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课堂作业纸.doc_第1页
阿里山纪行课堂作业纸.doc_第2页
阿里山纪行课堂作业纸.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荣炳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课堂作业纸阿里山纪行课堂练习题 班级 姓名 1.给加线字注音。(1)一泓( )(2) 镶嵌( )(3)山岚( )(4)谛听( ) (5)幢顶( ) (6)禅的世界( )(7)静谧( )(8)红桧( )(9) 孕生( )(10)风靡(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1)于是,宴席上便轻轻回汤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2)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悴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顽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3)这是浓荫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荫,绝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接风洗尘: (2)堪称: (3)莽莽: (4)谛听: 4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_的、_的、_的。(2)它真像一_绿地毯,_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3)树干都是湿_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5.课文第3段是_。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谭水清澈;第5段,_;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_;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9段,_ _。(要把握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仿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 每日一言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等级 日期 .7佳句赏析。(1)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作者连用三个_,写_、_,突出树木的“_”和“_ _”。(2)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作者以拟人化的_描写树木_。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_,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_ _的情境。8阅读语段,完成题目。(一)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1)这一段运用“_”和“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和林区的_ _。(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这是一种_的手法。(二)A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B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1)划线句A连用三个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反衬_。(2)划线句B采用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_ _。(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 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三)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_,以歌_,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整个游程”是指_。(3)作者在整个游程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