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3 人类与环境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玛雅文明是中美洲古代玛雅人创建的文明 以墨西哥东南部 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为中心 发祥甚早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开始有文字记载 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在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 以及城市 建筑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 古代玛雅人有高度发达的农业 数学 天文学 历法和宗教礼仪 并建有大量庞大的石砌 金字塔 神庙等建筑物 和其他建筑物 掌握了很高的石雕和玉雕技术 但是这种文明并没有能够延续下来 在十五 十六世纪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尝试探究 玛雅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类应该怎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示 古代玛雅人随人口增长 破坏森林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加剧 导致人口剧减 古文明消失 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了解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演变 掌握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应用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1 人类与自然环境 互相影响 2 环境具有供给 和消纳的能力 但其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若能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反之 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导致的恶化 互相依存 物质 能量 废弃物 良性 生态平衡 环境 二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依赖自然 改造 征服 区域性 全球性 三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1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现实的意义上说 是要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防止的恶化 从的意义上说 则是要保护和爱护自然 为生态环境的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从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出发 要求人类必须 2 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 还需要之间 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3 当人类的与长远的 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应该兼顾与的利益 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 控制 制止 生态环境 积极 动态平衡 尊重和善待自然 区域 当前利益 当代人 后代人 教材p14 图1 1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 提示 明确图中各箭头的地理含义及箭头指向 分析清楚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是什么 人类是通过什么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 哪些箭头表示了人类与环境的相应关系 读图总结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内容 点睛之笔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本节重点内容 学习时要明确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回顾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自然观 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由于人为的工程技术活动多集中于人口聚集经济建设活跃的地区 因此 对这些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更为严重 例如 在山区或者山前平原的斜坡地带 修建铁路 公路 水利工程 工业与民用建筑 常常由于缺乏环境意识 人为的造成坡地稳定性破坏 形成崩塌 滑坡以及在暴雨季节导致泥石流等灾害 矿山是人类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每开采一百万吨煤炭就造成地面塌陷面积约20公顷 我国已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有数十处大型矿区 如恩口 水口山 平凡 平顶山 铜绿山等矿区强烈的地面塌陷都十分典型 矿山开采过程中排除的尾矿 废渣的不合理堆弃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一些大城市如上海 天津 常州等大城市 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早已为人所知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例证1 读人类与环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 图中箭头c d表示的含义是 c d 2 将下列各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 b c d 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 四个空格内 乱采滥用石油资源 燃油产生的烟尘 工业 三废 过度抽取地下水 植树造林 调节气候 酸雨 水利工程 环境保护a b c d 答案 1 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人类系统的反馈作用 2 练习1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和环境相对立的生产活动有 a 构筑 三北防护林绿色长城 b 在黄土高原修筑水平梯田栽树种草c 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d 北京市修建多层立交桥答案 c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和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人类活动影响了环境 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 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 最初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 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 但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直至造成今天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 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 互相影响 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 人类可以改造环境 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方面 人类的生存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 并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 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 生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 1972年 在联合国 人类环境会议 上由100多个国家签署通过的 人类环境宣言 庄严宣布 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 又是环境的塑造者 方法技巧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2012年1月11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北京召开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国环评队伍以制度建设为引领 切实加强宏观管理 以完善机制为抓手 稳步推进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有效提升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工作质量 以强化支撑为目标 扎实推进技术队伍和技术体系建设 以创先争优为载体 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全国评价队伍建设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环境管理 提升环境质量 这体现了当代社会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和人地伙伴论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如何演变的 例证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 在很多宗教的教育当中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我国有句 天下名山佛占多 的古话 说明了佛教徒 a 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 便于充分利用b 非常爱好和爱护大自然c 名山上游人多 便于传播佛教d 风景优美 利于居住 2 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教思想著述 论语 上说 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 这些思想反映了 a 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 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 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 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1 b 2 c 练习2 人类认为自己是 自然之王 的文明时期是 a 后工业文明b 农业文明c 采猎文明d 工业文明答案 d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演变 第一阶段 人类畏惧 崇拜自然 原始社会 第二阶段 人类无视自然 试图主宰自然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第三阶段 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现代社会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从2012年1月1日开始 巴塞罗那所在的整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将禁止持续数百年的斗牛赛 9月25日 为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巴塞罗那举办了 斗牛绝唱 对此事 舆论 主流 大都在算经济账 例如 西班牙斗牛产业年产值高达25亿欧元 加泰罗尼亚这个贡献全国20 以上税收的旅游胜地却禁止斗牛 西班牙这不是在自毁摇钱树吗 有人认为此举是对斗牛爱好者 民主权利 的侵犯 但是 我们还要算另一笔更大的账 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类精神文化上的得失 西班牙告别斗牛 不是迫于外界压力 而是许多西班牙人内心自省的结果 他们把斗牛看成西班牙精神文化的一块丑陋的疤 国家靠疤挣钱是一种耻辱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加泰罗尼亚禁止斗牛至少可以提示我们 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主宰 任意玩弄和杀戮动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甚至 我们不应再事事要求 以人为本 了 人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要做骄傲的 老大 和 主人 的 有时也要做规矩的 客人 或谦卑的 仆人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什么是正确的环境观念 例证3 下图表示的是人地矛盾 冲突关系的程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若a b c d代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则a为 b为 c为 d为 2 a阶段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此时人类对环境的作用 b阶段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人类的生产以 业为主 体现在人类学会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 3 人地关系的矛盾冲突最剧烈的阶段在图中表现为 阶段 字母 在该阶段主要奉行的发展道路是 试举例说明该阶段的人类活动表现 4 d阶段中 人们已具备在区域乃至 范围内改造环境的能力 体现在人类已掌握较高的科学技术 该阶段人类社会走 的发展道路 答案 1 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 2 人类依赖于环境微弱 很小 人类顺应自然环境农 3 c先污染 后治理人类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对热带雨林的毁灭性采伐 大量排放污水到河流湖泊等 4 全球人口 资源 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练习3 北京借奥运东风 把北京市建设成为 环境友好型城市 以实现 绿色奥运 的目标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环境友好型城市 中的 环境友好 强调的重点是 a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b 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c 环境具有客观性d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 下列措施中 能有效提高林木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 a 在北京的风沙发源地河北 内蒙古等地区植树造林b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c 加强奥林匹克公园 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d 关心树木的生长 防止水土流失 3 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至河北唐山地区 首钢的搬迁主要是为了改善 a 大气质量b 交通c 水质d 水土流失答案 1 d 2 c 3 a 正确的环境观念 方法技巧 新环境观和传统环境观的比较 教材p14活动提示 材料一介绍的主题是 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大自然漫长演化的结果 人类应该恰当利用和保护 要注意珍惜 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表明 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科学技术 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 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两则材料表明 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教材p15活动提示 1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 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 自然之王 过渡到 自然之子 人类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 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源于自然 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 2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古代人类就有所认识 并形成了一些朴素的环保思想 这些环保思想通过古文献传承下来 对当今人类的生产生活启示较大 如 孟子 梁惠王上 讲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淮南子 主术训 讲 先王之道 不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