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珍爱生命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 韩国“岁月号”沉船想到的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袁 亮【摘要】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从小学教育中珍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珍爱生命教育方面存在的缺失,以及如何构建珍爱生命教育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旨在关注生命教育中的珍爱生命。【关键词】 珍爱生命 重要性 学科渗透 体验活动 挫折教育2014年4月16日,载有325名学生和15名教师的韩国“岁月号”客轮在茫茫大海中触礁沉没在这次事件中,公众被一个残酷现实所触动: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后,船上300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岁月号”沉没了,带走了二百余名学生鲜活的生命“社会在追究船长不顾乘客安危最先逃离,严重超载、客轮维修、海警救援不力等责任时,也该深刻反思:孩子们对于广播里的指示为什么那么服从?他们的判断力哪去了?韩国媒体也在反思他们的“服从”文化,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对孩子们的生命教育是不是做得很到位呢?是不是把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真正作为了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呢?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是否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呢?反思一:珍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是否真正植根在广大师生的头脑中?案例一:“桑枣奇迹”汶川大地震中,震区不少学校教学楼瞬间坍塌,夺走了无数鲜活如花的生命,而与紧邻受灾最为惨烈的北川的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地震中却无一伤亡,被世人誉为“桑枣奇迹”。桑枣中学的成功避险,得益于珍爱生命意识早已植根于全校每名师生的头脑中。该校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演练预案的制定具体细致、周到全面,每个细节都进行了仔细研究和精心安排;演练过程中各班撤离的顺序,逃生的速度、路线,教师的站位甚至指挥口令内容均由明确规定;同事规定演练过程要计时,事后还要总结考评找出各班存在的问题,以备下次改进。另外,该校还规定每周二是安全教育时间,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正因为平时有这样严格的要求,才能使全校师生的避险意识大大增强,并逐步养成了科学规范避险的习惯,地震发生时,他们从教学楼全部疏散到操场仅花了一分多钟。当我看到“岁月号”沉船,二百多名学生未能成功获救的消息时,总会想到桑枣中学的奇迹,在灾害面前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在叹息“岁月号”沉船,感慨于“桑枣奇迹”的同时,不由的想到了我们的生命教育,是不是真的落到实处了呢。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把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保全、敬畏生命;第二,获得生命尊严;第三,实现生命价值;第四,达成生命幸福。尽管专家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对生命教育的论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差异,但对生命教育中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第一位认识和理解都是一致的,没有生命,何谈教育?所以我认为生命教学的目标,基础是教人珍爱生命,更高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近二十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浪高过一浪,国家提出很多口号,最有影响的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观”。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课程改革更是如火如荼,“主体教育”、“生态课堂”等实践活动确实给我们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孩子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应该说这些“以学生为本”的生命教育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但与此同时,作为一切教育之本的珍爱生命教育也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毕竟作为主体的“人”都不存在或者不健全,那我们的其他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认为应该让知识课堂回归生命课堂,更应该回归到珍爱生命的生命课堂。反思二:珍爱生命教育内容是否有“高大上”之嫌,缺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呢?案例二:中英小学生守则比较中国小学生守则: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 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 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 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自然环境。英国小学生守则 : 1、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2、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 。 3、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4、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5、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6、不与陌生人说话。 7、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8、 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 9、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10、坏人可以骗。 看完英国的小学生守则,你可能会哑然失笑,这是什么守则呀,不就是几句大白话吗,但你站在老师和家长的角度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你就会不由得顿生感慨,这不都是我们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希望嘛!没有空洞的说教,也没有难以理解的华丽辞藻,每一条都是针对活生生的人,都是教你如何爱惜自我、珍爱生命的,有的只是你一条一条照做就行了。反观我们对小学生的要求,每一条都是那么完美,而且方方面面什么都包括,全部做到了,我们就是在培养最杰出的公民。可没有哪句话告诉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做,每一条都够小学生学一辈子。好像不仅是针对小学生,就是中学生、大学生,乃至于各行各业的人员都能适用,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按要求去遵守的。而守则中真正关心到小学生身心安全的,是少而又少。这样的守则,不能说它有什么不对,可面对这样的守则,又能期望我们的学生能遵守些什么?在这样的“高大上”氛围影响下,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要听老师的话,要学生成绩好。因为在我们的意识中,不听老师的话就不是好孩子,学生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学生。学生稍有“不合规矩”,责难往往随之而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与生俱来的风险规避意识促使其服从命令,不敢再犯。久而久之,教育所塑造出来的是缺乏独立品格和随机应变意识的“书呆子”。至于珍爱生命教育的要求,往往就不会摆到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既缺少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又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学校的安全教育往往只停留在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组织一些疏散演练、讲座、图片展等活动。