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阅读答案(附翻译)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 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阳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 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覸然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予来京师,国子祭酒乡先生陈汝同曰:“埙真义士也,吾欲为之作传。”先生没而传未作,弼故补之。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 (取材于明张弼东海文集,有删改) 注:门达:丰润(今属河北 )人。复辟:指明英宗恢复皇位,重新称帝。登闻鼓:古代帝王为臣民提出谏议或申述冤情,在朝堂外悬鼓,许击鼓上闻,谓之登闻鼓。升遐:指帝王之死。淟涊:污浊。覸( jin)然:偷偷地看着人的样子。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嗾觇卒潜致其罪嗾:唆使 B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狱:案件 C埙阳诺之阳:假装 D先生没而传未作没:通“殁”,去世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素不识 彬,为之上疏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蒙故业,因遗策 D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12下列用“ /”给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A义者 /无所为而为 /合天下之公 /论者是也 /使虽公论行之 /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 /若埙者 /于彬无恩 /于达无隙 /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 B义者 /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 /论者是也 /使虽公论 /行之以私 /则其中已不义矣 /若埙者 /于彬无恩 /于达无隙 /又非言官以图 /塞责也。 C义者 /无所为而为 /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 /使虽公论 /行之以私 /则其中已不义矣 /若埙者 /于彬无恩 /于达无隙 /又非言官 /以图塞责也。 D义者 /无所为而为 /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 /使虽公 /论行之以私 /则其中已不义矣 /若埙者 /于彬无恩于达 /无隙又非言官 /以图塞责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 ( 1)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4 分) ( 2)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 4 分) ( 3)不特为埙计也,庶亦励世之顽无耻者云。 ( 4 分) 参考答案: 10 B(应解释为“监狱”) 11 B( B 两个“为”都是介词,“替” A 第一个“以”是介词“把”;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 C 第一个“因”是介词,“趁”;第二个“因”是动词,“沿袭”。 D 第一个“何”是代词,“为什么”;第二个“何”是语气词,“啊”) 12 C 13( 12 分)( 1)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揭发这件事。(“冤”“莫”“发”各 1 分,语意准确连贯 1 分) ( 2)杨埙于是直接陈述,他所说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和李贤没有相干。(“乃”“所言”“无预”各 1 分,语意准确连贯 1 分) ( 3)不仅仅为杨埙考虑,也希望用来激励世上那些愚顽没有羞耻之心的人。(“特”“计”“庶”各 1 分,语意准确连贯 1 分) 附文言文译文: 天顺年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骄横,凡是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就唆使密探暗中罗织罪名,逮捕、拷打他,即使没有证据,也不敢反抗。因此他权倾一时,说话的人都噤若寒蝉。他的同僚袁彬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严刑拷打,构成罪名。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揭发这件事。 京城里有一个叫杨埙的人,本是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平素并不认识袁彬,为他 上书说:“正统十四年,皇上身陷沙漠,朝廷大臣都跑散逃生,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饱受艰辛困苦。等到皇上驾还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作为报酬,大家都称赞。现在没有人奏报弹劾,不料却被投入监狱,饱受拷打,司法部门虽然知道他冤枉,(但)怎么敢辩驳澄明呢。陷害袁彬于死地,虽然只是一个人,然而有伤刑罚的公正,人人都没有自我安全感了。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来审查,希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我本是一个贫民,没有俸禄官品,(但)看见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仍要 )冒死上书。”于是他打起登闻鼓来进言,仍被送交锦衣卫狱。 门达因此想全部铲除异己者,于是判杨埙死缓,让他诬告是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杨埙假装允诺他。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三法司,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直接陈述,他所说的都是自己一个人做的,和李贤没有相干。门达的诡计不能得逞,然而袁彬还被降职罢黜,他的宅第都被毁坏了。 不久,英宗逝世。进言的人弹劾门达的罪行,列举杨埙的案件为例证。门达被贬死于南丹,袁彬恢复了旧职,代替门达总管锦衣卫事务。 华亭张弼议论说:义,就是不是自己的事而去做,做的事 合乎天下公论啊。去做虽然符合公论,但带有私情去做,那么这又是不义了。像杨埙,和袁彬没有恩情,和门达没有嫌隙,他又不是谏官,要完成职责。只是因为被众人的议论所激励,挺身而出而陷身虎口,他没有死是很侥幸啊,怎么这样勇于做仁义之事呢?然而这种众人的议论,凡是具有人的面目的人都能知道,但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号称科举及第的人,却不敢出头,行为污浊,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扫门捧尿,无所不至,悄悄地看着他人,心得意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遗产确权协议书模板
- 路灯车租赁合同协议
- 商业咨询服务协议详细规定
- 幼儿园劳动合同法律法规
- 产品定制与采购协议条款
- 《手术室护理常识》课件
- 辅助包装机采购合同协议
- 路面机械租赁合同协议
- 特约欠款协议书
- 中医师承公证合同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考任务1-国开(NMG)-参考资料
-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手册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中考猜想】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期末考试(一模)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机修钳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海南文昌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
- 苹果酒的家庭做法-苹果酒的效果和作用
- 《离散数学》试题带答案
- 高桩码头毕业设计浙江省苍南巴艚中心渔港工程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