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方1.doc_第1页
课堂教学设计方1.doc_第2页
课堂教学设计方1.doc_第3页
课堂教学设计方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课 题: 第三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方案:一、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对故宫、天坛和部分园林建筑的规模、特点、空间组织、构造、材质、装饰、设计思想、地位和影响等的介绍,并结合部分精美图片,突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内容丰富,知识点较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部分内容可在学生预习和自学的基础上做一些总结性的教学,而把重点放在故宫和苏州园林上,以体现本课“皇权象征”和“宛自天开”两大主题。二、 学情分析:1、 高中学生,课程多,压力大,对于美术课往往无所谓。因此,调动其积极性和兴趣是上好该课的一个重要保证。2、 中国古代建筑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已有介绍,故宫、天坛、园林艺术都有涉及,因此要注意从本课的主题“皇权象征”和“宛自天开”引导学生去学习,了解和掌握。3、 网络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成为必然,且逐渐成为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工具。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和要求在网上查询获取相关知识,以便课堂上进行交流。三、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代表性建筑艺术的学习和欣赏,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一般知识、特点、设计思想和艺术成就,并重点掌握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这几个建筑典范。2、 情感目标: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喜欢观赏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知道珍视家乡的古迹,发现其意义,同时知道尊重世界文化遗产。并使自己的艺术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3、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并能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主题性认识。四、 教学重点:1、 结合实例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2、 故宫、天坛和部分园林建筑的历史、规模、布局、体制、设计思想、构造、材料、装饰等知识点。五、 教学难点:故宫、天坛建筑中的皇权象征和礼制宗法思想以及对园林建筑艺术中“宛自天开”的意义和价值取向的理解。六、 课前准备:1、 在上一节课的结束阶段布置学生在下次课前(两周时间)完成以下工作(也可以分组完成)。(1) 宣传“虚拟紫禁城”类似于游戏,鼓励学生通过下载“虚拟紫禁城”先“逛”一趟故宫,提醒学生沿中轴线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每组建筑的名称、布局、大小、装饰、色彩等,并整理成一段交流笔记,以便课堂交流(可以交给一部分有兴趣于此的学生)(2) 通过搜索“故宫博物院”完成对故宫平面图的认识和理解。(一部分学生)(3) 搜索有关故宫、拙政园和苏州其他园林的资料。特别是拙政园、留园等的导游词(部分学生)(4) 搜集部分家乡古建筑照片;如南京中山陵、明故宫、玄武湖、莫愁湖,镇江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建筑群,句容宝华山、茅山的庙观建筑群和葛仙湖公园中的道观、大圣塔等,并注意古建筑与仿古建筑的区分。2、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阐述,并对部分内容进行拓展、整合。七、 教学方法:预习、欣赏、讨论、交流、讲解、归纳等八、 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和学习了中国古代的玉器、陶瓷和青铜艺术,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艺术成就,了解部分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的制作、器形、纹饰、作用、价值等,也体会到了网上获取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许多同学对于“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的简介”写得很好。部分同学的专业术语用的很精彩,非常好,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学习中国美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相关的课前准备做好了吗?(大部分学生都准备了)(12分钟)(二) 新课: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简介:中国古道建筑历史悠久,是独树一帜的结构系统,主要以宫殿建筑,坛庙宗教建筑、园林建筑等为其代表。木结构为其最主要特点。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分类介绍: 1、宫殿建筑:故宫(紫禁城)(1)请“逛”过“虚拟紫禁城”的同学对故宫做一简单介绍(包括:历史、规模、主体建筑布局及名称、地位等)。