不是说这些活动没有作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未必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疏散演练,老师学生(尤其是学生)都知道是演练,事先都知道演练时间、演练内容,演练时孩子们嘻嘻哈哈,这种注重于形式的演练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食品安全卫生讲座,主讲人可能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告诉孩子们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性,可如何从孩子们的角度如何去规避食品卫生安全,孩子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些问题讲座上可能也讲到了,但仅凭一两次讲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我们的老师利用可能利用的一切时机经常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掌握这些知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交通安全图片展,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图片,确实能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可具体到怎样安全行走、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上下楼梯这些更实用的常识,需要我们的老师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不厌其烦的教会给孩子,仅仅靠图片展是不够的。所以我认为,珍爱生命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仅应该有系统规范的教材,还应该有切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读物,让这些实用的便于掌握知识技能进课堂、进头脑,再辅之以其他的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的珍爱生命教育才不会成无本之木。反思三:如何构建珍爱生命教育科学体系案例三:“海滩天使”2004年12月26日,年仅十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正和家人在泰国普吉岛附近的沙滩上度假。当时她观察到海浪突然急速后退,而且海水冒起了泡沫,这与她在地理课上学到的海啸发生前的迹象完全一样。蒂莉马上告诉妈妈说,海啸来了。史密斯夫妇随机向沙滩上的其他度假者和附近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员发出了警告,几百名游客迅速撤离了这片海滩。几分钟后,海面上果然掀起了巨浪。印度洋海啸中,一名年仅10岁的小姑娘凭借从地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这让我想到生命教育中的科学自救的重要意义,也让我明白了生命教育不仅仅是哪些学科、哪些部门、哪些老师该做的事情,应该是学校上下共同努力,共同筑建珍爱生命教育的科学体系。一、学科教学中渗透珍爱生命教育内容和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育之中一样,珍爱生命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科教育应该成为珍爱生命教育在“学科渗透”方面的主渠道。主渠道有了,也就是说作为珍爱生命教育的载体有了,而生命教育却没有现成的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因此,这就需要学校鼓励老师将珍爱生命教育与各科教学内容相整合,挖掘各科教学内容与珍爱生命教育的融合点,让珍爱生命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如,“语文”课 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渗透人性的教育和人文意识,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意义的理解追求;“思品”课中,教会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等具体的做法;“科学”课让学生知道生命从哪里来,生命不仅珍贵,而且非常脆弱,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体育”课教给孩子们生命运动的常识、健身的方法,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音乐”与“美术”课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之美,珍惜生命之美;“心理健康”课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孩子们正确对待挫折和顺利、失败与成功二、体验活动是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保证生命需要体验,只有个体的用心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实与活力。倡导体验式珍爱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或实践性的活动、实习等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在此背景下了解今后可能遇到的挫折、困难及各种情况,进而学会珍视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坚强;学会在困难面前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体会团结的力量;理解他人的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相处。学校每学期都应该周密安排好紧急避难演练体验活动,防震、防水、防电这些内容只有在模拟演练中学生才会有真实的感受。另外,充分利用班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珍爱生命教育体验活动,让学生真正切切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价值。三、让孩子们在挫折中学会珍爱自己近年来,小学生自杀的事件常有发生,因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因为被老师批评,因为被家长训斥就不想活了。据媒体报道,2013年“五一”小长假后上班上学的第一天,南京就发生了两名学生因为作业没完成怕老师批评,一个上吊自杀,一个跳楼身亡。从愈来愈多的孩子自残、离家出走甚至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悲剧的事件中,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现在的小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呵护、爷爷奶奶宠爱,是在非常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更容易在生活、学习中遭受挫折。他们受挫折后常常表现为:逃亡性行为、过激性行为、固执性行为、以及各种报复行为,所以对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遗憾的是,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老师都知道,可真正付诸实践的太少了。如何开展挫折教育,我认为除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让孩子们明白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告知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挫折,以及通过大大小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创设挫折情境。在这方面,日本小学生的“吃苦教育”值得提倡,让孩子们冬天穿短裤行走,这就是一种锻炼。当然,并不是我们也要求学生这样,只是这不愧为一种锻炼的方式。我们在挫折教育时,就应该专门设计一些军训、越野、远足等活动,有意识的增加难度,让孩子们感受痛苦、磨练意志、增其所不能。学科教学亦然,当学生陶醉于自己的成绩时,忘乎所以时,老师可有意识是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给学生一、两次的失败,让其在挫折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与人体健康
- 脊髓栓系综合症护理
- 工程部门负责人培训课件
- 重庆交通大学《新型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东湖高新面试题目及答案
- 海商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文化远程渗透-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数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5届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共同体2025届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薄膜温室大棚结构计算书
- 医疗器械知识产权保护指南
- 应急救援与自救技能培训
- 铅锑合金 标准
- 创新方法教程题库题库(449道)
- 液压支架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公司岗位职级管理制度
-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
- GB/T 21471-2008锤上钢质自由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轴类
- 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解析)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