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贤思齐让优秀成为所有学生的标签.doc_第1页
立贤思齐让优秀成为所有学生的标签.doc_第2页
立贤思齐让优秀成为所有学生的标签.doc_第3页
立贤思齐让优秀成为所有学生的标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贤思齐,让优秀成为所有学生的标签 如果你依照一个人的现状去对待他,他会变坏;但是你如以他应有的样子对待他,他就会变成他应有的样子。 歌 德女儿略通人事,一日问道:“哥哥(表哥)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为什么我不可以呢?” “因为.” 转念之间,我反问:“边吃饭边看电视是一个好习惯吗?” “不是。” “你是你们中四班的小老师之一,你觉得老师可以有这样的坏习惯吗?” “不可以。” 一日,又问:“为什么我们组的小朋友可以玩到10点钟才睡觉,而我8点半就必须上床了呢?” 这个问题问过好几次了,看来她对我以往的回答不满意。换种办法“对付”她:“你们组谁是老大?” “是我” “是因为你很优秀吗?” “应该是吧。” “哪你是要向他们学习呢,还是让他们向你学习呢?” “当然是向我学习。” 马配好鞍,能成为好马。我给女儿贴上“优秀”的标签,她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自然就把自己的行为与之配套,尽量起到表率的作用。立其贤而能使之思齐。马斯洛的需要体系中对于自尊的需要的解释是这样的:培养和保持对自我的较高评价的需要;希望别人对自己有较高评价的需要。立其贤其实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其较高评价的开始。学生为了要保持这种评价,就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与之符合,从而调动其所有的潜力来实现自我。 经典案例 陈祈同学,生性幽默,活泼好动,常有好点子。因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一直落后,心情苦闷。久而久之,人变得沉默寡言,言行举止乖张。作业不做,上课不听,有时公然在课堂上与老师唱反调,扰乱课堂,甚为老师不喜。在其他方面,卫生值日想方设法偷懒,轮到大扫除就溜号。晚上喜欢与舍友联床夜话,早上起不了床,常因晚点被关在宿舍内。班主任拓军凌老师与之谈话多次,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停课检查等手段一一用来,陈祁同学依然我行我素。 拓老师没有放弃。经过细致调查分析,发现这个人有主见人缘好,挺能出主意,还喜欢鼓捣电脑。 暑假要来了。放假前拓老师宣布要做一个班级自己的网页,挂在学校的网站上。并力荐陈祁同学做主要负责人之一,专门负责网页的实际制作和联络工作,这可是陈祁的强项啊。 陈祁一下子楞在那里,嘴巴半天没合上。没想到老师这么信任自己,把这么一件大事交给他负责。 拓老师特意从图书馆借了本网页制作的工具书送到陈祁手里,非常认真地说:“据我观察,你是个能力很强的同学,我相信你能完成这项任务。” 在暑期里拓老师隔周就会给陈祁打电话,询问网页制作的进展,提供意见和出点子,也总会对陈祁鼓励赞赏几句。拓老师有时会跟他讲其他优秀同学的故事,还会跟他讲自己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挫折。把陈祁当成了好朋友,非常信任他。陈祁工作非常认真,有时为一个技术问题钻研到深夜。同时他竟然还开始复习功课,自学在校时没有掌握的知识。 新学期开始后,陈祁和其他几位同学因成功制作班级网页而被授予“班级特别贡献奖”。看着自己的照片贴在班级前墙,陈祁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这样的榜样。以前那个调皮捣蛋,不思进取的陈祁象是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在各方面沉稳了许多,获得了老师交口称赞。后来在班干部改选中他被选为体育委员,处处以身作则,出色完成校运会的组织工作,也为班级管理工作出谋出力,真正成为全班同学敬重的楷模。 案例分析 Rowan(1989)和R.W.White(1959)认为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动机-对能力感的需要。R.W.White认为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内在需要。能力动机表现在孩子们为表现得好而努力,表现在伴随着成功表现时的自信感和价值感。 陈祁同学因长期学习落后,心情郁闷而又无法自我调整,导致心理失衡,行为言语偏激反常。事实上他的种种行为的真实心理是要引起老师们的关注。而我们忽略了。学生是需要被关注的,后进生的心更脆弱。这种脆弱的心理本质和他们必然外显的“强硬”的尊严“需求”交织成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们强烈需要关心爱护,一方面他们又断然拒绝老师给予的不恰当的关注-如直截了当的批评-哪怕是语音语调高了点,眼神调侃了点。拓老师巧妙地利用班级任务,针对陈祁的电脑特长,不着痕迹的给他贴上个“值得信赖”的标签,让他觉得自己有可取之处,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为班级出力。他找到了自己的“贤”,也找到了自信和价值。他自觉采取行动,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引导,渐渐地走上正轨。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秀之处。老师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给他们贴上“优秀”的标签。