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园实验资源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1页
开发校园实验资源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2页
开发校园实验资源的探索和实践.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校园实验资源的探索和实践天台白鹤中学王美华摘要:科学实验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时,经常因找不到实验材料而只能用讲解的方式代替科学实验过程,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初中科学教材所编排的生物实验,开发校园实验资源,有利于实验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词:科学实验实验资源开发和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还强调“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尤其是科学教学,科学来源于生活,最后还要应用于生活。所以科学教育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在嘴巴上“说科学”或在头脑中“思科学”,而要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科学实验教学正是上述理念的最好载体。但是科学知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有其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经常碰到科学实验取材难,开展科学探究更难的困境。特别是生物实验,许多实验都要用到植物的枝叶、花果等,这些材料在急用时不易找到,校园里的绿化树木是禁止学生攀折的,而有些物种在校园附近又找不到,也不象物理、化学仪器那样能够有计划地订购和保存,实验材料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生物实验的开展。科学实验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实验材料既然临时找不到,我们为何不早作安排,自己种植一些呢?环顾校园四周,教学楼前和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不少荒地,我就建议学校领导充分挖掘这些荒地的利用价值,在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同和支持后,科学组的教师很快发动学生开发荒地并在上面种植实验所需的花木、瓜果、蔬菜等,都想把荒地变成非常宝贵的实验资源。一、平整荒地,同时探究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校园内的荒地曾被建筑垃圾堆放,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大小石块众多,我们利用活动课时间,对其进行平整。绝大多数师生都不懂耕种,我们就聘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来校指导,同时介绍作物的栽培季节、技巧和管理的注意事项。土壤的颜色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肥沃程度不同,所适合种植的作物也不同。在劳动实践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科学即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的道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二、实验材料的种植。仔细分析七至九年级科学教材内容所安排的科学探究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并根据开辟出来的荒地上土壤的不同性状把荒地分成4个区,并在七、八年级选了80名学生,分成4个科学兴趣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区域,种植不同的植物。第一区为实验材料区:种植了天竺葵、蚕豆、洋葱等,为实验室的取材和实验的正常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第二区为劳动实践区:种植了仙人掌、蟹爪兰、女贞、桂花等植物,为七年级学生开展植物的嫁接繁殖实验作准备。第三区在校园东南角的围墙旁盖了一个暖室,种植一些常见的花卉,为学生学习温室效应、观察种子的萌发、探究植物的向性提供学习的场所。第四区在教学楼前的围墙边种植了几排桃树和桔树,当学生在学习花的结构、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就有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并付诸实践的机会。三、实验资源的利用。1、校园内有了自己创建的实验园,解决了以前在做生物实验时,由于找不到实验材料而无法开展、只能用讲解代替实验过程的难题。如要验证植物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我们可以直接到实验材料区搬几盆天竺葵、银边吊兰来使用;在学习植物的向触性时,提到含羞草的复叶受到碰触时能合拢,以前由于不容易找到含羞草,上课时只能观看课本的插图讲解,学生都感觉手痒,好想碰碰含羞草的愿望都未能实现,教师在上课时也感觉光凭口说既费劲,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又不好,现在学生终于能如愿,上课时教师也轻松了许多;在讲到温室效应时,课前,我们总是先让学生到暖棚去参观,让学生了解暖棚的构造原理等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温室效应时,教师若把温室效应中涉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和暖棚的塑料膜的作用进行类比,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使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2、嫁接是繁殖植物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还能够快速繁殖,在农业生产中经常用到。虽然,我校的学生基本都来自农村,但真正操作过嫁接过程的学生几乎没有,碰到的机会也很少,有了劳动实践区,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在介绍了营养繁殖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就让学生直接到实践区去活动,进行花卉造型和果树改良等训练,非常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能真正发挥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通过学生对植物的嫁接及管理,既能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更能通过学生对科学的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引发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兴趣。植物的向性现象,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确实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对这些现象真正动脑思考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如今,给他们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们个个兴奋不已,从家里带来了劳动工具、幼苗和化肥,都在自己分到的地里忙碌着,仔细地观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精心呵护他们播下的种子。我想,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科学态度和对这节知识的理解,只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无论讲多少遍都不及学生自己动手做一遍。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的:“我听过的,我忘了;我看过的,我记住了;我做过的,我理解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能创设能够给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实践的机会。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要求每组学生上交一篇实践报告,从中选出写得较好的几篇放在宣传窗上展出,表示对他们努力后的劳动成果的肯定,也起到了示范和表率的作用。有时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感悟进行交流,最终让学生在倾听、交流、分享中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达到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3、在桃花盛开和桔花飘香的季节,我们种植的果树,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实验材料,还美化了校园环境,培养了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情操,学生有了这些经历,我想以后再也不用我强调“爱护花草树木,不得踩踏草坪”之类的话了。我还让兴趣小组的同学摘下部分桃花进行解剖,观察桃花的结构,并做成标本,保存在仪器室,这样,当下一届学生再学习桃花结构时,就不会只观察残缺的桃花模型而“忆桃花”和死记硬背桃花结构了。四、实验资源的管理。四个种植园区分别由对应的科学教师指导各自的兴趣小组进行管理,各组内的成员分工合作,轮流负责,给作物浇水、施肥、除草,呵护每一颗种子的萌发、成长、开花、结果,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知生活,体验生活的平台,让他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健康地成长,增长才智,体验快乐。寒暑假时,就安排住在学校附近的学生值班,避免假期间花木出现凋谢、枯萎现象。总之,师生共同创建的校园科学实验资源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科学知识的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以后科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校园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正处在摸索阶段,其间我们收获过许多的成功和喜悦,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和失败。当然,我们会不断地总结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