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及测试要求.doc_第1页
考点及测试要求.doc_第2页
考点及测试要求.doc_第3页
考点及测试要求.doc_第4页
考点及测试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考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测试要求:1、知道地球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并能运用这些数据描述地球大小。2、运用地图说出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4、知道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考点二 地球的运动测试要求:1、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2、运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3、运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考点三 地图测试要求: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2、知道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3、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4、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5、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6、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能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3、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变迁事实依据和主要原因。4、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能初步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球上海陆轮廓的成因。5、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初步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形成与分布。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考点一 天气1、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初步运用空气质量预报表,分析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考点二 气候1、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2、了解一天中、一年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气温日变化的含义。3、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4、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5、根据有关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6、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7、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8、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考点一 人口与人种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社会、经济等造成的影响。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考点一 语言和宗教1、在地图上了解世界六种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2、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考点三 聚落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测试要求:1、通过案例,认识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2、运用地图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3、运用资料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地势特点及地形的分布。3、理解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4、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考点一 日本测试要求:1、 在地图上找出日本主要岛屿、首都和主要城市。2、 了解日本多火山、地震的自然地理特征,并理解其成因。3、 理解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析日本自然条件、经济特点、工业区分布之间的关系。考点二 东南亚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山脉和河流走向。2、运用地图分析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意义。3、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考点三 印度1、了解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世界农业大国。2、理解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与生产、生活的关系。3、了解印度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原因。4、了解印度工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状况、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考点四 俄罗斯1、了解俄罗斯领土范围、地形差异。2、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山脉、河流、湖泊、平原、高原。理解俄罗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了解俄罗斯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掌握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说明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2、 阅读欧洲西部地图,找出主要国家及其首都。3、 分析欧洲西部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的原因。 4、 了解欧洲西部发达的工业、旅游业、城市化水平高。5、 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以及人地关系的问题。6、 说出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和分布,了解该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出口贸易和工业的状况。7、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测试要求:1、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 分析美国主要农业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4、 识记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5、理解亚马孙雨林的作用,了解亚马孙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后果及保护森林的措施。6、理解巴西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第十章 极地地区测试要求:1、了解两极地区的范围,归纳比较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2、认识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学会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考点一 我国的国土测试要求: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重点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陆地大国的基础上明确海洋大国的概念。3、 能利用我国政区图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并熟悉他们的简称、行政中心。考点二 我国的居民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人口政策。2、运用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3、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考点一 中国的地形测试要求: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考点二 中国气候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季风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考点三 中国的河流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要求:1、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认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5、结合实例说出我国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理解我国跨流域调水的重要性。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测试要求:1、 比较不同交通方式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4、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6、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7、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八年级下册第5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第6章 北方地区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析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运用资料比较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差异。3、在地形图上识别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4、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5、举例说明北方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6、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7、运用有关图片,说明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成因。8、知道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后果以及治理的措施。9、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运用资料说出北京自然地理特征。10、理解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应考虑的地理因素。11、利用资料说明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第7章 南方地区测试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析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运用资料比较南方地区的主要地理差异。3、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4、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6、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7、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的位置。8、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9、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10、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第8章 西北地区测试要求:1、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该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3、举例说明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4、以西北地区为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