轴:5、 相对误差:6、 比例尺: 7、 测量误差:第1页(共 页)第2页(共 页)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某点在1:10000的地形图上的X坐标2676500,Y坐标为34558000,并且按3带投影,那么该点所在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的经度为。( )。 A、99 B、105、102、1082、下列那种经纬仪测角精度最高()。 、 DJ1 B、DJ2 C、D J6 D、DJ073、水平角观测中,对DJ6经纬仪,两个半测回(盘左,盘右)角值之差为( ),以供测量检测用。 、12 B、24 C、 36 D、 604、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中,照准误差的公式为( ) 。、 m=60D/V B、 m=40D/V C、 m=20D/V D、 m=50D/V5、利用钢尺丈量精密量距中,精度应达到( )否则重测。A、 1/3000 B、 1/500 C、 1/200 D、 1/100006、GPS定位系统所采用的是哪种坐标系统( )。 A.54北京坐标系; B.80国家大地坐标系; C.独立坐标系; D.WGS-84坐标7、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校核时黑面和红面高差之差应小于()否则重测。 、3mm B、5mm C、8mm D、10mm 8、在工程设计中,要求从地形图上量起距离的精度不得超过0.1m。那么应该选用比例尺为( )的地形图。、1:10000 B、1:1000 C、1:2000 D、1:50009、地面上某点的经度是北纬244520东经1023530按梯形分幅法,该点所在1:100万地形图的图号是( ) A、J-50 B、K-45、G-47、E-5110、设水准点A的高程H=24.397m,今需测设B桩,使其高程HB =25.000m,仪器放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上后视读数为1.445m,B桩上的前视读数应为( ) A、0.842m B、1.645m C、 1.445m D、 1.245m 四、问答题:(20分每题4分)1.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距两标尺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2. 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度时要采用盘左、盘右观测,此方法能消除那些误差?3. 什么是测量学?其主要任务是什么?5、试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须作图)第3页(共 页)第4页(共 页)五、计算:(28分)1 根据下表计算(3分)*密封线内不要答题*题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测站目标竖盘位置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一测回角值OA左251530B1463246A右2051556B3263302 3附合水准的观测成果如下表,已知BM1的高程为1922.032m,BM2为1923.107, 试计算 (1)高差闭合差。(2)各点的高程。如图(二)(10分)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调整表水准点 编号路线长度或测站数高 差 (米)改正后 高差(米)高 程 (米)观测值改正值BM14+4.3771922.032A 5+4.102B3-3.348C3-4.073BM21923.107注:高差闭合差允许值为10n mm A +4.377 +4.102 -3.348 - 4.073 BM1 4(测站) 5 3 C B 3 BM2 图(二)第5页(共 页)第6页(共 页)八、导线计算(9分)测站左角方位角观测值改后角值A58 25 22B(1)187 04 482176 50 243200 40 24C(4)176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