“优秀”标签是一种“赏识”,是老师对于学生能力的承认,可以成为能力动机的生发点,在这里学生找到了前进的原动力。善用“标签”,以期待的眼光关注学生,可得正果。1 因势利导贴“标签” 拓老师的高明有三。一,在于他能审视度势,根据班级的需要创造情景,不着痕迹的贴出适当的标签。学生有时会很敏感,若被他看穿了老师的真实意图,我们的努力就白费了。因而贴标签前必须要先造势,创造出情景,标签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二,拓老师让陈祁负责网页制作,极具针对。若让他负责其他事宜,恐怕其他学生会不服,他也未必能胜任。拓老师充分利用了陈祁的特长,让他毫无芥蒂地接受老师的赏识,并获得行动的动力。三,拓老师的忍耐功夫也是一流的,一直等到放暑假时机成熟才出手。没有机会宁愿不出手。2 持续强化“标签” 一个标签的效力能有多久?拓老师绝对不相信一蹴而就的神话。他在暑假期间不断打电话给陈祁同学,与其谈生活人生和理想,对其进行引导。在其顺利完成任务后,又及时进行褒奖。在后来又助其当选班干部。在这过程中,他始终紧密关注学生动态,在适当的时候浇把油让火烧热烈。老师们常这样教导学生:“为自己学,不要为老师学。”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因为感受到了老师持续的关心,陈祁获得了不断的进步的动力。我们学校的有些班主任善于利用班会时间作一周班情分析,每周都对班级中的亮点人物进行表扬和奖励,显然已得个中真谛。3 贴“标签”不是设陷阱学生的发展是会有反复的,不一定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吴汉同学老迟到。许老师便假学校要求点名的措施,委其负责早读和晚自习的点名工作。刚开始比较顺利,吴汉也得到多次表扬,似乎迟到的毛病已改掉。但时间一长,尤其是冬天来临时,吴汉又开始迟到,点名工作随之不正常起来。在多次提醒无效后,许老师出离愤怒了。 “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让你负责点名吗?你真以为你是个能负责任的人吗?” “还记得初中的庄老师说你是垃圾吗?我看你果然是!”从此两人反目。吴汉也从此一蹶不振,行为表现益发糟糕。许老师的大怒让吴汉感到以往老师的诸多关心和表扬皆是圈套,而非出自老师真心实意。投桃报李,他就不再信任老师,教育效果回到原点,甚至倒退。不要奢望找学生谈一次话,给他贴个标签,他就能自动进步。我们应该成为学生进步的引导者,做他的伙伴。在一边细心观察,关键时候推他一把。当问题出现时要及时施与援手,让学生能随时感受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信任和耐心将是学生进步最终的动力。4决不随意贴“标签”凡事一分为二。起消极作用的坏标签也是随处可见。坏标签的危害在于它太常见以至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比如老师常会这样批评:“你看你,连这样的题目都不会做,你还考什么试?”某学生桌子狼籍,老师就看不惯:“这点小事都做不了,你说你将来能做什么?”这样的标签是不是过于随意,对学生的评价是不是过于残酷?再举吴汉的例子,他讨厌学习。初中时因为喜欢上网,学习成绩一般,物理考试常不及格。物理老师在他的卷子上写道:“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简直不是人做出来的。”一个新鲜的生命就这样沉沦了。确切地说,是被扼杀了。吴汉后来基本按照物理老师的预言发展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创造一切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让优秀成为每个学生的标签!我是教师 我是教师,不是蜡烛。我固然燃烧自己,但没有毁灭自己;我固然照亮别人,可我也照亮了自己;在提高学生的同时我也提高着自己。我从没有因“传道、授业、解惑”而失去什么,却因“传道、授业、解惑”得到了许多。教学相长,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何来只照亮了别人,更何来毁灭自己? 我是教师,不是园丁。我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主见活生生的人,不是任人修剪的花草。我的对象是主动学习的儿童、青少年,而不是在等待肥料、水分恩赐的树木。学生岂能和花草、树木并论,而教师又何必把园丁的虚名肩起? 我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是人类中的一分子。教育的作用很大,但难以塑造改变人类的灵魂。相反,是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时代的价值取向在时刻塑造和改变着教师的灵魂,乃至决定教师的价值。 我从事着被人们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我在想:总统、总理、部长是什么职业,工人、农民、战士又是什么职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以自己诚实的劳动,换取报酬,以此谋生以此发展以此赢得社会的尊重。 是的,我需要理解和尊重,但不必给我眩目灼人的光环和廉价的赞美。 清贫不是我的代名词。如果精神富有,为什么不去追求物质丰美?安贫难以思进取,安贫不能奔小康,安贫怎能会乐业?牺牲健康牺牲家庭,不是教师的专利。我恪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认真工作;如果只赞美教师安贫乐教累倒在讲台,顾不上父母和孩子,那不是教师的追求。 任何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