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殷).doc_第1页
过万重山漫想(殷).doc_第2页
过万重山漫想(殷).doc_第3页
过万重山漫想(殷).doc_第4页
过万重山漫想(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导航过万重山漫想预习单班级 姓名 一、读一读,把你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多读几遍1.我把课文读了 遍,我认为自己第 段读得最好。2.仔细读过全文后,我找到了最喜欢的语句: 二、查一查(语基积累)点击字音夔门 词藻 巴郡 夏圭 抟 篙工 镐头 上溯 啃噬 坐骑 栖落 翎毛 燧木 绊脚 泯灭 冬眠 睥 睨 端倪 噪音 凿开 干燥 暴躁 言之凿凿 摧山坼地 点击词语:毫发间: 不盈不溢: 摧山坼地: 抟: 扶摇: 端倪:三、填一填1.本文的作者是 ,1926年生,原名 , 人。诗人、语言教育家、杂文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以来,刘征主要从事寓言诗和讽刺诗的写作,60年代,刘征的代表作有寓言诗 ( )和 。粉碎“四人帮”后,他又创作了大量的寓言诗和讽刺诗,其中 获1986年全国优秀诗集奖。从新时期才开始写作杂文,写有 等一系列佳作。刘征“三友”指 。四、搜一搜1.百度搜索,了解三峡:“三峡”,西起_省_县,东至_省_县,全长_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宝库之一。“三峡”的名称(依次)是_峡、_峡、_峡。它们的特点(与名称对应)是_ _、_ _、_ _。4.关于三峡的作品(词或诗)。五、想一想1.作者漫想的起点在何处?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是什么情形触发了作者的漫想?2、文中能体现文题中的“漫想”的语句有哪些?请找出来。3、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面临哪些困难呢?4、作者面对着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紧扣住“第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他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5.关键语句的含义1.这江水是在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无穷无尽,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不盈不溢呢?2.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3.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4.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六、问一问过万重山漫想一、 导入新课: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峰,给了古今诗人多少诗意与灵感!同学们记得高一时学过的刘白羽的文章长江三峡中描写三峡的诗句吗?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诗仙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表达他对三峡的喜悦之情,请注意:这里的万重山代指什么地方?(回答:“三峡”)那么当代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二、 解题:“过万重山”是从李白的朝辞白帝城“轻舟已过万重山”引用过来的。“过万重山”即为“过三峡”。“漫想”即随意、不受约束地想.由此可知,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经过三峡时的浮想。“过万重山”是思绪的触发点,是作者过万重山时,超越时空的遐想。提问:本文的题目为什么不用“过三峡漫想”呢?突出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这是学生可以想到的)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学生难以回答)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三、作者及时代背景:1.刘征,1926年生,原名刘国正,北京人。诗人、语言教育家、杂文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长期以来,刘征主要从事寓言诗和讽刺诗的写作,60年代,刘征的代表作有寓言诗三戒(海燕戒天鸡戒山泉戒)和老虎贴告示。粉碎“四人帮”后,他又创作了大量的寓言诗和讽刺诗,其中春风燕语获1986年全国优秀诗集奖。从新时期才开始写作杂文,写有庄周买水复印的运用庄周与鲫鱼等一系列佳作。2.时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0年,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刚刚启动,四化建设的征途犹如过万重山般充满着艰险。所以万重山不仅仅指山势险峻,万山重重,也指人类前进途中的一个个艰难险阻或高峰。( 既然人类的前进途中充满着艰难险阻,我们怎样才能战胜它们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四、展示学习目标:1准确筛选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作者行文思路,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2学习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3体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这是学习本文所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本节课我们重点完成前两个目标,第三个目标我们将在第二课时进行。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文,扫清文字障碍是我们必须要做得工作之一,现在,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在预习过程字词掌握的情况。五、字词检查:注音在黑板检查,解释在幻灯片上检查。六、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1.作者漫想的起点在何处?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是什么情形触发了作者的漫想?2、文中能体现文题中的“漫想”的语句有哪些?请找出来。3、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面临哪些困难呢?4、作者面对着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紧扣住“第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他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七、合作探究 理清思路,领会主旨:1.作者漫想的起点在何处?又是在什么时候中断漫想,拉回现实的?是什么情形触发了作者的漫想?起点夔门; 终点船过三峡是什么情形触发了作者的漫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来作回答。)A.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三峡美景。(段落及三峡图片)B.这一段内容写了三峡哪些景物?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点?C.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是怎样的反应?(头脑中一无所有,开始漫想)2、文中能体现文题中的“漫想”的语句有哪些?请找出来。(“漫想”又不能不受拘束,它得紧紧立足于眼前的景物。作者将眼前的实境与心中的漫想恰到好处的交织在一起大家能找出文中有关漫想的语句吗?)A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B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C再想下去D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万里”,3、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会面临哪些困难呢?(“漫想”随着行程展开,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既然是第一个,那么,他穿过三峡的什么时间?既然是第一个,总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挑战者会遇到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怎样的表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困难 表现 精神交通工具简陋 毫不含糊地这么做 不畏艰险、知难而进、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舆论方面的阻力 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知识方面的局限不知道,没有想。只是想走出去 4、作者面对着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紧扣住“第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他们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当勇士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除了崇敬和赞叹还能说什么呢?此时此刻,作者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飞去”,他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齐11自然段、12自然段)开拓道路,历史昂然向前。5.12段中的两处三峡都加了引号,起了怎样的作用?作者笔下的“三峡”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人类已经跨越和将要跨越的各个领域的高峰;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也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类创造历史的意志和力量。正是难以数计的这样的人,构成了历史的脊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作者的“漫想”就因为从“实在的三峡跳到了抽象的“三峡”,再次讴歌了首创精神。6.作者的漫想并未停止,他还想到了什么?千百年后的人如何看待我们今天所从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