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评一、选择题1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 )A B C D2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3标志中国古代耕犁相当完善并且一直为后世所用的农具是( ) 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的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6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而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 B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C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D所面临的国际环境7下列历史概念的组合中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 B商品经济发展官营手工业衰落C资本主义萌芽郑和下西洋 D重农抑商闭关锁国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新兴政治制度的确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9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10.“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摘自墨子)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 )A春秋B秦朝C西周D西汉11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C国家授田 D土地私有1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3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D重农抑商的政策14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 )A玉米、甘薯等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均有很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15从“千耦其耘”到小农经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井田制的瓦解 C铁制农具的推广,牛耕的出现 D租佃关系的产生16白居易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商品经济极端落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特征 D朱陈村纯朴的民风17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18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 B C D19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 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20关于明代海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根源是小农经济 B直接原因是倭寇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C除十三行之外不许任何个人和机构与外通商 D禁止民间出海贸易21.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22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艺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 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23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24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25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26观察以下两幅图,后者与前者的商业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普遍使用纸币 B商业交换品种迅速增加 C商业市镇出现 D 打破了坊市界限27. 位于四川九寨沟一黄龙风景区(岷江上游)的“川主寺”是为了纪念对四川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有“四川主人”之誉的_。A孙叔敖 B李冰 C郑国 D诸葛亮28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上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2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C.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30我们的祖先发明的最早的松土工具是( )A石斧 B石锛 C耒耜 D镈31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32“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与此指导思想相一致的是( )A休养生息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精耕细作33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二、非选择题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原因和结果。(4)材料四反映封建土地制度到明清时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是怎样被废除的?从1953年到今天,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5、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36、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单元检测一、 选择题DBACB BCAAA DDACC CBBDC BCBDC DBDAC BBC二、非选择题34、(1)井田制。(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封建政府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三国实行屯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但是,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所以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4)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5)1952年,全国基本完成了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所有,农民个体经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国家所有,农民家庭经营。35、(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急征暴敛而破产。36、(1)生活方式:自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五香牛肉干香料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化学老师工作方案总结模板
- 铁路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临床痔疮防治科普
- 2021-2026年中国冷冻海产品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小学卫生工作总结
- 24-境外财务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纯棉气纺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碳酸锶行业调查报告
- 临床监察员面试题及答案2025版
- 动作经济原则手边化POU改善
- 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发展中心课件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爱美客公司盈利能力研究】14000字
- 酒旅餐饮商家直播间通用话术大全10-46-16
- 店铺装修标准
- 后疫情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健康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 地铁接触网直流融冰的研究与应用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诊治指南
- 销售管培生培养方案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