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赤壁赋的教学设计香山 高一备课组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赋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美读能力2、学会鉴赏本文“景情理”水乳交融的写作特点3、认识苏轼的人生感悟,理解其外儒内道的复杂思想4、激发学生直面挫折的勇气,建立豁达的人生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鉴赏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2、难点:理解苏轼外儒内道复杂的人生观三、设计思路1、从文化的眼光来读经典,不单从技能的角度来读古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水文化”,有以水为喻的,有以水为审美对象的,有借水抒情说理的。本篇是第三类古典散文的代表作,要让学生理解苏轼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儒道思想。2、根据本文特点设计教学流程。本文条理十分清晰,循着景、情、理的脉络来构思的,所以探讨本文最简洁的方式就是直循文脉、逐段入手,才符合文章所体现的思维流程,才会使教学流畅自然。3、采用活动式教学法,全班分6个活动小组。通过小组积分制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四、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用生动形象的情景句导入,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聚焦作者的人生困境。活动一:问题驱动,整合资源。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拉近学生与被贬黄州的苏轼的感情距离,学会知人论世。活动二:师生美读,传神入境。“音声求气,以声传情”的美读法让学生自醉于隐藏在文字下的不尽的情和无言的美,学生的心灵很快能与作者共鸣。活动三:精选美词,把握中心。老师先示范,消除学生7字法归纳的畏惧心理;分工归纳是让人人都能参与;小组抢答,是利用学生好胜心,发挥语文基础好的学生的潜能。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切题导入(1)诗句导入。(多媒体展示苏轼获罪情景诗句“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提问:请联系苏轼的其他诗文名句描述苏轼被贬的心情怎样?苏轼被贬黄州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交流。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时收集到的苏轼诗文名句,结合预习材料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小组交流看法和论据。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整理中心词,完成板书:悲、文字狱。2、美读入境,整体感知(1)美读吟诵第1段老师范读,用张维良的箫乐寞和水月画面作背景渲染气氛,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进入文赋的意境。后几段请小组代表诵读。(2)诗句归纳。理解文意,用7字法归纳每段的主要内容,第1段老师示范:“泛舟乐月忘俗尘”,并说明要求:突出事件和情感。1、2组完成第2段,3、4组完成第3段,5、6组完成第4段,最后一段由各小组代表抢答。各组员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挑选最优句写在黑板上,全班交流。13、品句赏赋,分析探究(1)品句赏析 先让学生品读佳句,交流阅读体验。提问:“此文是苏轼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标志着宋代赋体的最高成就。本文中的哪些句子深深地吸引着你,它们光华千年的魅力在哪里?各小组代表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挑选并朗读的句子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等等 老师按课文顺序板书佳句。(2)品文探研学生默读课文,探研本文写作特色。提问:根据板书,能否归纳这篇赋文的写作特色?各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可能有“情景交融”、“怀古伤今”等答案。老师点拨还要突出第四自然段的特点。归纳特色并板书:“景情理”水乳交融。4、质疑探究,师生小结(1)质疑探究学生分主客朗读3、4段,对比苏轼的情感变化。探究苏轼的人生观。老师设问:从苏子“乐悲乐”情感变化的角度来看,东坡是靠什么精神支柱来突围人生的苦难?(表面和实质两方面)(2)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追本溯源,调动文化积淀,理解儒家“兼济天下”的人生抱负的失落和道家“无所待,任“逍遥”的人生观在本文中的体现。学生要紧扣文本回答,从水月的永恒悟到精神永恒。 老师板书:外儒内道的旷达人生观(3)师生小结,课件展示余秋雨苏东坡突围对苏轼思想成熟归纳,8句排比句,小结苏轼成熟的思想。先由小组代表小结交流:体悟“成熟”, 我认为苏轼的成熟是指: 却 的成熟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屡遭贬谪却能一生坚守经世志用的成熟。历尽苦难却能从苦难中超旷升华的成熟。入世却又能出世的成熟。活动四:鉴赏题难度低,能诱发学生热烈发言激活课堂气氛。并为整体鉴赏铺垫。学生尝试品句时,要鼓励他们口诵心惟,加强情感体验。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微观品读,再从宏观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就较容易了,第三、四段从反、正两方面入手阐发哲理学生可能会忽视宋文特点,老师适当点拨即可。学生能很快把握文章“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色。活动五:通过分角色对比朗读,更真切地感受苏魂灵魂的挣扎和斗争,并引导学生理解“水月永恒”的精神支撑。 选用预习材料中的语词“突围”,可充分挖掘教材的探索空间,利用已知材料的知识,调动积淀,让学生追本溯源,深入苏子人生观的成因研究。深层理解文化的支撑。活动六:一石击浪,借苏东坡突围的华彩乐章,把此课推向高潮,学生会争相说出有一定质量的转折句。老师点评,然后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展示本文的精要。活动七: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横比,既可以展示学生的诗词积淀,又可以照出悲观与达观的人生观的不同,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观。此活动为下面的纵比铺垫。通过纵比,用现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东坡的人生观,正面人生的磨难。开放性的问题可引发学生对人生的哲思,并建立达观的人生态度。学生最看中的是老师的评价,此环节是调动学生长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有力保证。学生对老师的写作最感兴趣,用下水作文帮助学生把握写作角度,激发学生对东坡深入研究的兴致,并把读写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后用课件展示老师对本文的小结:写作特点:写景、抒情、理趣融为一体,体现作者了文、史、哲合一的写作功力。主旨:展现诗人在政治理想落空之后却能把自己融于江水、历史中的一种开阔超旷的襟怀。5、比较拓展,启发思考(1)横比。老师展示苏子旷达人生态度的两句诗:“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提问:同样是不得意的人生,其他诗人却有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请举例说明小组先抢答吟诵其他文人的失意名句,再通过李煜、秦观、柳永的诗句与苏子的比较,更深入地体味苏轼的超旷达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可能提到的句子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柳永)(2)纵比。通过联系现实,建立豁达乐观的人生观。课件展示26岁衡阳籍博士生孟懿的自杀遗书:“自杀原因: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提问:你从这个悲剧中悟到了什么,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小组交流,小组代表自由发言。老师引介同仁的精彩评语 “前赤壁赋是苏子灵魂自救的乐章” 作结。6、比较点评,布置作业(1)参与性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8857-2025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 2025年宁夏安全员A考试核心难点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专业技能考核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经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草坪园艺技术使用中常见问题解析
- 2025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维修技师技能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生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平面设计师职业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篮球教练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科研项目经理专业知识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马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算力中心计算任务优化方案
- 劳务派遣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课件 项目1 低压配电柜的绘制与识图
- 无人机反制设备原理课件
- 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含答案)
- 新华书店招聘面试题库全攻略:行业知识、技能与面试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