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注意多鼓励,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45分钟)(2)总结:(课件展示)(10分钟左右)性质:明、清两朝皇帝的宫殿名称:紫禁城:紫薇之名源自紫微宫(紫薇垣)在天空上的中宫中央,在北斗星的东北。有十五星环列,古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天帝之所居,汉代将首都长安未央宫称为紫微宫。清顺治十二年,命名宫禁为紫禁城。以显示至高无上的地位。规模:2030万人年,历时14年,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也只有皇宫能如此)布局:南北中轴线对称(整齐严肃,体现帝王权威)。(链接至图:故宫平面图、故宫俯瞰图)建材:木、石、砖。以木结构为主,墙体只作隔断之用。(链接至图:太和殿的柱、斗拱、门、窗、椽、阑额等)色彩:主体以黄、红、白、灰为主,细部以青、蓝、白、金、红等作彩饰。(链接至图:学生欣赏) 提问:故宫屋顶为何以黄色为主?(原因是黄色在古代的青、白、黄、朱、黑五色之中为中央之色,皇权象征)装饰:和玺彩画,龙凤雕饰,铜狮、日晷、嘉量、铜龟、铜鹤等的陈设(链接至图:学生欣赏和讨论,都是“皇权象征”)设计思想:a、封建传统礼制(如:“左祖右社”制、“三朝”制、“五门”制、“前朝后寝”制等,学生利用网上获得的知识解释,教师补充)b、封建宗法观念的等级制度(前面讲故宫装饰时已提到一部分,学生再讨论补充说明,教师课件展示)通过以上学习,要求学生作一几句话的概括性小结:故宫建筑充分代表了我国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体现了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大一统观念,是“穷天下之力以奉一人”。2、坛庙建筑:天坛(45分钟)(1)学生自学教材了解:(课件展示问题和天坛俯瞰图)a、北京的主要坛庙建筑有哪些?b、天坛的规模与作用?c、天坛主体建筑有哪些?d、祈年殿建筑特色和内涵。 (2)教师询问学生能否解决以上问题(能)。 (3)强调:天坛和故宫一样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3、园林建筑艺术 A、皇家园林(5分钟)(1)学生自学教材2123页,初步了解:a、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分类、造园原则;b、 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概况;(2)皇家园林的特点:(课件展示图文)a、气势宏伟b、自然山水与宫苑建筑的精心融糅(宛若天开)c、园中有园,尽仿天下名园(3)讨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B、私家园林(1012分钟)(1)背景:明、清是我国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文化艺术成就高,从而形成“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盛况。江南园林的设计思路是以中国画的山水画为蓝本,以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为旨趣。(2)课件展示图片(以山、水、花木、建筑依次展示),学生说明图中的景物构成,并根据课前准备说说其他的景物:a、土山、石山、山石、假山(模仿自然,贴近自然) 山b、湖泊、池塘、溪流、瀑布(泛舟、垂钓、采莲,闲情逸趣) 水c、树木、竹子、花草、盆景(增添色彩、香气,更具自然魅力) 花木d、拙政园小飞虹、枕水游廊、馀荫山房、爬山廊,留园的绿荫轩、明瑟楼、闻木樨香轩、濠濮亭、远翠阁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桥、廊(建筑奇美,对园林起点睛作用。) 建筑以上山、水、花木、建筑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皇家园林也一样。(3)课件展示图片: a、拙政园图与故宫比:拙政园布局曲折b、留园的近、中景,山景、水景图:围景,园中有园,景中有景c、留园的花窗图:障景、透景(移步换景)d、课本梧竹幽居图和颐和园西堤图:借景e、“诗情画意”的园林境界(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举例说明) 以上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方法和宗旨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讨论回答他们运用了那些造园艺术的方法和宗旨。 小结:我国私家园林艺术的特点:模仿自然山水,小中见大、变幻无穷。以有限的空间造出无限的幻境。(4)与凡尔赛宫的园林建筑比较:凡尔赛宫的园林建筑都被分割为单一的几何形,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紧贴自然,极富内涵,真正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三)、课堂总结:(课件展示)(四)、课后练习: 1、选做题:(一周内完成,字数不限)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亲身游历,对家乡某一景点作一表述; (2)、利用你课前准备的某景点的一些照片,交与同学或亲戚朋友欣赏,并利用所学知识作简单介绍,做好笔记;也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写下感受。 (3)、现在就准备拍一些家乡园林建筑的照片,同学朋友间相互欣赏交流,把艺术学习活动融入生活,说不定你今后会成为一个摄影家或建筑设计专家,抑或园艺师至少会让你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并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